现代陶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创作路径探析
2023-06-05陈沁
陈沁
摘要陶瓷艺术作为传统的工艺美术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以现代陶艺为表现形式的公共艺术兼具时代风貌与历史文脉,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添砖加瓦。本文收集大量环境陶艺的作品案例,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分析,从外在形式、功用性能、文化内核三个角度,来探索当代陶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现代陶艺;城市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可持续性设计
0引言
城市公共空间能够直观展示城市形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愈加渴望,城市的公共环境建设不断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多样化的公共艺术陈设进入大众的视野,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意蕴为城市公共空间赋能,成为城市面貌的标注及城市精神的载体。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取材于泥土,与自然﹑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烧成后的材质经久耐用,能够抵御岁月侵蚀长久保存,其独特的材料性能与当代空间设计中所倡导的绿色可持续性不谋而合。因此,探索如何将现代陶艺更好地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价值。
1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形式
与陈列在美术馆和画廊的当代艺术不同,现代公共陶艺作品展陈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中,其受众由参观艺术展馆的小部分艺术热爱者或从业者团体转向囊括各阶层的社会大众。因此现代公共陶艺作品不能仅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产物,其艺术表现形式需超越精英文化,使不同阶层的不同受众都能够产生审美认同,并由此生发出面对美好环境的愉快情感。这种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是融入文化精神后自然而然生成的外在艺术形态,是基于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所生发的共同审美情感的凝结,其结果是大众审美的引导,而非刻意迎合大众。
首先体现在材料表现上,陶瓷是釉、泥与火的艺术,充分利用不同的釉料、温度和泥料,能够使现代公共陶艺的创作具备更多的可能性。如温·黑格比的公共陶艺作品“缥缈的峡谷”(见图1),借用了陶瓷材料的肌理色泽与质感之美,抽象还原了其心中所眷恋的故乡图景,这一作品两侧饱满的暗红色系象征了高耸入云的山脉,中部的狭长风光是断崖陡壁中的峡谷河流,高温烧成的瓷砖片表面呈现出多样的肌理,经过拼接在墙面组合成不规则的线条和色块,使陶瓷特有的表现纹理更具故事性。
其次在造型表现上,对于一件公共陶艺作品来说,良好的外在造型能够体现其场所的文化身份,并与周围环境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的雕塑群为例(见图2),吴为山先生以粗犷的手法将泥料进行堆叠,在造型上以人物的瞬间形态为原型,以一种写意手法来表现作品的宏大体量和形体上的静中寓动,在他的这组作品中,一种悲悯的情绪呼之欲出,使观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与场馆的纪念意义产生呼应。另外,现代公共陶艺在造型的设计上应以具备含蓄性和可读性为佳,视知觉上的多义性更利于雅俗共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面对同一件陶艺作品时,恰当的抽象性能够使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产生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种理解不论是对作品的还原或是误读,都延伸了整体环境的文化意义。
再次,公共陶艺作品在整体环境中的陈列方式也值得考量,恰到好处的展陈能够达到增添作品美感、丰富作品内涵的作用。如温·黑格比的另一浮雕瓷砖作品“天井瀑布”(见图3)由352片瓷砖组成,每片瓷砖由钢絲绳悬挂安装,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整组作品仿佛永不静止的水流和瀑布,效果极其壮观。
2为社会大众的可持续性设计
受广泛认同的公共陶艺作品,往往是那些无论从外在的审美形式还是结构的功用性能,都能够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作品。陶艺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将公共陶艺作为技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外,还应充分考量它在所处环境中的功用性,预设“隐含的读者”,切实考虑群众需求,使其公共陶艺作品兼具审美、文化和功能的多重内涵。
将公共陶艺转化为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设计,从而提高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幸福感。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将现代陶艺作为“城市家居”的一种表现形式,让公共陶艺作品成为集体空间中可供大众休息、实用的公共家具,在美化公共环境的同时,这一休憩放松之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公众对于城市空间的归属感。例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王国的丹麦,将陶瓷这一媒材广泛运用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之中,在丹麦城市的广场、步行街、公园等户外环境中设置了许多的陶瓷座椅,使得其公共空间成为了城市的客厅,市民们在这其中能够自然而然地交往。再如高迪在公园中设计的“龙椅”(见图4),曲线座椅使身坐其中的人们轻松自如地面谈。这些以陶瓷为媒介的公共艺术作品,因其功用性而成为了“城市的家具”,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受众与艺术的距离,使得大众在与作品融洽相处的同时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这也正是公共艺术中所应追求的契合大众文化的平等意识。
另外,对于长期放置于户外空间中的公共陶艺作品,在成型、装饰、烧成等制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生态性和耐用性。由于陶瓷的创作发端于泥土,与自然有着亲密的联系,相比起现代公共空间中充斥的钢筋水泥,陶瓷材质让人感到亲切与放松,在这一优势之下增强陶艺作品的耐用性对于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融入时代精神与历史文脉
现代社会环境的包容与自由化赋予了当代艺术多元的表现形式和多样的表达题材,但在同一民族中,其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即使在外在形式和内容题材上大相径庭,也仍使人感受到相似的气韵,这便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与文脉。融入时代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公共陶艺作品,能够使人们通过其外在构建的视觉场景,品读到背后所承载的更广阔的生活场景,进而超越时空,启迪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观者。
(1)构建展示城市特色形象的公共陶艺作品
一件陈设在公共空间的陶艺作品,其受众不仅是该城市的居民,还有诸多的外来游客。因此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文化和精神的载体,不仅能使本土市民更加深入了解城市文化,获得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使外来受众直观地了解到这一陌生城市的特色之处。例如在景德镇的公共空间中,青花瓷的形象深入人心,从机场建筑的青花瓷造型到街道旁印有青花纹饰的路灯,从户外的大型青花瓶雕塑作品到普通农家小院门口的青花碎瓷片,都在以其独特的“青花”语言来构建景德镇的“瓷都”形象。
(2)在公共陶艺作品中融入民族精神与历史文脉
历史文脉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经过长久发展沉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内核,随着当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公共陶艺作品则能作为新旧之间的沟通媒介,通过其融入的民族精神与历史文脉串联整个城市空间的发展。如我国早期的陶瓷浮雕作品“九龙壁”(见图5),以高浮雕的手法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图腾之“龙”的形象,在表现了权力与尊贵的同时又传递了吉祥美好的寓意,饱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成为我国公共陶艺作品中的里程碑式创作。
4结语
陶瓷艺术独特的材料性能和形式美感能够丰富城市公共艺术的表达,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过程中,将现代陶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陶艺家们应在契合大众文化的前提下,以引领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城市形象和民族精神,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公共陶艺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空间的灵性: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黄焕义,冯薇娜.论环境陶艺的审美特征[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5.
[3]张温帙.丹麦当代环境陶瓷艺术[J].美术,2011(08):116-120.
[4]姚佐英.城市公共环境中陶艺墙与地域文化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陶瓷,2017,53(01):94-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