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真卿书法艺术探究

2023-06-05王耿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颜真卿

摘 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不同于造型绘画,也不同于音乐舞蹈的意象艺术。先秦时期,“书”的本义是书写汉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将书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颜真卿作为这个时代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不但开创了别具一格的书法新风尚,还留下了众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书法作品。因此,从颜真卿的生平、书法风格、书法特色及其代表作《祭侄文稿》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颜真卿;书法风格;书法特色

一、颜真卿的生平

(一)入朝为官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自幼由其母殷氏抚养长大。殷氏出身书香门第,并且颜真卿的舅祖父殷仲容家学深厚,是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名重一时的书画家。这样的环境使得颜真卿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公元734年,颜真卿高中进士,登甲科,入朝为官。他在仕途之初,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但因言行中正、敢于直言,直到公元752年,其在仕途上才迎来转机,晋升为武部员外郎,但上任才一年就得罪了奸相杨国忠,以至于四十五岁时被排挤出京,出任平原太守。

(二)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时,玄宗年事已高,朝廷腐朽。坐拥重兵、手握实权的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一步步向长安城逼近。而颜真卿早一步料到这场变数,便以阴雨连绵为由头,暗中加强城墙防御,招募士兵,储备军粮。因此,当战乱发生满朝文武不知如何应对之时,颜真卿已经扛起了抵抗叛军的大旗,各地均将颜真卿奉为救国之首,并在他的指引下军民一心共同誓死抵抗。颜氏一家满门忠烈,颜真卿与时任常山太守的兄长颜杲卿相互联合,共同牵制住叛军的进攻,光复了土门等十七郡,使得士气大振,抵抗力量不断扩大。公元756年,安禄山命令史思明率领精锐部队,一定要把颜氏兄弟的守军逐一击破。面对叛军的围城,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因寡不敌众而相继被俘,父子二人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

直至公元758年战事缓和后,颜真卿派人去寻找颜杲卿与颜季明的遗骸,但由于战乱,将士们的尸首早已难觅踪迹,仅仅找回了颜季明的头颅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在安葬他们时,颜真卿悲不自胜,写下了“在世颜书第一”“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尤其是“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几字,实属家国历史的真实写照。

(三)壮烈身死

颜真卿因“安史之乱”立功后,即刻受到加官晋爵,升任刑部尚书。但是“安史之乱”给大唐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得中央王朝对地方军队的掌控力大为减弱。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联合军阀势力,公开反叛朝廷,大唐王朝又一次陷入了长达几年的内忧里。朝中对此议论纷纷,与颜真卿向来不和的奸臣卢杞则趁此机会向德宗建议派遣颜真卿去劝降李希烈。颜真卿自知此行难逃一死,但忠君爱国的思想早已渗透进他的血液中,于是他在留下一封遗书后便毅然离去。

刚到许州,李希烈对颜真卿以礼相待,妄想让颜真卿归顺他,辅助他成就大业。但面对李希烈的软硬兼施,颜真卿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绝不屈服。最终,李希烈恼羞成怒,下令将他勒死。一代忠臣、书法巨匠颜真卿,以这种方式结束了他的悲壮人生。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形成

初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思想逐渐开放。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书法、绘画等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产生了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①为代表的一大批书法家,完成了从南北朝书法到唐楷的伟大转变,为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累积了大量的理论和技术经验,这也使得颜真卿能在更高、更深厚的艺术基础上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唐代的楷书是在从六朝到隋代的楷书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经过历代君主的大力倡导和实践,在初唐时期,出现了一种“清秀瘦劲”的风格。到了中唐,随着社会的审美趋向于丰腴,书法也经历着从“瘦”到“胖”的转变。颜真卿对时代审美的发展有着精准的把握,他一方面继承了初唐的经典,另一方面又吸收结合了魏晋以来的民间行书及北方楷书的优点,再加上他本身具有深厚的篆隶渊源,经过反复尝试,最终形成了结体宽博厚重的风格,成就了他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独一无二的颜体。颜体是唐人重气象、求气势的典型反映。从其特征来看,颜体的形体、法度、气势都是史无前例的。从审美上看,颜体具备多重美感,端庄美与阳刚美并存,为后人开辟先河。颜真卿造就了在书法中的盛唐之音,成为盛唐气象鲜明的标志之一。颜真卿开创出的这种新的道路,使唐代的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颜真卿也得到了宋代之后历代文人的普遍赞誉,自然也就成了唐代书法的先驱。

颜真卿书法的形成也受家学渊源及个人品格的影响。颜氏家族对于书法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其中很多颜氏先辈都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颜真卿在《草篆帖》中称“自南朝以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并且颜氏先辈中也多有从事前人文书遗迹和文字整理工作的,使颜真卿能接触到大量前人手书的墨迹。同时,颜真卿的母亲殷氏对他的启蒙也十分关键,童年时期的教育对他吸收更好的书法营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殷氏幼承家学,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她是颜真卿的第一位老师,殷氏继承了颜家和殷家的家教传统,对颜真卿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对他严于要求、勤于督训。殷氏曾得伯祖殷令名传授,精于楷书,以至于在教导孩儿时,也是以身作则,将自己所学尽数传给了后辈。得益于颜氏和殷氏两家的传统家教,颜真卿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下,养成了忠厚正直的人格特征。从颜真卿一生的事迹中也可以看出,他不畏强权,敢于和权力抗争,甘愿为民请命。他的一生一直都是光明磊落的,這对其书法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谓“字如其人”,其端庄大气、法度严谨的楷书形象正是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个性写照。他严谨、端庄的个性形象也催生了他笔力雄浑、气势磅礴的书写风格,使得颜体字一改初唐时妍美的风格,与他的人格形成了完美的契合。

颜真卿习字时从多处取法,深受历朝历代书法大家的影响。颜真卿楷书起初取法于初唐书家,特别是褚遂良楷书,后受张旭的影响。自求教于张旭后,颜真卿获益颇大,他自己感叹道“自此得攻书之术,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使他更进一步体会了“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的道理。可以说,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颜真卿一直在实践练习张旭传授给他的知识,也就是在这些年中,他的书法风格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并且逐渐走向成熟。此外,颜真卿还与怀素、徐浩、李阳冰等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也有过接触。这些书家的书法美学思想、处世态度对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形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体来说,颜真卿书法风格的形成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时代风尚引发他对传统的繼承与反叛,二是受到家学渊源与个人品格的影响,三是在对书法大家们学习基础上的推陈出新。

三、颜真卿的书法特色及审美标准

颜真卿的书法特色与晋人有很大的不同。晋人的书法气度潇洒,不拘泥于物象,颜真卿的书法则是浑然天成、潇洒自然的,他在书写的时候极为随意,从而使人无法模仿其神韵。颜真卿的作品即便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模仿并且进行学习,他的作品更符合当时人们的心境,正是“平原如耕牛,稳实而利民用”。这些特点说明颜真卿的书法在本质上完成了风格的转变,即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高贵、高雅的书风转变为更通俗易懂的“平俗”书风,而这正符合当时审美标准的转变。因此,颜真卿开创的这一书风,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足以与王羲之并肩的高峰地位。

颜真卿同王羲之一样,不但超越前人,而且不因循故我。他创作出的书法作品非常多,但都不尽相同,就如同汉朝的石碑,每一个都具备不同的风采。颜真卿以一己之力,在不同阶段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其不竭的艺术创造力,令后世为之折服。而颜真卿的书法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佳作”,除了其作品中别具一格的笔法外,还有着丰富的意蕴,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颜真卿生活在盛唐至中唐,其书法艺术可以说既体现了盛唐朝气蓬勃的民族气概,又体现了其自身积极进取的精神。后世常把杜甫的诗、韩愈的文和颜真卿的书法并称为“三绝”,即“杜诗”“韩文”“颜书”。而在书法艺术史上,关于楷书,有颜、欧、柳、赵四大家之说,其中颜真卿更是排在第一位。颜真卿的楷书中既能体现前人书法的气韵法度,又不受传统的拘束,打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创立了一种新的楷书典范,自成一家,与初唐时的秀丽相反,改用篆籀笔法,由瘦硬转改为丰腴饱满,结体宽阔,气势磅礴。他一生忠贞的壮举,更使他在书法界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的字每一处都如人的筋骨一般,所作皆笔力刚健,把他的沉稳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故有“颜筋”之称。这种风格特点也表现出大唐的盛世风华,并与其崇高的个性相得益彰,是一种艺术美和个性美的完美结合。其书风“锋绝剑摧,惊飞逸势”,最能体现颜体特点的当为《颜氏家庙碑》,而论气势最磅礴属《大唐中兴颂》,颜楷中境界最高、能突出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他的楷书代表作品还有《颜勤礼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赞碑》等。

四、《 祭侄文稿 》:傲然筋骨,足以立天地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共23行、234个字,艺术特色十分鲜明。

(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所谓“篆籀”,一是颜真卿“笔笔中锋”源自篆书的书写方式和线条形式,二是有“金石味”的笔画形态与先秦的籀书相接。《祭侄文稿》此作全卷以秃笔写就,呈现毛涩之感,用笔皆为中锋铺毫,并且裹锋使转,这样的笔法能够加重点画的质感和厚重感,如同绵里裹铁,使此稿不同于晋唐以来的方头清瘦,回归了古朴淳厚之气。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

《祭侄文稿》整体上看宽阔舒展,外紧内松,与晋唐时期结体茂密、字形稍长的飘逸风格截然相反,在运笔时多作圆弧状,并且多横向展势,构造出一种开张的布局。文中字的结体皆以平正取势,端庄大气,但又隐含着一些奇险的意味。在此稿中部分字的俯仰变化极大,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颜真卿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悲壮心态的自由抒发。正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②中所说:“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此稿中所表现的宽博大气、正气凛然,与其笔下线条的翰墨淋漓、真气贯注相结合,把书法创作中最难的抒情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枯涩多变的墨法

《祭侄文稿》中墨色变化丰富,呈现出多层次的空间美感,并且通过墨色干湿浓淡的变化能够在视觉上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出一种寄悲情国恨于笔墨的意境。全文中大量的枯笔及多处使用枯笔修改的迹象也能表明,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并非刻意营造,而是颜真卿在书写这篇草稿时正处于一种悲痛欲绝的状态,心中充斥的都是家族的不幸和对亲人的哀思。他并不专注于墨色的改变,书写尤为率意,无刻意之迹,达到了所谓的“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然而这些无意产生的墨色干枯的笔画,能表达出一种苍劲有力的感觉,与浓墨的墨色相对照,使得作品呈现出枯、润、浓、淡、虚、实的变化,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祭侄文稿》所具有的个性和风格都是史无前例的,是他一生书法作品的最高代表。清代王顼龄跋:“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片纸只字,是为传世之宝。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忧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其兄杲卿、侄子季明被叛军杀害的悲痛中所创作的杰作,它没有受到任何外在的约束,随心所欲,只聚集了纯粹的情感。它是灵魂的奏鸣曲,是鲜血与泪水建造的长河,是“忘情”与“无意识”的完美结合。不讲技巧,而技巧高超;不在创作,而是创作的最高典范。就如同《兰亭集序》是无法被复制的,《祭侄文稿》在历史上也不可能出现第二幅。但《兰亭集序》的抒情是一种平和、稳定的抒发,而《祭侄文稿》是一种压抑、愤怒的情绪迸发,因此它表达着强烈的情绪波动,所表现出的完美的感情留驻和起伏变化,充分地反映了当时书法的审美特点,是抒情作品的最高典范之一。

注释:

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是唐朝初年的四位大文人,并称初唐四大家,这四人均为书画名家。

②《画禅室随笔》: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共分十五门:论用笔、评法书、跋自书、评古帖、画诀、画源、题自画、评旧画、评诗、评文、纪事、纪游、杂言、楚中随笔、禅说。

参考文献:

[1]张光辉.“字如其人”:论颜真卿书品出于人品的导向意义[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2-137.

[2]史贝珂.字字泣血:颜真卿《祭侄文稿》[J].艺术大观,2020(27):137-138.

[3]罗炳生.浅论时空因素对颜真卿书法风格形成的影响[J].书画世界,2020(8):87-88.

[4]郑祖玉.论颜真卿书风及成因[J].中国成人教育,2003(9):95-96.

作者简介:

王耿晨,西安美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书法。

猜你喜欢

颜真卿
颜真卿拜师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特——聊聊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颜真卿拜师
颜真卿拜师
解读颜真卿之《祭侄文稿》
劝学诗
颜真卿勤学苦练书法
颜真卿借米打欠条
笔道颜真卿
颜真卿:一辈子刀光剑影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