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情感 轻松语文

2023-06-05姚佳节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语文

姚佳节

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教学为出发点,转变教学方式,改变角色定位,引导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在情感教育的感染下学习语文,热爱语文课堂,创设情境,结合实践活动开展教学,实现情感教育主题转化。

一、情感教育

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感,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积极的情感不仅是形成健康人格和道德观的重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所谓情感教育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也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在教育的影响下产生新的机制。情感教育不仅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某个相对应,也不是单一的一种教育,是作为教育意识、思想和目的渗透于五育之中。情感培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是情绪唤醒情感主观感受与体验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运用语文教学活动,唤醒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活动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教材中设计饱含丰富情感的阅读文本,学生与自己的情感经历产生联系,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价值

初中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智慧、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成就了语文。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内阅读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从而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语文的素养。情感教育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适时地引导,让学生把握情感的实际方向,能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所赋予的思想情感,认真学习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感染学生,共同领悟语文教学课堂的精髓和价值。教育中可以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化自然的理解及人生感悟。例如借助古诗词的学习,让学生在通读理解的情况下背诵古诗文,理解作者当时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和一些解题技巧,缺乏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因此语文学科又将语文知识与情感教育紧密结合,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时能够对文学作品有效地品读欣赏。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充满了活力。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理解方面还有待提高,通过教师合理的情感教育,学生不受思想的约束主动学习,在语文阅读与精彩语言的感染下,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初中语文课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将其必要性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情感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初中语文落实情感教育的实践方法

1.设计情感教学导入,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对教材的分析创设情境,直接引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景。语文知识的内容并非只是简单的理论学习,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人文思想以及感情教育,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需要构建相应的情感氛围,使初中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朱自清的《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关于春天的歌曲,教学课程开始前用多媒体视频和图片展示春天的事物,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自己亲身感受到身边的天气、环境、穿衣及周围的一些植物、河流的变化,从触觉、听觉以及亲身感受春天的到来。这一环境的创设丰富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歌声中学生感受到对春天热爱的情感,与亲身的感受形成相对应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初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情感教育合理地导入和渗透。教学初中生课文《猫》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些情感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喜欢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征?”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生的喜好不同,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这样带动了学生的情感引入。学生肯定有喜欢猫的,这样的情景创设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学生会根据自己平时养猫的状态,对猫的关心以及自己猫的外貌、习性、特征通过有感情的语言描述出来。老师再适时的播放关于猫的视频、图片。学生结合郑振铎笔下的猫与自己生活中的猫相对比,通过分析让学生拥有情感交流的机会,不仅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也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感情,并且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猫。

2.组织情感教学朗读,树立情感观念

每一个作品的成功创造都是作者语言文字中渗透了很多的情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充分阅读,通过朗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出作者的感情,而有感情地朗读出作者的作品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只有不断地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地将作者的感情淋漓尽致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才能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在字里行间蕴含感情,升华学习知识,更能理解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感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大声地朗读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课文把握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理解了文章的重、难点。例如学习课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在朝气蓬勃、五光十色的年轻时代遇到了人生的不幸,体会他的性情非常阴郁和暴躁。他的妈妈现在肝脏很不好,经常因为疼痛而失眠,但她对自己的儿子隐瞒了下来,鼓励他好好生活。史铁生对亡母的追思,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无限思念,对母亲无限的关爱,对母爱的赞颂。史铁生对“儿子要抚养而亲不能待”的遗憾,对先年对母亲的不理解,使人深受触动。学生朗读到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里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刻意的编造和修饰,但是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感情,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真实。教师引导学生多次朗读才能感受到母亲对儿女的真诚、无私的关爱。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和信仰。正是这种深沉的内涵,才使得其从普通的缅怀之文的悲哀、哀伤之情,上升为一种崇高、壮丽的境界。母爱是人性的一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崇高情感。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升华。

3.挖掘情感教学因素,达成情感共鸣

初中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在识字阅读和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新版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内容体现出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描写风景,祖国大好河山,人物的道德品质以及对事物的赞美,对社会事态的善恶美丑的判断都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学习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感受并且与之产生共鸣。教学中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带入情景,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能够体现情感的因素,找到与作者共鸣的切入点。提升正确的学习理念,在阅读作品中教育学生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形成心灵的愉悦,轻松地学语文。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时,通过阅读,学生认识了白求恩,知道他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也曾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医务干部,编写了许多战地医疗教材,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勝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处处为他人服务的精神,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精神,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教育我们要学习他的创新能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命充满激情,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再如李白的古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及思念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敞开心扉的学习真正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将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有效地挖掘使学生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4.强化情感教学示范,优化学生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示范性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情感教育。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教师要引导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情感,学生在语文课堂知识学习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形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课堂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将语文知识有效地传播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影响熏陶之下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许多课文内容需要教师示范朗读,因此教师的言行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文章的效果。同时可以选取一些能表达真善美的篇章内容,将情感教育有效地表现出来。教师通过示范朗读,情感的表达,学生才能够领略到语文文章内容的魅力。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生才能跟着老师的步伐在语文阅读的海洋中畅游。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情感教育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打造良好学习氛围,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变得更加的完善,教学的魅力才能得到展现。

5.开展情感教学实践,实现情感转化

学生的情感培养不能光停留在言传层面,情感教育离不开实践的参与。学生从课堂上接受的情感教育应当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变成学生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学以致用,通过自己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情感。就好比教师课堂上教学“夕阳的美”“炫丽的晚霞”。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真正让学生有感而发深刻体会,最好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去体验、观察、欣赏夕阳的美丽,赞叹绚丽多彩的晚霞,感受大自然的美。语文课本上文字的描写是对真实生活的凝结和反映。例如《散步》景物传神,蕴含诗意。文中的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在轻描淡写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深刻的哲理,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奶奶疼孙儿,总是谦让,孙儿见爸爸为人孝敬,爸爸年老了,就会像当年爸爸孝奶奶一样孝敬父母,好的社会风气就会代代相传。疼爱孩子是动物的天性;孝敬老人,才真正体现了人性之美。“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课堂学习了解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后布置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将来自己长大后也如作者。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在语文课堂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借助情感的教育,让学生把握文章中的词语、段落,分析语句和篇章在不断地阅读中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形成感情共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己的角色,为课堂感情教育设计适时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愉快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是语文知识教学的结晶,也让学生得到感情的升华。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