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讲述女性命运与历史

2023-06-05程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妓女慰安妇道德

程志

这是一部题材特殊的纪录片,关于慰安妇,关于一个民族沉重的历史记忆,有尊严、隐忍、屈辱与不幸。当我们看完这样一部电影时,我们要用怎样的方式去讲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那是历史的暗角,是聚光灯难以照射、兴许也不愿照射的地方,就像很多女性观影者事后的表达那样:“如果是我,遭受那样的非人境遇,可能早已经自杀了。”但历史之所以让我们有一种沉痛感,就在于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定论性的东西,站在个体生命意义的角度。因为它遮蔽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尘埃,更是一个人作为生命形态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很多老人可能就是因为被历史撞倒,一生就要在耻辱中度过,而她们可能也不会被人们问起那段不堪的往事。

在没有看这部纪录片之前,相信很多观影者脑海中对“慰安妇”题材的影像、对日本侵华这样的主题影片已经有了概念,其中也不乏一些定性的内容。不管是官方抑或民间的研究机构,早已对这一战争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历史是不容篡改的,日本军国主义的罪孽是昭然若揭的。不仅仅是中国,朝鲜、越南、柬埔寨、印尼等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都曾遭遇到日本军国主义的蹂躏。如果说战争是男性世界的暴力叙事与大屠杀记忆的载体,那么战争对女性而言,便是苦难叙事与个体走向终结的修罗场。在一个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伦理失效的战争环境中,人的生物性被放大而人性降为次要的,即在战争环境中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成为第一要义,一切正常的人性都显得荒诞又毫无意义。因此当我们明晓了战争对人性的戕害之后,若舍弃民族主义情绪来谈论教育、来谈论一段民族的屈辱史,那么我认为这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这样的电影也有很多,光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就难计其数。当然也有典型案例,比如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女性之间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议题,即妓女是不是有义务替女学生去死,或者说在人格平等的生命面前,妓女是不是理应受到性的耻辱?再极端点,除去年龄因素的考量,妓女与学生相比,其尊严是不是可以因为性的低廉而更易被践踏、更能被践踏?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伦理命题。当然,这部影片其实给我们预设了一个道德判断,即女学生普遍未成年,故而在此让妓女去牺牲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呈现出更多的道德责任——呵护更为年轻的孩子,从而按照导演的意图让妓女获得了一种灵魂的救赎。换言之,这部影片其实隐约触摸到了慰安妇问题。从片中可以看出,妓女去演出也难逃“慰安”甚至是被杀的命运。那么这里就有值得问询的意味,就是当慰安妇本身是妓女时,我们是不是就能够认为罪恶感没有那么重了呢?这是一个存在于很多人的潜意识当中、基于道德对比而产生的结论,不管你是否承认,你始终难以逃避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再比如陆川的《南京!南京!》当中,女性如果最终难逃沦落为慰安妇的命运,那么以死来保全自己的贞洁(即纯洁的道德感)是不是就更能够被理解?因而高圆圆所扮演的女性最后以眼神示意日本军官自己一心求死的行为也就拥有了正当性的解释。

如何理解女性在面对历史无奈时的命运走向,又如何让今天的孩子理解那段历史中个体的无力感和被动性?单从影片《二十二》来看,其实某种意义上,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性只是作为人的一个指征罢了,并不会真正对身体产生如何本质性的改变。但真正致命的是,性(“慰安”)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耻辱感,是一种群体心理的作祟,是一种文化心理的桎梏,它作为一种道德性的约束和羞辱对女性进行精神上的蹂躏与折磨。东亚文化圈或曰儒家文化圈,将性异化为一种道德的禁锢,将性视为一种不可言说的肮脏。而“奸污”这种比普通的性行为更加引起人的道德不适感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性关系。而在战争环境中,这又必然带有敌对双方和异族文化色彩的象征性,暗示着日本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征服、大和民族对华夏民族的奴役等等。这样的耻辱感更让“慰安妇”难以获得一种正常的社会身份,故她们只有保持缄默,甚至以独居状态度过余生的方式来回应那段不堪的记忆。因为在受害者看来,哪怕再正常的社会,人们的眼光似乎在告诉她们:你们是“异类”,你们的身体被恶魔践踏过,你们不配拥有家庭、婚姻,而不能生育更像是上苍给你们的惩罚……

早在2015年,笔者读到过一则报道:海南一名叫林爱兰的“慰安妇”辞世,终身未婚。她是反法西斯亚洲战场中女战士被迫沦为“慰安妇”的最后一名幸存者,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她的离开,意味着这个群体受难历史的终结。然而,当历史的亲历者一个个离去时,这个群体的记忆——带着耻辱感走完一生的记忆是不是真的可以被人遗忘,是不是意味着也就终结了呢?在当年的报道中,有一句话令我极度哀痛:老人静静地来,老人也静静地走了。林爱兰阿婆在慰安所曾遭受的恶魔般的待遇,给她带来终生的痛苦。她一生未婚未育,控诉不得,终日活在历史的阴暗角落里。

这样的历史见证者(受难者),她们本应被更多人记载、被更多人照顾、被更多人关注,她们理应获得更多的温暖和这个社会对她们应有的敬意。因为她们被历史无情撞倒、被巨浪无声裹挟,像一个个无家可归的人,孤独而寂寞。可现实是,最后,她们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了我们,带着她们曾经的悲痛与苦难。我仍然记得《二十二》里林爱兰老人的样子,她那样老迈,但是眼神却依旧那样刚毅,像极了一个战士。然而,她在人世“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地行走了90个春秋”后,最终回归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在光影的世界里,《二十二》有她最后的音容笑貌,诚然,这也是她留给世界最后的尊严。一个女人应该这样被讲述:她以一个英雄的姿态离去了,并凭借一个英雄的信念战胜了恶魔。

纪录片中,当导演的镜头掠过山峦,深入曾经关押这些老人的黑暗魔窟时,其如今的荒芜与破败,与现实老人们的悲惨境遇竟是如此一致。她们依旧生活在最穷困的乡村,被忽视、被遗忘。历史就像在她们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网,密不透风,无人问津,如同这些曾经的慰安所——它们掩藏于山坳中,门扇紧锁,只剩断壁残垣,死寂般地被翠林覆盖。当苍山绿竹、阳光浸润,如不是历史的提醒,你又怎知这般绿意盎然下,埋葬的是一缕历史的冤魂?

老人们陆续走向生命的黄昏,其中很多人已经无缘观看《二十二》。她们既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这部影片的参与者,却早已神色匆匆地向我们挥手告别了。世界如此功利,历史近乎以“速朽”的姿态告诉人们,我们的时代容不下一丝温暖回忆。但反过来想,这样的结局可能對“她们”而言未必不是一种“生的解脱”。她们的世界曾经崩塌过,难道我们还要在晚年夕阳美如画的景色中再度揭开她们的伤疤,以展示在无数“看客”面前吗?如果问我,我会奉劝所有人,请收起你们的同情和怜悯,以及任何“个人情感”,她们未必想收到你们任何人的“情感共鸣”,哪怕是最后的“敬意”。

纪录片整个基调是素洁、苍凉而悲怆的。当画面跟随镜头拉近时,我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尤其是镜头直接对准那座近乎荒芜的山岗,赵兰英老人的棺椁安静地葬下,徒留空境时,鹅毛大雪飘然而下,我知道,历史不会终结在无名的岁月里,更不会淹没在淤泥堆积的河床下。这些老人的一生是那段历史的切面,是战争的注解,是个人与时代无法和解的佐证。我们不会刻意去提及出生于韩国的毛银梅老人的痛苦过往,因为这太过残忍。但当毛阿婆唱起韩国民谣时,那一刻,时间仿佛被凝固了。回想起来,不禁令人心生无端的苍凉:家国飘零,战乱流离,竟在一个女人身上展现得如此具体。

《二十二》尽管在拍摄上是粗糙的,但是它的真诚足以打动我。电影没有任何“旁白”,只是通过采访这仅存的“二十二位慰安妇”本人及其家人、志愿者或者帮扶者,来呈现当下“这个群体真实的生存现状”。这部影片不是因为这个我们早已熟知却未关注的题材,而是因为那一个个平凡的老阿婆们,给了我们“生的希望”和“继续坚强的理由”。影片中,很多老人说到动情处,那些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令她们哽咽难言,一度让她们不愿做任何回应。这一生,她们一路颠沛,一路凄风苦雨。在巨大的人海里,命运难以被上天眷顾,唯图能活下来,活出生命、活出倔强。在这块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她们见证过那些突如其来的灾难,那些残忍的暴行和罪恶。但如今却能够抵住内心巨大的撕扯,平静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她们如同英雄一般站立在这个世界的尽头,像一座座丰碑,像一行行写在大地上倔强而给人希望的诗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妓女慰安妇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韩慰安妇拒绝日本“治愈金”
受到皇帝褒奖的妓女将军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COME IN
台湾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赴日首映反响热烈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