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与舞蹈艺术共生的审美效应

2023-06-05孟光黄卓

艺术评鉴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审美共生

孟光 黄卓

摘要:数字技术的运用,相对以往的舞蹈创作手法,在技术、形式、观念等方面有了创造性重构,其主要特点为:多媒体的舞美和新媒体的传播,使得舞蹈艺术视觉传达变得更丰富、多维度;舞台展示空间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舞蹈叙事手法从单一线性叙事风格向“蒙太奇”叙事风格转变。在信息时代新科技的发展和推动下,新媒体数字技术与舞蹈艺术合作共生之路是持续的,两者共生审美效应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视觉审美的语境下谈新媒体舞蹈艺术创作的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  数字技术  舞蹈  共生  审美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041-04

基金项目:本文为院级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共生的审美效应,项目编号:CYXS2021031。

《大辞海》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建立在数字的、计算机的和网络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各种媒体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旧媒体(报刊、户外、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比如互联网;而有些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数字技术,又称为数字控制技术,是一门与电子计算机相伴而生的科学技术,包括图片、文本、声音、图像等信息。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应运而生,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舞蹈艺术创新提供了空前广阔的空间。新媒体舞蹈相比传统舞蹈的样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背后的变化是数字技术与舞蹈之间相互促进转化、交流碰撞所形成的,契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新媒体舞蹈创作相比以往的舞蹈创作在技术、形式、观念等方面有了创造性重构。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多维视野下的视觉传达、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舞台展示空间的转变,“蒙太奇”的舞蹈叙事特点。

一、多维视野下的视觉传达

舞蹈传达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使得舞蹈以单纯的肢体语言向多维度视觉传达效果转变,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审美内涵。新媒体舞蹈视觉传达是通过新媒体输送视觉信息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引人注目的视觉感官,让观者牢牢记住其中的内容,并产生共情、共鸣。

分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多维视野下的视觉传达。“多维”视野主要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数字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舞美的呈现使得舞蹈艺术形象更生动,舞蹈内容呈现更丰富、饱满;另一层是指新媒体的传播,舞蹈《只此青绿》把“青绿”“山水精神”嵌入舞蹈艺术进行了传播,通过多种新媒介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视觉传达有三要素,即:视觉文本、媒介和接受者,视觉传达是指从视觉文本的传达,到新媒体的媒介,再到接受者对视觉信息的选择、接收、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其一,视觉文本的设计。舞剧创作团队要设计出与主题相匹配的舞美颜色、舞者舞姿线条的造型、灯光明暗色调的调和等元素组成视觉文本。《只此青绿》的视觉传达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数字技术的运用,表现为屏幕上呈现出舞剧创作的核心题材,即王希孟的绘画《千里江山图》;二是舞者肢体语言所传达的舞蹈美感;三是多媒体的舞台舞美呈现。先说“青绿”二字,它不仅是颜色上的视觉传达,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它成了一种符号在大众中传播开来。舞创团队以青绿为美,舞者的服装下半身石青,上半身石绿,多层裙摆和双袖的青绿舞服如叠嶂峰峦,舞者一倾、一仰、一含、一转,即可传达画中万里江山。“青绿”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即“青绿山水”,它传达了宋代美学精神即山水精神,此精神气象之美给人一种深远、空灵、恬淡、雅逸的审美体验。再说舞者舞姿线条的造型,说到舞姿造型必会提到火遍全网的“青绿腰”。“青绿腰”动作本名叫“险峰”,由后脑意识带动后背延续向下,刻画出陡峭的山石。这一舞姿造型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相统一,内在体现险中勇攀,外在挑战身体极限,把“险”刻画得生动形象。最后,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只此青绿》呈现出独特的舞美气质,特别是灯光的运用。灯光在均衡、变化、对比、和谐等形式美学法则下,使色彩、构图、线条、光影、质感等各种视觉达到了浑然一体的效果,呈现出了“雅致、古澹、唯美”等稳定的视觉美学追求。

其二,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媒体将视觉文本多途径传达给受众。2022年《只此青绿》在中央广电总台春晚亮相后,“青绿山水”“青绿腰”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不断衍化发酵,助推其持续升温。例如:在抖音、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上,能看到许多舞者和舞蹈爱好者以挑战“青绿腰”为题的视频。又如:“青绿山水”成为一种符号,代表了华夏儿女脚下的万里江山,也象征着中国人民的自豪。近期,《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推出了视频《新千里江山图》。该作品中,艺术创作者巧妙地将“青绿”置身于新时代的语境下延展开来,开篇舞者孟庆旸一抖青绿长袖,把人们的视野带入了美轮美奂的《千里江山图》,从国风画卷进入高铁飞驰、农田广阔的现实世界,每一次的光华穿越,飞驰视野的停驻都是新時代的荣光。有象征国家实力的航空母舰;有代表中国科学家卓越贡献的画面,载人航天逐梦天空等;有代表中国人勇于挑战精神的画面,极限勇攀珠峰等;也有代表可爱可敬的平凡人,寸土不让保卫祖国的军人、上山救火的摩托少年、英勇抗疫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身影与袁隆平、黄文秀、张桂梅、邓兴等人朴实坚定的声音交汇成时代的乐章。《新千里江山图》诠释了新时代“千里江山图”的现实意义,激起了人民的思想共鸣,在欣赏的过程中,人民大众找到了在笃行不怠的奋斗中的自我认同。

接受者对视觉文本信息的选择、接收、感知和理解是不同的。有人侧重对舞蹈艺术美的感受,有人侧重对《千里江山图》画卷的赞叹,还有人侧重艺术学理的研究。近几年,关于《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的研究、评论文章出现了“扎堆”的现象。其中,由故宫博物院研究专家为学术带头人,对《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溯源。例如:有对画作希孟姓氏的考证研究,主要文章有杨新的《关于〈千里江山图〉》;余辉的《希孟姓氏和早卒案蠡测——谨以此篇纪念杨新先生》;曹星原的《王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国宝之路》等。有对《千里江山图》绘画构图的研究,主要文章有傅熹年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余辉的《〈千里江山图〉卷的实景与诗意》《细究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图〉》等。有通过装裱、绢质、款印考证《千里江山图》画卷的辗转研究,主要文章有徐邦达《宋金内府书画的装潢标题藏印合考》;曹星原的《王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国宝之路》;余辉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绢质和相关款印的检测分析》等。有用回归原境方法论去研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情理推理,以及与王希孟有重要关系的宋徽宗赵佶绘画“代笔”与“亲笔”的考究,主要文章有徐邦达《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余辉的《回到王希孟作画的历史现场〈千里江山图〉卷辨析》;韩刚的《“故凭彩笔亲模写”考释——宋徽宗工丽画作为“代笔画”辨正》《“代御染写”考释——宋徽宗赵佶“代笔画”证伪》等。此外还有关于“千里江山”的说法合理与不合理的研究,“千里”与“万里”,差了一个数量级,中国美术史上的相似作品,称“万里长江”“江山无尽”,“千里江山”的“千里”探究的文献研究也不少,在此就不再列举了。除了考古学、美术学领域对《千里江山图》的热论外,还有围绕现《只此青绿》引发的艺术内部性“创作”与外部性“传播”的多维阐释文章,例如:张萍、林毅的《远非“只此”的〈只此青绿〉——“视觉系舞蹈”舞台艺术创作走向》;冯双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三大艺术突破》等;还有报刊上的《东方特质、原创性和文化精神》《舞问“青绿”悦动心房》《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生动实践》《既叫好,也叫座》等好文。通过《只此青绿》发酵,可以看到,受众对视觉文本信息的选择、接收、感知和理解是不同的。在视觉传达过程中,虽然视觉文本给定了一个情景或场景,但文本所承载的视觉信息相对而言是无限的,为受众个体的解读提供了多维视野。《只此青绿》掀起的绝非一般的“国潮热”,舞蹈诗剧用舞蹈绘制一幅千里江山图,是一次文博与艺术的连线,是一次艺术与传媒的互鉴,是一次艺术激起中国传统文化溯源的涟漪。

二、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

空间是所有艺术形式所共有的因素,舞蹈艺术是一种时空的动态造型艺术,空间的呈现和展示显得尤为突出。从舞蹈传统展示的手段来看,其是三维物理空间的传播方式,是一个“物理空间”。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空间”的呈现不断进化,舞创团队越来越重视舞蹈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使得舞蹈艺术展示空间从三维的“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虚拟空间”的延伸拓展改变了舞蹈艺术的审美感受。

2019年由张艺谋执导的全新观念演出佳作《对话·寓言2047》备受大家青睐,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曾在观演后赞道:“美可以到极致。”《对话·寓言2047》可以称得上是近几年来为数不多的优秀艺术创意舞台剧之一。“2047”寓意未来,围绕“人与科技的关系将何去何从”这一命题,打造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舞台剧。该剧在艺术展示空间上采用了大量的、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试图打破人们固有思维模式和欣赏惯性,带给观众新的战栗。

《对话·寓言2047》是一场视听觉的盛宴,也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对话,其中有好几个舞蹈作品使人记忆犹新。例如:作品《古琴·光剑》由裘继戎表演的一段创意激光舞,让不少观众惊呼赞美。该作品是跨界艺术家裘继戎、古琴艺术家巫娜与激光编程师的一场互动表演。在创作期,裘继戎的舞蹈语言与激光编程师有一段艰难的磨合,他们不断对灯光与激光的光比、光色进行反复推敲,最后选择放弃了大面积的侧光,只用适度的侧光进行了勾勒。在暗黑的空间中,激光给舞者营造了一个多变、无限的虚拟空间。在激光舞中,激光空间构图时而似“强者”扑面而来、咄咄逼人,时而在博弈中与人和谐共处,在舞台展示空间中看到舞者在铺天盖地的信息网络中寻觅出路,同时激光的变化也外显了舞者的情绪与思想。激光与舞者的互动表演,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还触及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品《堆谐·云》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孜堆谐传承者们表演的群舞。拉孜堆谐的舞蹈表演与LED艺术装置中玻璃瓦般闪烁的光线相组合而成,舞蹈与数字技术的组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奇观。光线的流动是由装置内的钢琴演奏家控制的,钢琴声实时控制灯光秀,不规则的线条灯光是对音乐产生的敏感反应,与拉孜堆谐踢踏的舞步相呼应。线条灯光随着舞蹈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增强了观众对舞蹈的动态视觉感受。作品《神鼓·影》是现代舞表演者李宇与影子舞设计师的合作,该作品最吸引观众的地方是机械臂艺术化、“感性化”与舞者互动。在人们的印象中,机械臂主要应用在工业场景,如果从机械工具到承接艺术表演,需要它展现出更柔性的动态美是很有难度的事。科技团队通过撰写多达56700行的代码,成功地将机械臂“情感化”,再利用投影技术,将机械臂的影子实时投影到了舞台中央与舞者李宇相配合。再加上一个创意的主题,即在整个作品中让人与机器角色转换,机械臂将舞者不断“改造”“拼凑”“打磨”,把人改造成了它们想要的状态与形状,成了最后赢家。作品《神鼓·影》通过舞蹈与机械的互动表演还投射了一个哲学问题:影,因身体而生,也因意念而在。共舞中,何为实?何为虚?何为我?科技与人的关系,取决于你我对未来的思考。作品《碗碗腔·矩舍》是由陕西省省级非遗同朝皮影代表性传承人王进法与现代舞表演者胡婕的合作作品。“碗碗腔”是来自陕西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对应的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全息影像技术”,影像的舞者与真实的舞者虚实结合,交相呼应,在“碗碗腔”的配合下达到了极具对比和张力的戏剧效果。王进法吟唱出三秦大地流传数百年旋律的“碗碗腔”,朴实简明。对比全息影像与舞蹈者相互交融的“全息舞蹈”,它奇幻虚拟、美轮美奂,在时空上营造出了更深远的寓意。

从创意激光舞,到拉孜堆谐舞蹈与LED艺术装置相组合,到现代舞与机械手臂影子舞的互动,再到全息舞蹈,能看到新媒体数字技术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三维的、物理的舞台展示空间。舞蹈艺术展示空间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宽更广的展示空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欣赏惯性,带给了观众全新的舞蹈审美感受。

三、“蒙太奇”的舞蹈叙事手法

舞蹈艺术以人体本身为载体,在艺术表现手段上有一定的局限,常有一种说法认为舞蹈艺术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如今,数字技术的介入产生了舞蹈视频、舞蹈电影等新的舞蹈艺术形式,其叙事问题在新媒体舞蹈艺术中不再受到影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看,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首先得益于电影摄像技术的成熟,借助电影摄影技术的视觉思维,舞蹈拙于叙事的不足得以弥补。

大名鼎鼎的导演维姆·文德斯拍摄了舞蹈影片《皮娜》,它被誉为影史上第一部 3D 舞蹈艺术片。《皮娜》采用了全然不同的新维度,首先,摄像机拍摄不是固定的,它与艺术家们一起舞蹈、舞动。其次,影片的拍摄角度完全尊重编舞师的意图,其竭尽全力找到了舞蹈每一时刻所对应的理想空间位置。维姆·文德斯将这样拍摄的舞蹈 3D 带上了大银幕,在片中观众能超真实地观看人物、沙子、水滴和所有的一切,并沉浸其中体验感受。舞蹈的场景,前、中、后景的层次设计非常分明,人们可以自由地360度观看这些舞蹈,更加扩展了舞蹈的空间感。3D 的运用令舞蹈动作完全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出来,尤其在中景和近景时,舞者和观众被拉近到不可思议的距离,完成了现场演出难以企及的效果,使观众进入一种沉浸式的审美感受。《皮娜》记录的不仅仅是舞蹈本体,透过维姆·文德斯的视角,镜头下皮娜的眼神、情感、思想迸发的瞬间都被记录了下来,3D技术捕捉到了皮娜和她的舞者们诠释孤独与寻求自我时的挣扎过程,这也是《皮娜》最为打动观众的地方。

上面说的是3D舞蹈电影,接下来,笔者谈谈“蒙太奇”在舞台舞剧创作中的運用。“蒙太奇”是电影经常使用的创作手法,是通过场面片段、段落行进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集中表达主题思想为目的,有逻辑地重新组装连接的语言结构特点。编导周莉亚和韩真合创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舞蹈叙事策略上运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使得舞蹈语言结构“蒙太奇化”,舞蹈叙事功能上有了明显的突破。《永不消逝的电波》为我国首部革命题材的谍战舞剧,多线条的叙事线索为舞蹈叙事带来了难度,“蒙太奇”的舞蹈语言结构,主要体现在深邃而精准的“空间营造”,让观众不至于在繁复的“叙事”中迷失方向。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可以看到其既有造型美,又有情节性的“照片连缀”式表现,在叙述女主和男主从党员同志扮演夫妻到真情实感组建家庭的表述上,“蒙太奇”的舞蹈语言结构将他们的点点滴滴用层次分明的场面片段组接连缀了起来,高度概括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发展,这一段的叙事手法是整个舞剧叙事上的一大亮点。在舞剧中还可以看到某一已逝事件的过程“回放”,如:裁缝被发现党员身份和被杀的过程、特别情境中众生芸芸的生活状态,如“蒲扇舞”等。这些舞蹈叙事策略的运用和创新,即“蒙太奇”舞蹈语言结构的成功典范,不仅精准地指向了内容表现,而且还建构起了更为深邃的舞蹈叙事风格,这种叙事特点在后续舞蹈创作中得到了推广。例如:舞剧《川藏·茶马古道》中就穿插了“蒙太奇”的舞蹈叙事手法,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不断交替,激发观者的联想和想象,留下难以忘怀的观感体验。又如:舞剧《七尺》中“蒙太奇”舞蹈语言结构的处理方式,使隐秘的戏剧联系与人物冲突更为清晰,戏剧张力更为突出。再如:编导邓林在舞剧《泥人的事》中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蒙太奇”的舞蹈叙事手法避免了场次变化,即“道具转动、人不动”的方式,呈现出“简约”不“简单”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如前所述,科技对舞蹈艺术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赋予了舞蹈艺术新的生机,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即新媒体舞蹈艺术,它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欣赏惯性。舞蹈艺术与新媒体数字技术融合后,舞蹈艺术输出的信息、方式变得越来越全面、复合。从目前来看,新媒体舞蹈艺术具备极高的审美性与先进性,上文所列举的舞蹈案例都是新媒体与舞蹈艺术共生审美效应中的佼佼者,是后续舞创学习的楷模。然而笔者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媒体舞蹈作品良莠不齐,在新媒体与舞蹈艺术共生协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研究。首先,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语境下,舞蹈艺术与数字科技的关系将如何协调,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冲击,舞蹈艺术所产生的困惑将如何面对:舞蹈在协同中如何定位发展自身的优势;面对技术快速更新,将如何跟上科技的步伐。笔者认为,面对这样的困惑,最重要的是持有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创作观,即开放、共生的艺术创作态度,践行中牢记新媒体、新科技为人,为舞蹈艺术服务,不能过于依赖、偏重于科技,而失去了舞蹈本体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在媒体传播中,不管运用什么样的媒介,都要以舞蹈本体为核心,以完美的视觉呈现为目标。无论其终端媒介是传统形态的电视,还是新形态的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无论其创作的目的是商业的、大众的,还是实验的、先锋的,所有新媒体舞蹈艺术作品都应该是基于纯粹舞蹈审美体验的基础之上,借助新媒体形式来传达舞蹈艺术的深层意蕴。最后,关于新媒体、新科技与舞蹈艺术共生关系的探索,包括相关理论的研究尚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国际互联网与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新媒体舞蹈艺术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未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朝霞.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类型学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2):12-15.

[2]張朝霞.新媒体舞蹈艺术源流与特质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4):49-52.

[3]张小夫,张朝霞,刘言韬.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范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01):44-51.

[4]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王方.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审美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