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善品格提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3-06-05陆斯斯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德善品格阅读教学

陆斯斯

品格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人的品格是在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生成的,对此,品格的可塑性,使得品格教育具有现实可行性。而建设“德善”品格课程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举,能够致力于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推动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自觉成为志存高远、勤学上进的优秀人才。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提升学生的德善品格中,教师也要做好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以便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中,帮助学生汲取阅读的养料,真正地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品格的养成。

一、优化准备,铺垫良好基础

充足的准备,是奠定优质教学的基石。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推动学生德善品格的提升,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德善教育作用,并基于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材料的收集,以便在打下良好根基中,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温暖,塑造更加健全的品格。

(一)精心设计目标,指引方向

在提出塑造学生德善品格的教育理念后,许多教师陷入了迷茫的状态,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为学生提供辅助,帮助学生明礼、求真,让学生更加坚定信念。而教学目标犹如“指南针”,能够为迷雾之中的人指引方向。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立足德善教育的视角,对阅读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其中的德善元素,并在教学目标中进行明示,以便基于教学目标恰当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活动,在落实教学目标中,切实地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

例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昏庸而又奢靡的皇帝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大臣们的愚蠢、虚伪。引导学生对这一故事进行阅读,能让学生引以为戒,主动地做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而这一期许与德善品格课程的要求“不谋而合”。对此,教师便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文章,了解故事情节;2.把握童话故事的创作特点;3.透过对人物心理、语言的分析,感知封建统治者的愚蠢、虚伪;4.对文学的“真实性”,形成感性体验;5.透过故事的分析,领悟故事的中心内涵,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当学生基于教师的引领,达到上述目标的要求后,能主动地生成“要做一个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人”的想法,从而有效增强科学精神品格。

教师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德善品格为目的,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设计,能引领整节课的德善教育方向,以便在践行教学目标的要求中,真正地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品格。

(二)收集丰富资料,培养学生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但是受到篇幅的限制,教材上并不会囊括所有的内容,当教师将教材当作唯一的素材,指导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时,会制约学生的发展,难以让学生深刻体会隐含在文字之下的人文内涵。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会为学生安排自主收集资料的任务。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透过对复杂、多样的课外资料进行筛选,形成不怕辛苦、努力上进的美好品格。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分享彼此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更加积极进取。

比如在《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资料收集的活动,对学生勤劳、进取等品格进行培养。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先为学生布置“利用多元化渠道,收集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的任务,请学生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苏州园林资料的收集。如有的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网络资源的检索、筛选;有些学生选择在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如此,学生不辞辛苦地收集多种多样的材料,能够透过多个角度了解苏州园林。在课堂上,教师先搭建小组,请学生在组内为他人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倾听他人收集的内容。而学生的收集渠道不同,收集材料的数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比较中,学生能直面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地向同伴询问“你是从哪里收集的这些资料呢?”以便追上同伴,更加努力、更加上进,在后续的资料收集活动中能够获得更好表现。

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收集资料的任务,让学生拥有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辛勤劳动、不怕辛苦中了解更多的文学常识,为后续顺利地展开阅读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二、巧设活动,落实品格教育

德善品格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色彩,需要学生透过真实的活动进行感知和体验。但是活动的设计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阅读教学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大放异彩。对此,语文教师不妨设计合作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以便学生在活动中推动德善品格的落地。

(一)合作讨论,发展德善品格

合作活动是达到共赢效果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合作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立足多元化的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从而产生更加新颖的理解。然而,在过去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将目光聚焦在合作的形式上,较少关注合作活动的细节,使得合作活动的价值大打折扣。在對学生进行德善品格的培养中,教师要主动地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达中强化友善的品格,在主动担负自身的责任中增强尽责的品格。

例如在《纪念白求恩》这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充分释放合作活动的价值,让学生基于合作的方式,走上阅读分析的高速公路,提高阅读理解的质量。在课堂上,教师先请学生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随后,教师为学生提出“每段的重点句是什么?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等问题,并为学生搭建小组,请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共同完成阅读分析活动。在分好组后,教师为学生提出建议“不妨每一名学生负责一段,找出该段的重点句,总结该段的段意,之后,大家再共享彼此的想法吧!”使学生之间分工协作,有序完成合作任务。在后续交换彼此的想法时,教师发现有些小组陷入争吵。这时,教师也要请学生心平气和地与同伴交换彼此的意见,更加友善地对待同伴,使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下展开优质的阅读。

在阅读教學中创建合作活动时,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及时地帮助学生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做好组员任务的细分,能营造出关怀与爱的氛围,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强化友善、仁爱等品格。

(二)以问启思,强化德善品格

问题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常客”,教师常常使用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活力,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分析答案中,深度解读文本。在建设德善品格课程中着重指出,教师要善于增强学生的质疑、明辨、求真品格,推动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对此,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围绕阅读文本,为学生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在主动质疑、寻求证据、探寻事实中实现理性分析。

比如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用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质疑精神、求真意识的发展。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的问题,让学生在探寻证据中,完成这些问题的解答,并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情感基调进行准确把握。随后,教师继续设计“文章中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方面的特点呢?”“本文呈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特点?是如何呈现的呢?”“在作者的眼中,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此外,教师也要提出“文章中哪些句子对叶圣陶先生进行了高度评价,对于这些句子,你是怎么看的呢?”等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求真之余,也能发散自身的思维,表达自己的心得。

问题是点亮学生思维的明灯,在阅读课上,教师用问题串联教育的环节,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使学生在文章中积极探寻证据的同时,逐步做到主动质疑。

三、破陈出新,带来新颖体验

在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取说教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而过于抽象、乏味的学习方式,不仅难以让学生体会阅读的精彩,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而在指向德善品格提升的背景下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创新传统教法,主动地创建实践活动,并引入现代教育资源,以便在为阅读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中,实现破陈出新,点亮学生的德善品格。

(一)注重实践,固化德善品格

单纯的品读、分析,让阅读课犹如一杯白开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实践类的学习活动,能打破常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基于亲身体验的方式,品味阅读的内容,从而在身临其境中形成与作者、与主人公的情感共鸣,感知人间真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德善品格,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建角色模拟、情境还原的实践活动,请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重现文本内容,在释放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中,固化多种德善品格。

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中,教师便可以搭建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请学生基于亲身体验的方式,推动德善品格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先请学生通读文本,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主要包含哪些角色,涉及哪些故事情节。随后,教师为学生组建小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造性地搭建角色扮演的场景,让后续的角色模拟更加逼真。之后,学生在组内进行角色的分配,并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添加创意性的语言、动作,让整个角色模拟的过程变得更加鲜活。在学生完成角色扮演的活动后,教师也要询问学生的感受、想法,使学生基于沉浸式的情感体验,深刻感知父子之间的真情,从而增强宽仁慈爱、感恩父母的品格。

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创意表达文本内容的机会,也让学生将爱深埋心底,汇聚成“仁爱”“感恩”等高级品格,以便在固化德善品格中,打造优质阅读课堂。

(二)生动画面,增强视听体验

现代教育资源的出现,让阅读教学焕然一新,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都会积极地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为学生呈现直观的画面,以期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弱化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并在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中,轻易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而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强化学生的专注力,引发学生自发学习的意识,是推动学生学会学习品格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妨以多媒体技术为媒介呈现生动的画面,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壶口瀑布》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灵动、直观的画面,有效聚焦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一开始上课时,教师就为学生呈现壶口瀑布的宣传片,让学生被波涛汹涌的美景所震撼,主动地将目光放在荧屏上。结合视频上的内容,教师为学生引入本篇文章的题目,并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外形特点等内容,增强学生对壶口瀑布的第一印象。随后,教师继续请学生观赏壶口瀑布的图片,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视频和图片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们初步体会了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那么文章中又是如何描写的呢?在文章中主要介绍了壶口瀑布的哪些内容呢?”使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好奇心,从而自觉点燃学习的活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引入震撼人心、雄伟壮观的美景,能轻而易举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主动地将注意力放在阅读上,并产生自发学习的动力,从而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学会学习”品格的发展。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德善品格,应当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继续探寻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便在健全阅读教学体系中,不断塑造学生的德善品格,让学生志存高远、勤学上进、积极创新,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德善品格阅读教学
西安的“德善厨房”
西安的“德善厨房”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1988,请回答
我不是故作坚强,而是只能硬撑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