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探索实践
——以祁门管理站为例
2023-06-04李键
李键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门管理站,安徽 黄山 245617)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自然生态宣教的重要阵地,在该处开展宣传教育能充分展示保护区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1]。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祁门管理站自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自然生态宣教工作,持续加大宣教基础建设,拓展宣教方式方法,不断加强保护区的对外宣传,提高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意识,促进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合作共管。本文系统总结了保护区祁门管理站的科普宣教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并就下一步科普宣教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全省自然保护地开展科普宣教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保护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于1982 年6 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88 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 713.3 hm2,地跨祁门、石台两县,位于117°20′~117°37′E,30°00′~30°14′N,其中祁门境内3 346 hm2(含核心区963.1 hm2、缓冲区427 hm2、实验区1 955.9 hm2)。保护区处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地带,四季分明,森林茂盛,蕴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区内现有高等植物1 623 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Ginkgo biloba)、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var. chinensis)、榧(Torreya grandis)、长序榆(Ulmus elongata)、花榈木(Ormosia henryi)等30 多种;省级保护植物有高山柏(Juniperus squamata)、山蒟(Piperhancei)、天女花(Oyama sieboldii)、野含笑(Michelia skinneriana)等60 多种。有脊椎动物320 种,包括兽类51 种、鸟类181 种、两栖类22 种、爬行类41 种、鱼类25 种,其中属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梅花鹿、云豹、黑麂、穿山甲、鬣羚、猕猴、大灵猫、白颈长尾雉、白鹇、鸳鸯等63 种[2]。保护区现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天然森林植被,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重要典型地区之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华东物种基因库”和“绿色自然博物馆”[3]。
2 科普宣教开展情况
2.1 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功能的初期宣教
2009 年以前,保护区祁门管理站的科普宣教内容以宣传保护区的功能和提升保护管理能力为主,在宣传形式上主要为固定标牌和深入社区两类。
2.1.1 固定标牌宣教
在保护区大青公路赤岭坑、小赤岭两侧安装水泥三角砖和标牌,制作各类森林防火、禁止猎捕盗挖自然资源等宣传标语;在历溪河谷、降上至主峰、桐坑等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的沿途,安装指示牌、解说性标牌、限制性标牌、区域提示牌等40 多个,警示未经允许严禁进入保护区从事旅游、登山、探险等非法活动。在大青线湘东村树立大型搪瓷公益广告宣传牌,在管理站大院显要位置设置宣传栏,进行简易宣教工作。
2.1.2 深入社区宣传
科普宣教人员走村串户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防火意识;在防火期间,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防火宣传,如张贴标语、发布告、打招呼、一封信、警示卡等等;同时,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禁止偷捕盗猎野生动物,禁止采挖野生草药等。
2.2 突显自然保护区科普基地特色的中期宣教
为了提升开展科普宣教的能力,更好地展示保护区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及动植物资源,2010 至2017 年,保护区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制作了地形地貌沙盘,建设了动植物标本馆及珍稀植物园。
2.2.1 地形地貌沙盘制作
采用ABS 高分子工程塑料全电脑雕刻,仿真草坪配以各色景观、小品、雕塑,建成了规格为6 m×3 m 保护区地形地貌沙盘。
2.2.2 动植物标本馆建设
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牯牛降祁门站动植物标本馆。现馆藏有金钱豹、梅花鹿、黑熊、鬣羚、猕猴、大灵猫、白颈长尾雉、白鹇、小麂、野猪、尖吻蝮等动物标本300 余份;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黄山木兰(Yulania cylindrica)、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等珍稀濒危或特色的植物标本200 余份。
2.2.3 珍稀植物园建设
为了更形象生动地展示植物多样性,因地制宜地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和科普宣传,管理站采取规划设计、整地造型、水系引进、长廊建造、珍稀植物引种和迁地保护等措施,努力建设和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地方珍稀植物园。经过多年的建设,植物园收集和种植了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和保护区及周边特色乡土野生树种共140 余种、3 000多株,包括银缕梅(Shaniodendron subaequale)、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长序榆、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 象鼻兰(Phalaenopsis zhejiangensis)等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0 多种,以及特色乡土树种如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杭州榆(Ulmus changii)、珊瑚朴(Celtis julianae)、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等80余种。
2.3 提升科普活动内涵和影响的后期宣教
为了提升科普活动内涵和影响力,保护区与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展区域内蝴蝶资源调查,先后出版了《牯牛降蝴蝶》《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策略》。特别是2018 年以来,管理站业务技术人员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通过深入细致调查,发现命名描述发表2 个新种:牯牛铁线莲(Clematis guniuensis)和牯牛石豆兰;另外,发现堇叶紫金牛(Ardisia violacea)、茜树(Aidia cochinchinensis)、 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笔罗子(Meliosma rigida)、毛柄金腰(Chrysosplenium pilosumvar. pilosopetiolatu)等安徽新记录10 余种[4],不仅丰富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资料,提升了管理站业务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还有助于全面促进保护区科普宣教的内涵和影响力。此外,祁门管理站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拍摄制作保护区四季资源宣传片、光盘、U 盘,出版《牯牛降画册》,印制生态宣传折页等方式,宣传保护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安装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拍摄制作保护区黑麂、黄喉貂、白鹇、猕猴等野生动物短视频,并在中央电视台“秘境之眼”播出,既宣传了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保护价值,又扩大了科普宣教的影响力。
3 科普宣教取得成效
近两年来,祁门管理站在保护区内开展科普活动已逾百期,涉及社会各方面人员上万人次。业务技术人员还作为活动特聘专家参与指导祁门县青少年暑期生物多样性调查、“御医之乡识百草”等当地特色科普活动;先后与祁门县安凌中心小学、城北学校、祁山小学、金字牌学校、实验学校等联合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生物多样性考察等科普教育工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关注。通过自然科普教育,积极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然兴趣,激发他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目前,祁门管理站已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林草科普基地(2021—2024);被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2022 年度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
祁门管理站将持续完善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功能体系建设,在继承发扬传统科普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科普题材,充分发掘保护区独特的资源,进一步探索自然教育活动模式,强化参与感、提升互动性,开展一系列特色研学以及多元化的各种科普宣教活动,使保护区成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宣扬生态文明理念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4 发展探索与思考
4.1 建设基础设施
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扩大牯牛降自然博物馆建设规模,增设土壤、岩石地质标本陈列室;动物标本陈列室,包含脊椎动物、昆虫等;植物标本陈列室,含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并结合气象、水文、环境因子、森林防火监测预警预报,展示动植物数量分布和消长动态变化;打造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数字化智慧型保护体系。
4.2 编制宣教读本,建设人才队伍
持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社会组织的合作交流,通过争取各类建设项目,开展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监测、药用动植物培育和利用研究等,不断提升保护区科研水平;做好科研档案管理,持续将科研成果转化、展示到社会大众的视野范围。与媒体或有能力的第三方合作研发制作保护区科普宣传资料,如印制《牯牛降兽类》《牯牛降鸟类》《牯牛降昆虫》《牯牛降植物图鉴》《牯牛降地质》《牯牛降水文》等系列图书资料,编写青少年科普知识课程,使之成为各类型科普活动的使用教材。
为大力提升牯牛降博物馆接待水平,丰富多元讲解需求,可向社会招募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充当科普讲解员。充分吸纳那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从事自然资源相关专业或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工作者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同时,加强对现有科普讲解员的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培训、竞赛,不断提高讲解水平和服务能力。
4.3 拓展宣教场所,扩大受众群体
保护区周边拥有观音堂、九龙池、龙池坡等景观资源,以及历溪、降上、桶坑乡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打造自然生态“教育径”、自然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基地,主要讲授地方特色自然资源,让广大青少年和周边群众深入了解牯牛降的历史文化及特色自然景观,切实增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度、关注度,进一步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当地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科普游活动的重要场所。
此外,还要扩大科普教育的影响受众范围。宣教对象不能仅限于保护区周边的群众与学生,还要充分借助企事业单位的主题教育活动等机会,将宣教群体拓展到全县的企事业单位;利用或积极承办自然保护相关的培训,将宣教群体拓展到市、省乃至华东地区相关从业人员;还可以利用宣传册、宣传画、视频影像等形式,将宣教群体拓展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4.4 扩大宣教影响力,创新科普内容
充分利用特殊节日做好开展科普宣教活动的策划,如在3 月12 日植树节、4 月22 日地球日、4 月底至5 月初的爱鸟周、5 月22 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 日环境保护日等特殊节日,结合教育基地标本展示,分批组织附近地区的小记者,举行“采风夏令营”活动,或开展“森林考场”“古树新苗”家庭摄影、撰写科普游记等赛事,加强和开展生态教育科普活动。广泛运用新媒体,采编投稿,注册微信公众号,拍摄小视频,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包括宣传自然生态、野生动植物为题材的视频、摄影、征文)评选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等方式,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普宣教不能仅以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为主要内容,还要切实加强宣教内容的创新,促进保护区和社区共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仅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如持续强化森林防火,资源保护常态化宣传工作,让《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厚植人民群众爱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而且还要将科普宣教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宣教结合,根据保护区周边社区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在进行科普宣教的同时,发展特色产业,如建设石舜村传统文化目连戏、历溪村古村落民俗民宿、牯牛降农副产品销售等,助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