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无机化学”教学隐性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2023-06-04陈世界李金龙尹彦冰白丽明吕仁江
陈世界 李金龙 尹彦冰 白丽明 吕仁江
(齐齐哈尔大学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3)
2016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应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不应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它应包含家国情怀、个人品格、正确的科学观[1,2]。学生的成长发展是长期的、全方面的,需要各门课程的教学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教师应当加强课程思政意识,丰富教材课程思政内容,充分挖掘高校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3]。
1 课程思政与“无机化学”教学隐性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我校“无机化学”课程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教育及科学精神培养的结合不够,对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的认识不够清晰,因此开展课程思政与“无机化学”教学隐性融合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 课程思政与“无机化学”教学隐性融合的实践情况
2.1 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与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合典型案例
通过“无机化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初步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化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利用化学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4,5]。
2.1.1 融入人生哲理的案例
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通过提炼化学原理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将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例如,在讲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引导学生在遇到挫折(高的“能垒”)时要懂得变通,借助“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最终实现目标。
2.1.2 融入创新精神案例
创新精神是科学活动的底色,同时也是一切事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是相对于已存在的事物而言的,只有通过新旧的比较,才能凸显创新的价值。在讲解沉淀溶解平衡理论的内容时,以碳酸钙溶解方法为例,通过加入醋酸、盐酸可以使其溶解,也可以加入三聚磷酸钠反应发生配位溶解。根据加酸溶解和配位溶解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说明利用三聚磷酸钠可以有效解决反应釜或换热器结垢的问题,防止导热不良而引起的安全事故。这里将反应原理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原理的深化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2 物质结构教学与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合典型案例
通过物质结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内在联系,并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初步解释和说明一些物质为什么具有相应的宏观性质。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中华文明赓续不绝、延绵至今的强大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的殷切希望:“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原子结构一章,我国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提出了描述多电子体系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次序的(n+0.7l)规则。徐光宪院士一生致力于祖国化学的发展,在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稀土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课堂上引入名人事迹,激励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使学生明白将来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首先都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3 元素化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合典型案例
通过对元素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了解和掌握重要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提纯和制备方法,应用所学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的知识初步解释和说明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并能结合实际解决一些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化学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在讲述氮族元素及卤素时,针对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氮氧化物及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以及温室效应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相关元素化学的教学,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并加深环保意识,让绿色理念和环保意识根植于心。
2.4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合典型案例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法宝,更是科学活动的宝贵精神。科学呼唤交流与合作,科学发展的速度与交流的频繁程度、合作的密切程度息息相关。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并称“三人行必有我师”,提倡“不耻下问”,开创了中国古代重视学问交流的传统。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进行分组实验,考验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告诉学生实验操作需要团队协作精神,后续进行科研工作和走向工作岗位时,同样也需要团队协作精神。
3 结语
高校作为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至关重要。“无机化学”拥有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任课教师只有把握住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将教书和育人的理念相互融合、悟透,并内化于心,才能真正从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程思政与“无机化学”教学隐性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