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
2023-06-04陈良正董晓波毛昭庆
李 梁,陈良正,董晓波,毛昭庆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昆明 650205)
近年来云南省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使得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创建“云菜”品牌以及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等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云南省蔬菜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根据蔬菜产业发展质与量并重的要求[1],云南省蔬菜产业现阶段依然存在着产业融合度低、产业设施化相对滞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总体上造成了云南省蔬菜产业与蔬菜产业强省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1 云南省蔬菜发展现状
1.1 云南省蔬菜产业简况
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已经成为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支柱。云南省的蔬菜产区主要集中在昆明、玉溪、元谋、大理、曲靖、楚雄、红河等州(市),也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确定了元谋、通海、陆良、砚山4 县为蔬菜“一县一业”示范县,大关、泸西、弥渡、罗平4 县为“一县一业”特色县。云南省蔬菜不仅能保障本省的市场需求,还成为了“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运”的重要供应产地。2019 年,云南省蔬菜产量为2 304.14 万t,较上年增加98.43 万t,增长4.46%;种植面积为116.50 万hm2,比上年增加3.31 万hm2,增长2.92%;产值为645.20 亿元,较上年增加122.40亿元,增长23.41%。其中,就产量而言,叶菜类为312.38 万t,同比增长2.31%;白菜类548.66 万t,同比增长0.68%;甘蓝类145.88 万t,同比增长5.41%;根茎类377.69 万t,同比增长5.87%;瓜菜类175.89 万t,同比增长4.65%;豆类209.01 万t,同比增长12.27%;茄果类286.45 万t,同比增长3.85%;葱蒜类216.81万t,同比增长3.40%;水生菜类31.37 万t,同比增长6.22%。昆明、曲靖、红河、玉溪、楚雄等州(市)排名全省前5 位,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65%以上。通海县已成为云南省最大蔬菜生产基地县,此外,元谋、陆良等县也都是蔬菜大县。从播种面积来看,2019年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93.9 万hm2)的16.79%,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名列全省前5 位,播种面积分别为10.98 万、17.14 万、9.91 万、13.71 万、19.50 万hm2。
1.2 云南省蔬菜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表2 中国及云南省蔬菜种植效率和效益情况
表3 中国蔬菜主产省区产量及云南省占比
表4 中国蔬菜主产省区种植面积及云南省占比
表5 中国蔬菜主产省区产值及云南省占比
2 云南省蔬菜产业优势指数分析
2.1 区域规模优势指数
采用区域规模优势指数对云南省蔬菜产业优势指数[1]进行分析,用蔬菜产业产值占云南省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蔬菜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间的比值来反映云南省蔬菜产业优势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ij是i地区j部门的区域规模优势指数;eij是i地区j部门的产值;ei是i地区的总产值;Ej是全国j部门的产值;E是全国的总产值。
由表6 可知,云南省蔬菜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从2016 年开始连续4 年达到1 以上,可见,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云南省较有优势的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增加云南省的生产总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6 2010—2019 年云南省蔬菜区域规模优势指数
2.2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进行分析。计算云南省及其他5 个省区的蔬菜种植面积占该区域所有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率与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所有作物平均种植面积水平的比率的比(SAIij)。其公式如下。
式中,Sij为i区第j种作物的种植面积;Si为i区所有作物的种植面积;Sj为全国第j种作物的种植面积;S为全国所有作物的种植面积。
选取传统的4 个蔬菜种植大省以及同处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与云南省进行蔬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根据测算结果(表7)可以看出,云南省蔬菜SAI从2011 年开始已大于1,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可见,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具有一定的规模比较优势,对于其产业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SAI呈一定的增长速度且不断递增的发展态势,说明云南省蔬菜生产的优势不断增强。
2.3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采取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进行分析。计算云南省蔬菜单产水平占云南省其他作物单产水平的比率与全国蔬菜单产水平与全国其他作物单产水平的比率的比(EAIij)。其公式如下。
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成立了院乒羽、健走等协会,定期组织乒乓球团体赛、羽毛球交流赛、篮球排球联赛以及“春季健康行”、“迎新春”联欢晚会等,并不定期开展棋牌、瑜伽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不仅促进锻炼身体,释放工作压力,也营造了团结和谐、健康向上氛围。9月,在由19个代表队参加的分公司运动会上,研究院代表队勇夺团体总分第一名,激发了大家科研攻坚的勇气和信心,展现了研究院团队合作、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
式中,Pij为i区第j种作物的单产;Pi为i区作物的单产;Pj为全国第j种作物的单产;P为全国作物的单产。当EAI>1 时,代表其效率比较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当EAI<1 时,代表其效率比较优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EAI=1 时,代表其效率比较优势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基于此方法计算,从图1 可以看出,2010—2019 年云南省蔬菜EAI均小于1,说明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蔬菜的单产不具有比较优势,但近几年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图1 2010—2019 年云南省蔬菜EAI的变化趋势
2.4 单产优势指数
采用单产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其公式如下。
选取传统的4 个蔬菜种植大省以及同处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与云南省进行蔬菜单产优势指数比较。根据测算结果(表8)可以看出,2010—2019 年云南省蔬菜单产优势有小幅度提升,但单产优势指数常年在1 以下,在蔬菜单产上处于比较劣势。与传统蔬菜种植大省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尤其与单产优势指数最高的河北省相比差距较大,略高于同处西南地区的贵州省。
3 云南省蔬菜产业SWOT 分析矩阵
3.1 优势分析(S)
3.1.1 自然条件优越 云南省低纬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使得全省气候类型多样,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多种自然环境,生物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培育优质蔬菜的天然宝地。截至目前,云南省栽培的蔬菜约200 多种,分属45 科,其中,市场上常见的蔬菜有16科45 类[2]。
3.1.2 交通区位明显 云南省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省份,同时,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通过“云菜进京”“云菜入沪”“云菜入粤”“云菜入疆”“云菜出海”“云菜供港”6 大外销主线供往全国150 多个大中城市和30 多个国家及地区(来源:农民日报,2018-11-22)。
3.1.3 生态环境良好 《2019 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9 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质,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森林覆盖情况、蓄积量等均持续增长。
3.1.4 具备产业基础 云南省已形成了包括滇西北及昭通、文山等州市在内的夏秋反季节蔬菜优势产业区,滇中、滇东在内的常年蔬菜优势产业区,滇西、滇西南热区冬春早菜优势产业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540707752401256&wfr=spider&for=pc)。
3.2 劣势分析(W)
3.2.1 农业基础设施仍处于发展中 虽然脱贫攻坚期间云南省农业的基础设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先前长期的发展滞后导致“欠账较多”,尤其是之前的深度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较为薄弱。
3.2.2 产业发展层级偏低 云南省蔬菜产业中“小农经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产品绝大多数还属于原料型产品,产品质量及层次低[2]。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相较于发达地区呈现规模偏小、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偏低、管理理念偏差等问题,进而造成精深加工少、规格化及标准化水平低、品牌意识差,导致产业链、价值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带动能力不足[3]。
3.3 机遇分析(O)
3.3.1 良好的政策机遇 当前有“一带一路”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创建“云菜”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等政策带来的机遇,可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机遇,全力推进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实现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转变,以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云南省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
3.3.2 蔬菜产业发展迅猛 云南省蔬菜产业的产值在快速増加,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看出,2019 年云南省农业产值为2 428.2 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66%。蔬菜产值为645.2 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3.41%。可见,蔬菜产值的增长势头远大于农业的增长势头。
3.4 风险分析(T)
3.4.1 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给云南省蔬菜的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使得广大菜农遭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2021 年第一季度以来,云南省大部天气呈现高温少雨,滇中、滇西及滇东北干旱持续蔓延,包括蔬菜在内的多种农作物由于干旱缺水影响长势,导致产量降低。
3.4.2 环境承载力的风险 由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一些偏远地区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上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管理”的思路,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往往被忽视,导致水土流失、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4 提升云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4.1 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经营融合主体
经营主体的作用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应持续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多元化的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在蔬菜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作用,实现品牌的树立和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层级[4]。
4.2 拓展蔬菜产业的多功能性
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蔬菜产业也与农业一样具有多功能性,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势态良好、地理环境优越、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保障等优势,在发挥蔬菜产业经济功能的同时,通过传承与弘扬少数民族蔬菜文化、探索发展蔬菜创意产业、秉承生态理念发展森林蔬菜及有机蔬菜等积极拓展蔬菜产业的多种功能,助力全省实现乡村振兴及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4.3 打造外向型蔬菜产业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澜湄合作”等战略机遇,结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部署,逐步形成注重质量和品牌竞争的经营理念,使“云菜”产品的优质化、专业化、标准化、地方特色化和国际化等体系不断构建和成熟,提升云南省蔬菜出口的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
4.4 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持续加强云南省蔬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蔬菜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和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5],推进蔬菜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保鲜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之间相互通力配合[6],实现“最先一公里”+冷链运输过程[7]+“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衔接。
4.5 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高对云南省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服务能力[8]。同时,建立包括蔬菜产业在内的农业产业数据库,涵盖市场行情、科技成果、产业政策、招商引资、农业气象、水文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全面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蔬菜产业发展的水平,推进云南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