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2023-06-04全坚宇张宇红
全坚宇,顾 婷,陈 豪,张宇红
(1.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太仓 215400;2.太仓市浮桥镇经济发展局,江苏太仓 215434)
0 引言
缓释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为解决化肥利用率低、实现农作物轻简化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1-3]。发展缓释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方向,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与速效肥料相比,缓释肥可通过延长或控制养分释放期,使土壤养分供应与作物营养需求相一致,从而实现氮素长效供应管理[4],减少养分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5]。江苏省太仓市在水稻等作物上已进行多次缓释肥应用试验和示范,但在小麦生产上进行的应用试验较少。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索缓释肥在太仓市小麦生产上的施用效果,掌握缓释肥在小麦生产上的施用方法及适宜用量,笔者于2021~2022年进行了缓释肥不同施肥模式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以期为缓释肥在太仓市小麦生产上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太仓推广示范基地进行,土壤为沙夹垅,肥力水平中等偏上,地力均匀,土壤有机质28.2 g/kg、全氮1.88 g/kg、有效磷45 mg/kg、速效钾100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扬麦25。
供试肥料:①供试缓释肥料为硫包膜掺混肥(以下简称缓释肥),由汉枫缓释肥料(江苏)有限公司生产,N、P2O5、K2O含量分别为26%、12%、12%;②常规尿素(含N 46.3%)。
供试机械:2BFMG-10(8)230型小麦播种机,由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制造。
1.3 试验设计
试验为大区试验,共设7个处理(模式)(表1),每个处理面积1500 m2左右,不设重复。包括:①常规高产施肥模式(CK);②缓释肥全量一次基施模式;③缓释肥基施+尿素拔节期追施模式;④缓释肥基施+缓释肥返青期追施模式;⑤缓释肥和尿素减量15%二次配施模式;⑥缓释肥减量15%二次配施模式;⑦不施肥模式。
表1 试验设计
1.4 田间管理
11月7日播种,前茬水稻秸秆切碎匀铺后使用小麦播种机一次完成播种、旋耕、开沟、覆土、镇压等工序,播种量9 kg/667m2。各处理除肥料施用不同外,其他各项田管措施保持一致。肥料施用方面,11月6日施用基肥,12月5日施用苗肥,2月20日施用返青肥,3月9日施用拔节肥,3月28日施用孕穗肥。病虫草害防治方面,11月12日使用拜宝玛进行冬前封闭化除,次年2月9日使用阔世玛、爱秀进行春季化除,4月13日、4月20日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一喷三防”2次,使用药剂为丙硫菌唑·戊唑醇、吡虫啉和多菌灵·戊唑醇。
1.5 调查项目
试验区建立苗情观察点,观察记录各处理小麦生育进程,每10天左右调查并记载1次在田苗数、叶龄和株高,在小麦三叶期、拔节期、齐穗期等进行苗情考察,调查记录基本苗数、高峰苗数和有效穗数等,成熟期进行穗粒结构的考察,实割实测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缓释肥不同施用模式的5个处理,产量均达到390 kg/667m2以上,单产水平均高于常规高产施肥模式(处理1)和不施肥模式(处理7),其中缓释肥基施+尿素拔节期追施模式(处理3)产量最高,较CK处理增产16.7%,缓释肥减氮15%二次配施模式(处理6)产量最低,较CK处理增产2.0%。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每亩用氮量18 kg的3个处理中,产量高低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即缓释肥基施+尿素拔节期追施模式产量最高,缓释肥全量一次基施模式产量次之,缓释肥基施+缓释肥返青期追施模式产量最低;每亩用氮量15.3 kg(减量15%)的2个处理中,产量高低为处理5>处理6,缓释肥和尿素减量15%二次配施模式产量略高。综合来看,减量15%施肥模式,实产表现虽略高于常规高产施肥模式,但较之于不减量处理明显下降。
表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是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由表2可知,在有效穗方面,除不施肥模式以外(处理7),其他处理有效穗数均在22万/667m2以上,其中缓释肥全量一次基施模式(处理2)最高,为25.52万/667m2,缓释肥基施+缓释肥返青期追施模式(处理4)最低,为22.78万/667m2,这说明缓释肥全量一次基施后,小麦生长前中期供肥量充足,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另外,各处理每亩有效穗数整体偏低,原因主要与试验区小麦秋播后持续干旱,出苗慢、不齐,冬前苗数少(表3),秋冬季生长量不足有关;在每穗粒数方面,缓释肥基施+尿素拔节期追施模式(处理3)穗粒数最高,为35.1粒,缓释肥基施+缓释肥返青期追施模式(处理4)次之,为34.4粒,分别较CK处理增加3.3粒和2.6粒,这表明缓释肥基施后,后期无论追施尿素或缓释肥都能有效补充小麦中后期氮肥需求,促进大穗形成;在千粒重方面,除不施肥模式(处理7)以外,其他处理千粒重均在54 g以上,其中缓释肥基施+缓释肥返青期追施模式(处理4)、缓释肥全量一次基施模式(处理2)千粒重较高,分别达到57.13 g、56.53 g,这说明多施缓释肥增加后期磷钾肥供应,可有效促进小麦籽粒灌浆,提高粒重。
表3 不同处理小麦各时期叶龄、茎蘖动态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成本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因不同处理产值和生产成本存在差异,处理间经济效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生产成本方面,种子、农药、人工、机械、烘干等各项成本差异较小,差异较大的主要是肥料成本的不同。按当时汉枫缓释肥(26:12:12)市场价4780元/t、常规尿素3450元/t计算,缓释肥全量一次基施模式(处理2)、缓释肥基施+缓释肥返青期追施模式(处理4)的肥料成本并列第一,达331元/667m2,进而拉高总生产成本突破800元/667m2。效益方面,缓释肥不同施用模式的各处理效益在360.0~541.3元/667m2,与常规高产施肥模式(CK处理)效益471.4元/667m2相比,仅缓释肥基施+尿素拔节期追施模式(处理3)效益超过CK处理,其他处理效益均低于对照,主要原因是目前缓释肥料尚处于推广示范阶段,市场售价普遍较高,肥料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了经济效益的下降。
表4 不同处理小麦生产成本、产值和效益
3 小结与讨论
1)试验证明,在施氮量18 kg/667m2条件下,汉枫缓释肥应用在小麦生产上,无论是采取全量一次基施的模式,还是采取部分基施,后期追施尿素或缓释肥的模式,都可基本满足小麦全生育期养分需求,获得400 kg/667m2以上较高的产量水平。但缓释肥和尿素减量15%或缓释肥减量15%二次配施模式,产量虽略高于常规高产施肥模式,但较之于不减量处理仍明显下降。
2)小麦生产上使用缓释肥的最终目的是减少肥料和人工投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从试验结果来看,缓释肥不同施用模式的5个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但由于市场上缓释肥价格长期高位运行,缓释肥料成本偏高,生产效益方面不如人意。本试验各处理中,缓释肥基施+尿素拔节期追施模式,小麦实产表现最高、效益最好,推荐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3)本地区小麦生产上应用汉枫小麦专用缓释肥(26∶12∶12),建议作基肥使用,用量40~45 kg/667m2。为获取更高的产量及效益,应适量追施尿素作拔节长穗肥,施用时期视实际情况而定,用量掌握在15~17.5 kg/667m2,可获得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