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学困生身份认同危机的个案研究

2023-06-04吴志兴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困生

【摘要】本文采用叙事的研究方法就个案——浙江省某高中的一位在校学生进行研究,从他个人成长经历中并结合相关理论去分析其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并从这些方面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身份认同危机  成长叙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2-0070-03

一、引言

“学困生”,通常也被称作为“差生”“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1984)描述其为“那些很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教材的学生:一样东西还没有弄懂,另一样东西又要进行学习了;刚刚学会这一样,而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1]现阶段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英语学习兴趣欠缺,学习动机较弱,英语单词掌握较差,不愿意上英语课,上课思想不集中,喜欢开小差,英语课堂学习期间学习其他科目,甚至课堂上课期间睡觉,英语作业不能有效地完成。但是,他们智力正常,其他学科成绩良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学困生”。

本文就个案——浙江省某高中的一位在校学生进行研究,从他个人成长经历中去分析其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并从这些方面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使学生在包括英语学习等成长中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小明的成长轨迹

(一)生活的经历

1.母亲眼中变化着的小明——乖巧到孤僻

“那时我们还在市场上做生意,每天从早忙到晚,根本没有时间很好地照顾孩子。更多的时候把孩子扔在一旁,他那时很乖,一个人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上学后考虑到市场环境噪杂,不适合孩子做作业,于是就把孩子放在了老师家。每天生活起居以及学习辅导都依靠老师,周末接回家。有一次回家的路上,孩子对我说:‘妈妈,真想死了算了,可是又怕没有人要我的书包。当时听完这话我害怕极了,那时他才10岁;还有,很多的时候他都是自己一个人待着,我叫他几声他也不搭理我。”(小明妈妈述,访谈录音)

学生身份认同的构建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尤其是童年时候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我们在跟小明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性格很内向,沉默寡言。而在跟小明妈妈交谈的时候,小明更是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小明童年的生活经历让小明完成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构建,甚至偶尔会冒出一些“荒诞”的想法。

2.姥姥眼中的小明——乖顺、可怜

“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本来就没有人跟他玩。而他妈妈又总是很忙,更是没有时间照顾他。他妈妈性子还很急,有时候孩子哭闹的时候,她就很不耐烦,训斥一顿然后继续忙自己的生意。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感覺特别心疼他。”(小明姥姥述,访谈录音)

“独生子女”从小就处于父母辈呵护的“三代世界”中,日常生活又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与外界接触甚少,所以导致他们内心孤独,心理封闭,成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代”,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小明成长的重要原因:小明本身生活在相对“独养”的封闭环境中;而父母工作又很忙,没有时间照顾他;再加上母亲的性子急,对小明的教育没有耐心,所以更加导致他内心孤独、心理封闭,成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代”。

3.舅舅眼中的小明——自娱自乐

“我姐经常忙着做生意,有的时候忙的连饭都没时间吃。有一次我去市场上找我姐,看到我姐正在忙,而小明被我姐放在一个靠桌子的大桶里,他正在自己玩桌上的纸牌。我过去要跟他一起去玩,他不愿意。”(小明舅舅述,访谈录音)

长期的生活环境促使小明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这会促使他形成缺乏合作的意识。事实也证明,小明形成了孤僻、内向、不善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性格。当然,有利也有弊,小明的这种行为也很好地培养了他独立、自主的习惯。

(二)学习的经历

1.小学班主任眼中的小明——聪明、稳重

“小明对画画有着极高的天赋,很多的时候看到一个地方的一些画他能很好地模仿出来。从二年级起我就让他开始负责设计板报,他很尽责,除了参考老师提供的材料之外,还能自己查找或收集资料,结果他们班的板报回回都能获奖。”(吕老师述,访谈录音)

小明画画确实很好,并且一直坚持上美术辅导班。在跟小明接触的过程当中,发现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电脑上找出不同的图案,然后很娴熟地画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明显观察到小明对画画有着极高的兴趣。也正是因为看小明对画画有兴趣,小明的妈妈准备让小明将来考美术学院。

2.中学英语老师眼中的小明——沉默寡言、不积极

“小明的入学成绩还是很好的,可自从进入中学后我发现他每次上课的时候要么走神,要么就是睡觉。提问他的时候,他总是回答不知道。表情很冷漠,总是显得很不高兴。(徐老师述,访谈录音)

我们也观察到小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开小差,明显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回答问题也不积极。不善于做记录,对于所讲的知识点表现得很陌生,甚至明显有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尤其在听的没有趣、听不懂的情况下,只能表现出应付老师或干脆不听的状况。

3.家庭助教眼中的小明——具有可塑性

“所有的19个词汇讲解完毕,我没有像往常那样让他干巴巴地去背,于是建议把这19个词汇串进文章里。想必跟纯粹死记硬背单词意思相比他应该更喜欢这种方式,因为我观察到他很有积极性。”(家教的反思日记)

家庭助教在辅导中适当改变陈旧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小明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小明的主体作用,让小明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而挖掘了小明的潜力。

4.小明眼中的自己——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不喜欢英语,学英语很烦。因为没什么兴趣,学不进去,除了感觉都不会之外还是不会。也不喜欢英语课,上英语课都不怎么听,听了也听不懂。”(小明自述,访谈录音)

5.同伴眼中的小明——固执己见

“喜欢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自己认定的事情包括违反规则都要一意孤行。不喜欢英语,英语成绩不好,不喜欢请教老师和同学,独来独往坚持自我。同时,上英语课都是在睡觉或画画。”(同学述,访谈录音)

Gardner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到达学习目的的愿望;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学习的态度;学习努力的程度。[2]小明在学习态度上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导致给英语学习带来困难。随着学习的深入,小明落下的英语基础知识越来越多,致使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其产生心理挫折,对老师讲的和课本上的东西越来越不感兴趣, 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恶感,甚至对未来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于是,英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三、从小明的成长经历中得到的启示

在社会学家看来,人的认同大致可分为两种: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则是指“人在特定的社区中对该社区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质上接近的态度”。而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性认同,一种内在化过程和内在深度感。是个人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3]从小明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明自我认同危机形成的一些原因:

1.家庭和自身

首先是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有着关键的作用:像小明的父母生意总是很忙,没有时间照顾他;“封闭的环境”更使得孩子性格孤僻;而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优点与不足、适合的发展方向等不清楚、不了解。[4]其次是中学与小学“反差”过大,像小明这样小学优秀,而中学并非老师眼中的“宠儿”,失落感就会逐渐侵蚀到自己内心。再加上自身的学习动机不稳定、意志薄弱、学习兴趣不持久、学习无进取心、道德认识模糊等等。

2.社会层面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影响越来越大,如来自家庭破裂、高犯罪率的环境、失业、低收入、住房条件恶劣、农村贫困地区等家庭的孩子;再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都会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主要是如今改革浪潮中人们逐渐形成的价值观、评价标准,像小明父母或老师时时处处拿成绩来衡量他表现的好坏等,都直接影响着学困生对自身身份的定位。

3.学校教育

应试教育使得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小明爱好画画,但是由于需要升学或考试,小明只能每天应付“课业负担”,自己艺术的天赋只能不断地被“扼杀”;高强度的机械式训练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像小明每天只能被动地接受外界强加给他的学习任务,而没有自己真正的内在学习动机,最终导致了他极度厌学,从而影响到他的个人发展;再加上毫无“人情味”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除了竞争还是竞争,很多学生都变得麻木不仁。

四、应对高中英语学困生身份认同危机的方法与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學生的个别教育。”[5]因此,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有效地应对学生身份认同危机:

(一)首先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营造有利于学生身份认同的环境

首先,父母应注重亲情教育,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关心孩子。诸如小明这样的家庭,家长即使再忙,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陪孩子,更多地了解孩子。同时,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强势地干涉孩子的意愿和决定。正如小明在访谈中自述:“感觉自己的想法没必要说出来,因为说了也是白说,最终还是要听家长的。”一味地干涉孩子,最后的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孤僻。另外,要重视教育的过程,改进只重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方式。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困生身份认同危机的根源就在于他/她们“三观”的缺失。应该积极改善社会这个大的环境,完善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公平,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完成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构建。

(三)从自身来讲,要加强道德约束,完善自我修养,最终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首先,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以良好的社会服务、品行和形象赢得“社会”广泛认同。其次,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自我”认同的核心。

(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克服学生身份认同危机。

我国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6]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五、结语

小明的身份认同危机并非个案现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各种(含地域差别、生活习惯、性格等)的差异,都会给人们造成一定程度的身份认同危机。所以,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自身必须“群策群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包括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全面营造有利于学困生身份认同的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环境。[7]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积极构建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GARDNER.R.C.&LAMBERT. 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Newbury House.1972:98

[3]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19.

[4]乔治·劳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97.

[5]胡强.论康拉德《在西方的注视下》中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J].外国文学,2006(6):33-35.

[6]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7]吴志兴.高中英语学困生身份认同危机的个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做好“加、减、乘、除” ,转化数学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