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现状调查
2023-06-04赵丽
【摘要】当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焦虑呈现出蔓延式发展,这种情绪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甚至会对社会的有序发展产生不良后果。本研究采用《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量表》对厦门市1278名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在学习问题上,小学生父亲的教育焦虑显著高于母亲。在“管教问题”“未来发展”和“焦虑总均值”方面,家庭收入较低的小学生父母比家庭收入较高的父母对教育的焦虑显著增加。初中学历的父母,在管教问题这个维度上,比学历高的父母焦虑程度要高。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生 教育焦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2-0001-03
一、引言
2018年9月,《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发现,父母教育焦虑指数达到67分(百分制),总体上是比较焦虑。2021年7月,“双减”出台,要求减少学生负担、治理校外辅导机构。“双减”实施后,学生课业负担减少,校外辅导机构被禁,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和支持;但与此同时,家长又出现了新的焦虑:作业减少孩子成绩会不会下降?自身能力有限,无法辅导孩子学习怎么办?谁来挑战中高考的这根教育指挥棒?
目前,有不少学者对家长的教育焦虑及其对学生、学校、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成方琪(2019)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焦虑程度和孩子的学习效能成反比,与孩子学业倦怠成正比。杨小微(2019)认为家长的高度焦虑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红燕(2021)在研究中也发现教育焦虑会极大地影响亲子关系。巩阅瑄等(2021)研究指出家长的教育焦虑会影响孩子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削减学习的自信心,有损孩子的健康成长。“双减”政策已经落地一年多,其效果如何呢?家长目前的教育焦虑状况是否得到缓解?均需予以关注。
本研究中对家长教育焦虑的操作性定义为:家长基以自身和现实的经验,对子女学习与将来过分担心而导致精神紧张和压迫感的一种情绪状态。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福建省厦门市四所小学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301份,排除规律答案、作答时间过短或过长等无效问卷23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1278份,回收率98.2%。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华中师范大学刘艳妹编制的《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升学问题、学习问题、管教问题、未来发展,合计21个项目。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总量表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6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高,信度理想。
(三)统计方法
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总体特点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出: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略呈正态分布,量表四个维度的总平均值为2.76,表明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在家长教育焦虑各维度中,学习问题最让家长感到焦虑,升学问题紧随其后,随后是未来发展维度;最后是孩子的管教问题。将小学生家长在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其四个维度的条目得分与理论均值3分做单样本t检验,发现小学生家长在教育焦虑总体及四个维度上的条目均分与理论均值3分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
为了检验“双减”后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有无变化,采用《报告》中的分数为原始分,以量表中家长教育焦虑最高值5分为标准值,以转换后的3.35分为检验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双减”实施后家长的教育焦虑显著下降(P<0.001)。
(二)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差异性分析
1.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在性别角色上的差异
对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在性别上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焦虑总均值及其四个维度上,父亲的教育焦虑程度比母亲均略高。尤其在学习问题这一维度上,父亲得分高于母亲达到显著水平(t=2.442,P =0.015<0.05)。
2.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在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上的差异
对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的小学生家长在量表和维度上得分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进一步描述统计分析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均值中不同婚姻状况的父母时发现,再婚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的焦虑程度都比初婚家庭的父母要高。在管教问题和未来发展维度上,离婚者比初婚者要高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婚姻的变动更容易让父母对子女产生教育焦虑。
3.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
以小学生家长的每月经济收入为自变量,以家长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各维度的均值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家长在未来发展维度(F=3.323,P<0.05)、管教问题维度(F=4.898,P<0.01)以及焦虑总均值(F=3.114,P<0.05)上存在差异,而在升学问题和学习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通过事后比较,我们发现,在“管教问题”这个维度上,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小学生父母,他们的教育焦虑比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父母要高;从“未来发展”的维度来看,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小学生家长,他们的教育焦虑比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要高;但是,从“焦虑总平均值”来看,家庭收入在3000~5000元的小學生父母存在着较多的教育焦虑,其教育焦虑比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父母要高。总的来说,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其教育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家庭收入高的父母,尤其在“管教问题”“未来发展”“总体状况”这几个维度。
4.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在家长文化程度上的差异
对家长的文化程度、小学生父母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进行单一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管教问题上(F=3.639,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小学生家长呈现出明显的差别。
事后对比发现,初中学历的家长在管教问题的维度上,比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家长焦虑程度明显要高一些。
5.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在家庭孩子数量、家庭类型上的差异
对不同孩子数量、不同家庭类型的家长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均值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孩子数量、不同家庭类型的家庭家长在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各个维度均值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
通过进一步对不同孩子数量家长在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各维度均值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在调查对象中占比仅0.9%,但其家长的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焦虑水平均高于其他孩子数量的家长。而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家长在焦虑总均值、升学问题、管教问题和未来发展维度的教育焦虑也随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孩子数量的多少是影响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之一,尽管统计学意义上差异不显著。
通过进一步对不同孩子数量家长在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各维度均值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家庭家长的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焦虑水平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的家长,尽管统计学意义上这种差异不显著。
四、讨论与建议
(一)总体特点的讨论
根据本次调查样本的数据显示,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总均值为2.76,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在2.58~2.92之间。说明目前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情况总体处在中等偏下。这个结果可能是受实测时间的影响,问卷发放时间为9月19日,刚开学小学生学习任务较轻,家长的教育焦虑水平普遍偏低。
在采用《报告》中67 分为原始分,以量表中家长教育焦虑最高值5分为标准值,以转换后的3.35分为检验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双减”实施后家长的教育焦虑显著下降。这也说明了厦门市实施“双减”政策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差异分析的讨论
1.性别角色差异
总体而言,小学生父亲的教育焦虑高于母亲,无论在焦虑总均值,还是其四个维度上,父亲的教育焦虑水平均略高于母亲。尤其在学习问题这一维度上,父亲得分高于母亲达到显著水平。这与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母亲多数参与孩子的教育,其焦虑水平应该较高”不同,可能是由于时代的进步,较多的父亲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与母亲“感同身受”。
2.婚姻状况差异
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和婚姻情况也是相关的。虽然在整体平均和各维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然而我们发现,经历过婚变的父母相对于没有经历过婚变的父母,会更易于焦虑。婚姻的改变必然会对家庭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初衷不会改变,这种变与不变的矛盾势必会让家长产生心理上的焦虑。
3.家庭经济状况差异
从经济情况上看,对教育焦虑总平均值、管教问题、未来发展问题等方面的焦虑都是家庭经济收入低的父母要比家庭收入高的父母高得多。不难理解,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家长,由于缺少再生产的文化资本,使教育焦虑的情绪更加高,所以,一个好的家庭经济发展可以为孩子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好的便利。
4.家长文化程度状况差异
在家长文化程度上,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有着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管教问题上,初中文化程度的父母比学历高的父母在教育上的焦虑明显增加。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集中在以下两点:其一,学历低的家长一般社会地位及经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需要承担一定的抚养及经济压力,因此在心理上有着较高的焦虑。其二,高学历的家长一般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他们能较为理性地看待和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自己不会对孩子的教育有过高的焦虑。
5.家庭孩子数量及家庭结构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孩子数量家庭以及不同家庭结构的家长在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各个维度均值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
对不同孩子数量家长在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各维度均值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家长的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焦虑水平均高于其他孩子数量的家长。而且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家长在焦虑总均值、升学问题、管教问题和未来发展维度的教育焦虑也随之增加。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孩子数量较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间、精力上存在不足,加之家庭孩子教养、经济的压力,使得有较多孩子的家长焦虑情绪高涨。而3个孩子的家庭在学习方面的教育焦慮低于2个孩子的家庭,原因可能是3个孩子可以互相学习,家长可以较少地参与课业辅导,同时3个孩子的家长在教育方面相当有经验,焦虑值自然下降。
进一步对不同孩子数量的家长在教育焦虑总均值及各维度均值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家庭家长的教育焦虑总均值和各维度焦虑水平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的家长,尽管统计学意义上这种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三代同堂家庭小学生家长既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又要承担子女教育问题,精神压力较大,加之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教育的成败成为两代人都关注的问题,因此承担主要教育责任的家长教育焦虑凸显。
五、结论
(一)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呈正态分布,教育焦虑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
(二)小学生父亲在学习问题上的教育焦虑显著高于母亲。
(三)在“管教问题”“未来发展”“焦虑总体情况”等方面,家庭收入比较低的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要比家庭收入高的父母高得多。
(四)在管教问题维度上,初中学历家长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高学历的家长。
参考文献:
[1]刘艳妹.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研究:基于W市C县的调查[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2]刘建妹.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考试焦虑的实务探究——以Y市X社区L同学为例[D].广州:广州大学,2022.
[3]蔡雪雅,刘佳.“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与纾解[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2(6):13.
[4]张永莲.“上好学”视角下的家长教育焦虑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2.
[5]单家银,胡亚飞,康凯.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质性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6):404,406.
[6] 王洪才.教育失败、教育焦虑与教育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2(2):65-70.
作者简介:
赵丽(1982年8月—),女,汉族,河南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