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着力点探析
2023-06-04刘慧文
[摘要]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国际话语权争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入挖掘话语权内涵、把握國际话语权特点、挖掘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因素,有益于有针对性提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科学路径,确保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顺利实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关键词]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意识形态斗争;话语体系;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2—0036—05
[作者简介]刘慧文,男,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当今时代正在经历着深刻复杂变化,国际话语权在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在国际格局的竞争中日益被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把挟着国际话语权对世界舆论进行控制,挥舞着所谓的国际规则大棒随意制裁不符合其发展利益的国家,利用其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对我国的发展成就进行曲解和诬蔑。这些行为不仅频繁地挑战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透支国际社会的公信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损害我国的核心利益并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进入新时代,提升我国的国家话语权,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2]这也表明新时代深化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势在必行,是适应我国新的发展历史阶段和时代责任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一、话语权概念和特点
(一)话语权的概念
话语权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在社交互动中掌握和进行话语的能力。话语权的概念可以被分为两个主要方面:话语的本身和话语的权力。话语的本身是指发言的形式、结构和内容。而话语的权力则是指话语控制者在互动中的权力和控制力。
首先,话语权的概念可以看作是“具有发言权利的权力”,在这个概念中,权力是指发言者在社交互动中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而发言权则是指在互动中能够自由表达个人的意见,并影响与之互动的其他人。其次,可以从交换平等原则的角度来看待话语权。交换平等原则,也称为边际效用原则,是指在交换过程中,每方参与者都应该为获得的资源而付出相应的代价。在互动中,每个人都具有话语权,每个人的话语权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而且不应该加以剥夺或操纵。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社交互动的平等和公正性。最后,话语权也可以从批判理性的角度进行解释。批判理性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话必须是在互相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不存在讨论和互相接触的过程,那么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对话。在这种情况下,话语权的概念和权力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言下之意是话语权应该基于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基础上,而不应该通过权力的控制来实现。
(二)当代国际话语权的特点
“国际话语权是指国际行为体通过设置话语议题、赋予话语意义、解释话语规则来阐释自身对国际事务、国际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并由此影响、改变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地位和影响力。”[3]国际话语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话语权的不平等性。国际话语权的不平等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国家或组织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某些国家或组织则处于较弱的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可能导致国际事务中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其次,国际话语权的 动态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同的国家或组织可能会获得或失去话语权。例如,一些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崛起,可能会增加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第三,国际话语权的多元性。在国际事务中,不同的国家或组织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而且不同的声音和观点都应该被尊重和听取。这种多元性有助于促进国际事务的平衡和稳定。最后,国际话语权的相互关联性。在国际事务中,一个国家或组织的话语权可能会影响其他国家或组织的话语权。因此,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需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关切,避免单方面行动和决策。了解和尊重各国和组织的话语权,促进国际事务的平衡和稳定,是国际社会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因素
(一)国际秩序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影响
国际秩序是指由国际组织、机制和规则构成的全球治理系统,它对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国际秩序扩大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度,提升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例如,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否决权,这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保障。国际秩序反映了全球力量格局的演变,而随着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不断崛起,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实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而提高了其在国际话语权方面的影响力。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人口,同时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成就使得中国在国际上愈发引人注目,进一步提高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国际秩序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程度,为各国之间互相借鉴、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从而更好地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和国际交流,不断拓展和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和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其在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国际秩序中存在西方主导和不平等现象,这使得我们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例如,在国际金融机构和贸易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往往被边缘化,其在决策制定、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参与度比较低,从而影响了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国际秩序的发展也增加了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使得各国之间相互角逐,此时如果某个国家没有适应新的国际秩序,可能会失去话语权和主导权。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实力逐渐增强,但是仍面临着其他国家对其崛起的不信任和对抗,这也给中国在国际话语权建设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国际秩序的发展也可能会产生外部干涉某些国家内部事务,从而引起这些国家的反感和不满,进一步削弱了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例如,美国等国标榜和鼓吹的所谓“民主”“自由”,就人权问题对中国进行污蔑、攻击,限制中国在人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二)文化差异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影响
文化差异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理解和应对能力。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模式,因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与自身文化传统不同,需要通过建立跨文化的沟通和协商机制来进行解决。如果无法有效理解和应对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其次,文化差异也可能会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达和传播能力。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和传播方式,因此,中国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外交手段,包括口头和书面的交流,以及宣传和媒体渠道等,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意见。例如,“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将‘大国翻译为 Major-Country,美国媒体却翻译为 Great-Power,突出权力竞争色彩。”[4]如果无法有效适应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最后,文化差异还可能会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习惯和交往方式,因此,在国际合作和交流中,中国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层面的交流和理解,增强与其他国家的互信和友好关系,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应该更加重视跨文化沟通和协商,并通过各种外交手段来提高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表达和传播能力,同时也应该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全球治理参与度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影响
“全球治理关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形成与发展, 也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的前途与命运。”[5]全球治理参与度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但不限于参与国际条约、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等。全球治理参与度对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治理参与度能够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由于国际组织是国际治理的核心机构,通过参与国际组织,中国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传达给世界各国,并在制定国际规范和标准时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和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了贡献。其次,全球治理参与度能够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度。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支持,这有助于改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第三,全球治理参与度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中国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规则和标准,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在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利益。例如,中国积极参与WTO等国际贸易组织,推动自由贸易、降低贸易壁垒,有力维护了自身的贸易利益。第四,全球治理参与度能够提高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紧密,没有任何单独国家能够应对全球性问题。通过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一道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总之,全球治理参与度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中国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做出贡献。
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着力点
(一)把夯实综合国力作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根本之策
夯实综合国力是指国家在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实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综合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变化,国际竞争也越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夯实综合国力成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举。
首先,夯实军事国力是提升國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在当今世界,军事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支撑。当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时,其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就会相应增大。中国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在防务预算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并逐步增强其军事实力。中国还积极参加一系列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包括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及地区安全对话,为全球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夯实军事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其次,夯实经济国力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经济实力是影响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国的GDP已连续多年排在世界前列,给全球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了信心和新机遇。同时,中国积极参与一系列国际贸易体系和机制,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才能持续提高其国际话语权。再次,夯实文化国力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传统,其文化影响力已经广泛传播到全球文化领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文化交流,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也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国际互信和合作。最后,夯实科技国力可以不断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空间。科技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指标。中国当前正面临世界科技领域有所疏于发展的问题,中华民族的理性思维亟待落下硕果。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大力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实力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先地位。未来,中国需要继续加强科技研发,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应用,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创新合作,才能不断提升其国际话语权。
(二)把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作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固本之策
意识形态斗争是指通过不同思想、价值观的交锋,以达到对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控制。“话语权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统治权”,[6]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斗争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仍然是世界各国相互博弈的核心。中国需要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以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
首先,加强意识形态斗争可以强化中国的道德立场。道德理念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之间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彰显。在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在人权和民主方面进行指责、抹黑和妖魔化的情况下,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不仅可以澄清西方国家的误解,更可以对世界各国展示中国自身独特的文化精神和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立场不仅有助于巩固国内的稳定,还有助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中国在亚洲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此外,加强意识形态斗争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影响力。当前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和政治博弈,加强意识形态斗争可以使中国更加自信地直面外部环境的挑战和压力,以及在对外互动中妥善应对各种国际政治利益和安全风险。通过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中国可以推动自己的国际政治利益、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外交、拓展多边安全合作、提高国际机构的代表性和表达能力等,进而参与到全球性政治博弈中。综上所述,加强意识形态斗争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有着内在的联系,有助于提高中国的道德立场、增强国内稳定,同时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获得更广泛的国际支持和认可、在国际政治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和政治地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把构建话语体系作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因应之策
“话语体系是国家或政党建立话语权的基础。”[7]建立一种稳定的话语体系意味着建立了一种具有明确含义和规范的交流方式。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发言权和话语权的集合体。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国家间的话语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更具有影响力,更能够主导国际话题,更有利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然而,要想提升国际话语权,建立一个合理稳定的话语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首先,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必须能够与国际话语体系相适应。国际话语体系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因素所构成的复杂体系,每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都必须能够与之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其次,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必须能够满足国家现实需要。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规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建立一个能够顺应自身发展的话语体系,将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只有满足国家自身需求的话语体系才能够真正提升该国国际话语权。再次,建立一个稳定的话语体系还需要依靠于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研究思考和概念发掘。任何一套话语体系的生成不是“飞来峰”,而是“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8]。不仅仅需要汲取传统哲学和国外哲学的成果,更要通过深入研究本国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等因素,去建立起一个能够推动国家发展的新型话语体系。这些学术成果、研究思考和概念发掘也为这个国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基础,更能够逐步提升该国在国际间的影响力。最后,一个国家在建立话语体系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中。通过更多地参与到国际战略合作、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中,才能够更好地推广一个国家的新型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必然要“得到讨论、解释、辩护、重新思考甚至批评和补充的”[9]。在国际合作和交流进行讨论、解释、争论,既能够贡献自己的哲学智慧,同时也能够使更多的国家了解并认可该国家的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可以说,构建话语体系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国际话语体系、满足自身国家需求、通过高质量学术成果的积累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让中国的哲学智慧得以为更多国家所认同。
(四)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作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长远之策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关系变得日益紧密。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形象和话语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其国际地位和外交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内部发展和稳定。因此,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是当今国家外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国家形象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轮廓,是一种集体形象,“是和某一个特定国家相关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全部作为的客观性的综合,并经过国际公众复杂的心理过滤,最终所形成的高概括性、强稳定性的主观性印象。”[10]一个国家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其他国家对其的了解和认知,也关系到国际社会对该国的看法和评价。因此,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增强其他国家对该国的信任和尊重,反之则会减弱其他国家对该国的信任和尊重。而强国家形象则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因为其他国家更愿意倾听和接受一个拥有良好形象的国家的声音,从而使该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其次,提升国际话语权需要适应当今国际环境的新要求。新的国际环境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国际话语权上,强化国际影响力与代表性,坚持和维护自己所主张和拥护的国际公认的价值,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在国际事务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使自己的意见能够获得广泛的国际支持,成为国际社会的积极参与者是当前提升国际话语权所必要的措施。最后,不断加强对外援助以及文化交流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外援作为国际社会间互助的新型合作形式,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有效途径。通过提供援助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内在经济与社会状况,外援不仅可以缓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还可以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此外,文化交流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因为通过文化交流,一个国家可以更好地展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色,增进其他国家对该国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文明、开放和包容的国际社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J].重庆与世界,2021(6):1-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 ,2022-10-26.
[3]邓纯余,徐柏才.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6):141-148.
[4]叶淑兰.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成就、挑战与深化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21(4):26-41.
[5]王新影.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史进程及前景展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120-129.
[6]徐国亮.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深刻意蕴与重要意义[J].人民论坛,2021(31):12-16.
[7]刘小燕,赵甍源,李静.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内涵、形态与构建思路[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5-14.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19.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外文出版社,2018:258.
[10]邢丽菊,鄢传若斓.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模式研究[J].东北亚论坛,2022(6):3-17+125.
责任编辑: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