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职教师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06-04刘朋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计算机专业

刘朋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体系为适应全新发展方向进行教学内涵调整,从传统教学思维转变为全新教学理念,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也倒逼高职院校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来提升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能力。文章旨在研究提高高职教师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能力策略,以期为教师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职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6-0-03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为社会带来强烈变化,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发展主流,促使社会对计算机能力需求不断提高,由此引发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地位愈加重要。教师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优秀的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开展,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在加强教学能力方面也存有一定问题,因此高职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保证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理论基础

(一)教学学术理论

人才培养作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够为国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能力提高上基于教学学术理论,将人才培养回归于实际,深入研究教学任务。这也是教学学术理论诞生的前提,教学学术理论是一种将探索、综合和应用融入教学中的学术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念存在一定差异性。美国学者博耶曾提出教学是一种特殊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进行提高,教师在不断探索与研究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能力培养。教学学术理论自诞生以来受到教师广泛认可,为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正确成长方向。教学学术理论除了对教师有着正向影响,对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也有着完善能力,能够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实现教师身份转变,让其从教学者成长为研究者。随着时间推移,教学学术理论与教育学进行充分融合对接,有效拓展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边界,实现知识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有效结合。这就使教学学术理论打破教学与学术之间的阻碍,让二者实现结合,实现人才高质量培养[1]。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是基于1968年郝钦斯所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概念,随着时间推移学习型组织实现理论化与系统化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学习型组织理论。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理论支撑之一,其本质内容就是利用五项必须技术来完善学习型组织理论架构,即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方法、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虽然传统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有着强大作用,能够有效优化教学思维,构建专业发展路径,所以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能力提升上。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成员具有积极进取、终身学习的行为,这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不谋而合。将其融入教学能力提高中,可以让教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以自身发展状况构建出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能够做到时刻创新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还能维持自身知识体系优化创新,做到随时调整自身知识架构,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理念。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职业生涯在发展中可以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对教师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区别。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基于教师当下发展需求进行目标和内容制定,保证教师实现个性化发展,推动教学能力提高。在实际理论应用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帮助教师实现胜任力转变,让其能够对教学前关注转向为早期生存期关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是深化胜任力教学理念,让教师注重教学过程,持续推进早期生存期关注向情境教学转变;第四阶段就是将注重教学过程发展为注重学生发展,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隨着时间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实现突破,优化为生存阶段、调整阶段和成熟阶段,这三种发展阶段具有一定动态性,能够将教师整体发展体系纳入理论支撑中。因此,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行教学能力提高时要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各发展时期重点内容,保证维持教师差异性和动态性,以此来保证教师能力提高与实际需求相吻合,不断优化教学能力和培养方法。

二、高职教师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提升内动力

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比较单一,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体系发展,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不注重师生互动频率,师生间交流较少,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知识接收,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同时,高职教师缺乏教学能力提升内动力,不重视自身教学发展意识挖掘,在教学能力提高上仅凭借外部助力进行,导致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失衡。对教学技能和知识体系搭建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平衡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比重,使内外教学动力无法结合,影响教学能力提高。

(二)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教学不强

教育体系优化和计算机技术深入发展,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材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导致学生社会竞争力降低。对教材选取没有有效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应用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特殊性,整体教学内容滞后,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同时,高职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不够重视,高职院校内部缺乏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中心,无法准确挖掘教师自身特殊属性,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缓慢。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对学生实践课程引导缺乏完善体系,影响教师“双师型”素质转变,阻碍教师创新能力衍生,影响教学潜能。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

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有一定阻碍。在传统评价体系中,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浮于表面,无法深入挖掘教师潜力,对学生学习能力引导能力不强。缺乏教师互评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让教师无法从不同角度对自身教学能力产生直观印象。同时缺少健全的激励制度,无法维持教师教学热情,使教师对自身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不能深入掌控,只能维持共性能力发展体系,不能深挖特殊才能。激励制度的缺乏也导致教师容易产生教学倦怠感,对自身教学极限掌握不准确,无法最大限度凸显教师教学能力[2]。

三、高职教师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能力提高优化策略

(一)优化教学理念,调整知识结构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最大化实现教学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能力提高时注重自身教学理念优化,全面调整自身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推动教学能力成长。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足,计算机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对不同学生进行层次和类别的划分。首先,教师应改善自身教学理念。教师应基于实际情况构建教学体系,将计算机专业知识纳入全新教学体系之中,以此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通过对教学思维和教学观点调整,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让教师充分挖掘立德树人理念内涵,保证完成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同时教师要做到综合考量学生对计算机能力需求程度,以不同专业为核心完善个性化教学方法,推动整体教学质量加强,保证教学能力满足发展需求。其次,教师应积极调整知识结构。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调整知识结构的有力抓手。因此,教师应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保证自身教学能力不存在短板。教师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来加强自身知识底蕴,积极应用学校教学资源来开发教学认知能力。同时以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法优化,只有做到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以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能力,以学生成长轨迹为核心推动因材施教积极开展,确保教学有效性和稳定性。基于教学能力提高的综合属性,教师还要保证学术视野广泛,对国内外前沿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强化学术视野,带动自身计算机基础能力加强,以此保证学科教研能力的提高,全面维持教学能力成长性和动态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进取意识

传统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方法是先由教师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让学生被动接收,之后进行实践练习保证理论知识应用。此种教学方法教学主体在于教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地位,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也不利于教师优化自身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保证教学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综合素质人才。首先,教师应积极利用前沿教学理论创建全新教学方法,保证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增加课堂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兴趣,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利用全新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整合学生知识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应用情景教学法深化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将要传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融进教学案例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底蕴积累,还能够完成理论与实践结合,全力推动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提高。其次,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高内动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需要内外动力共同发力,仅凭借外在助力不能完整实现教学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应积极应用主观意识进行内动力激发,保证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利用自主发展意识可以实现教学态度转变、教学热情激活等,让教师深入掌握自身教学技能和知识体系,开拓出良好教学能力提高路径。也只有激发提升意识,利用内在动力推动教学理念转变,才能有效调整教学和科研比重,提高教学能力地位,而利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能力,能最大化激活教学效果,使内外动力实现充分结合,保证教学能力良性发展。

(三)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校企共建

教材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道具,要保证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发展状况。因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健全教材选取体系,保证教学工作良好开展。基于高职院校教学属性,对计算机基础教材选择上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教材选择,以此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不同需求,带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首先,应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对教材知识进行不断调整,以此引导教师优化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优化上,要注重“精讲多练”,以此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知识体系的特殊属性,保证知识传授易操作性和易接受性,以具体教学目标为导向推进教学进度,实现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相互对照,实现学生计算机能力加强。其次,推动校企共建,强化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由于培养人才具有特定属性,因此与企业合作范围广泛,利用校企共建原则能有效实现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保证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校企共建教研中心,以此带动教师认知能力改善。教研中心就是教学学术理论实质化产物,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综合性校内机构。通过教研中心可以实现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校企共建便利性来对国内外前沿教学理论进行深入了解,让教师夯实自身知识底蕴。同时,可以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安排企业实践,让教师充分积累实践经验,做到“双师型”教师培养,以此来带动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还可以通过校企共建推动创新机构完善,优化教学创新能力。高职院校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核心塑造实践体系,利用多方共建原则设立协同创新中心,可以全面激发教师教学潜能,保证教学能力加强[3]。

(四)完善评价体系,健全激励制度

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师评价体系构建上还处于传统思维,不能根据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特点制定教师评价体系,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首先,要构建教师互评体系,利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引导教师进行教学互评,以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为基础完善评价制度。让教师通过同事视角对自身教学能力进行深入了解,对存在的短板和缺陷加以弥补。其次,构建学生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将授课态度、授课完整度和知识接受度等作为评价标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精确计算。以教师视角和学生视角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全方位剖析,做到对教学能力提高对症下药,保证教学能力培养满足高职院校教学体系改革需求,推动整体教学氛围提升。最后,健全激励制度。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是保证教学能力加强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健全激励制度的方式保持教师积极职业态度,让教师能够维持教学热情。高职院校应推动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构建完善的教研奖励制度,平衡教学与教研之间的比重。同时,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纳入整体考核标准中,推动教师苦心钻研教学方法和教研能力,细化教师教学能力体系,并将传统的以共性能力为核心转变為以共性能力为基础发展特殊教学才能,推动教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利用科学合理考核制度进行教师教学能力反馈,通过建立激励制度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奖励政策相挂钩,以此激励教师积极探索自身教学能力极限,激发教学自豪感,最大限度消除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可能产生的倦怠感,保证教学能力有力提高[4]。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要保证教学过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保证教师教学能力的加强与培养。因此,高校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方位、综合型教师。基于高职院校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让教师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进行自身能力加强,以此推动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潘丽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3):149-150.

[2]许桂平.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1):127-128.

[3]张华斌.高职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分析与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8):128-129.

[4]周莹.提高高职教师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138.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计算机专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