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师说》中的议论三绝

2023-06-04杨宝山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百工从师师道

杨宝山

苏轼曾高度评价韩愈的散文,盛赞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师说》是韩愈论述性散文的代表篇目,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学习这篇课文时,在做好文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可以从它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师说》是一篇构思非常精巧,论述十分有力的古典议论文。作为语篇教学,我们需要系统深入地挖掘《师说》的议论特色,引导学生深切感知韩愈议论说理的艺术手法和独特艺术魅力。

一、用“形象”说理,入木三分,增强抨击讽刺效果和表现力

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说理文要写好,也要动一点感情,用一点形象思维。”可见,采用形象化议论,能使文质兼美,色彩斑斓,增强可读性,富有感召力。

《师说》一文中对“师道不传”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韩愈抓住当时“士大夫之族”不重“师道”的种种表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上对子女教育的三大怪现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他们的荒谬行径,揭示出他们的虚伪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通过对比,嘲讽了某些人为子女重金择师,而本人却不虚心求师反而以求师学习为耻辱的矛盾行为,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些士大夫一边装模作样的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一边自己无所事事的不学无术。这不是真正的尊重师道,恰恰是对从师学习的误解和亵渎,把从师学习作为了一种形式,而不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即使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也仅仅是关注“句读”的学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词约义丰,凝练地勾勒出“士大夫之族”舍本逐末、愚蠢可笑的面目。

最为精彩的是他在描摹“士大夫之族”看到别人相互学习时的行为、语言及心理活动,“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通过他们“群聚而笑”的神态描写,让这些人浅薄无知而又自鸣得意的丑态跃然纸上;通过他们的语言描写,折射出他们的内心始终走不出虚伪的身份地位的桎梏。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他们像跳梁小丑一样,展示着丑陋的嘴脸,强化了抨击批评的效果。

韩愈在论述中着力塑造荒谬虚伪的人物形象,着力描绘怪诞的社会现象,对当时“师道不存”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师道之不存也久矣”的社会现实,增强了文章论述的表现力。

二、用“对举”说理,形象直观,增强辩论气势和说服力

对举手法常常用于说理议论的文章中,有意识地运用对举手法,可以增强对所讲道理或所举事例的高度概括,也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师说》一文就多处使用了对举手法。

开篇即用对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列举出两种要从师的情况,突出地体现了韩愈的择师观。“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简短凝练,高度概括,掷地有声地提出观点,有不容置疑的氣势。

第二段主要运用三组对举,一一列举分析了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士大夫们不愿从师的不良社会现象,揭示了三层愚。南宋文人黄震写了一段文字来评论:“前起后收,中排三节,皆以轻重相形。初以圣与愚相形,圣且从师,况愚乎?次以子与身相形,子且择师,况身乎?末以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相形,巫、乐、百工且从师,况士大夫乎?”首先,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个对举的句子,鲜明地体现出古代与当今的社会风气的截然不同,对比强烈,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与此相应,截然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圣益圣,愚亦愚”,对举彰显出强大的说服力。其次,于其子和于其身对举:“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这种“宽于律己,严于待子”的行为充分说明,有些人心里是知道从师的重要性的,但碍于面子,不敢向老师请教,怕被人耻笑。通过对举把这种虚伪的嘴脸形象地刻画出来。最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举:“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两种地位完全不同的人,由于对待从师的态度不同,导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的差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作者不由得感慨:“其可怪也欤!”

第三段总结强化论点时又用了一个对举:“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个句子用整齐的句式揭示出师生之间的本质关系,通过对举强调在知识上 “弟子不必不如师”,同时也强调了“师不必贤于弟子”,两个不同的角度相互强化,增强了表情达意的效果。

对举手法的使用,使《师说》这篇文章语言整齐匀称,说理更加严密有力,从而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从师对人们的重要性。

三、用“咏叹”说理,情感饱满,增强议论抒情的效果和感染力

要想让学生深入透彻地把握文言文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必须借助文言虚词的帮助,换句话说,要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把握文言文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一定要关注文言虚词。

《师说》中运用大量语气词和感叹词,大量使用议论、抒情、感叹的句式,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强化了议论、抒情的效果,让文章在以理服人的同时能够以情感人,进而强化感染力,达到强化论证效果的目的。

“矣”,相当于“了啊”或“啦”,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第二段中“矣”使用了六次,“久矣”“难矣”“远矣” “亦远矣”“惑矣”“可知矣”,一咏三叹,让那种无限感慨的语气始终萦绕其间,渲染出惋惜感伤的情感,容易拉近情感激发共情。

以“嗟乎”渲染气势,连续引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两个感慨,“嗟乎”和两个“矣”相互应和,把作者面对如此社会现实时内心的愤慨凸显出来。以“呜呼”发语,接着慨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把作者内心的痛惜、惋伤凸显出来。这种抒情和议论高度融合的表达方式,极大地强化了论证效果。

“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面对着三种怪现象,作者分别发出了三种不同的感慨,采取了疑问、陈述、感叹三种不同的句式,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都产生着同样的强化论述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北镇中学

猜你喜欢

百工从师师道
墨子百工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启示
試説清華三《説命上》中的“股人”*
鲍贤伦
浅析《论语》中的治学之道
老来学艺
尊重学生维护师道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浅议“师道”
胡贤华
技艺传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