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日报》国内重大空难报道的历史性分析(1988-2022年)

2023-06-04黄琳杰

国际公关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救援

黄琳杰

摘要:本文以《人民日报》从1988年到2022年刊登的所有国内空难报道作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探究《人民日报》在灾难报道中如何发声。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空难报道数量整体上小幅上涨,报道内容呈现出关注救援动态的趋势。同时,在报道框架上,《人民日报》多采用制度框架對空难事件进行报道,充分发挥其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能,突出党和政府在救援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对报道尺度的把握,不为博眼球而过度报道,彰显了主流媒体的时代担当和主动作为,对于今后主流媒体提高灾难事件报道质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民日报》;空难报道;救援;制度框架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2022年3月21日,东航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坠毁,机上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空难发生后,国内很多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其中,《每日人物》在3月22日刊发的《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经发出就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的激烈讨论,随后《每日人物》在公众的舆论压力下删除了这篇文章。不过,由此引发的媒体应该如何进行灾难报道的讨论并未随之结束。[1]任晓琳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切入,认为新媒体时代下做好灾难报道,不仅要坚持新闻原则和新闻伦理,还要注意报道的方式方法,构建新传播形式下规范的操作体系。[2]董天策、蔡慧和于小雪认为,2003年的“非典” 报道开启了灾难报道的全息开放模式,灾难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媒体不仅应重视报道灾难本身,还要将人文关怀贯穿灾难报道全过程。在唐冰和唐远清看来,在当前风险社会的大环境下,灾难事件的不当报道易引发“同情疲劳”,要破解“侵扰伤痛” 的伦理困境,媒体应加强自治,健全新闻报道伦理教育体系,同时在灾难报道中注意采用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框架。[4]

笔者认为,从历时性角度研究《人民日报》的灾难报道可以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作为新闻战线的排头兵,《人民日报》凭借其强大的采编力量能够迅速对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出反应,而且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其办报方针和理念一直影响着众多媒体,所以《人民日报》对于空难事故的报道对其他媒体的灾难报道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对《人民日报》自1988年以来刊登的所有国内大型空难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挖掘其空难报道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在报道数量上,《人民日报》的空难报道有什么变化?

2.在语汇表达层面上,《人民日报》的空难报道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3.在报道框架层面上,《人民日报》的空难报道有什么特点?

本文就上述问题逐一展开探讨。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次研究以《人民日报》从1988年到2022年所有的空难报道为分析对象,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探究主流媒体空难报道的历时性变化及其原因。由于时间跨度超过三十年,因此,本研究参照已有研究的划分依据,以2003年“非典” 报道之后灾难报道转向灾难信息全面公开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阶段,以便讨论《人民日报》空难报道呈现的特征。

本研究以“空难”“飞机失事”“飞机坠毁” 等关键词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 进行全文检索,设置关键词出现的位置为“标题+正文”,检索时间为198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此基础上,根据从数据库获得的初步结果,进一步对历年相关报道中出现的标题、版面信息、日期、主题词等进行分类整理,最终统计出100条有效数据。[5]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第一步是对空难报道数量进行统计,回答《人民日报》自1988年以来空难报道呈现的基本态势。第二步是从语汇表达层面对每个阶段报道的关键词进行年度统计,探究《人民日报》空难报道的时代特征。第三步是从报道框架层面挖掘《人民日报》空难报道的历时性变化。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

(一)空难报道数量走势

从图1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空难报道数量整体呈微增趋势,2003年“非典” 报道之前的空难报道数量为48件,2003年之后空难报道数量为52件,上升幅度不大。2002年大连空难报道出现了一个小高峰,2004年以后趋于平稳,2022年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的报道数量一跃冲到统计周期内最大峰值—30件。这是因为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是本世纪中国最大空难,机上132人无一人生还,打破了中国民航连续4227天的安全飞行纪录,因此这次空难发生后举国震惊,其受到的关注度极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的最新情况,而《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级官方媒体,承担着政府耳目与喉舌、桥梁与纽带等重要职责,必然会对东航客机坠毁事故进行实时跟进和开展系列报道。

(二)空难报道语汇表达特征

本研究通过对研究时段内全部相关空难报道文本进行关键词提取和分析,不仅在数量层面对关键词进行分析,而且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了关键词演化的脉络,从而总结出《人民日报》空难报道呈现的时代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在1988年至2022年间《人民日报》对空难事件的报道中,“遇难者、现场、家属、救援、调查、国务院、黑匣子、打捞” 等关键词被引用的频次高,搭建起空难报道相对稳定的语汇体系,反映了《人民日报》的空难报道重点关注救援现场内的最新进展和救援现场外的主体行动。

“现场” 一词与“救援”“调查”“搜救” 等词出现频次较高,体现了《人民日报》对空难发生后现场救援情况的高度关注,并将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国务院” 一词是“机构团体” 词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统计周期内共出现113次,这折射出《人民日报》作为国家主流话语机构的话语特点,在空难报道中非常注重对党中央和政府第一时间发布的灾难相关动态进行报道。

综上,从语汇层面来看,《人民日报》的空难报道坚持宏观视角,对救援行动的最新进展进行跟踪报道,确保报道的专业性和时效性,同时注重报道内容的建设性,避免通过特殊视角切入博取眼球、肆意点燃社会情绪,充分展现了央媒的主动作为和时代担当。

(三)制度框架报道比重最大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从1988年到2022年所有国内空难报道文本进行框架分析,从中提炼出《人民日报》空难报道在框架层面的历史性变化。为方便统计,研究中将《人民日报》空难报道文本的框架类别分为6类,分别是事实框架、制度框架、追责框架、解释框架、情感框架和其他框架。事实框架是指对空难发生过程、事故现场、伤员情况、损失情况、造成后果等进行报道;制度框架是指对灾难发生后官方的响应措施进行报道,包括领导人指示、政府部门救援行动和善后工作以及医疗组织抢救伤员等;追责框架是指对导致空难发生的责任主体进行报道;情感框架是指在报道空难时带有情感偏向;其他框架是指无法归入前面5类框架的相关报道,比如辟谣、灾后设施重建、空难理赔进度等。

通过分析图2可以发现,制度框架在《人民日报》空难报道中占比为62 %,比重最大,事实框架的占比为16 %,仅次于制度框架,占比最少的是解释框架。而且,2002年大连空难报道中制度框架数量达到小高峰之后,2003年和2010年制度框架数量则有所回落。不过,在2022年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相关报道中,制度框架绝对数量出现激增。总的来说,2003年“非典” 报道之后,空难报道中制度框架的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从历时性角度来看,这说明《人民日报》作为权威的传统官方主流媒体,报道空难时十分注重站稳政府立场,突出强调党和政府在救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报道立场与政府立场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展现了党报由党和政府主导、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报道特点。

四、结束语

本次研究针对《人民日报》从1988年以来的所有国内空难报道的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从报道数量、语汇表达、报道框架三方面初步勾勒出《人民日报》在空难报道中呈现的特征,即报道数量有所增加、报道内容突出救援、报道框架强调党政,充分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在重大灾难报道中发挥正确引导的积极作用。

相较之下,《每日人物》在报道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时聚焦失联乘客的个体命运,一方面展示了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大量引用失联人员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从报道规范性角度来看存在不妥之处。综上所述,通过对《人民日报》从1988年到2022年国内空难报道的历时性分析和对《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相关争议的深度反思,启示主流媒体今后在进行灾难报道时既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新闻的真实准确性,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又要平衡好传播时效性与报道科学性,平衡好视角创新性与内容建设性,不断提升灾难报道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百林,王勇.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坚守与报道创新: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报道为例[J].中国记者, 2022(04):67-69.

[2] 任晓琳.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探讨新环境下的灾难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09):138-140.

[3] 董天策,蔡慧,于小雪.当代中国灾难新闻報道模式的演变[J].新闻记者,2010(06):21-24.

[4] 唐冰,唐远清.灾难报道“侵扰悲痛”困境及对策: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22(11): 41-44.

[5] 周培源,李澈,张睿佳.从被动赋予到主动创造:《人民日报》报道中女性形象呈现的历时性分析(1978—2021)[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35(01):74-82.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救援
紧急救援
“直升”救援,畅行蓝天
3D打印大救援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