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字号”的创新要全方位

2023-06-04朱瞻宇

国际公关 2023年7期
关键词:百雀全聚德烤鸭

朱瞻宇

提到老字号,人们的感情总是复杂的。一个品牌能成为老字号,肯定是与这么多年扎实的产品、出色的口碑分不开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字号又和“守旧”“服务跟不上”连在一起。面对新的市场和消费者喜好,老字号渴望创新,希望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年轻的消费者建立链接。于是,直播、网红、品牌合作,火力全开。但这就是老字号的营销之道吗?

笔者认为,和任何品牌一样,老字号也需要从自身着手,研究优势在哪里,创新在哪里,从机制、战略、产品、渠道全面发力,而营销则是水到渠成的最后一步。

让我们从几个经典的案例中寻找灵感吧。

大董VS全聚德

烤鸭,北京的招牌菜,众所周知全聚德是当仁不让的百年老字号。但在烤鸭领域,大董烤鸭竟然能杀出重围,成为北京高端烤鸭的象征,為什么?因为大董进行了创新。

首先是味道好。大董以烤鸭起家,必须在烤鸭方面有独到之处。其首创的“酥不腻”烤鸭,一改传统烤鸭重油重口味的特点,真正做到了“鸭皮酥松,入口即化,低脂少油,果木烧烤香气四溢”,不仅满足现代人的口味,而且引领了餐饮消费的新时尚,将传统的北京烤鸭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二,擅长营销。我记得大董先生曾是各大时尚杂志常客,也是各大美食活动的评委。他的出现,把餐饮人油腻的形象一扫而空,和大董烧鸭店自身追求的现代感、创新菜不谋而合,从而成功破圈。

第三,持续创新。大董以“酥不腻”烤鸭为开端,研发了一系列健康、美味、个性的菜品,像董氏烧海参、老北京炸酱波士顿龙虾面、红花汁鳘肚公、红花汁鱼翅等,进一步把大董升级为“中国意境菜”的品牌。

第四,名人效应。由于满足了现代人们追求健康美味时尚的需要,名人也纷纷光顾。美国前第一夫人来北京要在这里订餐,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到北京的第一站也是去大董吃饭。

而老字号全聚德,背负着国营单位、百年老字号的名称,却裹足不前。我收集了一些全聚德集团的新闻,一篇是《2023年预计新开3-5家店》,另一篇是《全聚德业绩预亏且多高管辞职,跨界“饮酒”尚未见成效》,无论文风还是内容,可以说和时尚格格不入。

但全聚德的问题主要还是口味和服务上。机制不到位,就没有创新的土壤,没有加强服务的意愿。由于全聚德是上市公司,前两年,甚至有投资者在问:贵司三大主力门店均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人流量巨大,但晚八点就停止接客,时间是否可以适当延后?我查了大众点评,全聚德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投资者的建议,把闭餐时间改成了9点。相比而言,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在9:30甚至10点才打烊。

以上,只是老字号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一个案例,但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因此,老字号的创新要从机制着手,产品和服务出发,然后再谈营销。不是卖个萌,嘟个嘴就能解决的。

FILA的崛起之路及挑战

老字号的创新不是中国品牌独有的,其实国外品牌也一样。

以FILA(斐乐)为例,这个意大利品牌最初是FILA兄弟1911年在意大利的BIELLA创立的,算起来也是百年老店了。

在中国区业务被安踏收购之前,FILA在中国也是一个被极度边缘化的品牌。当然原因很多,也许是产品不能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也许是职业经理人能力有限,也许是对中国市场投入缺乏决心和定力,总之,没有太多人会在购买体育产品时第一时间想到FILA。

而安踏收购以后,利用FILA的意大利基因,成功地把它打造成时尚+运动的产品线,与安踏自身追求性价比、赞助国家队的路线形成互补。最终,FILA在中国的销售额由2009年的1841.7万元猛增到2021年218亿元,成为继耐克、阿迪、安踏、李宁之后,第五个营收超两百亿元的运动品牌。可以说,FILA这个意大利的老字号在中国重新焕发了青春。

FILA的成功,自然和安踏的运作关系密切。

安踏在收购后,首先是为品牌制定了战略定位,即“坚守高端时尚运动赛道”,在产品策略上“强化高尔夫、网球等高端运动产品心智”。

在产品上,FILA中国的设计团队会定期前往意大利Biella的FILA斐乐博物馆,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紧跟潮流,与国际设计师携手,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时尚和个人风格的需求。

在营销上,FILA与多个时尚品牌合作推出多款跨界联名系列,包括FILA X Y/PROJECT、FILA XMAISON MIHARA YASUHIRO等,并与梵高博物馆合作,以崭新和独特的方式,将画家的后印象派艺术风格融入运动服饰,展现品牌作为运动潮流服装先锋的精神。

在与名人合作上,FILA也是高举高打。疫情期间,FILA借势人们追求健康快乐的想法,与刘畊宏等头部网红进行了深度合作,推动了FILA线上流水增长;品牌还携手健康时尚的明星张钧甯成为FILA时尚运动代言人,利用唤醒女性健身话题等,凸显品牌对市场热点的把控能力。

到了2023年,FILA的增速受到了挑战。在正面刚阿迪、耐克的时候,人们发现FILA的沉淀还不足,没有如Nike的Air Force系列和Air Jordan的核心竞争力,以及Adidas的Y-3系列核心卖点和足球基因。安踏的年报也显示,安踏的研发成本比率均为2.3%,和体育巨头阿迪、耐克动辄接近5%,甚至8%的研发比率来说,安踏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太少了点。

所以,虽然在FILA这个老字号的酒瓶中,早已装入了时尚和运动的新酒,但要持续上升,还需要在产品和科技上进一步下功夫。

百雀羚的时尚变身之旅

中国护肤品牌百雀羚创立于1931年,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历史悠久的著名化妆品厂商。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光辉的业绩,成就了百雀羚品质如金的美誉。品牌曾被多次评选为“上海著名商标”,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可以说是化妆品界的“老字号”。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外资化妆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百雀羚作为本土品牌渐渐沉寂。2000年,改制为民营的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品公司成立后,引入产业资本及专业团队,开启了“百雀羚”艰难的品牌转型之路。

同样,品牌先确定自己的战略定位。百雀羚结合品牌的资产,时尚的潮流和与外资巨头的区别等多重考虑,形成了“东方美学”和“草本护肤”为核心价值。

在产品上,百雀羚将现代科技与东方草本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凸显清新活力的产品及包装形象,让人们在这个在以颜值为号召力的时代,对老字号也刮目相看。在新品开发上,百雀羚还结合消费者、社交达人、行业专家等多方调研作为上市前“共创研发”的重要环节,力求打造出符合他们需求和期待的产品。

在宣传上,百雀羚尝试了所有和年轻人有关的社交网络营销方式——微博互动、直播、热点营销、视频营销,甚至在聚集了大量年轻人的二次元视频网站开设官方账号。百雀羚的《四美不开心》《过年不开心》等搞笑视频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这几年更是出品了多个刷屏级的营销巨制,比如:“最大的敌人是时间”以及一镜到底的呈现方式等。

正是由于公司牢牢把握住为消费者创造天然温和的优质护肤品,完美演绎“中国传奇,东方之美”的核心,百雀羚连续4年上榜《2022全球最有价值化妆品品牌50强榜单》,并连续两年成为排行榜TOP15内唯一上榜的中国品牌。

当然,成也产品,败也产品。对于一个美妆品牌而言,百雀羚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核心还要落在产品上。百雀羚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像SK-II的神仙水、兰蔻的小黑瓶这样的爆品。眼球经济、国货风潮只能增长百雀羚的认知度,并不能形成长期的购买拉力。消费者真正要购买的并不是品牌,产品才是成交的关键。百雀羚在这一点上,显然做得还远远不够。百雀羚核心卖点是“草本护肤”,但营销的故事需要科学的基础,这些草本提取物有哪些活性成分,如何有助于护肤,百雀羚还缺乏定量分析。百雀羚要在开启下一个百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结

从这三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老字号”创新要采取四步走的方式:

首先,机制是创新的土壤。只有甩掉包袱,形成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利益共通的机制,大家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对于一些国有的老字号,不妨把品牌拿出来,引入社会资本和职业经理人,以激发团队的活力。

其次,定位是關键。老字号身上背负着品牌历史的传承和积淀,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锦上添花,用不好反而成为负资产。因此,管理团队要顺势而为,不能拧巴着来。如果老字号的资产不能为你所用,何不重新建立一个品牌,轻装上阵?

第三,产品是核心。再好的故事,都在落实在产品上。在研发上要多投入,打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建立自己的护城河。不然花再多钱带来的流量也会离去,不能沉淀为我们的忠实用户。

最后,营销要创新。品牌要知道自己的调性,不能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什么热我就做什么。营销和品牌、产品的是一体两翼,只有几个方面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共振,形成合力。

真心地希望每一个老字号都能不断创新,焕发青春,成为国货之光。

猜你喜欢

百雀全聚德烤鸭
“百雀羚”包装设计的形制演变
天上下烤鸭了
Recettes chinoises
Креатив
百雀羚续写不老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