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训练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2023-06-03王艺涵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2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功能性身体

王艺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领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国外学者研究发现了能够满足体能功能诉求的训练理论——功能性训练理论。功能性训练理论的出现为运动训练领域,甚至全民健身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因此功能性训练理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就功能性训练的起源、概念内涵、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展望做出阐述,希望帮助更多的教练员、体能训练师等体育工作者了解这项理论,并更好地运用这项理论指导训练实践,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

功能性训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运动专家关注的焦点,也是目前我国体育科研的热点研究领域。功能性训练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改善大众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传统的体能训练模式与方法带来深刻的变革。但目前很多教练员对功能性训练的概念的理解仍不够深刻,认为在垫子上进行静态支撑、在瑞士球上进行平衡训练就是功能性训练,或者核心训练和康复训练就是功能性训练。

其实,功能性训练远不是简单的垫上支撑、瑞士球的力量练习、实心球抛接、弹力带训练等训练形式。这些训练形式与比赛实战的要求相差甚远。对于教练员而言,正确理解功能性训练的内涵和发展,正确地把它运用到训练实践中,才能发挥功能性训练的价值。本文阐述了功能性训练的起源、发展、未来展望,旨在完善运动训练理论,使运动训练理论更加科学。

1 研究对象

功能性训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登录中国知网,以“功能性体能训练”“功能性训练”为关键词检索文献,阅读与功能性训练相关的书籍,搜集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2 逻辑分析法

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功能性训练的起源、内涵与发展进行分类归纳,提炼出适合本文的材料。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性训练的起源与内涵

功能性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起源于医疗康复和医学研究领域。治疗师通过模仿运动练习或在家中工作来训练患者,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随着功能性训练的逐渐发展和演变,其已经从康复中心和健身房向竞技体育渗透。为区别于康复领域的功能性训练,学者Gray 提出“功能性体能训练”,成为第一个解释功能性训练概念的人。他指出,功能性训练应该注意身体完整运动链的作用,避免单一的练习动作或者训练某一单一的环节,将人体的运动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动力链,由训练的点到动力链的线,比如网球的挥拍动作。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人体不同动作的分析,寻求运动链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

功能性训练是在稳定控制和以自身体重为负重进行的多平面练习,是一系列涉及平衡和本体感觉,以脚作为支撑并且在不使用器械的情况下进行的练习。功能性训练是通过运用生物力学、解剖学等知识来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通过对全身肌肉的训练,使机体达到高效、稳定的状态。训练涉及加速、减速和稳定的问题,同时功能性训练是多关节在多平面内的复合运动,需要神经和本体感觉参与练习,需要练习者随时调控不稳定、处理重力、地面反作用力和冲量等因素。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将功能性训练界定为:功能性训练涉及运动链中每一个关节和在不同平面的加速、减速及稳定性动作。

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力量和稳定性力量,只是功能性训练的基础层面,功能性训练的最终表现应该是与比赛需求相结合的“在保持身体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的快速动作形式”。正如Michael Boyle 所说的“在不稳定的情况下产生快速力量的能力是最高水平的力量表现形式”。

国内体能训练专家袁守龙表示,功能性训练适合现代体育的发展道路,是一种新型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它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物理治疗和身体功能训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多学科综合性系统工程,核心是提高神经系统对身体运动速率和控制效率,基本原理是生物进化论、人体发育学、神经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和运动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

李丹阳等人在文中表明,功能性训练可以提升运动员身体专项运动素质,满足运动专项的需求,注重整体性训练,并强调要强化神经肌肉的控制训练,不能过于专注身体核心区域的训练,需要均衡发展身体各部位。

综上所述,功能性训练是一种通过融合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整合机体的各项基本身体素质、运动素质的新型训练理念与方法体系,包括了动作衔接的加速度、稳定性及减速等练习在内的多关节、整体性、多维度的动作。其核心是强化人体基本动作模式,以功能动作筛查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主要目的是实现人体动力链的最优化,提高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的效率,预防运动损伤,提升机体的运动能力。

3.2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发展

2020 年初,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国内第一家以体能训练为专业研究方向的“功能性体能实验室”,并在部分运动项目中开展实践性研究。这标志着我国功能性体能训练已经从了解和学习阶段正式转入实践和研究阶段。

3.2.1 功能性體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功能性体能训练提出的新理念让许多学者、教练重新认识了动作模式、运动链、核心训练及人体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已经很成熟了。功能性体能训练不是独立的、脱离专项实战的大负荷体能训练,与一般体能训练相比,它更服从于比赛的要求,更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功能性体能训练被认为是一种训练“动作”的控制力和准确性的活动,而不是发达的肌肉,它强调躯干核心力量肌群、拮抗肌和大肌群下面的深层小肌肉的平衡发展,强调多关节肌群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稳定性。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三大理念是:第一,更强调多关节、多平面的训练。日常生活中,人体的多关节运动比单关节运动要多得多;竞技体育中,身体不是在一个单独的平面内活动的,通常都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面内完成动作的。第二,把平衡控制和本体感觉纳入功能训练的重要内容;身体躯干的平衡稳定必须优先于身体四肢力量的发展。第三,强调全身动作的一体化和控制下的动态平衡。在竞技运动中,没有哪一个动作是由单独一块肌肉发力所能完成的,必须由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等长收缩来实现人体动作的加速、减速和维持稳定的过程。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功能诉求与功能满足。体能训练的功能诉求要基于体能现状的诊断,并通过功能性训练来予以满足。体能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组成,由此可发现“训练”与“功能”之间的逻辑:改变身体形态的训练是为了适应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物质基础功能”;强化身体机能的训练是为了实现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动力控制功能”;提升运动素质的训练是满足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能力整合功能”。不同素质的整合效果是体能水平和能力的集中外在体现,“物质基础功能”和“动力控制功能”作为“能力整合功能”的基础条件,服务于运动素质的整合,共同满足于先期的体能训练功能诉求。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第一个环节是功能动作筛查,定位到身体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制订训练计划,提高薄弱环节的能力,进而减少运动损伤。功能性动作筛查主要有七个基本动作: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蹲、__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俯卧撑、躯干旋转稳定性。依据这七个动作的标准进行打分,每个动作0—3 分,满分21 分。以此来判定各个关节的灵活性、稳定性以及肌肉的对称性。这属于一种客观的评价,通过功能性筛查,判断出人体的薄弱环节,提高身体的对称性、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降低运动训练时损伤的风险。

功能性体能训练包含七大训练板块,分别是动作准备、躯干支柱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动作技能训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能量系统发展和恢复与再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需求选择不同的训练板块,也可以将各个板块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方案的设计。功能性体能训练在结构方面大体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准备部分,通过小运动量的练习,提高身体温度,降低肌肉黏滞性,通过基础的动作模式预先练习,激活要参与运动的神经、肌肉。其次是基本部分,主要是进行符合个人特点和专项特点的功能性训练,提升身体基础能力和专项运动素质。最后是结束部分,通过功能性拉伸,筋膜枪、筋膜球按摩、扳机点放松等方法进行肌肉筋膜的放松,缓解肌肉疲劳。动作准备板块是在准备部分进行的训练;躯干支柱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等板块是在基本部分进行训练;最后的恢复与再生则是放到结束部分组织进行训练。其主要的训练路线是根据肌肉动员、动作模式、基本素质以及能量的补充与恢复进行的。同时在训练前对功能动作筛查的七个基本动作进行测试,了解到身体的薄弱部位,可以使训练方案更加合理。

3.2.2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金字塔”模型

竞技体育中完整的功能性训练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运动员具备高质量的身体功能动作模型,具备基本的身体靈活性和稳定性,主要包括呼吸、身体姿势、关节灵活性、稳定性、动作准备、动力链、核心力量、快速伸缩负荷力量等。第二个层次要求运动员具备竞技体育所需要的爆发力、速度、灵敏、反应、动态平衡等功能。第三个层次要求运动员的身体负荷适应本项目专项比赛的需求,达到更为专项化的功能。对于大多数运动项目来说,这种功能最后都是靠“功率”体现的,即在一定的负荷下通过更快的速度来实现比赛的目标。对于第三个层次的身体功能来说,不同的项目有所不同,一个项目中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对于另一个运动项目可能不具备任何功能性。如花样游泳运动员的一个快速挥臂动作,完全符合花样游泳比赛中的一些专项技术动作,能提高运动员快速挥臂的力度与速度,但这个动作对于足球、篮球、跳水、体操等项目则不具备任何功能性。

功能性体能训练要训练的是运动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肌肉。肌肉的功能受大脑的支配,大脑识别的不是单个独立的肌肉,而是针对外界环境的感觉输入产生的功能性动作反应。一块肌肉的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被激活的环境,在一种运动形式中,肌肉可能以一种特定的形式运动,但在另一种运动形式中,肌肉的运动形式可以完全相反。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功能性训练,对项目规律、比赛特点、技术结构和能量代谢特点进行科学分析,建立体能评估体系,然后再制订阶段目标和训练计划。

3.3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展望

现代体能训练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建立需要在哲学整体观、发展观和系统观的思想引领下辩证地看待运动训练实践过程的矛盾与新理论的创新, 当前以周期训练与超量恢复理论为代表的传统训练理论面临以板块训练与功能性体能训练理论为代表的新兴体能训练理论的挑战与质疑。中国本土化的体能训练理论体系构建及创新应该植根于中国体育的现实土壤, 理性对待强势来袭的欧美体育文化及训练理论, 警惕外来主义与保守主义, 通过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与总结奥运优势项目的经验, 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系统, 创造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体能训练理论体系。同时随着人们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涵和外延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功能性体能训练将全面应用于竞技体育之外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等众多领域,为我国的运动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体能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全民健身和运动健康的动力引擎,应加大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研究,为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守龙.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基本原理与内容结构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16(11):6-8.

[2] 李丹阳, 胡法信, 胡鑫. 功能性训练: 释义与应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71-76.

[3] 廖婷, 李丹阳, 闫琪. 青少年身体功能整体性发展与功能性力量训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2):146-150.

[4] 闫琪.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19(4):34-36.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功能性身体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