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应如何坚持四种精神

2023-06-03万书荣

今传媒 2023年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万书荣

摘 要: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因此,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四种精神,即“啄木鸟精神”“园丁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努力打造高品质的学术期刊,为推动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啄木鸟精神”;“园丁精神”;“工匠精神”;团队协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3-0080-04

一、引 言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1]。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不仅为新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指出了学术期刊编辑的使命任务。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想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任务,打造高品质的学术期刊,至少应坚持四种精神,即“啄木鸟精神”“园丁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啄木鸟精神”

学术期刊一般实行编校合一,编辑承担着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等工作,这些都是非常细致的工作。编辑必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发扬“啄木鸟精神”,像啄木鸟发现和消灭树木的害虫一样,在文字的“森林”里发现并处理各种问题和差错,才能顺利地完成各种编校任务。

首先,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要善于敏锐发现稿件的各种政治性差错。学术期刊作为精神产品,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其政治性、思想性至关重要,稿件的倾向往往会影响读者的思想和价值观。由于学术论文的政治倾向有时比较隐晦,体现在个别词句,甚至图片的使用上,因此,编辑必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辨识力,把好“政治观”“文字关”。为此,编辑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同时,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编辑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才能练就一双像啄木鸟一样锐利的眼睛,及时发现稿件中的各种政治性差错,守住期刊意识形态阵地的底线。

其次,编辑要及时发现稿件存在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规范等问题。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编辑应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抵制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目前,我国出版单位一般采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来检测学术不端行为。但是,更多的学术规范问题,依然需要编辑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比如,关于稿件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规范问题,期刊编辑要对引用他人的语句、学术观点或数据等的准确性进行仔细核查,对引文的出处进行仔细核对,对参考文献表进行认真校对,这既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也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

最后,编辑要善于发现稿件中的语言文字差错和其他常识性错误。学术期刊有责任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规范用字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规范使用汉字的良好氛围。稿件中常见的语言文字差错,比如错别字、词语错用、异形词使用、繁简字混用、数字用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语法错误等,虽然大多是细节问题,但是仍会影响到语义的准确表达和文字的规范使用。编辑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熟知国家有关文字使用的标准、规范,才能在审稿和校对过程中及时消灭差错,并加以订正。

除了学术期刊正文之外,编辑也需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封面、书眉、页码、目次页等地方的文字差错。“啄木鸟精神”是一种能洞察秋毫、防患于未然的敬业精神,是老一辈编辑家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应继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精神,给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3]学术期刊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坚持“工匠精神”,像精心打磨工艺品一样,优化期刊的精神文化内涵。编辑的“工匠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匠精神”体现为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学术期刊的编辑活动不能“等米下锅”,而是要运用独到的眼光,积极主动地策划期刊内容。栏目设置既要稳定,又要适应学术研究的发展态势而有所创新,不仅要体现期刊所属学科的研究特色,还要体现不同期刊的个性,尤其是地方性期刊还要体现地域研究的特色。专题策划不仅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热点问题组织主题出版,还要围绕本领域研究热点或社会热点组织专题研究,并积极回应学术界和社会的关切,为本领域创造性地解决关键问题提供思路。每一期稿件的组配,比如研究重点、栏目布局、与前后期关系等,编辑都需要匠心独运地全盘考虑。

其次,“工匠精神”体现为对稿件的编辑加工要发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稿件“三审”通过后,就进入了编辑加工阶段。编辑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对文章各级标题的设置是否恰当,语词的使用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是否清楚等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和斟酌,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加工完善、润饰提高。编辑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应认真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地方,要勤查工具书,或虚心求教于同行、专家,切忌主观臆断地删改。编辑加工整理的目的是使稿件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达到出版的要求。

再次,“工匠精神”體现为对期刊版面的精心美化。学术期刊整体版面的设计要符合它所属学科研究的特色;封面的设计要新颖大方;版权记录要齐全、完整、规范;目次页的条目以及内文的标题、图表、公式、注释、参考文献等编排规范,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书写格式要符合国家规定;版式设计要疏密得当、布局匀称,分栏设置要便于读者阅读;文章标题要突出,正文字体大小合适,图文配合要协调,等等。总体来说,版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编辑以匠人的态度认真对待。

编辑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是学术期刊编辑的职责所在。因此,编辑要发扬“工匠精神”,紧密配合印刷单位,做好期刊印刷质量的监督工作。优质的期刊印刷品通常表现为:字迹清楚,版心周正,图片清晰、色彩饱和度好,装订整齐、牢固、无缺损,等等。印刷精美的高质量期刊既能给读者带来极好的审美享受,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也能增加作者对期刊的信任,从而吸引更多的稿源。

“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精神,“追求完美与极致”依靠的是开拓创新。在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编辑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如何把纸质期刊的内容和形式做得更好,吸引更多读者,迎接新媒体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探索如何使学术期刊适应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适应新时代出版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发展。

四、“园丁精神”

什么是“园丁精神”?1980年5月5日,周扬在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上发表了《站好岗哨当好园丁》重要讲话,他说:“编辑是无名英雄,要有为他人作嫁衣的服务精神,要有使别人名扬四海,而自己默默无闻的舍己为人精神。作品原稿是编辑阅读过、挑选过,甚至修改润色过的。他们付出了劳动,他们为党和国家发现并培养了人才,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的。他们是在百花园中辛勤劳动的园丁。”[4]由此可见,“园丁精神”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服务精神”,是“使别人扬名四海,而自己默默无闻的舍己为人精神”,是“为党和国家发现并培养人才”的精神。

如果把学术期刊比作一座花园,这些稿件就是花草。编辑只有善待作者、服务作者、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为自己的“花园”积累更多美丽的“花草”,这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础。比如,编辑在向作者约稿后,应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写作进展,了解他们写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提供帮助。编辑的关心和帮助能够激发出作者更大的创作潜能,从而为期刊创作出更多优质的稿件。

除了约稿之外,在学术期刊刊发的稿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稿件是从众多自投稿中筛选出来的。因此,编辑对自投稿的处理要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登记、及时审读、及时告知作者“三审”后的处理结果。特别是对作出退稿处理的稿件,编辑不能简单粗暴地回绝,要说明不采用的理由,这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对质量不错但不符合刊物选稿范围的稿件,编辑可以热心地推荐作者另投相应的刊物。小说家、编辑家孙犁曾说:“对待作者和稿件,缺乏热情,不负责任,胡乱指挥的编辑,要他编出像样的刊物来,是不可能的。”[5]编辑在加工和校对稿件的过程中,切不可自以为是,甚至做曲解作者原意的删改,对有异议的地方要多与作者沟通。编辑对稿件的修饰润色应该是“锦上添花”,是为了使它更完美地呈现给读者。

学术期刊作为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编辑还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术新人。发现学术新人的途径有很多,比如,通过期刊自投稿、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通过阅读其他学术期刊、通过专家推荐,等等。编辑对学术新人的自投稿或征集稿要平等相待,不能以其职务、职称、地位、亲疏甚至金钱等为依据,应以质论稿,择优发稿,要勇于提携新人、新作。有些学术新人撰写的论文也许在文字运用或写作水平上稍显稚嫩,但是只要其选题新颖、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编辑都应悉心指导,使他们的稿件得以完善提高。尊重学术新人、用心扶持学术新人的编辑,也会受到学术新人的尊敬和爱戴。学术新人在与编辑相互信赖的基础上,通过与编辑长期联系,与编辑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关系,未来也可以成为编辑专题策划队伍的成员。发现和培养学术新人既可以为学术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可以为期刊获得持续不断的优质稿源打下基础。

“园丁精神”是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等前辈的优良传统。在他们的办刊理念中,最突出的一条是重视培养青年作者、鼓励新人新作,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也要将这种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五、团队协作精神

学术期刊的编辑团队包括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编委会成员、外审专家、行政人员,等等。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坚持团队协作精神,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好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首先,学术期刊要持续健康地发展,独具慧眼的内容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在内容策划中,专题策划是学术期刊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专题策划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术期刊的内容是否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深刻性,决定着其学术影响力。编辑通过收集信息和调研,联系社会现实和学术发展现状构思出策划方案之后,需要将策划方案提交编辑部集體讨论,经过集体的周密分析,集思广益,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必要时,还应交于编委会和其他专家进行论证。此外,专题策划确定之后,还需要编辑部尽快将相关稿件组织到位。由此可见,专题策划的真正落实,需要编辑团队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努力。

其次,学术期刊的审稿采用“三审”和专家外审相结合的审稿制度,审稿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团队协作。在“三审”过程中,各审级的侧重点不同,需要各审级相互配合,其中,责任编辑初审是专家外审、编辑部主任复审以及主编终审的基础。责任编辑初审要全面通读稿件,审核稿件的政治思想倾向、学术水平、文字表达、体例规范,等等。责任编辑初审认定稿件符合刊物刊登要求后,要及时送请专家外审,然后将自己的初审意见、外审专家反馈意见附上稿件交给编辑部主任复审;主编在综合初审、外审、复审意见的基础上,对稿件作出终审处理意见。因此,在审稿过程中,若存在意见相左的情况,则需要编辑部集体讨论决定;在这个过程中,责任编辑也应做好联系各级审稿人员、及时把各级审稿意见传达给作者处理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再次,学术期刊校样的校对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学术期刊校对实行“三校一读制度”,它是学术期刊出版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着最终印刷品的质量。编辑之间需要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各编辑可以按照个人的专长确定校对的侧重点,这样在交叉校对时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发现他人没能发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协作,在校对时,各编辑要保持体例格式的统一,对版式的处理要一致,校对符号的使用一定要正规清晰,以便其他编辑在核校时及时发现问题。

此外,编辑的团队协作精神还体现在:要与排版设计人员协作,处理好期刊版面的美化;要与印刷厂协作,保证期刊的印刷质量;要与行政人员协作,做好期刊的缴送和作者样刊的及时邮寄;要与网络平台协作,做好期刊数据的及时上传;等等。

总而言之,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是团队共同创造的。编辑只有坚持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打造出让作者和读者都满意的学术期刊。

六、结 语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因此,学术期刊应以优质的内容、规范的形式发挥正向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新时代,虽然学术期刊的编校手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版形式也呈多样化,但是老一辈编辑家的优良作风仍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当代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坚守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坚持“啄木鸟精神”“园丁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努力打造高品质的学术期刊,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6],推动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J].中国出版,2021(14):3-5.

[2] 习近平.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J].科技与出版,2021(5):84.

[3]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21(6):6-10.

[4] 石湾.江晓天的园丁精神[J].编辑学刊,2013(1):62-65.

[5] 孙犁.关于编辑工作的通信[J].人民文学,1982(10):69-72.

[6]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J].中国出版,2021(14):3-5.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