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关于中国人现代化的思想和实践
2023-06-02李欣园
余 娜,李欣园
(集美大学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近年来,对陈嘉庚的研究向着纵深发展,在史料的挖掘和思想精神的阐释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陈嘉庚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学术研究尚未广泛开展。近代以来,无数的志士仁人为国家寻求出路而奋斗求索,中国的现代化、中国人的现代化也成为重要的课题。作为华侨领袖的陈嘉庚身处现代化转型大潮中,在商业、教育、政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都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本研究将陈嘉庚放置在历史时代转型中,聚焦他与中国人现代化的关系,探察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的历史影响和意义价值,考察他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
一、陈嘉庚关于中国人现代化的思想和实践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同构关系
(一)人的现代化的必要性
罗荣渠曾指出,现代化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源型现代化,一类是外诱型现代化。内源型现代化主要是社会内部孕育产生,能够较为稳定地进行现代化;而外诱型现代化主要是外来力量冲击下的产物,传统与现代处于矛盾融合中。外诱型现代化主要发生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是一种后发性的现代化,具有不平稳性[1]。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早在19世纪后期马克斯·韦伯就开始了现代性人格的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提供了现代化人格的衡量标准。相比西方的内源型现代化进程,中国则是外诱型的现代化,探讨中国人的现代化需要立足于农业社会的最大国情,再结合西方现代化思想。严复的国民素质问题讨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都为现代中国人设计了新品格,而新文化运动则开启了改造国民性的实践。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因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增长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2]近代以来,中国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制度变革,再到启蒙民众的新文化运动,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现代化才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关键。只有实现人的现代转化,才能彻底打破传统束缚,建设新时代。“传统人的素质往往把人们冻结在人们现在生存和固有的情形和地位之中,这就会使那些过时的、陈腐的、时常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继续下去,他们紧紧束缚人们。要打破这个牢固的束缚,要求人们在精神上的现代化,他们要接受我们已确认的现代人所有的那些态度、价值、行为模式,并把这些融于他们的人格之中。没有这些因素存在,无论外国援助还是国内革命都不能把一个落后的国家带进具有保持自我发展能力的国家的行列”[3]。可见,人的现代化是全面的转变,是对国民性格和文化精神进行根本改造,使人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行为等方面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要建立现代国家,实现人的现代化不可或缺。19世纪末以来,中国开启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关于中国人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比于严复和梁启超在思想层面上讨论中国人的现代化,陈嘉庚更多地在实践层面上推动人的现代化。
(二)陈嘉庚提出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特质
陈嘉庚重视人的现代化对国家现代化的推进作用。他生于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立志振兴中华,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推动社会进步。陈嘉庚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有切实的感受和思考,并从自身能力出发付诸实践,志在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陈嘉庚意识到教育关乎国家前途,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4]39
陈嘉庚曾自述其办学动机既是出于“欲尽国民一份子之天职”[4]14,出于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感,更是迫于国内外形势,迫于“吾闽文化之衰颓,师资之缺乏,海外侨生之异化”[4]14。由此可见,陈嘉庚对中国人亟待现代化的认识源于中国国情和华侨现状两个方面。
一方面,中国国情加剧了危机感。(1)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即使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是“科学不讲,百业落后,海权丧失,渔利废弃”[5]85。(2)人们思想上现代与传统的冲突显著。陈嘉庚发现,辛亥革命后,人们接受剪辫子,而长衣马褂保留不改,甚至仍可见女童缠足。(3)人的现代化落后于技术、制度的现代化,制约着现代化的步伐。陈嘉庚考察国内多地,惊讶于国民政府官员的腐败、管理的混乱以及对舆论的控制。(4)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对现代人素质的限制。陈嘉庚常提及乡村所见对他震动颇大:“余常到诸乡村,见十余岁儿童成群游戏,多有裸体者,几将回复上古野蛮状态,触目心惊,弗能自已。”[5]5同时,陈嘉庚指出中国国内商人不了解商业原理和常识,导致屡屡失败,以致中国商业不振。
另一方面,侨居地华侨状况令人担忧。(1)侨居地华侨祖国观念淡薄。由于侨居地华文学校极少,华侨子弟缺乏祖国文化教育,对祖国观念日微。(2)侨居地有些华侨缺乏民生观念,不关心社会公益。富侨屡次拒绝给厦门大学办学捐资,华侨回乡购置田产挥霍钱财,这些都让陈嘉庚痛心不已。(3)风俗习惯落后。陈嘉庚批评华侨丧仪的陋习“为全球所未有”[5]32,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将迎神赛会上的舞龙舞狮等游戏娱乐加入葬礼之中,死后不葬留柩多日等。
身处现代转型大潮中的陈嘉庚从人生经历、朴素的思想和国际视野出发,以身示范地提出了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主要特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理论思想形而上学的缺陷。这些特质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爱国、有进取精神。爱国爱乡是陈嘉庚精神的核心,也是陈嘉庚所确认的现代人的首要要务。国家观念淡薄、爱国意识薄弱,这在陈嘉庚看来都能够通过教育得以改变。(2)有社会公德和现代人格。陈嘉庚热心公益事业,打破乡帮界限,为华人社会共同利益奔走,号召人们“公益事业当尽力勇往,若寸寸计较,无一可成”[5]85。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陈嘉庚也颇为认同平等,赞赏官员平等、男女平等、阶级平等。(3)具有法律意识。现代公民首先是守法之人,陈嘉庚曾回忆起和司法院长的见面,强调了司法独立的宝贵和必要。他也强调经商须守法、海外同胞应遵守当地法律。(4)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观念。重视人的素质发展、重视教育都是人的现代化的最基本目标。陈嘉庚积极捐资办学,投身教育事业,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现代人才,原因在于“何谓根本?科学是也。今日之世界,一科学全盛之世界也”[4]41。
二、陈嘉庚培养现代中国人的途径
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型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相对滞后于社会的现代化,需要有意识地引导教育。罗荣渠指出,内源型现代化的发展是优先发展工业,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变革;外诱型现代化则相反,是先开始社会思想的现代化,再进行政治革命,最后发展现代工业化[6]。在推进中国人的现代化的途径方法上,近现代以来的有识之士进行了多方尝试。探索中国人现代化道路,必须立足国情现实,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陈嘉庚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现实首先是工业化程度落后,“科学不讲,百业落后”[5]85;农村人口居多,文化水平较低,中国仍是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城乡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针对中国具体国情,陈嘉庚在推进人的现代化中既制定了宏观长期目标,又落脚于日常细微之处。难能可贵的是,陈嘉庚的侨界领袖身份决定了他关注的中国人包括了本土中国人和华侨两大群体。他在探索现代化道路或者是建设现代化的尝试中,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3个方面推动中国人现代化。
(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陈嘉庚推动中国人在国家民族、个人发展、生活卫生等观念上向现代转变。
1.增强民族国家观念,提升文化认同。现代人是和现代民族国家同步发展的,确立民族国家观念尤为重要。传统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封建帝制被推翻后,民众仍需启蒙。陈嘉庚意识到中国民众虽熟读经书,但“偏守一隅,固有所言,尽于‘天下’,殊不知有世界各国”[4]24,所以“知爱国少”[4]24。陈嘉庚的精神核心即是爱国爱乡,他始终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他办教育,十分重视培养爱国观念,在多次的演讲报告中教导学生需胸怀祖国、振兴中华,并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层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陈嘉庚意识到中国海岸线漫长,但由于国家贫弱,航运、渔业落后,于是决定创设集美水产科,表示“今后我国欲振兴航业,巩固海权,一洗久积之国耻,沿海诸省应负奋起直追之责”[7]256,“然欲兴航业,必须培育多数之航业人才”[7]256,号召学生振兴航运事业,把船只视为流动的国土。同时,他主张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时刻心系家乡建设,造福桑梓,以行动感染乡民。对于华侨,他殷切盼望大家心系祖国,培养侨生爱国、爱乡观念。陈嘉庚通过华文教育增强华侨对祖国的文化认同。一方面,陈嘉庚在侨居地筹办新式华文学校。不同于私塾以传授四书五经为主,这些新式华校增设历史、地理等科学门类。为了使华侨华人接受祖籍国的文化,不致外化,他先后筹办了道南、崇福等学校。另一方面,陈嘉庚通过经济资助、招生照顾等方式鼓励华侨子弟回国学习。例如,他在集美师范招生规则中规定:“南洋华侨小学毕业生,如有志回国升入中学者,则由新加坡本店予以介绍函,概行收纳,到校时如考试未及格者,则另设补习班以教之。此为优待华侨派遣子弟回国而设,此例永存不废。”[5]7陈嘉庚之所以如此重视华侨教育,全在于其保存中华文化的苦心。在陈嘉庚看来,文化具有绵延不绝的伟力,“侵略者得以灭人国家,占人土地,终不能灭人之固有文化。世界任其如何变动,我国固有之文化精神,万不能残缺”[4]64。文化保留,才能维持民族精神,因此必须重视教育。
2.提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广现代人才观念。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人的现代化目标设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陈嘉庚并非社会学家,仅是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主张培养全面的现代人才,注重德育智育结合,强调“教育非仅读书识字,而尤以养成德性裨益社会”[7]193。办学中,陈嘉庚有意培养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融合的人才。一方面,他重视民族文化,主张厦门大学办学宗旨是国学和西文并重,“两者不可偏废,而尤以整顿国学为最重要”[8],由他和胞弟陈敬贤确定的集美学校校训“诚毅”也闪现着传统儒家思想光芒。另一方面,陈嘉庚重视科学,指出“今日之世界,一科学全盛之世界也。科学之发源,乃在专门大学。有专门大学之设立,则实业、教育、政治三者人才,乃能辈出”[7]185-186。在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学习训练中,他尊重科学、遵循科学规律。
3.宣传现代卫生保健观念。环境卫生和保健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影响着人们在观念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陈嘉庚对比中国和新加坡等国,不遗余力地向中国民众推行现代卫生保健观念,“我老大不振之中国,关于维新兴革诸事业,应比他国更多且更紧要。维新之道,莫重于卫生……”[5]398(1)由于中国乡村医疗水平落后,陈嘉庚推行医疗保健观念。他印赠《验方新编》,目的在于“闽乡村常乏医生,若每村有此书一本,裨益不少”[5]1。为了使卫生保健观念更为民众接受和传播,陈嘉庚还自编通俗短歌,言简意赅、浅显明白。(2)陈嘉庚重视环境卫生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他于1940年回国考察,发现国内环境卫生和民众居住条件令人担忧,在避难时写就《战后建国首要:住屋与卫生》一书,并在抗战胜利后出版。该书直陈居住环境不卫生的种种危害,呼吁全国民众应“咸知住屋卫生能致病弱与高度死亡率”[5]405,并且建议应该男女一同清扫屋舍内外。陈嘉庚还印制了数十万本,寄回国内赠阅各方,以宣传住屋卫生。
(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行为方式现代化是观念现代化的实践,是人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陈嘉庚注重实干,尤为重视人在行为上的现代转化,他分别从人才培养、体育精神、社会责任上推行。
1.兴办各种层次的现代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陈嘉庚认为“欲谋民族之复兴,一切改革必须力求其彻底”[4]67,因此,他极力办好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主张“工业的革命、文化的革命、政治的革命”,还得进行“心理的革命、人格的革命”[4]102。陈嘉庚倾尽资产创办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大学,以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各方面人才;办学面向实际需要,陈嘉庚每办一所学校都考虑到专门人才的培养,例如,他筹建水产科、农林科等学校都在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陈嘉庚重视普及教育,集美学校专门成立民众教育委员会,扩大民众学习的机会,还先后设立了校工工读夜校、平民工读夜校、战时妇女学校等各类普及学校。此外,陈嘉庚在集美学校成立教育推广部,对省内中小学进行业务指导和经济补助,在闽南文化教育改进上影响深远。与此同时,陈嘉庚注重开展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开展劳动教育。
2.倡导体育运动,培养国人的竞技精神。现代体育以人为本,包括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这符合现代人的社会准则。陈嘉庚重视体育对民众健康的决定作用,更加注重体育运动精神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他指出,体育运动“对于道德精神,关系更为密切”[4]47,因为体育精神在于“由相竞而相勉,奋发精神。对于个人为不可欺侮之国民,由相勉而相爱团结。团体对于国家为有秩序之尽力,庶几将来立身应世,随所措而咸宜”[7]180-181,所以陈嘉庚批评为了赢得比赛而刻意训练、赛后就萎靡不振的功利做法。在办学过程中,陈嘉庚提倡体育与文化并重,要求学生领会体育精神并践行之。在社会活动中,陈嘉庚支持各种体育活动,向人们阐明现代体育与社会行为的紧密联系。
3.呼吁民众关心社会,勇于面对社会问题。(1)承担国民义务。陈嘉庚赋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传统思想以现代新质,力劝人民需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在他看来,财富本不属于个人,应该为国为民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而且做公益可以从当下开始,不必等待,“又念社会事业,当随力随时,积渐做去。如欲待富而后行,则无有可为之日”[7]207。更进一步的是,国民对于社会、国家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义务。陈嘉庚结合国外现代教育的办学,指出“国民对教育应负之义务不可专责之政府”[4]56,号召民众捐资兴学。(2)勇敢面对社会问题。现代人是社会人,应该勇于表达意见、争取权利。对此,陈嘉庚对中国民众抱有希望。比如,经过反对厦门开彩票一事,他总结说:“我国政府社会豪绅虽坏劣,若遇事肯见义勇为,出而公开纠正,则民众定不盲从,少却许多苛政祸害矣。”[5]13
此外,陈嘉庚呼吁华侨摒弃分帮,团结一致,投身社会公益和支援国家抗战。“海外华侨,亦宜乘时奋起,作有组织有秩序之大团结。一方面严守当地法律,表现华族之文明,一方面创设公共事业,增进侨界之福利”[4]85,这是陈嘉庚对同胞的倡议,也是团结同胞的目的。海外华侨传统上多以省份、姓氏来界定亲疏,平常如散沙,商业上内部竞争激烈。陈嘉庚一针见血地指出会馆、同宗会若要真正团结,“各帮学校应统一办理,各帮大小会馆及无数同宗会,亦须减少、合并”[5]388。抗战爆发后,为了团结各方力量,陈嘉庚认为需要组织领导,设立机关联系各方,“唯抗战严重期间,凡我侨胞自应精诚团结,集思广益,俾能加紧出钱出力,增强后方工作,此为召开大会之第一义,为欲求达此目的,故须组织机关为之领导也”[4]130。团结的实现和持久,需要有公心和责任感。陈嘉庚警醒同胞需担负起国民的职责,服务社会,“在国民天职上,究有未完,盖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5]59。同样地,华侨也需要投身侨居地公共事业,热心公益。例如,陈嘉庚建议同胞支持公共大会堂和图书馆的建设,“然如私人住宅或非公益场所,确应极力节约不可建于外地,若有益社会之公共建筑又当别论。华侨素认殖民地为第二故乡,一生大半生活于斯,一大会堂及图书馆固正为大众所必需之公共建筑也”[5]85。
(三)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中国人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不仅在价值观念、社会行为上消除传统羁绊,还得革除生活陋习才能整体转换。陈嘉庚批判那些根深蒂固的落后风俗,倡导民众选择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以期利国利民。
1.倡导移风易俗,革除陋习。现代科学文明发达,恰恰映衬出许多传统习俗的荒谬误人。在陈嘉庚看来,许多习俗不过是封建迷信,浪费金钱物资,因此他主张改革传统习俗,直言“习俗误人,至为可畏”。陈嘉庚在《民俗非论集》中集中讨论了民俗问题,认为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事关国家兴衰。他对落后的风俗习惯,诸如丧仪陋习、大肆铺张、对小孩说谎等,提出尖锐的批评,号召民众相信科学、重视教育,建立健康的生活习俗。此外,陈嘉庚主张在华人社会里移风易俗,特别重视改良丧仪,在报纸上刊载宣传,并组织多场宣传演讲,原因在于他发现同胞在举行葬礼上铺张浪费、形式繁复,此有违新生活的提倡,有损祖国声誉,妨碍社会进步。
2.提议政府改善国人的居住环境卫生,增强人民体质。人民的卫生健康关系到国家强弱,“维新之道,莫重于卫生,人民身体之强弱,寿命之长短,与国家之兴衰,极有密切之关系也”[7]119。居住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陈嘉庚比较了新加坡前后20年的人口数据,指出居住环境卫生的改善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其中“改良之事最重要者为住屋”[5]188。对此,他给国民政府提出了战后重建房屋建筑的建议,细化至相邻房屋的间隔、道路的宽度等,希望政府做好全局规划。拥有强健体魄,也是现代人追求健全人格的前提条件,只有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实现。“国民体格之健全,要在平时有素养得来,非短少时间之训练所能速成。故对卫生根本问题,必须彻底改革,不但体力可以增强,而长寿当然亦可期矣。闻苏联鼓励青年培养强健身体,检查合格者给以奖章,亦有见于人民健康之重要也”[5]402。
3.反对跳舞等消遣方式,倡导健康的娱乐方式。陈嘉庚颇为重视人们的休闲方式,“消遣原极重要”[4]106。他赞同男女平等,但对过于放肆的非正常男女往来痛心疾首,并由此反对给予提供便利的跳舞消遣,他指出“若此跳舞营业,有百害而绝无一利,直是卖淫变相,为祸害青年陷阱”[5]38,个人和国家都深受其害,“个人受其弊致毒害健康,精神丧失,侵逃财款,患病自杀,夫妻涉讼,家无宁日者,不可胜计。至对国家社会之害则如良家被化,良莠混杂,廉耻扫地,贻羞国族,又毋庸多赘”[5]342。至于现代的休闲方式,诸如运动、阅读、看电影等,陈嘉庚都较为接受,尤其推崇武术作为青年人的空闲消遣,尊之为国术,和国文一样重要,十分适合国人防身、休闲。
三、陈嘉庚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
(一)以传统思想为底色的现代化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天朝迷梦中惊醒,走上了曲折的现代化道路。外来的现代文明在武力上战胜了古老中国,也挑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想。被唤醒的中国人放下自大意识,比较中西文明,寻找强国富民的途径,改革自强的意识逐渐兴起,人的现代化思想日益显著。
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资政新编》提出一系列人的革新计划,人的现代化思想色彩浓重。19世纪末严复主张国民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梁启超描摹了具有独立人格的“新民”形象,探索现代人的发展目标,新文化运动则是开展了最广泛、最革命的关于人的变革、发展的讨论,但过于依赖西方文化,脱离现实民众。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作为实业家的陈嘉庚在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探索上深植于传统文化、广泛吸收西方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
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动地走上现代化道路,现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纠缠在一起,构成时代的主要冲突。陈嘉庚追寻的人的现代化是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根本、将现代西方文明作为有效补充的实践探索。在推进人的现代转化过程中,他的目标是强国强民,强调中国的文化精髓需要保存延续,“然保我国粹,扬我精神”[4]31,“我国固有之文化精神,万不能残缺,此理甚明也”[4]64。同时,陈嘉庚将西方文明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借鉴,根据社会现实提出中国人现代化的目标并付诸实践。陈嘉庚在后发型国家推动人的现代化,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关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陈嘉庚推动人的现代化的实践得以成功主要在于,他立足当时中国的现实——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的不平衡性。在推进人的现代化过程中,陈嘉庚注重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被忽视的以社会心理、日常心态形式存在的民间文化、下层文化,用民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满足现代化转型的需要。同样的,在推动海外华侨现代化中,陈嘉庚熟谙海外华侨在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跨国特征,从传统文化出发推动华人间经济、教育、文化交流,构建华人的现代网络。
(二)陈嘉庚推动中国人向现代转化的意义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大潮中,陈嘉庚从思想到实践都推动了中国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所追求的人的全面现代化体现了尊崇儒家传统思想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重,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嘉庚关于中国人现代化的思想和实践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出现“全盘西化”的倾向,他在塑造和培养现代中国人上注重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导地位,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的现代化道路。更为可贵的是,陈嘉庚关于人的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和实践契合了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陈嘉庚在海外主要活动于新加坡等地,其所引领号召的华侨也集中于东南亚。由于地缘优势,东南亚华人社会和祖国之间人员往来频繁,相互影响,因此中国现代化转型与华侨在异域的现代化紧密相连。历史原因造成了华侨华文教育匮乏、以会馆帮派为主要组织的状况,陈嘉庚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明确表达了华人会馆的使命是“对祖国则应如何补助国家,维护教育。对当地之工作,应谋闽侨之福利,赞助华侨教育之普及,联络侨团之团结力量,努力倡除华人不良之习俗等”[4]62。陈嘉庚在推动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推进了东南亚华侨社会的现代转型,促使海外华侨在居住国更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