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行业深度报道的思考
——以中国海油重大新闻事件为例
2023-06-02曲艺
■曲艺
锚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源央企正阔步前行。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如何采写有血有肉、见筋见骨的深度报道,展现新时代能源人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值得深思。笔者以中国海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为例,浅谈几点认识。
策划:立足吃干榨净
深度报道需有扎实的策划创意,提前思考如何更为立体、全景呈现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与意义,如此,后期的采写才能心中有数,事半功倍,这也是考验脑力的关键时刻。
以2019 年12 月13 日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现称“深海一号”大气田)开钻为例。
下手要找准“出发点”——2019 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实施油气行业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而深海是我国油气储量的重要接替区。此次开钻系中国海油首次独立担任深水开发井作业者,挑战可想而知。
由此便框定“落脚点”——为解决现实问题、推动长远发展,进行了哪些技术、管理等创新,海油人克服了哪些难题,实现了怎样的突破等,以凸显“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
内容确定后,形式也尽量多样。新闻分析、人物通讯要有;鉴于这是笔者第一次登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采访感悟类的短评也不能少。
实操中,笔者共采写了一篇新闻分析《深海掘“金”——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开钻助力提升油气自给能力》、一篇人物访谈《深水勘探开发值得更多关注——对话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深水钻井项目经理刘和兴》、一篇记者手记《在这里,读懂石油人的坚守》。此外,梳理“陵水17-2 气田小档案”时,一并整合相关资料,以“油气科普”为栏标推出《南海深水油气探勘挑战几何?》。
总结来看,策划时需把握一项原则——充分利用每次深入一线的机会,将一次探访的内容“吃干榨净”。
采访:捕捉细枝末节
采访时要脑力与眼力并用,善于在“望闻问切”中去粗取精。只有挖掘更多细枝末节,才能支撑报道走向纵深。
隐秘的角落或许暗藏奥妙。
2023 年5 月20 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并网投产。在其“奔赴”深海之前,笔者近距离观摩时发现,“海油观澜号”底部与水面接触的浮体结构表面有一条分界线,上、下两部分分别为橘黄色和黄色。追问才知,设计人员用深色和浅色将浮体平台标识为大气区、飞溅区和全浸区,以确定不同的防腐方案和板材厚度,而这也是“海油观澜号”能够屹立于台风多发海域的关键。
日常的穿搭也可透露玄机。
2021 年10 月15 日,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秦皇岛32-6 智能油田建成投用。登上平台后笔者发现,工作人员的劳保用品除了安全帽、工鞋等,还有一个黑色手环。笔者在采访中获悉,通过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人员在高风险作业区域划定了“数字围栏”,一旦有人进入,智能手环便自动发出警告。危急时刻,手环还可向陆地发出求救信号。这手环不但让员工“安安全全出海,高高兴兴回家”,同时也折射出智能化、数字化背后深层的人文关怀。
“我国首个”“我国首座”都是企业不可多得的新闻点,要挖掘其价值,需将观察的视角与思考的触角不断延“深”,这是做强深度报道的基础。
写作:创新切入角度
重大新闻事件报道除了横向的拓展,纵向的延伸也不容忽视。而这往往可以提供不一样的切入角度,让写作不落窠臼。
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储罐的设计与建造,是中国海油助力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一大抓手。2020 年9 月26 日,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4座22万立方米LNG 储罐在江苏滨海升顶。彼时22万立方米的容积尚为国内最大,笔者以《国之重“气”这样炼成》为题进行了报道。文中引用了该项目技术总监陈团海讲述的与韩国合作时,对方在设计文件审查时用了“shock”一词的事例。
待到2021年6月9日,6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开建。同样的工程,为另辟蹊径,笔者梳理一众素材后,选择以关键人物的成长为开篇——“陈团海的‘战场’又转移了。”从22 万立方米到27 万立方米,陈团海都是亲历者、见证者,以其每一方“战场”的开辟,引出我国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的进展与突破。如此,既避免了写作模式的雷同,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说服力。
其中的事例也有延续性。“韩国团队对我们27 万立方米储罐的设计进行审查,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对方的错误,就跟他们往死里磕。”陈团海的厚积薄发是“分庭抗礼”的底气所在,每一次与外方的交锋,都折射出我国在全球最大容积LNG储罐设计技术方面打破国外垄断的决心。
贯穿始终的人物叙事,也为后续30 万立方米LNG 储罐的建设埋下伏笔,为形成深度系列报道打牢基础。此外,这种聚人气的写法也让文章更接地气,易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