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社区导向的城市更新探索
——以天津市三岔河口片区为例
2023-06-02李艳菊王辛刘汝君薛瑞李岚洁
李艳菊,王辛,刘汝君,薛瑞,李岚洁
(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我国碳排量总量接近全球的30%,人均达到了全球平均的1.6 倍[1]。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一般性辩论中发表了重要性讲话,强调《巴黎协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世界目前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其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是保护地球家园和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重要举措,制定的目标是在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大量由土地利用活动引起的碳排放是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和出现气候变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碳排放量仅次于化石能源的燃烧[3]。应通过采取对策、规划措施、技术、激励手段及管理模式使碳排放指标降低或达到零碳排放,从而积极落实低碳建设目标[4]。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低碳社区与城市有机更新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减少碳源、增加碳汇与达到碳中和是研究的根本目标。落实到低碳社区建设及社区构成要素更新,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1)建筑层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例如使用太阳能发电,采用自然通风系统降低通风能耗等;(2)交通层面。在满足住户需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交通量,例如:办公与住宅建筑共存,建设社区多功能公共空间等;(3)生态层面。建设公共绿地以及绿色屋顶等,健全水循环系统,推行垃圾合理分类和收集等;(4)使用者层面。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顺应微气候特征,构建数字化智慧社区,提高公共参与度等。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低碳社区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对于天津市三岔河口片区的低碳社区更新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
1 国内外低碳社区研究综述
1.1 低碳社区发展背景
2003 年由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5],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2008 年日本将“低碳经济”发展为“低碳社会/城市/社区”。同年,英国提出《社区能源:城市规划对未来低碳应对的引导》,认为要达到节能减排,不同的社区规模应该采取不同技术,不能千篇一律。2010年由国际组织气候变化小组正式提出“低碳社区”,认为帮助社区制定低碳技术和策略来实现低碳社区的建设,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加速低碳经济繁荣[6]。从发展低碳经济到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社区,这一系列进程的推进,说明建设低碳社区是减少因土地利用活动产生碳排放的基本手段。
1.2 国内外低碳社区相关研究进展
本研究通过在CNKI 中国知网平台检索关键词“低碳社区”和“城市更新”,低碳社区相关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1)以及城市更新相关研究关键词聚类(图2)中显示,“低碳社区和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分别在2008 和2000 年左右已经比较丰富,“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碳排放、天津滨海新区、低碳发展”等是低碳社区相关研究中较为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土地整备、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空间、体系、城市文脉、工业遗存”等是城市更新相关研究中较为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图1 CNKI文献中关键词“低碳社区”CSSCI相关论文的聚类及时间分析
图2 CNKI文献中关键词“城市更新”CSSCI相关论文的聚类及时间分析
在国外,Middlemiss[7]提倡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制来鼓励社区成员改变行为,从而降低由居民生活方式产生的碳排放强度。Lancheros[8]提出了低碳社区一般遵守的十项原则,即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当地可持续性材料等。在国内,叶昌东和周春山[9]总结了低碳社区四种要素的建设内容。其他学者总结得出零能耗系统是低碳社区的建设内核,社区的规划策略主要包含土地利用模式、空间布局、节能建筑、再生能源、配套设施、绿色交通以及公众参与等诸多方面[10-12]。黄文娟等[13]总结提出,我国低碳社区的规划包含物质空间建设与非物质内容引导两个方面。颜文涛等[14]认为,低碳社区是通过提高多种建设和管理活动,调节社区各类主体的行为方式,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并且体现高效、低耗、健康、安全、紧凑、多样等特征[14]。2015 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提出,低碳社区是指通过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等,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的城乡社区[15]。仇保兴[16]将老旧小区的绿化改造分为“必要改造项目”和“拓展项目”两类。
综上所述,目前低碳社区在强调采用各类低碳技术和政府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基础上,辅以加强公众社会参与策略,从而降低社区能源(水电气暖等)、交通、固废等系统的碳排放,达到对社区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目的[17]。
1.3 低碳社区实践进展
我国目前低碳社区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或开发商推动,以实验项目为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寻找可以实施推广的低碳发展规划建造模式,例如广州亚运城社区、唐山曹妃甸生态城等。比较而言,西方已经出现较为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社区,例如丹麦太阳风社区、澳大利亚哈利法克斯社区等,均具备较为完善的低碳社区体系[17](表1)。
表1 国内外低碳社区实践表
2014 年和2015 年我国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18]和《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但是由于国内低碳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正式制定衡量低碳社区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付琳等[19]总结了国内关于构建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指出多数学者以低碳建设的领域进行框架划分,例如建筑、能源、交通、生态环境、管理、生活等。
1.4 低碳社区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越来越多的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出现,低碳社区总体呈现向智慧低碳社区发展的态势,智能化社区空间将在未来的低碳社区中占有更大比例。随着节能技术的提高,能源结构也将优化。低碳社区建设者们正在更多地关注社区居民的生活观念,并且引导居民的生活观念向“绿色低碳生活”的方向转变,从而使居民自下而上地自发参与到低碳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在对低碳社区的评价方法上,结合不同的社区情况,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统一的智慧指标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
1.5 研究思路
本文以天津市三岔河口片区为例,基于其保护更新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探索低碳社区导向的城市有机更新方式,形成低碳社区设计及评价思路(图3)以及三岔河口研究片区的设计导则(图4)。
图3 低碳社区设计及评价思路
图4 三岔河口研究片区设计导则图
场地研究主要从建筑、使用者、植物、水体、交通5个方面梳理场地碳源,提出减少碳源与增加碳汇的更新设计策略。在减少碳源方面,进行绿色建筑改造设计,以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为设计出发点,梳理与规划交通路线;在增加碳汇方面,分别对植物和水体进行绿色生态再设计。通过微气候物理实测、生理感应实测和心理问卷调查进行低碳社区改造“物理—生理—心理”三者动态适应性研究,构建天津三岔河口片区改造更新的指标体系,即以生活、建筑、交通和环境为出发点,对应定性和定量14项指标,以约束性指标为主,以引导性指标为辅。继而进行场地更新改造设计,探索城市社区未来的更新模式。
2 三岔河口片区现状研究分析
2.1 片区概述
天津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历史上因运河与漕运而迅速发展。三岔河口地处天津市市区的西北部,是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三河的交汇处,是天津的发源地,也被誉为“天津摇篮”。三岔河口片区历史文化元素丰富(图5),毗邻天津市热门旅游景点“天津之眼”;基地内部拥有600 余年历史的商业街估衣街和特殊保护等级的历史风貌建筑大悲禅院等;基地周边正拟建轨道交通站点。
图5 三岔河口研究片区历史沿革
目前,三岔河口地区已经纳入国家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范围。随着天津市城市更新战略的推进,该地区的更新改造正逐步实施。本文研究探索三岔口片区的低碳社区更新模式,不仅对重塑天津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国家双碳目标在空间层面实施也具有一定探索意义。该片区包括五个居民区、一栋综合楼、一栋购物中心和一个商贸城(图6)。通过明确该地区的碳源与碳汇对象,分别核算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将居民、商户等产生的碳排放分别纳入到对应的建筑系统碳排放和交通系统碳排放当中。本文场地内的主要碳源研究对象为建筑系统和交通系统,主要碳汇为场地内的绿化带,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系统产生的碳排放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图6 三岔河口研究片区地理边界及主要功能区
文中相关指标数据(采暖能耗指标、普通住宅用电量指标、居住建筑燃气用量指标、生活热水热量指标、公共建筑用冷能耗指标、公共建筑用电量指标、公共建筑燃气用量指标等)来源于《新建城市碳排放目标确定研究》[20],区内能源活动统计数据以《2020 年天津统计年鉴》为重要参考依据,其他数据来自《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2 社区碳排碳汇现状及其特点
(1)建筑。建筑的碳排放可分为居住建筑碳排放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建筑碳排放计算公式为[20]:
式中:C表示碳排放总量;Ri表示各能源的消耗量;EFi为i类燃料的CO2排放因子。
计算过程:将三岔河口片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用电量、燃气消耗量等各类能源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代入式(1),然后将得到的各类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相加,得到该片区居住建筑累计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理,将该地区公共建筑采暖等能耗及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代入式(1)相加,得到该片区公共建筑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
(2)交通。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按照不同的车型分别计算。交通系统碳排放计算公式为[20]:
式中:EMki为i类燃料驱动的第k种车型的CO2排放量;ECki为i类燃料驱动的第k种车型的能耗。三岔河口地区的交通能耗主要来源于小汽车能耗与常规燃油公交车能耗,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可以求得交通系统的碳排放总量。
(3)植物。三岔河口片区的绿地以防护绿地为主。实地调研发现,基地内植物种类多达18 种之多。其中灌木以卫矛为最多,占地面积大约有147 平方米;乔木以榆树为主,占地面积大约有90 平方米;其次为杨树、栾树、桉树和松树,面积依次为79 平方米、67 平方米、59平方米和53 平方米,基地内植物种类及面积统计见图7。每种植物固碳能力略有差异。在场地内,灌木类植物中,卫矛的固碳能力最强,单位叶面积固碳量为17.89 g/(m2·d)。乔木类中,杨树最强,单位叶面积固碳量为17.36 g/(m2·d),其次是榆树、白蜡树和栾树,分别以16.69 g/(m2·d)、16.61 g/(m2·d)和15.86 g/(m2·d)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量紧随其后,基地内不同植物的特性指标见图8。经过数据查询,场地内每种植物一天的固碳量最高的为榆树,固碳1 078.76 g,其次是白蜡树,固碳531.58 g。经过统计,场地内所有植物中榆树一天总固碳量最高,平均每天固碳8 630.08 g,其次是灌木类卫矛,平均每天固碳7 757.1 g,基地内不同植物固碳量统计见图9。
图7 基地内植物种类及面积统计
图8 基地内不同植物的特性指标
图9 基地内不同植物固碳量统计
将上述数据导入到地理空间数据库中,实现数据和地理位置的数据配准,得到社区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图。时空分布图显示片区地块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河流北部的商贸城和河流南部的综合大厦,因此确定其为碳排放重点改造对象。
2.3 微气候及使用者需求分析
片区使用者主要由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经商者、游客以及过境人员组成。其中,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和经商者在人员构成中占比最大。调查发现居民对于区域简单和睦的邻里关系和社区附近便捷通畅的交通较为满意。对社区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为:(1)缺乏绿化环境;(2)批发市场对居住区带来的负面影响;(3)周边风貌的改变导致陌生感增强;(4)居住区内配套设施不足。
小气候人体舒适度方面实地调研,选取公交车站、沿街商铺、社区内部、滨河区域发放调研问卷,得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小气候数据,包括热感觉、风感觉和体感舒适度等,同时记录测量调研地点的物理温度与风速,共得到273 份有效问卷。分析对比调查对象主观舒适度感受和现场仪器测出的舒适度、环境温度、风速值客观物理数据,力求得到最接近人体真实舒适度感受的场地小气候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温度为33℃,风速为二级西南风的小气候环境中,被调查者普遍感觉舒适;温度为35℃,风速为二级西南风的小气候环境中,被调查者无一例外感到炎热与不舒适。研究区域内不同温度下使用者舒适度统计结果见图10。在沿街商铺、公交车站和社区内部缺乏绿色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比社区内部种植有绿色植物的区域和河边的温度略高,可见增加绿色植物、增加植物群落的种类和丰富植物群落的结构是提升区域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有效手段[21-24]。
图10 研究区域内不同温度下使用者舒适度统计图
片区内的商贸区是华北重要的小商品批发集散地,经济地位及社会影响力在天津市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激活地块内商贸区的商业活力,对于复兴繁荣三岔河口经济区,发展天津“一主两副”的城市格局西站城市副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商贸区整体空间秩序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实地调研显示商贸区内社区居民楼建成年代久远,建筑绿色节能功能缺失;沿街立面景观不够美化,街边商铺风格趋于单调一致;商铺设置不规范、无秩序;影院街、锅店街仍然存在乱摆乱卖现象;公交线路设置不合理,运河南部的商贸区与北部的商贸区缺乏直达的公交路线联系,空间割裂的同时,使用者心理产生空间距离感;商贸区内绿视率较低,植被不足,使得商贸区内的碳汇能力较弱,同时植物吸收降低噪音的能力也变弱,不利于社区内营造安宁静谧的环境;商贸区外来务工人员居多,频繁流动的人口使得社区归属感较弱,人口流失严重,社区相关配套设施不足。
3 从传统社区走向“碳汇社区综合体”
依据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更新规划中的应用原则,“低碳建设”应为重点着力点,即把城市更新建设工作落实到社区的建筑、交通、环境、能源等方面。同时,建立健全低碳社区工作机制,优化低碳管理体系[25]。如何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提升人居空间的活力,同时有效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是解决当下问题的关键。减少碳源或碳排放量、增加绿地系统碳汇量以及平衡使用者的行为空间需求与环境感知,是对三岔河口片区更新规划的理想出路。基于此,在三岔河口片区规划设计中提出“碳汇、社区、综合体”的更新策略:尝试从碳汇角度着手,不囿于较小的商业办公等建筑综合体的圈层,将社区视作一个大型综合体;尝试提出碳汇社区综合体的设计导则,探索城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经济与社会和谐共存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3.1 基于建筑层面的改造策略:盘活存量,引入绿建
针对社区内居住建筑的修建年代较早,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考虑较少,导致如今部分住宅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且缺少公共活动空间,尝试提出从微观户型改造、中观楼宇改造、宏观交通功能组合更新的自下而上的低碳住区住宅更新方案[26]。
微观户型改造设计方面,通过实地调研与类比分析,选取场地内占比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户型组合进行研究。运用ECOTECT(2010 版)软件进行改造前住宅物理环境模拟,通过改变其开窗位置和部分非承重墙体的分配,解决户型内主要使用空间通风问题,使各个户型均有向阳面;改造前与改造后的CFD 流速分析图显示房间的通风量有所增加(图11)。
图11 改造前后户型及CFD流速分析对比
中观楼宇改造设计方面,为解决公共活动空间与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规划设计尝试将老旧居民楼架空一层、加盖顶层,一楼的住户可以移往顶层居住,且在相邻的两栋居民楼的楼宇之间加设二层平台。此设计有利于增加楼宇与植物组合的新方式,新设平台与灌木、乔木以不同的方式组合配置(图12)。
图12 楼宇与植物组合方式示意
宏观交通功能组合更新设计方面,住宅楼宇底层的架空与二层平台的加设,增加了住区内的户外公共空间,得以在宏观改造时重新规划用地,实现人车分流:将底层作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车空间与使用者的避雨遮阳空间,二层平台作为主要的室外活动空间,用以承担使用者不同类型的室外活动,增进邻里交往空间,提高社区居民归属感(图13)。
图13 社区改造后的功能流线分析
进行公共建筑改造设计时,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或形态的基础上,遵循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进行改造。选取场地内中部的滨水广场为研究案例。该广场为正在建设的天津地铁四号线与七号线的交点,且拟设了地铁东北角站。本文尝试以绿色建筑原则对原商业建筑进行改造,改为绿色商业办公综合体[27],响应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城市运营模式[28],该综合体生成分析见图14,改造前后风流速对比分析见图15。此改造方法避免了对存量建筑的大拆、大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内居住建筑现存的主要问题,有利于盘活存量建筑,构建绿色节能低碳社区。
图14 TOD综合体生成分析
图15 TOD改造前后CFD流速对比
3.2 基于交通层面的提升策略:慢性通道,低碳出行
从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角度入手,进行片区内交通的梳理与优化[29-30]。基于交通大数据分析天津市三岔河口片区的通行车辆分类,包括过境交通、地块内部功能单位需求交通、游客交通等,以此为交通优化的基础数据。加强大数据智慧交通系统配合公共交通规划,通过智能化选择行车路线,降低汽车由于拥堵带来的碳排放量,提升居民出行舒适度。
实地调研发现片区内金钢桥与永乐桥连接海河两岸,虽然方便人流车流交通,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遮挡“天津之眼”的视线与河景通廊。问卷访谈显示这两座桥为居民带来河流两岸的心理距离,居民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在桥的单侧进行活动。在优化交通系统时,应规范地块内所属功能单位行车路径,利用三岔河口片区周边道路进行过境车辆分流,完善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路规划,补全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步行系统交驳。倡导低碳出行,充分考虑慢行通道设置,增设并完善自行车绿道与步行慢行系统。
3.3 基于植物层面的改造策略:优化配置,加强碳汇
城市绿地系统承担城市主要的碳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城市作为主要的碳源,城市绿地应该充分发挥其碳汇功能,从而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助力建设低碳城市。本文尝试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植物配置,增加三岔河口片区绿地碳汇量。由于景观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运营维护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所以优化过程中在着重保留存量绿地的基础上,增配高固碳本土植物,滨河配置防洪耐涝的植物,滨水区结合下沉景观打造生态驳岸,人工辅助修复生态环境,以期收获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固碳植物群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选取基地内金钢桥生态节点改造设计为例,将植物分区划分为生活碳源区(距离居住区较近)和滨水氧源区(距离河流较近)。在生活碳源区主要考究植物固碳能力的强弱,即配置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在滨水氧源区主要考虑到植物的防洪排涝作用,即应选配根系较为发达、净化能力较强、耐水、耐湿并且兼具抗旱性和观赏性的植物,此外还需满足固碳量的要求。
3.4 基于使用者层面的提升策略:绿色商业,生态街角
低碳行为的养成是居民的自愿行为,因此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提升社区居民在低碳社区创建过程中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参与度,将“被动低碳”转变为“主动低碳”。在推动低碳社区建设时,应当“以人为本”,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角度出发,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目前三岔河口片区场地内无任何绿色消费空间及社区旧物交换空间,未达到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与前文所建立的碳汇社区设计导则的标准。增加居民旧物循环路线,可以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提升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并且获取额外利润。此优化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理念的肯定以及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等一系列重要生态理念的进一步推广。
规划设计尝试在基地内(商业街东南角)建设一个街道垃圾分类宣传示范长廊,倡导以物换物,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争创“无废家庭”。回收利用设施的设计原则为共同创造、服务触点、时空线性(服务路线最优化设计)以及可见性。场地内南侧区域临近商贸城,历史悠久的商贸传统使得片区内商业及配套服务设施占场地面积比较大,尝试进行绿色商业更新:将沿街商铺以三米宽作为一个铺面模数,每三个铺面便设置一个模数的公共空间,此公共空间具有降碳与休憩功能。同时,通过规律性的较小的公共空间设立,降低人行速度,美化街道环境,从而降低整个街道空间的碳排放。
4 结论与建议
天津市三岔河口片区的城市更新贯彻“以人为本,节能减碳”的规划理念,是一次关于“低成本、低冲击、渐进式”城市更新模式的重要探索。本文依据天津市三岔河口片区城市更新实践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此类传统社区的低碳社区保护更新提出四点建议。
4.1 存量建筑的低碳改造活化思路
针对传统社区内的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中应探索自下而上和由内而外的低碳节能改造设计。进行城市更新时,首先落实到宅基地层面,以栋为基本单元开展小尺度、渐进式的节能改造实践。居住建筑层面,尝试提出微观户型改造、中观楼宇改造,与宏观交通功能组合更新的自下而上的低碳住区住宅更新方案。公共建筑改造设计时,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或形态的基础上,遵循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进行更新升级,例如本案中对于商业建筑的改造,在响应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运营模式的前提下,顺应城市风廊,以期降低建筑能耗等。
4.2 推广慢性通道,促进低碳出行发展
三岔河口片区引入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模式,就地规划构筑完整交通体系。社区空间要素层面看,有针对性地完善交通格局,构建慢性交通结构形态,贴合街区发展实际,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街区与城市的活力,是实现低碳出行模式的核心空间策略。通过限制社区内机动车动静态交通,完善公共交通接驳,增设慢行通道,促使居民出行时主动选择步行及公交、地铁等的低碳方式。宣传使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等的绿色交通工具,增加步行系统的丰富性和生态性,将景观廊道和生态铺装多设计于社区内部之间,例如设置生态种植沟、雨水种植池和雨水花园等,此方式不仅可以使得生态交通的使用率提高,而且可以优化居住区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促使更多居民采纳生态交通方式。
4.3 因地制宜地探索碳汇植物配置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绿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方法尚不完善,导致目前城市绿地功能较为单一化。根据不同城市不同社区的地域环境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绿化形式和混合种类的植物配置,丰富空间布局,使被动低碳化向主动生态化转变。引进不同类型的植被,可以增加绿化,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感,同时满足自给自足的物质能量,缓解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以期收获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固碳群落,形成相对稳定可靠的绿色碳汇景观与生物共荣的景象。
4.4 基于低碳社区城市更新模式的主要应用问题与解决展望
(1)在实施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居民和规划师对经济增量的重视,易为城市带来高强度的开发,从而在开发过程中带来更多的碳排放。在探索低碳社区导向的城市更新推广应用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与冲突十分重要。在社区层面,一方面,改造强度的基准线应以旧城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作为标准与限制;另一方面,应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设施标准为目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完善补充绿色生活设施和空间,建构低碳新空间,例如智慧城市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设施的普及等。
(2)在目前低碳城市推广建设的过程中,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中显现的主要问题是建设工作开展“两极化”的分布,表现为在宣传活动与相关设施建设方面的工作较为充分,例如低碳宣传活动、节能改造、更新雨水回收利用设施等;但在低碳计量评估与建设方面缺少行动,例如碳排放评估、制定低碳改造方案、能源计量改造等。尽管上述问题在低碳试点社区层面上直接暴露出来,但归根结底,低碳社区试点创建涉及多部门、多层级的多个责任主体。因此,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有效推动低碳社区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统筹安排低碳社区建设与各领域具体工作的配合,以及协调好各管理层级间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