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治疗经验浅析
2023-06-01张勇谌业华
张勇,谌业华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泸州 646000)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疾病,常突然起病,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嘴角向健侧歪斜,不能作蹙额、皱眉、闭眼、鼓颊、露齿等动作,或有舌前2/3 味觉障碍、耳后乳突部疼痛、听觉过敏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出现面肌痉挛、面肌萎缩甚则口角反歪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1]。本病相当于西医“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因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受压,面部肌肉失去神经控制而发为面瘫[2]。中医亦称“口喎”“口癖”等,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风热等邪乘虚侵袭少阳、阳明经脉,致气血运行迟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3]。面瘫的中医疗法众多,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恢复良好,但若面神经损伤较重、治疗延误、治疗措施不当或患者体质特殊等,可留有后遗症。因本病影响容貌,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特别是一些年轻患者,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消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4]。
1 分期论治
初病1 周之内属面瘫急性期,此期风邪初中经络,邪气在表,此时针刺局部采用“多针、浅刺、轻刺”,以调达局部气血,改善循环,引邪外出,疏调纠偏。重用患侧下关、听宫、翳风,双侧风池,对侧合谷。风池施以提插泻法,手法宜轻,余穴不行手法。翳风位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乃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深部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孔出处;听宫位于耳屏前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处,属手太阳、足少阳经交会穴,深部分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等;下关为足阳明与足少阳之会,上述穴位下均有面神经或面神经分支分布,可疏调局部气血,改善循环,消退水肿,使治疗直达病所。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可祛风、清头目,为治风要穴。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属阳主表,可助疏风解表、宣通气血,是治疗表证的要穴,而面瘫早期,风邪初中,邪气在表,故谌教授治疗本病,只于此期针刺合谷。
谌业华教授于此期提倡针药结合治疗,针对早期面瘫用药多施以大秦艽汤随症加减。该方重用秦艽祛风通络为君,独活、羌活、细辛、白芷、防风辛散之品为臣,以助君药祛风之力。因风药多燥,易伤津血,故以四物养血荣筋,活血散风,并能制约风药温燥之性。配白术、茯苓以助生化之源,化生气血。甘草调和诸药,功兼佐使。故本方以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之品,针对初期正气虚弱,营血不足,卫外失司,风邪客络,导致经脉痹阻、脉络不通者,共奏攻补结合、邪正兼顾之功[5]。
1 周之后进入相对静止期,期间病情相对稳定,临床症状多集中体现。谌教授强调此期治疗重在疏调阳明、太阳经脉,激发经气,改善面部神经兴奋性,恢复面神经功能,选穴宜病证结合,随症配穴,祛邪纠偏。针刺多根据面肌瘫痪的部位取穴,如额肌瘫痪,取阳白、太阳;眼轮匝肌瘫痪,取丝竹空、瞳子髎、鱼腰、承泣;面肌瘫痪,取颧髎、四百、迎香;口轮匝肌瘫痪,取水沟、口禾髎、地仓、承浆;颊肌瘫痪,取颊车、下关、牵正,辨证结合四肢远端取穴。部分年轻患者或体质强壮者口眼歪斜可基本纠正。
半个月之后进入恢复期,谌教授认为此期经络失养,根据病情辨证运用远端腧穴、背俞穴,以调和气血、通络纠偏。循经选取肢体远端穴位,如曲池、外关、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等。阳明多气多血,取阳明经之曲池、足三里可补益气血、疏通经络;曲池、外关又可疏散风邪;三阴交、太溪、太冲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行气行血之功。背俞之脉,内通脏腑。明代张景岳说:“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当正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通过循经针刺远端穴位及辨证结合背俞穴,可通调脏腑气血,使筋脉气血得以充和条达,筋脉得养,面瘫自复。
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因面神经损伤较重、治疗延误、治疗措施不当或患者体质特殊等诸多因素,导致症状超过2 个月以上仍未能完全恢复。研究表明,经西医规范治疗后仍有15%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存在后遗症[6]。谌教授认为此期久病多虚夹瘀,邪气羁留,气血受阻,面部经筋失养,应结合体质,分辨虚实,随症选穴,以养经柔筋、扶正纠偏。重点针对局部症状遗留区域,结合经络循行、神经分布,采用个性化的局部治疗。重视经筋刺法,以面部瘫痪肌群的经筋排刺为主,如颊肌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约1 寸(同身寸)施1 针。多元化采用“局部微雕”刺法,对症状遗留区域施以围刺、齐刺、点刺、排刺,并施以“弹琴刺激”手法,4 指依次向外弹针柄,再顺势往内回拨,来回反复操作数次,动作灵活自如,形似弹琴,每5~10 min 刺激1 次,以激发经气,宣通气血,活血散瘀。对于久病出现痉挛者,为经络失养、引发风动,配以百会、四神聪、内关、太冲、太溪,安神补肝肾、养经柔筋、解痉除挛。如出现“倒错”现象,则在患侧少针,在健侧对应部位取穴平衡针刺,重视全身调理,辨证选用背俞穴,加强补益之功,使人体正气得补、气血得活,经脉通则顽疾可愈。
2 推拿
根据患者症状结合面部经络循行及面神经的分布特点,针刺结束后,配合自创面瘫推拿手法。患者面向医者而坐,医者以拇指指腹沿以下线路进行单向轻推手法:前3 条线分别从眉头、眉中、眉尾垂直向上至前发际分别自下而上轻推,再沿上眼眶、下眼眶分别从内到外轻推,从迎香经颧髎至瞳子髎弧形轻推,从地仓经下关至耳前弧形轻推,从承浆经下关至头维弧形轻推。按摩时手法宜轻,以患者舒适为度。指导患者家属,回家亦可操作,每天按摩3~5 次,每次、每条线路推拿30 次左右,一直坚持至面瘫症状消失后半年。
3 重视心理疏导,强调生活调摄
本病病程较长,且影响容貌,患者易出现焦虑、消极的不良情绪。故谌教授在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疏导,以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谌教授强调生活调摄在面瘫恢复过程中同样关键,重视面部护理,需避免冷刺激,如冷风、冷水、冷空调等。每天可予热毛巾热敷,先于健侧测试毛巾温度,以舒适为度,再将热毛巾轻托于患侧耳前后部位,每天可间断热敷多次。其次,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眼睑闭合不全者,可滴眼药水,保持眼部清洁。再者,戒烟酒,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66 岁,2012年3月25日初诊。主诉:右侧面瘫2年余。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侧歪斜,就诊于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周围性面瘫,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结合针刺、艾灸等,经治疗眼睑闭合及抬额功能恢复,但余症未见好转。后四处求医,间断予以中药内服(具体不详)、电针、放血等治疗,仍未痊愈。因本病既影响面部功能,又影响容貌,极大影响患者生活,后来诊。刻下症: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鼓腮吹气漏气,右侧面部麻木紧涩不适,舌淡苔薄白,舌边尖有瘀点,脉细弱略涩。西医诊断:右侧面神经炎(后遗症期);中医诊断:顽固性面瘫(气虚血瘀证)。治则:补气活血,祛瘀通络,扶正纠偏。取穴予以阳明经筋排刺,对颊肌施以围刺、齐刺、点刺、排刺,并施以“弹琴刺激”手法以激发经气、宣通气血、活血散瘀,配以百会、四神聪、内关以安神,肝俞、肾俞、太冲、太溪等穴滋补肝肾、养经柔筋。以上治疗每周进行3 次,10 次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月后,患者面部麻木紧涩感减轻,鼻唇沟、口角基本对称,信心大增。继续原法治疗半年后,患者面瘫的各种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根据症状及舌脉,结合其2年余病史,辨证属气虚血瘀。取穴予以阳明经筋排刺,对颊肌施以围刺、齐刺、点刺、排刺,并施以“弹琴刺激”手法以激发经气、宣通气血、活血散瘀,配以百会、四神聪、内关以安神,肝俞、肾俞、太冲、太溪等穴滋补肝肾、养经柔筋。诸穴合用,共奏补气活血、祛瘀通络、扶正纠偏之功。
5 小结
谌教授强调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重视针刺手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根据不同阶段采取分期论治,针法灵活,不拘一格。早期针刺采用“多针、浅刺、轻刺”,配合口服中药;相对静止期病证结合,随症配穴;恢复期根据辨证结合远端取穴、背俞穴;后遗症期重点针对局部症状遗留区域,采用经筋刺法,加以“局部微雕”,结合“弹琴刺激”等手法。同时配合面部推拿,并在治疗过程中重视心理疏导,强调生活调摄,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身心并调,体现了中医“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临床应用屡显佳效,可供临床医者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