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神”理论探讨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2023-06-01李达倪金霞聂里红孙静文李志刚
李达,倪金霞,聂里红,孙静文,李志刚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5)
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并伴随排便习惯的改变[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普通人群IBS 的发病率为1.4%~11.5%[3],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4]。根据临床症状,IBS 一般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定型[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亚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6-7]表明脑肠互动功能紊乱为IBS-D 的核心发病机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既是诱发IBS-D 发病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伴有不良情绪的IBSD 患者更易夸大躯体症状。随着精神心理因素对于IBS-D 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西医指南推荐IBS-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或抗焦虑、抑郁药物,有助于综合改善患者症状。针刺疗法作为中医的瑰宝,在干预心身疾病方面具有独到优势,能显著改善IBS-D 患者的整体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治神”层面,本文试从临床实际出发,论述针刺治神在IBS-D 中的应用。
1 IBS-D 的核心病机
IBS-D 归属于中医“泄泻”“飧泻”“濡泻”“腹痛”等范畴,多由外邪侵袭、饮食劳倦、情志不遂引起,基本病机是木郁土湿,肾阳不足,水谷摧注,下趋于肠,发为泄利。其中,肝郁脾虚是其核心病机,正如《四圣心源》所载“其一切诸症,皆缘土败而木贼也”。近年来学者们[8-10]逐渐关注到“心神失调”在IBS-D 发病中的重要性,临证中注重调心安神,与西医的脑肠互动(脑肠轴)功能紊乱理论不谋而合。脑肠轴指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建立的双向通信[7],由中枢神经系统(CNS)、自主神经系统(ANS)、肠神经系统(ENS)、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共同组成,脑肠肽作为其通信过程中的关键物质,与IBS-D 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密切相关,从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研究显示[11-12],IBS-D 患者广泛存在易紧张、情绪低落甚至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造成形神俱病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IBS-D 病位在形、内应于神,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针刺诊疗时应重视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形神并治、治神为要”在IBS-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2 形神一体,治神为要
形是人体一切有形之质的概括,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载:“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之生命活动有赖于“形”的存在,形是人体气化功能的载体。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外在表现,正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狭义之神指人体的意识、精神和思维活动。《素问·八正神明论》中“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视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描述了人神气充足时的精神思维状态。《灵枢·本神》中“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小针解》中“神者,正气也”,指出了神源于先天之精,依赖后天水谷之精气的充养,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人体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之机体,形与神俱,合而为一。《类经》记载“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高度概括了形神之间的关系,即形为神之载体,神为形之外在体现。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粗守形,上守神”,《灵枢·本神》言“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均明确指出了治神是针刺取效的关键。调神机之用,理形质之病,有神则形健,形健则神旺,以达形神兼备、形神合一的状态。结合临床中IBD-D 的诊治,试对针刺治神的内涵分析如下。
2.1 医者之守神 针刺治神,不仅指针刺诊疗中的治神,更对医者修身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医者作为医患关系中的主导,“欲先治人,必先治己”,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强健的体魄,是施术者对患者的一份责任。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正气。”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教导:“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遵先贤教诲,当修身养性、恪守本心,针刺诊疗中做到清心除欲,心如止水,精力集中,细察精微。医者自身精神气度佳,神气内守,方能帮助病家扶正祛邪。
2.1.1 针前宁神 针刺前,诊室环境宁静有序,医者凝神定气,做到聚精会神、气息调匀,“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临床上对IBS-D患者进行诊疗、采集四诊资料时,首先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整体状态,正如《灵枢·本神》所载“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由于IBS-D 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及对针刺的恐惧心理,针刺前尤其重视望神,“神藏于心,外候在面目”,“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通过望患者双目活动是否灵活柔和、是否具有攻击性或慌乱不安等表现,望患者面色之润燥以辨神气之盛衰、气血之盈亏。切诊时,尤其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在经络和腧穴上寻找异常变化,如压痛、酸胀、结节、条索状物、局部隆起或凹陷、松弛或紧张、虚软或硬结。经络诊察以循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腧穴诊察以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等穴为主。对于因不良情绪导致肌肉紧张、不易进针从而影响得气的患者,针刺前更应帮助患者稳定心神,医者须待之以微笑,语之以关怀,并把针刺治疗事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使之对针刺治病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助其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患者思虑蠲、气血定、信医不惑,则效宏力专。
2.1.2 施术调神 《针经指南·标幽赋》中指出“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针刺时,医者要聚气凝神,专心致志于针端,“手如握虎,神无营于外物”,进针后仔细体会针下感觉,通过相应手法,静候得气,同时引导患者集中注意力于针感。
2.1.2.1 百会、印堂———通督调神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属督脉,为手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之处,“犹天之极星居北”,处于人身之极上。本穴居“阳位”以调动全身之阳,统摄全身之神识。《针灸资生经》载:“百会百病皆主,人身有四穴最急应,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多项现代研究也证实了百会穴的调神作用,如郭孟玮等[13]发现电针百会穴配足三里穴能够有效改善IBS 模型大鼠的慢性内脏痛及其情绪心理障碍。
印堂穴属督脉,《灵枢·五色》言“阙者,眉间也”,位于脑海前庭、两眉之间,是望神之重要部位,古代医家称印堂处为“上丹田”,是“精、气、神”汇聚之处。《仁端录·卷五》云“天庭印堂,元神所归也”,印堂为神识之所在,刺之有宁神之效。近年来有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印堂穴的调神之功,如覃颖等[14]研究发现电针印堂穴可有效改善IBS 模型大鼠的抑郁精神状态。
《难经·二十八难》言:“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脑为“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修真十书》谓脑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百会、印堂一脉相通,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针刺可有效激发经气、调理脑神、安神定志,改善IBS-D 患者的精神状态。
2.1.2.2 内关、神门——宁心安神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之脉相通,可开胸胁之郁闷,协调阴阳之升降,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之阴维脉,阴维脉与胃经会于腹部,故既能调理中焦,又能宁心安神,一穴多效[15]。多项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内关穴之调神作用在治疗IBS 中的关键作用,如王珊等[16]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电针“天枢”“内关”穴均可明显改善IBS 大鼠的结肠动力异常症状。周瑾等[17]对IBS 模型大鼠进行电针干预发现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可降低IBS 模型大鼠肠道敏感性,缓解内脏疼痛症状。
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原穴,《高式国针灸穴名解》谓:“本穴开心气之郁结……使神志得舒也。”《素问·气交变大论》谓“神门绝者,死不治”,“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神门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为心气出入之门户,与内关穴相配协同增效。相关研究表明,神门穴配伍内关穴能够特异性激活主管情绪调节的梭状回、颞下回等脑区,相较单穴疗效更优[18]。
2.1.2.3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调补气血,精则养神 正如《素问·血气形志》中所载:“夫人之常数……阳明常多气多血。”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阳明虚衰,经气不利,气血生化乏源,一方面正气不足,抵抗外邪能力差,IBS-D 患者更易因寒冷刺激而诱发腹痛、腹泻;另一方面神失所养,易出现情绪低落、精神倦怠甚至焦虑、抑郁等症状。因此,调补阳明在改善IBS-D患者胃肠道及精神症状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均属足阳明胃经,天枢为大肠经募穴,善通调肠胃之气机。《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云“阳有阴疾者,取之下陵三里”,上巨虚、足三里分别为大肠、胃经之下合穴,根据“合治内腑”的原则,故两穴善疗大肠、胃诸疾。3 穴合用,可斡旋中枢,通补阳明,固后天之本。多项现代研究也证实了3 穴合用在针刺治疗IBS-D 中的优势,如陈碧玮等[19]对IBS 的配穴规律进行研究,发现3 穴配伍时以上巨虚、天枢和足三里组合出现频率最高。蔡羽宣[20]对近10年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针灸治疗腹泻使用频次最高的单穴依次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2.1.2.4 五脏俞——调脏神 《素问·宣明五气》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藏五志,“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主导于心”,“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神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是五脏所生之外荣,神分属于五脏,为心所主。若五脏气足血旺,精则养神,可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若五脏气虚血衰,神失所养,则易出现精神不振、焦虑紧张、悲观易哭、敏感多疑等表现。
五脏俞为五脏之气注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之处,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表属阳,五脏在里属阴,针刺五脏俞正得“故善用针者……从阳引阴”之意,可整体调节五脏气机,安五脏之神。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从巅入络脑”,脑为“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是人之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之地,针刺五脏俞可通过经络相连燮理脑神,恢复其用。五脏俞广为针灸名家所用,如李志刚教授临床应用五脏俞调理五脏神治疗失眠、抑郁状态、神经官能症等,疗效显著[21]。现代研究也证实五脏俞的调神机制,电针五脏俞能够降低海马组织中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表达,促进下丘脑中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缓解海马组织的病理损伤[22]。
针对伴有不良情绪的IBS-D 患者,针刺五脏俞可整体调整五脏功能,从阳引阴,调气机、畅情志,并配合大肠俞通调大肠腑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症状。
2.1.2.5 动守神针法——缓解急性发作 动守神又称动气针法,取动而得气之意[23],可以有效激发经气,促进经气的传导,加速气至病所,增强疗效,而且引导患者参与治疗过程,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处于IBS-D 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腹痛及随之而来的腹泻症状,可针刺双侧合谷穴及足三里穴,并在针刺过程中,边行针边嘱患者深呼吸,精神集中于患处并辅以按揉腹部,即刻疗效显著。《易经》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循经远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及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患者神志集中于患处,针穴与患处之气相引,可有效缓解患者急迫症状,实效性较强,是针刺治神在本病急性发作期的应用。现代研究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和合谷穴均有降低IBS 大鼠肠道高敏感、增强胃肠动力的作用,但合谷穴长于改善内脏痛,足三里穴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效应更具优势[24]。
2.1.3 针后养神 针毕,起针时应牢记“凡针毕拔针,最要精详,不可轻率忙乱也”,起针时应仔细体会针下气之变化,认真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变化,仔细询问患者针刺后的感觉和病情变化,同时根据病情选择开大或闭合针孔。起针后帮助患者调整好精神状态,正如《灵枢·师传》言:“告知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2.2 患者之守神 针刺时患者应放松精神,调匀气息,闭目养神,仔细体会针感,如静处山林之意境,令魂魄不着于外物,专注针刺信号的接受,以达到“神使”,促进治疗效果,不左顾右盼、娱乐聊天等,避免“形弊血尽而功不立”。针刺治疗结束后患者应遵医嘱,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健康的饮食起居方式,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使阳气能顺时收敛与潜藏,营卫气血调和,达到“精则养神”的状态。
3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65 岁,初诊日期:2021年5月10日,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0 余年,加重1 个月余。现病史:患者20年前因进食生冷水果过多出现腹痛、腹泻,甚则如水样,每日2~3 次,症状间断发作,每周发作4~5 次。患者曾多次往返就诊于北京市、哈尔滨市多家三甲医院,行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IBS-D。经匹维溴铵、益生菌(具体名称不详)等西药治疗后,疗效欠佳。通常在服药当天有即时止泻作用,但如果一旦停药,症状立即出现反复,且每于受凉、进食生冷及辛辣刺激食物时加重。否认其他慢性病史。近1 个月来,患者因受凉出现腹痛、腹泻,较前明显加重,大便不成形,甚则如水样,Bristol 分型为5~7 型,每日排便3~4 次,腹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6 分,肠鸣音重,无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手足畏寒,情绪低落,夜尿频,每晚2~3 次,食欲欠佳,寐尚可,时有眠浅易醒。面色白,舌淡暗,有齿痕,苔白稍厚,脉沉细。经络诊察双侧下肢脾经、胃经循行部位虚松感,腧穴诊察阴陵泉、上巨虚酸痛。辅助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便常规+潜血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泄泻,脾肾阳虚证。西医诊断:IBS-D。治法:温补脾肾,调神止泻。取穴:天枢(双侧)、上巨虚(双侧)、足三里(双侧)、百会、印堂、中脘、关元、阴陵泉(双侧)、内关(双侧)、心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肝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刺灸方法:嘱患者先取仰卧位,闭目养神、气息调匀,常规消毒后,医者调整好气息,全神贯注持针,选取腧穴,并可通过揣穴使取穴更为精准,先针刺足三里穴,直刺进针,专心致志于针端,仔细体会针下之气的变化,静候得气,认真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得气后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捻转角度在90~180 °之间,频率约200 次/min,配合患者精神集中于腹部,深呼吸并按揉腹部,1~2 min 后局部留针,仔细询问患者针刺后的感觉及病情变化。天枢、中脘直刺1~1.5 寸(同身寸,下同),行平补平泻法;百会、印堂平刺0.8~1 寸,内关直刺0.8~1 寸,均行平补平泻法,百会采用双针交叉对刺手法,小幅度捻转使局部酸胀、沉紧。针刺印堂时使针感下达鼻柱,局部有沉紧感;关元直刺进针1 寸,行捻转补法;阴陵泉、上巨虚直刺进针1~1.2 寸,行捻转泻法。其中,关元和足三里针后加灸10 min,留针20~25 min 后起针。再取俯卧位,针刺五脏俞,针身与腧穴部位皮肤呈约30~45°向下斜刺,迅速透皮,针入0.5~0.8 寸,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其中,脾俞、肾俞针后加艾灸10 min,留针20~25 min 后起针。每周予2~3 次针灸治疗,并给予患者鼓励及信心。嘱患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适量运动,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保持心情愉悦。
首诊:治疗1 周后,患者诉腹痛、急迫感较前明显减轻,且发作频率明显降低,腹痛NRS 评分:2 分,大便Bristol 分型为4~5 型,日行2~3 次,抑郁情绪较前明显好转。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效不更穴。2 诊:治疗2 周后,患者精神状态佳,诉几乎无腹痛,腹痛仅偶于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出现,每月发作2~3 次,平素大便成形,大便Bristol 分型为4~5 型,日行1~2 次。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稍细。效不更穴。后继予4 周、12 次针灸治疗巩固疗效。随访半年余未再复发。
按语:患者初因饮食生冷,寒湿困脾,久病失养,脾肾阳虚,加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郁极而发,冲突脏腑,发为腹痛,水谷摧注而下,发为泄泻。治以调神止泻、温补脾肾、化湿开郁。百会、印堂、内关通督调神;五脏俞调“五脏神”,安神宁神;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调运中焦、化生气血,精则养神,足三里动气针法又可缓解急性发作;关元、脾俞、大肠俞健脾益肾荣肠;阴陵泉利水湿下行。诸穴合用,形神并治,治神为要,以达形神兼备状态。
4 小结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开宗明义,“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明确指出了治神是针刺取效的关键,针对IBS-D “形神俱病”的特点,本文从针前宁神、施术调神、针后养神进行了阐释,更对医者之修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刺治神以医者为主导,辅以患者之配合,促进患者恢复到形神兼备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