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思考
2023-06-01王香莲
王香莲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途径。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工业和人口向城镇的聚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飞速提升,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衍生的土地资源短缺、生态资源损耗严重、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使我国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面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约束等种种问题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予以了确定,强调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生态宜居的城镇化,这为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新型城镇化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旨在推动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因此,梳理与剖析当前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探究破解之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面临的生态问题
生态城市意识薄弱。 首先,虽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越来越坚定,有些城市已实现了城镇化与生态化的“双赢”,但从多数地区现状来看,有些城镇居民的生态城市意识依然薄弱,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热衷于成效快、收益高的面子工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诸如城镇综合交通体系、污水收集管网与垃圾处理等未予以足够重视,导致城镇内涝、污水排放以及河流污染等,这严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其次,受生态制度不健全、生态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城镇产业聚集带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弃固体垃圾、土壤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导致城镇原有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给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峻挑战。再次,由于城镇化建设与城镇人口数量的激增,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在环境问题中的分量也随之加重。人们是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其生活方式如何关系着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许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后,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城镇相对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致使许多生活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部分城镇特别是城郊结合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这不仅导致生态资源的消耗,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涌现出许多超越资源约束和生态承载的破坏性消费。例如:一次性消费品塑料袋、餐盒、纸杯、卫生碗筷、卫浴用品等,尽管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但随之也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
非生态化资源浪费严重。众所周知,土地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然而,就目前来看,城镇化聚集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征收后的土地没有加以利用,出现了许多闲置的房地产用地或工业用地;征收的土地资源没有被合理利用,学校、医院等公共建设占地面积小,而豪华办公大楼、广场、别墅等建造规模大。与此同时,城镇产业也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有些工厂为了建造厂房,占用大量的耕地和森林面积,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部分失地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等原因,一时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加上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征地补偿安置费偏低或补偿安置不到位等,导致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有些难以维持生计。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度,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也会导致部分原土地承包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倘若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很容易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与矛盾,从而影響和谐社会的构建。城镇化建设难以避免地会导致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为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地方政府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就使得城镇原本有限的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它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致使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从而引发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外,在现阶段,净化空气、洁净饮水、优美环境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相对薄弱、供给产品匮乏,导致人们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与美丽中国的建设。
产业支撑力较弱。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支撑力的强弱。在城镇化初期,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至城镇化中后期,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有些地区已经采用了生态技术或低碳技术,有效降低了废气废物的排放,使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逐渐减少。但总体上来看,产业层次较低、转型升级较慢、结构不够合理、产业聚集度不高等现象比较普遍。现阶段,有些地方政府仍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即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对耗能低、排放量少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比例相对偏少,这种产业结构的失衡使得城镇产业支撑力相对较弱,加深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导致诸多城市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三高”问题依然突出,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之道
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助于提升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战略选择,其核心是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二者本质上是同步推进、相互协调的关系,都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关于如何在城镇化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对城镇化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有效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镇化健康良性发展。事实上,从人类近几百年的社会发展来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是亦步亦趋的,但也存在相异相离的现象。城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对城镇化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探寻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之道,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树牢生态优先的城镇化建设理念。生态优先之“先”,就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摈弃“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发展老路,深入践行生态优先建设理念,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全面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具体包括:发挥规划的引领与约束作用,引导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围绕发展质量与效益双提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将改造旧城构筑新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统筹兼顾生态环境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双向赋能,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城镇化要走上“新型”之路必須有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作保障,不仅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而且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开发保护制度,推进城镇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此同时,要完善生态环境污染预警应急机制及联防联控机制,搭建协调发展平台;健全城镇化建设生态责任体系和问责机制,把落实保护生态目标责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民众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和风气。此外,要建立健全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对有污染环境行为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对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处理污染物的企业,给予一些政策扶持或税收优惠,以降低其守法成本,双管齐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不断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没有产业集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就丧失了生命力。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质变,深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探索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轨迹。一是要牢固树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二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融合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生态产业发展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富有活力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格局。三是要抓实抓好科技研发和创新,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传统产业“扬弃性”发展,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推动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环保大格局
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走“三低一高”(即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碳排放、高综合效应)集约型发展道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设计规划之中;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实施严格的生态环保考核问责制和“生态考核”机制,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要构建全覆盖的网络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以便制定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并予以落实;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帮助群众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尤其是要帮助在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新城市人口,尽快融入城镇生活环境,合理处置生活垃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
从企业层面来看,城镇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也应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倡导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推动实现环保产业升级。企业要将自身效益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方式绿、产业新、生态美的发展新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开发多领域的绿色低碳项目,定期与企业附近的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征求大家的意见,积极采纳先进的环境管理体制,推进无害生态环境技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个人层面来说,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政府和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也是改善人们的生活。因此,城镇生态化还应体现在公民个人的行动上。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学习生态环境政策法规,提高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注重绿色消费,选择健康环保的生态化生活方式,减少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需求;倡导厉行节约和节能减排,比如节约水电、废弃物循环使用、开展“光盘行动”等,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自觉行动者;行使主人翁权利,加强对政府与企业的监督,督促政府和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构建一套政府主导、企业融入、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的多元主体相融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将生态文明价值融入全局发展过程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战略指引下,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仅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中,生态安全健康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持续动力。因此,在更加深入地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我们要坚持走“生态为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绿色城市、韧性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积极修护城市生态空间,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提升城市抵御冲击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系2023年度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贵州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