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程度副词“蛮”的语法化过程

2023-05-31谢文颖

今古文创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法化动因

【摘要】 “蛮”作为程度副词,使用范围较广。本研究基于CCL和BCC语料库,分析程度副词“蛮”的演变过程。上古时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蛮”由名词衍生出形容词的用法,搭配成分增多,使用范围扩大。明清时期,“蛮”开始作为程度副词在口语上使用,实现了由实词向虚词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蛮”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关键词】“蛮”;程度副词;语法化;动因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4-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4.042

“蛮”集中在我国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和客家方言区使用,现今通过网络媒体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表达,其演变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实词虚化”过程,即语法化过程。大多研究关注“蛮”常用词性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杨露(2019)对比了程度副词“蛮”和“怪”的用法,韦琳(2012)研究了程度副词“蛮”的使用规律。但关于“蛮”的研究存在一定空缺,未对“蛮”各词性演变进行具体阐释,也未将该演变过程置于语法化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分析其演变的内在动因和机制。

本研究从语法化的角度出发,以CCL和BCC语料库中的“蛮”相关语料作为分析基础,归纳“蛮”各词性的用法,研究“蛮”的虚化过程,进一步结合文化和政治因素,对其虚化的动因和机制进行探讨。

一、实词词性扩展阶段:由名词义向形容词义的扩展

“蛮”的语法化过程首先出现了由名词义向形容词义的扩展,这个过程中“蛮”的义项不断丰富,可使用的语境更加丰富。

(一)“蛮”的名词用法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蛮,南蛮,蛇种。从虫,䜌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蛮,南蛮。”

中国南方气候潮湿,温度适宜,多蛇类,造字者将南蛮看作蛇的后代,故“蛮”最早是中国古代南方某个民族的称呼,后经过不断发展,“蛮”的名词义使用范围不断扩展,成为南方各族的泛称,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1.“蛮”与“夷”“貊”等民族名称连用

(1)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今文尚书》)

(2)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今文尚书》)

“蛮”经常与“夷”“貊”等其他表示南方民族的名词连用,用来表示各方民族,用于泛指。例(1)例(2)分别与“夷”“貊”连用,用来表示四方民族。

2.“蛮”与一般名词连用,出现一定的修饰倾向

(3)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左傳》)

(4)魏时,寻阳县北山中蛮人有术,能使人化作虎。(《搜神后记》)

(5)若不出口时有所论,则雄辩无敌,然犹带蛮音,善为攻战,具在江夏大聚兵舰,欲袭襄阳而入武关。(《史书·册府元龟》)

(6)荆湖之民,向仰之笃,波及蛮俗。(《佛语录·禅林僧宝传》)

由于战争、政治因素,中原地区与其他地区民族的交流不断加强,“蛮”的使用范围扩展,开始与一般名词组合,用于表示与南方民族有关的人和事物。

例(3)和例(4)中“蛮”与“氏”“子”和“人”连用,表示除中原地区外其他民族的人。例(5)和例(6)中“蛮”和“音”“俗”连用,指不同民族地区的音和习俗,表示当地的事物。

在此阶段,“蛮”基本上作为名词使用,从最初的一个南方民族演变成南方各民族的泛称,随着与之搭配的成分不断增加,“蛮”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展。

(二)“蛮”的形容词用法

“蛮”作为名词开始与其他成分组合使用,出现了一定的修饰倾向。在战争的催化下,南方各民族在政治上逐渐处于弱势地位,“蛮”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情感色彩,其后所接成分也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蛮”形容词性的产生,出现了“利害、不通情理、强悍”等意思。

(7)虽然容他数十余个回合,他仍然一味蛮横,然后胜某以为他败阵而走,胜某并不追赶,任他逃走。(《三侠剑》)

(8)我们爷们下名帖来拜望,不知情理,以野蛮对待。(《三侠剑》)

(9)这里有技巧,不是蛮干的。(《李敖对话录》)

(10)他跟你胡搅蛮缠,乌臼老也能轻易地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以作家自有出身之路故。(《佛法修正心要》)

例(7)中,“蛮横”意为态度粗暴不讲理的意思,早期“横”有不讲理之义,多用于形容边远民族,故通常与“蛮”连用,经过长期的发展,“蛮横”词义融合,用于表示利害、不讲理。例(8)中,“野”和“蛮”通常连用,起初是对边远地区民族的称呼,后脱离具体语境,用来形容未开化、不文明的人和事物。例(9)中的“蛮干”逐渐衍生出形容词义,修饰“干”,表示没有条理地做事。例(10)中的“胡搅蛮缠”,古代“胡”和“蛮”都表示南方各民族,但在例子中修饰“搅”和“缠”,表示做事捣乱、纠缠不休的意思。

“蛮”形容词义开始扩展,最初是由“蛮”的名词修饰倾向转化而来,在使用中,“蛮”逐渐脱离了民族的语境,带上了一定的情感色彩,通过同类少数名词到一般名词再到动词的演变路径,完成了形容词义的扩展。

(三)形容词性演变成因

1.主观色彩转变

在早期文献中,“蛮”多是中性词语,从一个南方民族逐渐发展成为南方各民族的称谓,不包含强烈的感情色彩。而随着各民族的交战,中原地区占据了当时的政治强势地位,其他地区民族地位较低,“蛮”由此带上一些消极的主观色彩。名词赋予其主观色彩,会促使形容词用法的产生,使词语带上主观色彩,从而促进了其向形容词进行转化。

2.搭配成分增多

“蛮”从边远地区民族称呼等简单用法,随着各族交往的加深,演变出“蛮音”和“蛮俗”的用法。“蛮”一开始处于成分的中心位置,是主要的描述对象,故其名词词性相对稳定。而“蛮音”和“蛮俗”不再着眼于南方各族本身,而更多地关注民族中的人和事物,“蛮”开始让位于后面所跟的成分,“音”“俗”等,成为主要成分,“蛮”逐渐演变成修饰成分。修饰性是形容词性质的一部分,他通常为中心成分服务,从搭配的角度来看,“蛮”是具备形容词的一些特殊性质,故受到搭配成分的影响,“蛮”衍生出了形容词性。

三、语法化阶段:由实词转向虚词

副词“蛮”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小说口语中,多来源于吴方言、湘方言和赣方言,“蛮”向程度副词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蛮”作为状语逐渐虚化

“蛮”的虚化,在形容词性普遍运用时,就已产生。形容词“蛮”多使用于名词前,充当中心语,也出现了修饰动词的情况。“蛮”在修饰动词的结构中充当状语,逐渐产生虚化,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展。

(11)岂知这些不明道理之人,只要蛮做蛮吃,岂有天上如此没清头,把神仙与你这伙人做了去?(《二刻拍案惊奇》)

(12)也不问着来历,只说是小老婆,就该一味吃醋蛮打罢了。(《二刻拍案惊奇》)

例(7)至例(10)中的“蛮”具有形容词的典型特征,但从例(11)例(12)中,发现“蛮”修饰的不再是名词,其位置发生变化,多修饰“做”“吃”“打”等动词,充当状语。刘坚认为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实词句法位置的变化而诱发的。一个实词长期处于动词之前,这个实词就很有可能会虚化,从而虚化成为副词。“蛮”的位置逐渐固定在动词前,有一定的虚化趋势,为程度副词“蛮”的虚化提供了可能。

(二)出现程度副词“蛮”

程度副词“蛮“出现在明清时期,大多带有方言的语法特色,随着各民族的融合,民族间的交流不断深入,程度副词“蛮”不仅出现在口语中,也出现在一些正式文体中,通过语料归纳,将程度副词“蛮”的用法分为以下几类:

1.“蛮”后接形容词,可接单音节、双音节形容词,表程度

(13)二少格闲话蛮准,大家只当呒拨格件事体末,拉倒哉啘。(《九尾龟》)

(14)一直以来,我都蛮佩服李敖先生、基辛格、李光耀,或者戈尔巴乔夫。(《李敖对话录》)

例(13)和例(14)后分别跟着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表示“很”“非常”的程度,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频繁出现。

2.“蛮”后接动词,多为心理动词和一些动词短语

(15)如果有人找我出去玩,还是蛮愿意的。(微博语料)

(16)他本人对东方人不存在任何偏见,实际上,他蛮喜欢他们的。(《缅甸岁月》)

(17)源氏公子想:“如此看来,他倒蛮有把握。(《源氏物语》)

例(15)和例(16)后所接的“愿意”和“喜歡”为心理动词,表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程度。例(17)“蛮”后所接的“有把握”属于动宾短语。此用法多用于现代汉语中,其词性越来越稳定,后接成分也越来越丰富。

3.出现“蛮X蛮Y”的固定结构

(18)小鱼小虾,是小动物的尸体,可人却觉得蛮香蛮脆的。(网络语料)

“蛮X蛮Y”的形式,是从意义较实的副词向意义较虚的副词转化而来的,例(18)中的“蛮香蛮脆”理解为很香很脆,“蛮”修饰形容词,意义更加虚化。

4.“蛮”前接表示语气的副词,如“应该”“肯定”“可能”这样的副词,表示猜测、强调的语气

(19)听到这个消息,你肯定蛮失落吧!(网络语料)

在此用法中,“蛮”作为副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不仅表示程度,还增添了一层对目前事情和状况猜测的意味。

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蛮”的程度副词的用法,判断一个词是否虚化,可从其语义、语法等方面去判断。语法化通常是指一个实词从实到虚,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表现为实词的意义逐渐消失,位置相对固定和黏着。一方面,从意义来看,例(13)至例(19)中的“蛮”,已经丧失了早期的名词义和形容词义,而是演变出“很”的程度副词义,意义更加虚化,可理解为是一个去语义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从用法来看,例子中的“蛮”位置逐渐固定,多用于形容词、动词之前,黏着性也有所加强。由此可推断出“蛮”开始虚化,并且最终形成了程度副词“蛮”的用法。

(三)“蛮”语法化的原因

刘坚认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因素主要有句法位置改变、语义分析、语境影响、重新分析等。本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影响“蛮”语法化的原因。

1.使用语境变化

“蛮”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也多出于方言,在文学作品中作为人物的口语进行运用。在古代汉语中,由于政治和战争的因素,各个民族一直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环境中,也造成了“蛮”使用的不平等语境,在使用过程中带有消极的主观色彩。而近代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意识逐渐加强,提倡各民族平等,这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也为“蛮”的使用提供了平等的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中,“蛮”作为“很”程度副词的用法,体现了统一的国家语境下,各地区人民追求平等自尊的心理。

2.语义和语法位置变化

语法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语义和语法位置的变化。“蛮”在发展过程中,句法位置从名词前,演变为动词和形容词后,并逐渐固定下来,促进了“蛮”的语法化。与此同时,“蛮”的语义也发生了变化,从“南方各民族”到“未开化、不讲道理”再到“很”,“蛮”的语义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意义较虚的“很”。

3.使用频率提高

根据BCC语料库中的数据对比,“蛮夷” 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频次达到14983,而在现代汉语中仅有805,而“蛮喜欢”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频次为0,在现代汉语中使用1771次。作为名词的“蛮”,在古代汉语的使用频次远远高于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次;作为程度副词的“蛮”,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频次低于现代汉语。使用频率的提高,扩大了副词“蛮”的使用范围,提高其生命力,促进了“蛮”的语法化。

四、结语

“蛮”作为程度副词在交际中使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搜集大量的语料,通过语法化的研究视角,将“蛮”的词义演变分为实词词义拓展和语法化两个阶段,发现“蛮”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程度副词出现的,而是经过了名词到形容词再到程度副词的演变过程。一方面,在上古時期,“蛮”最早是作为名词出现,表示南方某个民族,经过词义的扩展,演变为南方各民族的总称。受了政治和民族因素的影响,“蛮”从名词义发展而来的形容词义,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多表示“强悍、不讲理”。另一方面,形容词“蛮”修饰动词作状语,意义更加虚化,为之后的语法化奠定了基础。随着句法搭配发生变化,句法位置相对固定,语境产生变化,使用频率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程度副词“蛮”。

本研究以大量的语料为数据支撑,较为清晰地分析了“蛮”的语法化过程,深入地了解“蛮”作为程度副词的语法特点,也为现今特殊的“蛮”类用语提供了一定的解释。

参考文献:

[1]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1).

[2]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01):3-15+93.

[3]李雪.说“蛮”[J].北方文学,2019,(20):269-270.

[4]龚娜.湘方言中的“蛮”类程度副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6):96-101+108.

[5]王静.“贼”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演变机制[J].安康学院学报,2020,32(01):79-84.

[6]胡凯玲.“怪”的语法化过程[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01):101-104.

[7]杨露.融方言义的程度副词“蛮”“怪”的量级比较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6):93-97.

[8]陈耀恒.“蛮”词义扩展的认知语义学分析——“蛮”的变与迁之一[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03):7-12.

[9]朱璇.句容话程度副词“蛮”的语义特征、分类及量级考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04):68-70.

[10]赵乔翔,周香琴.试论“蛮”的词义及感情色彩的演变过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03):117-120+150.

作者简介:

谢文颖,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法化动因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与对策探讨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