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2023-05-31彭俊邱艳萍
彭俊 邱艳萍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中简称“课标”),从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由于劳动价值观是劳动素养的核心内涵,劳动教育可定义为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知”“意”“行”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一、劳动教育新课程标准核心内容
1.形成了与劳动素养相匹配的课程目标体系
课标提出了劳动课程要达到的总目标,包括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课标还提出了学段课程目标,按照学段,围绕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各学段课程目标之间体现连续性、顺序性、进阶性的特点,为各学段的劳动课程开设提供了目标引领。
2.构建了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劳动任务群是将知识技能基础相近、功能相似、性质相同的劳动任务归纳在一起的一组劳动任务。在此基础上,课标对劳动课程进行了规划与设计,确保了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并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共设计了十大作业群体,涵盖三种不同的工作类型,不同的学习阶段安排不同的工作类型。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分为四大类: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生产劳动分为四大类: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大类。
3.提出了可操作的课程实施要求与建议
课标关注劳动课程实施要求与建议的引领性、建设性、可操作性,在课程内容活动建议部分提出可实施的活动,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建议,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出劳动项目开发、劳动过程指导、劳动周设置、学校与家庭和社区协同、劳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课标高度重视劳动安全问题,从理念到实施、从目标到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和机制建设,注重课程实施的安全性评估,适时提出安全提示。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1.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劳动教育是一个多功能、多要素、多途径综合实施的过程。劳动教育不仅涉及“劳动”方面的内容,它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政治觉悟也是触类旁通的。劳动教育既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觉悟,又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更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有效途径,对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青年有很大的助力,可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也是教师提高职业素质的契机。通过教授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劳动中来,使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意识不断增强,知识更加丰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使理论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职业素质。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的培养,是德育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而劳动的具体形式中蕴含的思想和行为的交互,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脑力层面的提取信息失败或体力层面的操作失败等问题,为了成功实施劳动行为学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抗挫能力和社会调适能力。学生在经过艰难的劳动后,对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认识才会更深刻,对劳动者、劳动本身产生的敬意才会更浓厚。
三、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现实困境
目前,中小學劳动教育的呼声虽高,但在具体落实上还缺少完整而系统的计划,文化课占整个课程体系的比例依旧很高,加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学劳动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学场地与配套设施匮乏
教学场地与教学配套设施一直都是保障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因素,高标准的教学配套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诚如前述,课标已然规定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为各学段系统且细致地规定了丰富的课程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提供符合要求的教学配套设施来支持劳动课的开展,而这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实施都有难度,场地不足、设施难以更新是大部分学校的“痼疾”。没有专业化的场地与配套设施,许多课程内容无法得到良好开展,进而影响劳动课与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课标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2.课程安全防护基础薄弱
课标对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规定,主要分为三大类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其中部分课程如低学段的烹饪、种植、养殖等,高学段的维修家电、金工、木工、电子以及新型技术体验对于学生来说存在较高的难度,不仅制约教学工作的推进,还会影响学生整个课程实践的体验,以上课程中涉及农药、火、电、刀、电焊等风险较高并且学校严格管控的器械和物品,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现实中许多学校的课程安全防护基础配置很薄弱。
3.专业化劳动课教师不足
课标规定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独立的课程就需要专业的教师来任教,而在部分学校中甚至存在文化课教师不足的情况,更不用说此前未曾得到充分重视的劳动课师资。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若要按照规定来完成系统细致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压力很大,且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均无法得到良好保障。
4.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滞后
课程考评标准对课程实施过程有导向、鉴定、诊断和改进等作用。课标对劳动课课程内容做了系统科学的规定,而这也给其考评标准、考核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不同课程内容都需要不同的考评标准与考核方式,考评标准的制定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给劳动课的良好开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劳动课与文化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实践性,而实践性也就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独特性,而以往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评价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且无法以 “分数”加以量化,对于学生的实际表现缺乏评判依据,没有具体的评价内容,体现不出区分度。这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发展,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既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劳动体验和收获,也难以实现科学评价,达到公平公正的效果。
四、中小学劳动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强资源利用,拓展教学配套渠道
课标的发布给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出新要求,教学配套要求与标准的提升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学校一方要正视现实,充分认识到并积极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一方面,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当地中小学建设的经费支持,帮助学校解决教学场地以及教学配套设施等硬件问题,助力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得到优质、高效的开展。另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利用校内外资源,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拓展劳动实践基地的行业和类别,使劳动实践基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例如,学校应积极寻求与所在地其他学校、企业、工厂等的合作,建立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厂合作等模式,为劳动课的实施开拓更多样、更灵活、更真实的教学场地。
2.加强防护措施,保障勞动教育安全
有关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安全问题必须要优先考虑。此次课标中涉及许多存在安全隐患的课程内容,如烹饪、金工、木工、电子等,都会使用到火、电、刀和各类机械工具等风险较高、学校严格管控的器械与物品。为保证劳动课程安全开展,一方面,学校在上课前应设计好教学器具,优先使用更安全但不影响学生课程体验的工具;如刀具可以使用陶瓷刀或塑料刀,涉及火、电的课程要给学生们配备护具加以保护,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学校要制订严格的劳动课安全操作和教学流程,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做好安全防范和紧急处置预案。在课前将安全知识、操作细则、注意事项向学生们讲解清楚,并安排教师全程跟进看护。只有具备系统完善的安全教育措施,才能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确保劳动课的安全、高效开展。
3.加强师资培训与挖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力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和学校的劳动教育的成效。要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落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劳动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打破单一学科的思维局限,摒弃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的劳教教师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劳动教育新形势,改善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实践行为,帮助教师理解和内化劳动教育理念,提高劳动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意识。二是教师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技能;同时,要深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强化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应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合作。另外,通过加强沟通,促进学校与学生家庭的协作,采取“双导师制”,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保证中小学的劳动教学质量。
4.加强考评标准创新,改善劳动教育质量
劳动教育能否得到实施、实施是否规范、学生是否参与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成效高低等,都有赖于考评体系的约束和度量。在劳动教育中,应将每日的劳动积累与期末绩效评估相结合,以区别、评估。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引领下,课程评估应以劳动能力为标准,通过课程评估来培育具有劳动者素质的新一代。考核要向重视劳动教育的进程转变,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改革劳动教育的过程评估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和领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此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身体参与、身体参与的程度、身体参与劳动的行为,使他们通过对身体的控制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使他们的身体充分、自主地感知和体验劳动教育,从而充分参与到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去,使他们的劳动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评估的规范,并协助中小学建立起一套系统、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以保证其实施。同时,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建立一种全面、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方式,使得劳动教育评估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提高劳动教育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长此以往,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会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卫红
注:本文系2022年陕西省地方课程、地方教材及教辅资源研究课题“宝鸡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201005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