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究

2023-05-31张春季

新校园 2023年1期
关键词:杨靖宇家国情怀

张春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家国情怀素养为高中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之一。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渗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很有必要。笔者拟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24课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内容为例,探索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一、巧借音乐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导入犹如“前奏曲或序曲”,在讲授新课前,笔者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播放结束后,向学生发问:“歌词中提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歌词中为什么说当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展示思考成果。这样的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二、活用教材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中外历史纲要(上)》有很多新增的内容,除了正文之外,增加了若干辅助栏目,例如:“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等。这些栏目史料丰富,对其蕴含的育人功能要充分发掘。当学习到全面抗战开始的内容时,我向学生展示了第23课的“问题探究”栏目中的两则史料(节选):

史料一: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7月15日),《周恩来选集》

史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年7月17日)

要求学生阅读上述两段材料,分析国共两党对待卢沟桥事变的态度,谈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形成的理解。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展示了本组的探究成果。笔者进行了点评:日本步步紧逼,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国共两党审时度势,携手共同对敌,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探究,既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有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滋育。

三、创新教学形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历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当学习到“在共產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我们的老乡杨靖宇将军的资料,在课堂上扮演杨靖宇将军,讲述杨靖宇将军从内地到东北,领导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的事迹。学生讲述完毕,笔者进行点拨。1932年,杨靖宇将军受中共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从此,他远离家乡,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直至弹尽粮绝,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英烈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东北抗联精神,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忧患意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视死如归、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民族气节。在分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整理与杨靖宇将军相关的资料,不仅拓展了知识面,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乡土史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四、巧借高考真题,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高考命题专家刘芃教授认为,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因此,笔者在第24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相关内容时,引入了2022年湖北省高考历史试题第8题: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耙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A. 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

B. 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

C. 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学生思考回答后,笔者进行了点评:依据题干,朴素的农民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这是发动与依靠民众的体现,是全面抗战路线的体现,因此D项正确。

通过研究高考试题,既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五、利用影视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优秀的影视资源是历史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有故事情节,且直观生动,能够陶冶学生思想情感,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引领学生思考问题“东京审判的意义和不足”时,笔者先是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该纪录片以西方人的视角记述了日军当年在南京的暴行。紧接着,又播放了纪录片《东京审判》。通过这些纪录片,笔者引领学生深入历史,感悟历史,不忘过去。可以说,东京审判是对正义的一次彰显,在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如:天皇缺席审判;没有对日本进行的细菌战、化学战进行认真的追究和审判;不少重要战犯漏网或者被包庇,等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珍爱和平,但我们决不能遗忘历史。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应以此鼓励学生,志当存高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对某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卫红

注: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基础教学研究室课题“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JYKT222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杨靖宇家国情怀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
英雄杨靖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