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石油的李四光
2023-05-31韩济鸿
韩济鸿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这是我国伟大科学家李四光说过的一句话。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当年,他在去武昌学堂填写报名单时,把“姓名”一栏错看成了“年龄”,写上了“十四”,当他发现写错时已经晚了。正犯难时,他抬头看见前面大厅正中挂的横匾上有“光被四表”4个大字,灵机一动,把“十”字添了几笔变成“李”字,而在“四”后边加了“光”字。就这样,他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李四光。从此,这个14岁的少年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
1904年7月,李四光因为成绩优异被破格送到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先生对其大加赞赏,并送给他8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1913年10月,他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李四光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李四光回国任教。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他担任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其间,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在野外奔波,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山川;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在国外的李四光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在1949年年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一些西方地质工作者到中国勘测地质,得出“中国贫油”的结论。李四光不怕失败,不畏艰险,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以證明“中国不贫油”。果然,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1959年9月,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在这之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和其他油田相继建成。随后,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在李四光的领导下,我国地质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推翻了“中国贫油”的定论,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这也是他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