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2023-05-31田德宝
田德宝
摘 要:板栗是中国特产的优质坚果,营养丰富,入口后非常甜、软。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对板栗市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人们对板栗品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介绍了板栗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提高板栗产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关键词:板栗种植;栽培技术;经济效益
近年来,消费者对板栗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多数生产者已开始大规模种植板栗。相关数据显示,板栗(图1)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它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在中国许多出口特产中有较高的创汇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不优、管理水平低等,我国板栗生产中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因此,研究优质、高产、高效的板栗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板栗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1.1 施肥
合理施肥是板栗生产的基础。板栗施肥要以土壤施肥为主,以改善土质、增强保肥功能,为板栗的生长发育供给全面营养。增加磷的使用可以提高板栗的磷水平,并增加树体枝条的芽数。通常在深秋落叶后,施用基肥,以主干为核心,在树冠外缘的垂直投影部位开挖一个环状沟,将腐熟的有机肥撒入沟中,与土壤混合,然后覆土封闭。或将肥料均匀分布在冠层内外的土壤中,并结合其他管理措施进行土壤轮作[1]。此外,追肥每年进行两次,首次追肥可在板栗树萌芽阶段与生长时期实施,在雌花分化时期,重点是尿素。第二是在果实膨大期,以混合施肥为主。板栗的施肥量,一般按照板栗树长势、产量、栽培密度、土壤条件,以及品种特性确定[2]。
1.2 整形修剪
板栗树的修剪时期主要为冬季和夏季。冬季修剪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15天完成,目的是培养合理的树形,清除内膛过密枝、细弱枝,调整留枝量,使留下的枝条均匀分布,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了促使栗树的发育和雌花的生长,夏季修剪一般是在7—8月,主要是疏除过多、过密的营养枝。在生长季节内采用抹芽、摘心、除雄等方法,以提高雌花数量和板栗质量[3]。
1.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显著增加板栗产量,也可提高经济效益。板栗株行距通常为3米×4米、3米×5米。对于合理密植板栗,按照生长水平、土壤条件和品种优势选择密植间距,一般每公顷900~1200株,平坦地带种植应在每公顷1200株以下。因为板栗园在若干年内将形成大量树叶,这会导致栗實品质不好,所以,对于密植板栗应该控制株行距,以实现密植板栗树的合理化,从而实现板栗的丰收丰产[4]。
1.4 病虫害防治
栗树的病虫害主要为叶螨。通常,在每年5月开始,先用锐利的小刀刮断一圈大约15厘米的栗树表皮,接着再均匀涂上杀菌剂,最后再用塑料薄膜包裹,一般每10天涂1次,以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侵害。对于幼苗,可以直接使用杀菌剂等农药。而板栗病害的发生,也与树龄、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由于老栗树、幼树抵抗力比较差,特别是栗树的生长发育不良,更容易诱发病害。在对病虫害的预防上,应注意化学防治、物理预防、农业综合治理,此外还有其他综合治理措施与以上各种防治措施的结合。
1.5 收获方法
1.5.1 打栗苞法 用竹竿将树上的栗苞打下来,拾取栗苞集中堆放在背阴通风处,栗苞堆积60~80厘米厚,其上覆草,并泼洒适量清水,数天后待栗苞开裂取出板栗。此法优点是采收时期集中、速度快、节省劳力。缺点是部分板栗尚未成熟,影响板栗质量、易打断枝条,影响次年结果。
1.5.2 拾栗法 在板栗果实完全成熟后,刺苞裂开,板栗的果实基部与总苞分离,自然落地。为了便于采摘,采摘前一定要清除杂草,然后摇晃栗树直到板栗掉下来,再开始捡拾,注意及时储存。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果实饱满,产量高,品质优良;缺点是采收延续时间长,落地板栗不及时拾取,板栗易失水风干。
1.5.3 拾栗法与打栗苞法相结合 早期用拾栗法,后期用打栗苞法,早期采摘板栗,既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板栗质量,又可以保证板栗的出货速度,实现板栗经济效益最大化。
2 板栗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2.1 板栗单位面积产量现状
2.1.1 板栗生产现状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板栗生产国,而中国板栗也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高抗逆性而闻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08年,我国板栗采摘面积已达26.0万公顷,总产量约为145.0万吨。2018年,我国板栗的采摘面积扩大到34.1万公顷,总产量为196.5万吨。同全球第2个主要板栗生产国玻利维亚相比,中国的板栗采摘面积几乎是其6倍,总产量是其23倍。表1显示了2008年和2018年全球板栗生产和采收规模排行前五个国家的信息。显然,我国板栗的采收规模和生产相对应,数量巨大,有着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且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不但基地众多,而且成长后劲十足,采收规模增长了31.15%,产量增加了35.52%。
2.1.2 我国板栗生产现状 中国作为板栗的主要原产地,板栗栽培地域分布广阔,品种资源丰富。依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目前我国板栗的主要产地为湖北省、河北省、山东省等,2018年湖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的板栗产量均十分可观,产量分别达到4.05×105吨、3.74×105吨、2.67×105吨,相当于全国总产量的46.02%;板栗产量在10万~20万吨的地区有云南、辽宁、湖南、广西和河南,占全国产量的28.71%[5]。
2.2 板栗种植利润分析
2.2.1 种植前景 近年来,燕山、太行山、沂蒙山等地已成为我国板栗主产区。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板栗龙头企业+板栗专业合作社+板栗基地+栗农”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除传统板栗产业外,利用板栗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建设板栗采摘园,实现板栗产业多元化发展。板栗收入已成为部分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板栗产业也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板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小城镇建设、乡村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进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板栗的种植前景仍然相对较好。
2.2.2 市场价格 经常吃板栗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吃板栗可以缓解一些常见的不良症状,甚至有一定的药用效果,这就是板栗的价格较高的原因。一般来说,其价格每千克在10~15元,而在其他国家,价格可能更高,甚至达到40元。
2.2.3 种植成本 一般来说,板栗需要3~5年才进入结果期。事实上,即使在第3年收获,收获量也不会很大。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说,种植1公顷板栗通常要花费7000元以上,而这项投资仍然相对较高。
2.2.4 种植利润 板栗一直是传统的国内外畅销产品,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是著名的木本粮食作物。板栗生长适应性强,适合种植于山区、丘陵、河滩等地,且耐旱、病虫害少,管理省时省力,劳动成本不足苹果的20%,投资仅为苹果的10%,属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树种。除了坚果的食用用途外,板栗树的木材也有广泛的应用。板栗树材质坚固,纹理挺直,特别是防水防潮、防腐烂,适用于制作木桩、地板、门槛、桨等。目前,我国适合发展板栗的山区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板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 结 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栽培技术是板栗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基础,目前板栗市场需求仍然很大,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优质、高产、高效的板栗栽培,进一步扩大栽培范围,确保板栗产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振华. 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J]. 现代园艺,2020,43(23):2.
[2] 韦宏民,粱运,黄承标,等. 板栗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3(6):6.
[3] 梁运,黄承标,韦升科,等. 广西东兰县板栗综合培育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林业世界,2017(7):10-15.
[4] 温创新,黄志松,宋裕安. 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4):2.
[5] 范俊伟. 板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绿色科技,2018(2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