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夷陵区2018—2022年散装白酒监督抽检数据分析

2023-05-30韩梦琪黄卫东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质量分析

韩梦琪 黄卫东

摘 要:本文为了解宜昌市夷陵区散装白酒质量状况并分析其风险点,汇总了2018—2022年夷陵区内生产、流通环节的1 806批次散装白酒监督抽检数据结果并进行分析,共计43批次不合格产品,问题检出率为2.38%,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甜味剂、铅含量以及甲醇超标,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散装白酒市场整体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提升,但仍有一定食品安全风险,应进一步加强散装白酒的全过程监督,保障饮用安全。

关键词:散装白酒;监督抽检;质量分析

Analysis of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Data of Bulk Baijiu From 2018 to 2022 in Yiling District, Yichang City

HAN Mengqi, HUANG Weidong

(Yiling District of Yichang Publ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Yichang 4431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bulk Baijiu in Yiling District of Yichang city and analyze its risk points,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of 1 806 batches of bulk Baijiu in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links in Yiling District from 2018 to 2022. There were 43 batches of unqualified products in total, and the problem detection rate was 2.38%. The main reasons for unqualified products were that sweeteners, lead content and methanol exceeded the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food safety situation of the bulk Baijiu market in this region has improv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food safety risks. The whole process supervision of bulk Baijiu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o ensure drinking safety.

Keywords: bulk Baijiu;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quality analysis

散裝白酒因其物美价廉、方便获取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其生产多以家庭式小作坊为主。这些小作坊由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管理不严格、质量内控管理不足等原因,常引发散装白酒的质量问题[1]。近年来,因散装白酒甲醇超标、滥用甜味剂等质量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2014年9月—2016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蒸馏酒抽检信息显示,不合格批次白酒中散装白酒是预包装白酒的近两倍[2]。由于散装白酒销售点多面广,多存在于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的小餐饮店、小杂货店等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域,这使得散装白酒的监管难度增大。本文以夷陵区散装白酒近5年抽检数据为基础,对不合格批次进行原因分析,为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对散装白酒的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宜昌市夷陵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于2018—2022年散装白酒检测数据结果,受检样品为监管部门监督抽检样品,检测项目为历年《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检测项目。

1.2 检测依据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进行检验和结果判定。检测项目及方法和各年度检验项目如表1和表2所示。

2 结果分析

2.1 总体情况

2018—2022年各年度散装白酒抽样数量及检测情况如表3所示,2018年度抽检465批次散装白酒,不合格23批次;2019年抽检435批次,不合格13批次;2020年抽检376批次,不合格1批次;2021抽检292批次,不合格2批次;2022年抽检238批次,不合格4批次,各年度不合格批次项目及问题检出率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2018年和2019年的问题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近三年问题检出率。5年间,总共抽取了1 806批次散装白酒样品,检出43批次不合格样品,其中40批次为不同种类的甜味剂不合格,2批次为重金属铅超标,1批次为甲醇超标。在各年度检测批次中,未发现氰化物超标的案例。

2.2 不合格项目分析

2.2.1 甜味剂

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主要包括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三氯蔗糖等,而甜味剂是人工合成的非发酵物质,散装白酒中不得添加此类甜味剂[3]。根据《湖北省白酒小作坊生产经营规范》第七条规定,“酒坊禁止生产配制酒,产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因此小作坊生产的散装白酒中不允许添加本身以外的任何物质。43批次不合格样品中40批次为甜味剂不合格,占比93.0%。其中2018—2019年检测共发现34批次,2019年开始区域内小作坊白酒专项整治后,小作坊违规添加甜味剂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各种甜味剂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在40批次甜味剂不合格样品中,38批次为甜蜜素不合格,占比95.0%,安赛蜜及糖精钠各检出1批次,三氯蔗糖在2021年抽检292批次,未发现不合格批次。在本研究中的散装白酒抽检中,甜蜜素为问题检出率最高的甜味剂,这一结论也与刘立萍等[4]研究中一致。

根据对不合格批次的调查以及相关研究的查阅[5],甜味剂不合格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人工非法添加,有的商家生产过程控制不严导致白酒产品风味不佳,为了让白酒口感更好,添加廉价易得的甜味剂改善白酒口感,起到“以甜冲辣”的作用;更有不法商家直接购买食用酒精、液态法发酵白酒等产品,加上甜味剂勾兑冒充固态法发酵白酒,这种违反生产许可制度、擅自扩大生产范围的行为还存在误用工业酒精的潜在风险。②原材料带入,传统白酒制作工艺主要原材料是高粱等粮食作物以及水,带入甜味剂的可能性是極低的,但有些白酒小作坊使用的外购基酒、年份酒、特殊调味酒和调味剂等原材料中可能含有甜味剂[6],小作坊由于对这些原材料缺少自检能力,在产品中被动添加甜味剂。③生产器具清洗不彻底,导致污染,2020年在某白酒小作坊抽检,发现含微量甜蜜素,在现场调查未发现其违法添加物,后经反复询问作坊主,了解到该作坊半年前才接手经营,原作坊主曾经由于违规添加接受过行政处罚,现作坊主接手后,加工和贮存器具未彻底清洗,造成产品中甜蜜素微量检出。用于白酒贮存的坛、蒸馏转运、勾兑等过程中所使用的输送泵、输送管道、贮酒桶等曾有甜蜜素污染时,再次使用可能会出现甜蜜素微量检出的情况。

2.2.2 铅含量

铅项目共检测1 430批次,检出2批次不合格,问题检出率0.14%。铅是白酒监管中重点监测的重金属,可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产生毒性作用,铅离子随污染白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内某些酶反应,使其失去活性,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它还会对血液和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在2018年和2019年检出的两批次铅含量不合格样品均来自某省同一家酒厂生产,且在本地区不同的两个乡镇销售。2018年抽检中的不合格批次铅含量为2.91 mg·L-1,GB 2762—2017标准规定限量为0.5 mg·kg-1,实际值是限量值的5.82倍,再次对本批次白酒抽样检测,发现该白酒中铅含量还有升高,达3.11 mg·L-1。经调查,原因为坛装白酒封坛使用的铅块在开封过程中不慎落入酒坛,造成铅含量持续升高。在2019年的抽检中再次出现类似情况,铅含量为1.39 mg·L-1,经调查同样为包装中的铅封落入酒坛所致。大坛白酒使用铅封易导致操作不慎,落入酒坛,提示小作坊在使用封坛材料时尽量选用非金属低毒和低溶出材料,降低意外落入风险。

白酒中铅污染的来源包括酒体可能接触到的含铅涂层、设备、包材等,例如管道系统和铅焊设备,含铅染料上色的彩色塑料袋和包装纸,带铅衬的酒瓶盖,以及用于包装或贮藏酒液的铅釉陶器、铅玻璃或含铅金属容器等[7]。正如本地区两例铅超标案例显示,散装白酒因售卖方式而受到包装污染的可能性更高,并且在贮存容器中受铅污染的成品白酒的Pb浓度会不断上升,造成持续污染。如果消费者长期或大量饮用,则会造成慢性或急性铅中毒,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2.2.3 甲醇含量

甲醇是我国白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严格控制的安全指标。在本研究中,各年度散装白酒抽检中甲醇结果如表5所示。

甲醇的主要来源是酿造原辅材料中果胶质的甲氧基分解,因此以谷糠、薯类、水果等果胶质多的原料酿造白酒容易形成甲醇[8]。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其甲醇含量更是远远高于安全限量要求。2022年本地区散装白酒抽检发现的一例甲醇不合格案例中,甲醇含量为14.9 g·L-1,经核查发现,该批次白酒是某小作坊在产品原料中加入柚子果肉,用于改善产品风味,未优化生产工艺致使酒中甲醇含量增高。对于甲醇的控制,工业化酿酒一般会通过前处理、改良菌种和添加外源果胶酶等方法来降低原辅料甲醇含量,并严格执行“掐头去尾”的接酒工艺,以便更好地控制正常酒的甲醇含量,小作坊生产白酒由于受技术条件、自检能力的影响,甲醇含量往往不可控。建议生产者不使用含果胶质较高的原辅料,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小餐饮店和小作坊中此类产品的监管。

3 结论与建议

2018—2022年5年间夷陵区共抽检散装白酒1 806批次,共检出43批次不合格产品,问题检出率为2.38%,其中2020—2022年3年间的问题检出率下降至0.77%,通过对5年间夷陵区散装白酒抽检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自2019年开展小作坊白酒专项整治以来,该地区散装白酒的质量有较为显著的改善,且白酒市场整体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进一步加强散装白酒的监管的同时,要注意对小作坊厂家提供培训和技术上的支持,做好产品质量与安全、法律法规相关科普工作,鼓励小作坊使用快检技术把控产品出库,以此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要确保散装白酒监督管理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做到原辅料购置、加工、贮存、售卖全过程监督,引导生产者守法生产、销售者合法经营、消费者理性消费,保证人们喝上放心酒。

参考文献

[1]兰达友.垫江县散装白酒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

[2]胡康,王雅洁,杨冰,等.白酒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酿造,2019,38(8):216-223.

[3]夏于林,李明春,张莹,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4种甜味剂方法研究[J].中国酿造,2011(3):156-158.

[4]刘立萍,蒋轩,王文敏.2018-2020年广东部分地区白酒中3种甜味剂含量的调查分析[J].现代食品,2021(7):138-142.

[5]李旭.市井小白酒检出甜味剂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10):68-70.

[6]陈仁远,冯永渝,梁桂娟,等.白酒中甜味剂含量的本底值及来源研究[J].酿酒科技,2014(9):37-41.

[7]陈露,刘珊,陈德,等.湖北市售白酒中铅含量的分析研究[J].酿酒科技,2022(10):107-110.

[8]张倩茹,尹蓉,殷龙龙,等.果酒发酵过程影响甲醇含量的因素模拟分析[J].食品科技,2022,47(1):106-112.

作者简介:韩梦琪(1992—),女,湖北宜昌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验。

猜你喜欢

质量分析
建立班级质量分析 推进班级有效管理
抽样检验质量分析对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研究
药品质量分析在其评价抽验中的作用探讨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浅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质量研究
论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
质量问题在建筑电气工程管理中的分析和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