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初探

2023-05-30赵应全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生态文明高中生物

赵应全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建立,以科学的理念指导课堂,以专业化的水准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丰富学生的生物学习素养,让学生能够对生物知识的研究产生更大的热情。生物知识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载体,高中生物教师要能够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巩固概念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提供更多的原材料,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态文明;渗透教学

生态文明观念重点倡导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强调了自然资源应当被科学合理地利用。高中生物不单单是一门基础性的生物学研究学科,更和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生态文明观念引入高中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发生变化,且这些变化会在一定意义上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价值,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物科学应用意识,促进高中生物学科的与时俱进。

一、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实践活动,学习与理念分割

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的调研发现,一方面,在教育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課本有些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去开展,教师只是对这些内容进行口头讲述,或者以播放视频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师不够重视。部分教师认为,高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如果安排实践活动,就要投入更多时间成本。还有与此接近的种种原因,都使生态文明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有所缺失。学生通过自身途径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较少,久而久之,生物“教与学”与生态文明理念产生了割裂。

(二)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教学理念需要更新

谈到高中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说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在调研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的教案都是历年沿用,极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一些有意义的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而且较为传统,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比较少,没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考或发言机会较少,学生缺乏主动性,整个课堂上气氛沉闷。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重新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打破自己多年的习惯,也不愿意耗时耗力去安排一些创新性的活动。这种现象说明,部分教师对教学理念和动向的变化掌握不够及时,不利于教学思想的更新,也不能顺畅地贯彻教育方针,生态文明理念的渗透亦深受其困扰,影响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宣传不到位,未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

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课本的教学和平时的耳濡目染,大多数学生对生态文明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不会随意地破坏环境,遇到不文明的做法也会进行劝阻。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没有管好自己,仍然存在乱扔垃圾、伤害小动物、破坏植被等行为。究其原因,与学校整体的环境教育有关系,学校未能做好宣传工作,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不到位。教师对该内容的宣传意识和行为有待加强,大多数教师仅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并没有把生活和课堂联系起来。平日安排活动较少,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没有真正把生态文明意识落实到位。

二、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通过多种途径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主要采用直观观察教学法,运用板书、板画、模型、实物等各种直观教学方式,让全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细致生动的观察以及准确分析现象来快速获取所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校园环境被严重污染之后的发展状态,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用有明确目标、有重点针对、有明确方向的要素引导教育学生,注意这些要素的应用与营造应直观而又形象地对学生的视觉感受造成冲击。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引导广大学生从正确的角度认识当前我国生态保护现状、我国生态,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态保护理念。例如在进行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时,通过苹果、梨与斐林试剂的试验,可以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砖红色沉淀的生成,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对生态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并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视频、音频、图片,可以让学生有更好、更直观的认识。直观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鉴于高中生的特点,他们更易于被这些视频、图片等吸引。直观教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氛围,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概念”这一内容时,教师讲解生物圈内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时,可以通过立体的示意图让学生识别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生态系统分层,加深学生的记忆;播放关于各个生态系统的视频,视频播放的同时教师融入讲解,让学生更生动地看到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由此形成热爱家园、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提高重视度,加强实践学习

众所周知,实践高于一切理论,理论计算的东西可能有些问题,但是实践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真理。不管是学习什么内容、受着什么样的教育,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或者课本的学习都很难取得更高的成就,学到的东西在日后也可能很难投入应用。因此,学习和实践应当做好结合,边学边用。实践能更好地弥补理论学习的平面性,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是否冲突或有差距,需要怎么灵活改变才能应对复杂的情况。如何加强实践这一问题值得思考,也是理解理论知识最快速的方法,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提高重视度,在安排合理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种群及其动态”这一课中“种群的数量”这一节内容时,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依据明确了种群以及群落的概念,教师可以设置实践训练:全班学生每五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完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课题,大家可以通过查询资料,任意选取一块草地中存在的双子叶植物进行调查并形成书面结论。教师布置完任务后,一步步启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调查比较合适?取样调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要明确:可以采用取样方法调查,选取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等,要注意样方的定位、样方的大小以及样方的数量等问题,前期准备好之后着手调查并得出结论。然而,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说,这个实践活动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同的小组选取的草地地点不同,数据结果当然有区别,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据的差异?是土质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还是污染所致?污染源来自哪里?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此外还可以进行纵向的数据对比:保存好本次调查的数据,次年同期让学生再次用同样的方法调查同一块草地,对两年的数据进行比对,让学生研究产生数据变化的主因。通过这样实践调研的方式,可以把生态文明理念更深层地注入学生的灵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也能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通过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逐步了解环境解决的方式方法,加强生物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探究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生物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由于新课改的要求,现阶段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内容都有体现。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还需要教师以生物课程教学为基准点,加强生物知识点和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空气”“氧气”“臭氧”等相关材料。然后以高中生物知识点为切入,为学生讲解臭氧危害、温室效应等。这样,在生物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五)开展生态文明活动,融合高中生物知识

要想彻底实现高中生物教学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相互融合和渗透,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生态文明活动的开展也是重要策略。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重视各种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利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多样的内容调动起学生高中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高中生物学习成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全面认识,也能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的认同和理解。同时,让学生分组将这些生态文明资料制作成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宣传画、生态文明黑板报等。需要强调的是,在搜集、整理和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高中生物知识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

(六)强化教师生态意识

强化生态意识教学是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应对当下“环保意识培养”和“生态文明教育”混淆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首先要对生态文明有一个透彻认识的和了解,从宏观角度上了解生态文明系统概念,从微观角度上了解遗传变异影响、病毒传播规律等。此外,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经常性和长期性参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培训会议,并积极与生活展开环境联系,通过培训和实践联系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奠定基础。

教师应当在生态意识强化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结合高中生物让高中生了解并掌握生态文明内涵。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一些生物学知识之外,还应该为学生普及一些生态文明知识,培养他们生态文明的意识,为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铺垫基础。教师需要明确自身所传授的基础知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能够提升高中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用何种方式、什么知识来达到这一目标。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态文明知识,需要将知识、实际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环境充分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制订合适的方式方法设计课程,使他们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理念,再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在激活生物学课堂的情趣与学生的求学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情感體验。

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过程不仅是简单的生物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情感的升华与知识的内化的过程。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严谨性、有效性与科学性原则充分结合。其结合形式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就是生物教师引用的知识和例子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另一方面,生物教师的课程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教师需要基于学情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生物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使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发挥得更好。

三、结语

只有人和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才能够有可持续发展性,高中生物教师要把这一理念根植到学生头脑中。高中生的知识框架和价值取向日益成熟,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引导或帮助学生建构大局意识、战略意识,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方法也不局限于上文提到的种种,教师要在实践中进行更深入地探索,把国家的战略思维广泛而牢固地播种给每位学生。从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岳萍丽. 浅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 知识文库,2021,11(05):350.

[2]张艺,付崇罗.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策略[J]. 中学生物教学,2022,9(27):201.

[3]莫利辉.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作用[J]. 科学咨询,202,20(04):14..

[4]张美莲, 张霞. 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教学,2022,8(09):71-72.

[5]吴莹. 高中生物教学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20,25(03):23.

[6]刘菊英.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探讨[J]. 成才之路,2022,6(11):403.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生态文明高中生物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