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教学支架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2023-05-30甘伟英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

甘伟英

摘  要: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审题不准、立意偏离、行文无格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过程性指导。文章试图通过引入写作教学支架,强化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审题、构思、行文、评价等阶段的有效指导,以期提高高中议论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写作教学支架;过程指导;教学实效性

一、写作教学支架的内涵

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组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活动。也就是说教学是外部的活动,以促进学生内部的学习为旨归。如前所述,写作能力是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习得的,是内部学习,而非通过接受教师讲授的外部学习获得的。教师的功能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元素,设计必要的写作活动,然后适时提供写作支架,有效促进学生的内部学习。

支架本指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后被引入到教学中,便有了教学支架这一说法。学界将由学习辅导者提供的、能够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并生成某一能力的即时支持称之为教学支架。教学支架被运用于写作教学中就是“写作教学支架”。荣维东把写作教学支架分为情境支架、知识支架、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图表支架、活动支架、工具支架、程序支架、思维支架、策略支架、元认知支架等,而在笔者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重点运用的写作教学支架是概念支架、图表支架、策略支架,范文支架、量表支架。这些支架形成了“支架集”相互融合,共同为写作任务或写作问题服务。实践证明,在促进学生内部学习过程中,写作教学支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写作教学支架的运用实践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阐述了写作时思维高速运转的状态。而思维高速运转对学生考场作文而言贯穿于审题立意、构建主体框架、行文写作等阶段,而日常的训练中还有评价反思、修改提升的阶段,因此提供写作教学支架需贯穿于以上阶段。

(一)善用概念支架,准确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最重要的一步,而概念是审题的逻辑起点,只有对概念准确界定,才能明确写作中心和任务指令。为确保学生审题准确,在平时写作中,教师可引入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审题。所谓概念支架,即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概念清晰呈现,及时引导学生对当次作文审题中的概念进行思考和推敲。

1. 捕捉核心概念。写作中心确定写作的基本方向,因此学生审题的第一步首先要圈出引导语中的写作中心,界定写作中心中核心概念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引入概念支架询问学生引导语中哪个词是写作中心?哪个词是核心概念?如2019年全国高考一卷,学生明确写作中心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核心概念是“劳动”。如2020年广一测,写作中心是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核心概念是“文化交流发展”。最后要引导学生总结,引导语有以下的表述形式:你对××××的认识与思考,发言主题、倡议内容,回应××××,回答××××,帮助某人理解××××。其中××××或者主题等就是学生要关注的核心概念。

2. 界定概念范围。如核心概念是名词性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限定这个名词性词语的外延,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核心概念的对象是什么?如2019年全国高考一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如学生能理解核心概念“劳动”的范围是指“体力劳动”,就不会举出“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劳动使人杰出的真理”的例子,因为这是把核心概念“劳动”理解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再如2021年适应性考试题目“铭记历史,迎接挑战”,如能有意识地引入概念支架,对核心概念“历史”进行反复斟酌,就不会把“历史”的外延泛化为“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了。

3. 界定概念内涵。概念的界定可以從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切入,如果说界定概念的范围是从定量这个角度来切入,那么界定概念内涵则是从定性这个角度来切入。而在一道具体的作文题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往往由材料限定。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从材料的解读中,这个核心概念的性质和内涵是什么?如2020年6月某地高三模拟题,写作的中心是网络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材料对同一时期明清“工匠精神”与英国“工匠精神”进行了具体的解读,明确明清时期的“工匠精神”内涵是“精雕细琢”,同一时期的英国“工匠精神”内涵是“技术的创新与发明”。考生只有准确辨析两个国家“工匠精神”的内涵,才能回答写作中心的任务。

4. 剥离概念本义。对带有修辞格的概念,不能仅仅关注表面的比喻义,更应该关注它们背后的本义。如2018年广州高三二测:一片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小鸟等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而蚯蚓却坚守下来。几年之后,小鸟带着一群伙伴和各种各样的种子回来了。在小鸟离开的几年,蚯蚓和甲虫翻土堆肥,土地慢慢变好了,小鸟和伙伴们把带来的种子播撒在土地上。曾经贫瘠的土地开满了鲜花,吸引了蝴蝶和蜜蜂。对这种比喻性的概念,要引导学生思考:每个概念对应的是社会上哪一类人?要明确小鸟是离开故土后又归来之人,归来后给故土带来崭新的希望,播撒的种子是未来的希望;蚯蚓是坚定的留守者,留守时翻出肥沃的土壤,肥沃的土壤是种子的温床;甲虫是外来者,凭着一股勇气奔赴贫穷之地,努力改变异乡贫穷的现状。只有把本义剥离出来,才能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二)善用图表支架,辨析各种关系

准确把握写作中心的核心概念后,学生就要进入构思立意阶段。笔者认为需要综合把握材料和写作任务的全面信息,洞悉其内部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立意的准确。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各种关系的必备知识,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层进关系、因果关系、相因相通关系、相反相对关系、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等,再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图表支架把材料内部、写作任务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画出来。

1. 辨析材料的内部关系。结合材料进行写作是成功的考场作文的共同特征,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材料意识。而材料内部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准确辨析材料内部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在行文中运用材料,才能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材料中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如2017年高考作文题,材料中的关键词可以有以下情况:2-3个关键词具有相同性质和相同特征,如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科技或者便利或者快捷;2-3个关键词相因相通,如移动支付催生了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依靠于移动支付;2-3个关键词相反或相对,如中华美食+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美丽乡村、广场舞+京剧等。实践证明,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后分析材料的能力不断提高。

2. 辨析写作中心的内部关系。一般而言,写作中心只有一个核心概念时,辨析好它的内涵和外延便可,若写作中心涉及两个概念且题意要求辨析两者关系时,就需要加入动词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添加一些动词,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如2020年广州调研考作文的写作中心:表达你对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系的认识与思考。需用动词“塑造、影响、培养”揭示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2020年广一测写作中心: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发展是属于什么关系?考生需明确交流和发展是属于递进关系,不能把交流与发展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和内容呈现坡度。

3. 明确写作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理清材料内部之间和写作中心内部的关系,最终目的是要勾连两者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快速构建文章的主体框架。如2019高考作文题的写作中心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材料第一段阐述了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第二段列举了当前不热爱劳动的三种表现。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两段材料与写作中心是什么关系呢?细究之下,学生会发现这两段材料正是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了写作中心“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必要性,即材料与写作中心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明确了写作中心与材料的对应关系后,学生在行文的过程中自然会结合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分开两个层次分析“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必要性。

4. 构建文章的主体框架。一道好的作文题都有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在构思文章结构前须先理清其逻辑链。基于学生对概念、对材料、对写作中心、对材料与写作中心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在学生原有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例子丰富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基本框架便可水到渠成地搭建起来。例如2021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作文题目,考生较容易捕捉到写作中心是“铭记历史,迎接挑战”,明确核心概念“历史”是“抗美援朝”等历史,写作中心内部的逻辑链是“铭记抗美援朝等历史,继承历史中的××精神,迎接现在国家面临的××挑战”。理清了这条逻辑链,考生就不会出现大量写中国古代的历史、较少涉及抗美援朝历史的错误;就不会遗漏“铭记历史”是为了“迎接挑战”这个逻辑关系,写作内容就能形成内在的关联。再如上述2019年高考作文题,如考生能准确把握题目的核心概念和各种关系,较多会采用以下主体框架:首先明确对象、身份、情境,并提出演讲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接着简要论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重点分析和批判三种“不热爱劳动”的现象,最后提出具体建议。如此便能漂亮地完成寫作任务。

(三)运用策略和范文支架,助力行文有格

学生运用问题支架和思维导图支架完成审题立意后,教师要准确诊断学生的写作困难,提供行文过程中的写作支架。

1. 诊断学生的写作困难。运用写作教学支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从较低水平向“最近发展区”迈进。写作教学支架的运用理念是“教学先行”,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教师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准确把握学生行文中存在的困难,这是运用写作教学支架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如在花都区教研活动“立体语文三人行”之邝维煜中学站送教活动中,张春红老师执教《深沉的情感 理性的表达》,张老师原本的教学目标是“写作校运会的开幕词,学会运用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结合的表达艺术”。在阅看学生的作品之后,张老师从真实的学情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临时地调整——如何写得多,并就学生行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诊断出教师应着力在校运会的背景和意义两个层面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再如花都区第二中学高二备课组针对学生下笔无路、行文无格的问题,在高一高二年级对学生进行主体段落“五步成段法”的写作训练。

2. 提供策略支架。策略支架就是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写作学习者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而提供的策略性支持。策略支架可以出现在写作过程的任何阶段。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策略支架的介入而逐渐明晰起来。

如前所述,针对学生对校运会开幕词的背景和意义的主体段落写得不够深入的问题,张春红老师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撰写校运会背景的写作策略:国家层面,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时代层面,崇尚强健、自信、自然的审美观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城市层面,充满活力的广州运动之城。撰写校运会意义的写作策略则可从对每一位师生员工的意义、对年级班级的意义和对学校的意义三个层面展开。

在“立体语文三人行”狮岭中学站的送教活动中,尹素兰老师的《论语》以读促写课要求学生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议论段,运用“学习资源”的事例阐述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解。教师针对学生无从下笔的情况,适时为学生搭建策略支架:观点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观点阐释句—材料句(用“学习资源”的事例)—分析句(可用因果论证法、假设论证法等)—小结句。再如在“立体语文三人行”新华中学站的活动中,笔者与谭燕平老师为了达成让学生掌握运用归谬法写驳论文的教学目标,写作前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支架:“树”(摆出敌论,树靶子)—“辨”(辨析敌论中包含的合理成分,同时也指出其漏洞)—“驳”(展开议论,驳斥敌论,驳中有立,立中有驳,巧用归谬)—“结”(做出结论)。从几节送教课的效果来看,策略支架的及时引入能迅速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写作有了有效的支点,切实提升了作文教学课的效果。

3. 提供范文支架。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范文支架主要为写作学习者起一个“示范”作用。如果说策略支架是告诉学生“怎么做”,那么范文支架则是“怎么做”的具体呈现,它比策略支架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通过欣赏、模仿、分析写作范文而实现写作能力的习得。范文支架类型多样,有名家名篇、同伴习作、教师示范文等。教师要根据学情动态调整范文支架的使用时机,可以在写作之前,可以在写作之后,也可以在二次修改中使用。范文支架的使用对教师课堂把控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从“立体语文三人行”的送教活动可见,花都区高二语文老师下水写作已蔚然成风,如张春红老师撰写的《让生命因运动而美丽——邝维煜纪念中学第二十七届校运会开幕致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开幕词写作策略如何做到有感情而又理性地表达;刘红青老师撰写的“东京奥运中国健儿的奋勇拼搏, 14岁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惊艳一跳,为国家和民族赢得荣誉,真可谓是有抱负,敢担当,有作为。正如论语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国运动员正是因为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力,把国家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责任,敢担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取得佳绩。因此,我们作为青年一代,一定要有抱负,勇于担当,敢于担责。”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引材料—明观点—析材料—得结论”的策略支架的具体运用,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论语》十二章中有关君子修身养德的观点点评时事热点。

(四)运用量表支架,实现反思提升

美國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元认知的概念。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支架即为学生提供一个标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检查和审视自己的写作成果。一般情况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元认知支架是以量表的方式来呈现,通过学生的自评、小组之间互评等方式,来指出自身或同伴的写作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并提出修改策略,从而提升写作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因此,周小蓬教授也反复强调,学生的好作文都是修改出来的。因此,在修改前笔者设计了评价量表,无论是微格写作还是完篇训练,让学生对照量表进行多元评价。

如在高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完成大作文训练前,先设置一道微格作文题: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作品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哪些是你以前未曾留意,而读过之后感受很深的?哪些已经点燃了你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认真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提供评价量表,让学生分别从观点、论据、论证和文体四个角度开展自评与他评,如紧扣主题有观点句得2分,联系单元内容得3分,能有效分析得3分,符合发言稿文体特征得2分,学生在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我反思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寻找提升的方法,最后运用这些方法开展升格训练,实现写作能力的螺旋提升。

再如在“立体语文三人行”活动中,谭燕平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归谬法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完成写作后,出示评价量表:结构完整(树、辨、驳、结4分)、论据丰富(1个1分,3个或以上3分)、反驳有力(运用归谬法2分)、书写工整(1分),让小组根据量表互评,选出优秀的文段全班分享,再在全班评分再进行二次修改,最终评出状元文、榜眼文、探花文。通过反复有趣地运用评价支架,学生能够在共同探究的轻松氛围中不断地内化议论文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三、结语

写作教学支架可用于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评价等写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支架,教师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实现对学生写作有效的过程指导。当然,在支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如何让写作支架的内容更符合高中生思辨素养的培养,如何让写作支架的呈现时机更符合高中生掌握议论文写作能力的规律,使每一次的写作过程提供的支架更有针对性、更有逻辑性、更有科学性,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参考文献:

[1]荣维东,唐玖江,陈磊. 写作课程教学应该向何处去?——来自全国31位写作课程教学专家的建议[J]. 中学语文教学,2021(02):4-11.

[2]张如珍. “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 教育研究,1997(09):73-76.

[3]李光琳. “因材施教”在我国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1(03):167-168.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
高中数学如何加强右脑开发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实效性的措施探析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微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展现艺术之美,实践创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