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选用
2023-05-30顾明光
顾明光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良好发展。数学课程是各阶段教学结构中的重要学科,不仅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可以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并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文章将从“情境教学法的选用”“互动教学法的选用”、两个主要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创新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
(一)结合学生学情,创设趣味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时常会感到无趣。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兴趣的引导,自然就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趣味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例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趣味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研究,从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椭圆”进行回忆,从而加深学生对“椭圆”的认识。接着,教师就可以在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型的演示实验,促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明确“椭圆”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播放实验内容:一个装有半杯水的圆柱,在逐渐倾斜圆柱时,水面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教师可以将水面的变化过程进行单独展示,并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试着对这一实验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实验的目的进行阐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应注意的重要对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还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逐步提高问题的水平,以实现全面的掌握和分级的指导。在问题情境产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和数学建模素养。在问题情境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对数学世界的本质有了更生动的认识。
(二)联系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密切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必要建立一个与学习知识相关联的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构建铺平道路。如果教师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提前明确本课学习问题的方法,寻找章节内容的共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以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连接两部分,用学习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转移和应用,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指数函数”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联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课堂提问,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张A4纸,然后让学生对A4纸进行对折。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一张A4纸能够连续折几次?”作为研究的主题。在学生进行亲身实践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张纸的厚度为1,且这张纸能够无线对折,那么纸的厚度与对折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线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对其概念进行学习。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巧妙地应用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的帮助下激活自身探究的热情,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尊重学生地位,创设探究情境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适合其认知水平发展的探究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散自身的数学思维。所以,在应用情境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究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对直线与平面之间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复习,然后为学生创设几个探究问题:①如何判断直线和平面处于垂直状态?②学校里的旗杆与地面是什么关系,旗杆的影子与地面的关系又是什么呢?然后,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与他人交流和讨论,逐渐产生新的认识。与教师的直接解释相比,学生在独立探究中无疑可以有更深刻的学习经验。数学探究活动是全面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通过创建动态数学探究活动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掌握相关知识,发展数学的核心素质。因此,开展动态数学探究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几何画板软件受到了许多数学教师的青睐。因为它可以准确、生动地表示几何图形,它也为理解几何表达式变化的原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成为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也成为创造生动的场景的主要依赖方法在高中數学课程。例如在对“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来演示几何的动态变化,动态演示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过程,锻炼学生的观察和空间想象,然后掌握三角函数图像变化的本质。通过动态展示图像的变化过程,学生不仅熟悉三角函数图像变化的基本规律,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观察、分类、总结的基本能力,从而发展数学教育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同时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一)创建互动情境,有效发挥互动作用
高中数学知识非常抽象,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这对促进抽象知识的简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具体和可视化的知识,并引导他们相互互动。因此,在将互动教学引入课堂后,利用教学资源来构建教学场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知觉理解。另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相互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这很容易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也可以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学课程。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做以下步骤来建立疑问:所谓的空间几何体表面积是指物体展开后得到的面积,那么台体、锥体以及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分别呈现其展开图,从而为学生建立丰富的直观表示。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包括哪些图形?如何找到计算的表面积?教师应及时评价互动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整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积极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为后续的知识构建和分析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互动式教学的成功实施需要以学生的自学意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将大纲指导作为互动教学的第一步,促进后续教学环节的有效跟进。以“等差数列”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将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内容以指导计划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为课前预习提供参考,为提高预习效果提供参考。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对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建立一个初步的认识。它不仅可以形成课堂互动的开始,而且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认知状况,从而促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活动。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数学互动教学并不局限于师生互动,而是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打造多维互动课堂,首先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实现独立思维与沟通合作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扩大课堂学习的效益。
(二)科学设计活动,促进学生有效互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有效互动的目的,教师必须在设计课堂活动的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应用互动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时,应充分做好基本工作。学习指导计划在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获得有效的优化效果,应严格控制学习指导计划的质量。首先,教师要把握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有趣的元素整合到问题中,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意识地根据问题的思想进行思考和探索,对相关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扎实的把握。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高中的数学知识点是复杂而独特的。有些知识点需要教师的详细解释,而另一些则需要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有些知识点也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沟通和探索。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决定了课堂互动不是任意的。准确把握互动节点,建立鼓舞性、前瞻性的互动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导数的运算”更适合于教师指导与学生独立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每个环节都设置有启发性的思维问题,如函数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函数的导数是什么?通过设置问题作为触发师生交流和促进互动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此外,高中数学有一定的学习困难,学生必然会有认知偏见。面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既不盲目否定,也不直接给出准确的答案,而是以它们为出发点,组织学生与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将学生的认知问题转化为互动教学的有效驱动力。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盲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准确地获取互动机会,教师可以实现互动教学的有序、高效的发展,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采用分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互动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指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指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由于高中生在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级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交流和互动,充分参与课堂。教师可以询问基础薄弱的学生一些基础性问题。这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巩固知识点。对基础良好的学生,教师应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完全分化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认知水平。当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例如在“函数”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分组、分层互动的方式,来推动教学的发展。在分组活动后,教师应充分了解各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学评价过程充满科学性。教师应当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形成一套适合自己优秀的学习方法。此外,高中数学学习充满逻辑,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互相交流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后几分钟内进行报告。每个小组将派一名代表解释如何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讨论,以及最终结果是什么。因此,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也需要注重学生互动活动的创建,利用布置作业的形式提高学生互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不仅相对困难,而且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在当前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馮晓梅. 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再思[J]. 数学教学通讯,2022(12):2.
[2]戴梅玲.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2):3.
[3]秦亚玲.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06):3.
(责任编辑: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