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镇市水稻二化螟成虫的发生动态测报分析

2023-05-30雷闯

湖北植保 2023年1期
关键词:二化螟防治措施

雷闯

摘要:本文通过纽康测报系统对辽宁省锦州北镇市2022年水稻二化螟雄蛾每月数量进行试验统计,分析得出北镇市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两代,一代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二代羽化盛期7月末;针对实际测报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纽康性诱捕器的改进建议,结合试验测报数据提出了水稻二化螟的科学防治建议,以期为今后害虫测报及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化螟;性诱捕器;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识别码:A文献编号:1005-6114(2023)01-067-03

水稻是锦州北镇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34万hm2以上。水稻二化螟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范围基本涵盖整个水稻种植区,在水稻生产的不同时期都可对其造成危害,且发生时间长、防治难度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农户在生产季节为了防控其危害会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不仅投入大,还会影响水稻的品质。利用性诱捕器诱控技术监测水稻二化螟年变化规律,对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指导具有重大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锦州北镇市吴家乡有代表性的水田双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北纬41°43′65.21″,东经121°97′92.38″),试验区常年种植一季水稻,地势平坦,种植区域大且连片,选取5个点位,每个点位6 667 m2地作为试验测报观测田。

1.2供试材料

选择纽康测报系统,宁波纽康公司生产特定的二化螟性诱剂(毛细管型),诱芯具有缓释技术,雌性气味释放长效稳定,配合诱捕率高的干式新型诱捕器。

1.3试验及调查方法

按照测报需求1个点位放置1个性诱捕器,性诱捕器高度离地80 cm并随着稻株长高及时调整,保持离稻面高20 cm,诱芯每1~1.5个月更换1次。大田试验,不设重复。调查人员根据雄蛾增长幅度采取不同的观测周期,3 d或2 d观察一次诱捕器内二化螟雄蛾数量,每月统计有效诱捕成蛾总数量。

1.4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通过Excel绘制图谱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022年总诱控二化螟雄蛾502头,其中5月份诱蛾42头,6月份诱蛾421头,7月份诱蛾26头,8月份诱蛾39头,9月份诱蛾17头。通过诱捕雄蛾数量变化趋势可以间接分析出我市二化螟成虫2022年变化规律(图1)。

由图2可以看出,越冬代二化螟始见于5月16日。6月15日以后进入二化螟羽化盛期,盛期持续一周左右,成虫羽化后当晚或第二天即可交尾,6月20日后产卵,卵期10 d左右,卵孵化出二化螟幼虫,因此雄蛾数量20日以后不断下降。7月末8月初是二代二化螟化蛹盛期,由于当时是雨季调查出现波动,羽化数量也较一代盛期数量减少,可能原因有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蛾造成交配繁殖障碍,加之农民在7月份进行药物防治。到9月中、下旬大部分老熟幼虫在水稻、田茅、稗草等植物的茎杆、根茬中越冬。

3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测报试验分析得出北镇市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为一年发生两代,一代羽化盛期为6月中下旬,二代羽化盛期为7月末。通过性诱剂测报试验,可了解北镇市二化螟一代二代的生长周期及二代成蛾数量,进而推测下一年一代越冬幼虫规模,提前做好二化螟防治。

3.1针对性诱捕器提出的改进建议

3.1.1诱捕器倒三角设计

性诱捕器内的感应装置灵敏,但有的蛾子飞进去后已经被计数,却未能及时被杀死,在装置内乱飞的蛾子有的会被二次计数,影响了测报的准确性。因此,可以在诱蛾器内设置一个倒三角的装置,这样蛾子飞进去容易,飞出去却很困难,将其控制在非感应区,从而达到精确计数的目的。

3.1.2分段式收集罐设计

性诱捕器都是安装在田间、远离市区,且周六、周日休息时监测人员很难准时进行计数及蛾子虫体的收集,对监测人员及时进行生育期跟踪观察带来不便,建议将收集罐设计为一个转盘,有七个收集罐且收集罐与计数装置的连接处严格密闭,保证蛾子进入后不会飞入其他收集罐内,使其24 h转动一次,这样可以连续准确收集7 d的蛾子,方便工作人员清楚辨别每天蛾子的变化规律及生育期虫态,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测报工作更有针对性。

3.2二化螟的防治措施

根据测报二化螟发生趋势情况及北镇市多年的防治经验,防治二化螟的适期应掌握在卵孵盛期或幼虫一龄期为佳,避治结合,“狠治一代压基数,主治二代保丰收”,以农业防治和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尽量减少使用化学防治,更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2.1农业防治

初见成蛾是5月16日,因此农民可将越冬稻草运回家中,在五月中旬前尽快当柴草烧毁,同时可在越冬幼虫化蛹前进行翻耕,灌水泡田5~7 d,从而消灭二化螟越冬幼虫和蛹。

3.2.2物理防治

根据二化螟成虫趋光性,北镇市在有条件的地区,五月中旬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并同时安装性诱捕器,诱杀成虫。

3.2.3生物防治

根据监测害虫的羽化盛期,于6月8日、13日、18日分三次每667m2总计释放天敌昆虫赤眼蜂36 000头,每次释放12 000头,每667m2投放三个点,由于赤眼蜂飞行距离有限,投放时确保蜂球分布均匀以保证赤眼蜂覆盖整个稻田。

3.2.4化学防治

氯虫苯甲酰胺对鳞翅目害虫幼虫活性高,又耐雨水冲刷,可于6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高峰期,田间集中连片喷施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也可喷施生物农药制剂苦参碱。

猜你喜欢

二化螟防治措施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稻田耕沤对早稻一代二化螟防控效果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平湖市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