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开方式”构建讲好红色故事的新传播格局
2023-05-30王凯
【内容提要】2023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打破路径依赖,发挥内容优势,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二十大精神,是摆在传统期刊面前的一道必答题。青少年期刊作为传播阵营里一支生力军,需要在读者心理分析、选题策划、活动策划、融媒传播等方面下大气力,实现严肃话题的创新表达。
【关键词】创新表达 新传播格局 讲好红色故事
一、针对特殊的受众特点,创新表达方式
在青少年期刊覆盖的受众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偏低,高年级学生具有更强的阅读能力,不同年龄段表达方式的错位可能会造成读者的心理排斥。因此,青少年期刊在策划红色主题栏目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能力,对目标读者的阅读水平进行阶梯式的细分,可在漫画、小說、短篇科普等形式中选择或组合。低年级期刊的红色内容不宜过多提炼精神内涵,避免晦涩难懂;高年级期刊也不宜选择过于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避免内容上老生常谈而令读者不屑一顾。
以辽宁省大连市少先队队刊《少年大世界》为例,其小学高年级版策划了“画游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系列,通过卡通人物的游记,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与风土人情,画风活泼,内容丰富,将革命历史以一种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较受小学生读者欢迎。而初中版则连载了长篇小说《赤色牧童》。该小说以土地革命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牧童军子带领小伙伴智斗地主与土匪,协助农会进行革命的历史故事。题材上,这篇小说叙述了一段战争史之外的革命历史,主人公军子与农会为贫苦人民的权益勇敢斗争,面对强敌不屈不挠,其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体裁上,小说比较符合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剧情跌宕有悬念,吸引读者持续阅读。诸如此类的选稿,看似普通的小说连载,实际上也可作为红色故事的一种补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阅读中传递红色精神。
“画游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系列,入选中宣部“青少年期刊讲党史”100个重点选题并获得读者的普遍好评。这一主题策划之所以能把红色故事讲好,差异化的选题与表达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形式活泼,避免灌输式教育
“主持”该栏目的主角,是两位两头身的Q版卡通人物,人物设定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更能将小读者带入故事情节。革命根据地的建筑、景观、物产等均已手绘方式呈现,在保证还原史实的基础上力求实现绘本式表达,在活泼与写实之间寻求平衡,避免造成小读者阅读不适。
(二)题材新颖,避免内容同质化
革命英烈的光辉故事是书刊中的常见选题。为了规避同质化,“画游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没有采用以人物革命史为主线的常规叙事,而将重点放在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以游客视角发掘史实、风物以及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例如,栏目在介绍中央革命根据地时,以手绘方式还原了“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红井、“金丝汤”等人与物。这些元素背后的故事虽不慷慨激昂,却使共产党人勤劳爱民、广受拥戴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在介绍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内容纳入了曹氏豆干、枣林鱼等美食,从不同维度丰富了革命根据地的形象。
(三)主线剧情分解重构,保证可读性
每一期红色革命根据地故事基本沿时间线推进,在主线之中穿插支线情节,保证了整体叙事的逻辑性和丰富性。栏目将较长篇幅的故事压缩、改编成对话和简练的叙述,符合该年龄段小读者的阅读习惯。两三百字讲述一个革命故事,图文相互穿插加强理解,各部分组合构成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丰富、完整的历史,这样的重构有助于红色故事的有效传达,有利于小读者加深印象。
图文组合传播红色故事在青少年期刊的红色主题策划中并不少见。例如,《奥秘》杂志社编辑出版了《云岭红色奥秘》,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云南的重大历史事件,吸引小读者阅读党史,从党史中获取精神力量。
二、融合思维导向,让正能量有大流量
给少年儿童讲红色故事,切忌用多年前娴熟的灌输式。必须正视,这是一群深受动漫风影响的受众群体,奥特曼、王者荣耀陪伴他们成长,借热点事件开展红色教育,用融合传播思路因势利导效果更佳。例如,在“孤勇者小孩”火遍全网时,《光明少年》杂志曾围绕《孤勇者》进行了一期专题策划,解读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青少年喜爱这首歌曲的原因,引导读者对缉毒警、消防员、解放军等现实“孤勇者”的赞美。可见,部分流行文化符号同样可以向思政教育主题延伸。合理的编辑导向,可以把热点话题作为红色教育的“引言”,利用流量且有的放矢。
在系列动画短片《中国奇谈》爆红网络之后,《作文素材》针对该系列进行了封面主题策划,从影片评价、爆红原因等方面拆解写作素材,并以评论的方式将影片的成功导向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实现了流量题材的主题化应用。
建党百年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党史大事件,各大青少年期刊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策划。例如,浙江省的《中学生天地》推出了“百年星火 青春之歌”专题策划。此期专刊以“信仰”“奉献”“奋斗”“筑梦”四首青春之歌共计二十余篇人物小传,诠释了红色精神在不同时代的意义。人物从地下工作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到近代外交官、音乐人,再到现代的青年村干部、医护人员,时代背景与专业背景跨度极大,由红色精神的主线串联。该批稿件虽然没有跳脱出传记、访谈类稿件的窠臼,但是利用丰富的人物组合削弱了阅读时的审美疲劳,在为中学生丰富课外阅读、提供写作素材的同时,巩固其正确的思想观念。
近年来,媒体在红色主题的“打开方式”上不断创新,红色故事的讲述方式日渐多元化并逐步细分。期刊在选题时,也往往聚焦于小的切入点。
一是借势文物。央视的《国家宝藏》系列文博综艺,从文物的角度入手,为观众还原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片段,掀起了大众对于文物和博物馆的热情。不少期刊在策划红色主题时,采用了相似的方法,从文物中发掘红色故事。文物的制造者、使用者、用途以及使用背景都是较好的素材,可以以片段式的事件和人物故事,向读者展现不曾读过的红色历史。《红领巾》《意林》等期刊都开设过此类专栏。
二是重启书信。书信是能够直接传达当事人感悟、思念与期望的文字载体,通过对书信的解读,读者可以了解革命先烈的心路历程。福建省少先队队刊《小火炬》联合福建省博物院策划了栏目“见字如面”。该栏目选取了从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杰出建设者的家书,通过这些沉甸甸的书信向小读者展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写信人的奋斗精神。这一策划史料厚重、感情真挚,以见字如面的方式在小读者眼前勾勒出生动的英雄人物形象,得到了广泛好评,入选中宣部“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主题宣传重点选题。
三是聚焦地區。全国各地以革命英雄名字命名的地区不胜枚举,如尚志市、靖宇县、一曼村等。这些地方作为英雄曾经居住、战斗过的地方,在红色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些地方,编辑与读者不仅可以拜访英雄故居,体会先烈成长与战斗的历程,还可以一睹中国对革命老区的保护和建设。这些地方的青少年从小在红色历史的熏陶中长大,他们在红色教育中形成了怎样的思想,对红色江山有着怎样的理解,都可以作为期刊红色主题的素材。
四是挖掘家史。当下的小读者是伴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长大的,但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可能是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以及抗战爆发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耳闻目睹过革命先烈、建设者、劳动者等人物的经历。期刊可以以互动征集的方式,挖掘这些平凡家庭背后的红色故事。这类素材往往更贴近生活,更加生动真实且具有教育意义。
五是切入科技。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国重器震惊世界,科技类栏目也成为了青少年期刊中的常驻栏目。除了科研成果,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大型工程也是期刊选题的常用内容。此类主题的优势在于其不仅具有新闻性,还可以用小读者比较喜爱的科普类图文进行表达;问题则是易同质化,差异化组稿的难度较大。很多此类主题的文章,内容局限于科普,若要切合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则需要从背后的科研历程入手,回归对当代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中国科研人员的致敬和学习。
此外,还有许多期刊选择了其他切入点并做了创意性的表达,例如《少男少女》杂志从诗词中提炼红色精神策划了“红色履痕”;《小星星》杂志从邮票中挖掘历史而推出了“方寸之间,回顾红色足迹”;《小爱迪生》则选定了老电影作为切入点,重新解读《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经典中的红色精神,这些都是较为优秀的选题案例。
三、拓展渠道,让红色精神立体传播
融媒时代,以期刊有限的拓展阅读作为课堂外的红色教育仍显不足,但围绕期刊进行的红色主题活动以及线上多媒体的同步运用,则可以弥补期刊渠道单一化的不足。
以《少年大世界》为例。在党的二十大前,策划了以“喜迎二十大 童画新时代”为主题的书画大赛,吸引了全市中小学生踊跃投稿。其后,举办了青少年演讲大赛,鼓励参赛选手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体会大声表达出来,并通过线上平台直播。刊社还组织艺术团演唱了全国少工委推荐歌曲《祖国有我》,相关视频在网络平台得到了广泛传播。
小记者实地探访也是以期刊为核心的较为常见的线下活动。例如,《小星星》曾组织小记者走进小平小道,探索邓小平奋斗的历程;《小博士报》则在清明节期间带领小记者瞻仰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此类活动可使参与者受到深度红色教育,然后通过作文、班会等形式二次传播。
期刊红色主题策划与多元活动,在传播渠道上实现了从纸到网的融媒传播;在传播效果上,活动间接调动了读者学习红色历史、领悟红色精神的积极性,从而构建一条阅读、理解——思考、感悟、联系实际生活——创作、分享——获奖后自我肯定——班级内二次传播的链条。
在融媒传播的环境中,期刊需要改变讲述红色故事的方式,从以往的单向传播向多元化传播转变,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积极的分享中,成长为红色精神的传承人。
作者简介:王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编委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