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的现实图景与战略路向
2023-05-30漆亚林孙鸿菲吕艺博
漆亚林 孙鸿菲 吕艺博
【内容提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媒体纷纷引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全面布局智能化媒体内容生态。5G与AI的深度融合成为实业经济和传媒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数字化经济发展、智能化媒体发展和数字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建构新型的赋能机制,并体现出巨大的想象空间。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空间视角,考察智能媒体发展的基本逻辑、现实图景和未来趋势,聚焦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的核心战略、实践范式和演进路径,厘清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场景,为智能媒体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智能媒体 新闻传播业 5G技术 人工智能
一、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的逻辑基础与现实图景
(一)智能媒体再定义
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和创造生产力的赋能机制在诸多产业和社会服务方面大展身手。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化国家主导,并从顶层设计实行优先战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的增长引擎”。如何抢抓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度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媒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来看,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首次提出了“智能”概念,而后“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方向,2017-2019年连续三年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1]在2019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智能+”的概念,强调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2],在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也逐渐成为媒体创新传播范式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智能媒体”是近些年研究的热词,已有不少学者和业界专家对智能媒体展开研究,相关成果主要集中于智能技术与职业新闻理念、用户与算法可信度、信息环境多样性、智能化技术参与互联网信息治理、算法与权力、算法机制与信息价值观、透明度与算法问责机制等七个方向。[3]但目前对于“智能媒体”这一概念的界定仍无统一定论。媒体形态论认为智能媒体是指基于算法,以实时、动态的大规模数据为核心驱动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媒体形态[4];传播实体论认为智能媒体是通过模拟人类智能实现各种认知能力以及协同机制,使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产生联系的自主实体[5];产品业态论认为传统媒体要进入智能媒体阶段,应该实现以价值的智能场景匹配为特征, 以内容、用户数据和服务为核心资源, 以“传统媒体+APP+SNS+O2O+LBS等”为主要的产品业态[6];特殊媒体论认为智能媒体是具备较高的识别与理解能力,能够在营销传播场景中进行最优决策,并具备通用性进化与自我创造潜力的媒体[7]等等。上述界定虽各有侧重,但都指出了智能媒体的核心特征:智能技术在交互连接与传播流程中的具体应用。笔者认为在媒体日益平台化和平台日益媒体化的进程中,智能媒体体现了传播构型的巨大变化,智能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形态,它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传播、经营与管理等价值链中重构秩序的实体系统,是中心化生产与去中心化生产模式深度融合的产物。智能媒体依托AI、5G、大数据、云计算、传感器、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对媒体和平台进行全流程、全链条改造,包括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等基础架构,形成媒体与智慧城市、文化产业、社会治理等相关领域的深度连接。
(二)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的总体概况与热点聚焦
1.我国媒体深度融合,迈向智能媒体新阶段
在政策支持方面,自2014年以来,多项政策的实施使得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媒体融合一体化的进程中,无论是主流媒体、地方媒體还是县级融媒体都积极探索媒体转型、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运营模式,各媒体也由传统平台向融合平台进发,由纯广告向衍生产业突破。在社会环境方面,疫情加速媒体平台信息的融合,此次新冠肺炎阻击战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也是媒体面临的一次直面问题、回应关切、引导舆论、凝聚民心、聚集民力、协同社会治理的“战役”,它缩小了用户在线下空间和场景中的活动范围,促进了用户对于线上媒体平台的深度黏合,这种对于线上媒体平台的依赖也进一步刺激了人工智能在技术支持方面的发展,促使用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转变。智能媒体的出现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形态,通过5G技术的赋能,可使人与场景、人与万物相连接成为可能,智能技术的融合可以基本完成对于用户场景的覆盖,实现用户在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之间的无缝转换。[8]
2.5G+AI技术深度赋能,助力媒体完成主体架构改造
在所有的传统媒体中,电视的重装备和路径依赖对于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带来诸多困境,尤其是业务工种的细化、组织结构的分化和技术标准的异化影响了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通过创建新技术平台建构生产新标准,促进基本构架的改造是未来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亟待突破的方向。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为电视媒体的组织再造和流程再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传媒领域,5G 技术与人工智能联袂给媒体生态格局带来颠覆性变化,为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为媒体的智能化转型、创新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在5G技术的支持下,AR、VR、MR、CR、XR等虚拟现实场景应用以及4K/8K超高清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超高清视频拍摄、无人机航拍、实时缝合、三维图像映射、裸眼3D虚拟影像制作、多维声录制、监听及还音、多通道录制、互动传感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5G+AI技术解决了移动直播和移动采编环境下超高清视频回传的问题,改善了时延,使电视新闻报道的画面更加清晰,使媒体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不仅拓展了视觉化媒体通感体验效果,满足了用户对优质电视节目的需求,还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更沉浸、更便捷的视听享受。5G+AI将赋能传媒行业新的内容生产方式,提升超高清内容生产供给、远程制作效率和效果,使新闻节目实时、稳定采集与轻量化现场制作成为可能,3D视频生产得到更好技术支持,人人互动、人机互动的生态格局不断演进。
3.智能媒体助力灾害救治,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9]近几年,智能媒体为疫情报道与灾难救援提供重要支撑,并在常态化疫情管控下,通过数字化治理和智能化治理为我国排查预警、有效追踪和控制疫情,有序促进全社会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疫情报道方面,借助智能机器人抓取和提炼的线索,智能媒体能够利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进行智能化处理,并通过知识定义、图谱构建、图谱应用、机器人技术等核心能力等满足异地协同的新闻内容生产、分发与管理。同时,智能媒体基于上述能力上线数字化健康证明、互助信息、求助地图等功能,为民众提供权威疫情信息,典型代表如新浪新闻利用AI技术整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内容进行内容聚合分发、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实时疫情动态。[10]智能媒体在实时更新疫情数据、快速报道一线抗“疫”事迹、及时监测舆情动向、高效辟谣、缓解公众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体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的疫情防控将加速城市智能化管理意识的形成,智能媒体深入城市管理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在灾难救援方面,智能媒体的赋能不仅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实时性、权威性,也为现场救援提供了图像参考,典型案例如澎湃新闻于2020年3月31日发布的可视化报道《动画丨西昌火灾致19人遇难,中国森林火灾是个啥情况?》,该报道以西昌森林火灾为出发点,结合中国气象局监测数据、GPS全球定位系统、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网站数据等制作了1949年至2019年中國森林火灾情况与原因新闻视频。在一些重大灾难新闻报道中(如气象灾害报道和预警、地质灾害报道和救治、城市交通状况播报等),部分新闻生产内容由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平台进行辅助,能够更加科学、高效、精准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不但契合了数字化社会转型的需求,也为智能媒体本身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4.智能媒体融入文旅生活,创造经济巨大想象空间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11]在此运营模式推动下,智能媒体在会议、展览、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领域积极落地智媒产品并提供解决方案。首先,智能媒体利用5G/6G、大数据、云计算、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VR/AR/MR等新兴技术为传统文旅项目赋能,丰富用户感官体验,打造互动式、沉浸式、开放式的智能项目,如央视网云上音乐厅让用户足不出户享受中国交响乐的独特魅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连续9小时直播和8K录制并在线直播话剧《茶馆》庆祝建院70周年,为观众带来属于话剧的精彩。第二,智能编辑、智能拆条、智能翻译、智能创作等AI媒体支撑能力,能够创新行业传播内容的生产流程和形式、进一步优化媒体内容生产,弥补文化、旅游、会展行业二次传播的短板,如新华智云云上新闻中心能够通过技术汇集各路论坛直播流和演讲嘉宾素材,让AI对视频内容进行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画面识别等智能处理,再让近40个“内容机器人”,帮助内容工作人员,自动/半自动挑选、生成、包装短视进行二次传播,提高传播效果。[12]第三,结合3D场景、flash交互技术、视频流等技术通过虚拟导游、虚拟数字人、AI主播、智能机器人、智慧大屏等智媒应用为线下参观、旅游、会展提供全新“玩法”,努力吸引用户深度互动,成为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如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厂甸庙会开创全国庙会先例,将传统文化与“元宇宙”技术相结合,用户可以在基于现实构建的虚拟场景里参与“拼手速·吹糖人”“猜灯谜·云探店”“放烟花·迎福气”“逛非遗·买年货”等一系列活动,智媒的应用为这项民俗活动提供了全新的“玩法”。[13]
5.智能音频拓展应用场景,构建心灵交互“共鸣箱”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智能音箱成为万物互联时代信息接收的入口,占领用户多个碎片化场景,致力于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音频内容。[14]由于声音具备贴身伴随性、私密性、洒脱性等其他传播工具所不具备的优势,人工智能+音响载体不仅放大音频的原有介质优势,更赋予它个性化、交互性、私密性等智能传播新优势,延伸与拓展了音频的应用场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技术的产生”。[15]由于智能媒体将人与物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重构,人们对智能设备依赖程度与以往有显著不同,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内容与形式也构成了挑战,比如智能音箱的使用频次依赖更多优质音频内容的生产。由于AI的赋能,近些年主流媒体也不断加快音频转向,以内容优势进入音频生产赛道,用“声音”传递主流声音,开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新路径,典型案例如新华社从4.0版客户端开始试水,增加了智能语音交互助手“小新”,每一次更新改版都使得语音交互等战略性功能全面升级,智能语音系统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实现社会活动的伴随性传播,智能音频在应用场景上还有巨大的开发空间。
二、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的实践范式与战略路向
(一)中央级主流媒体建构智能媒体生态范式
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8K+AI”的生态战略布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平台、编辑部、播出、经营与管理等各个业务单元进行智能技术的改造,布局“AI+”的传播生态。2019年11月20日,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全新打造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它的建成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把新媒体新平台建设好运用好”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媒体融合迈出了关键性步伐。[16]随后,12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正式启用,并发布系列创新产品,构建“5G+4K/8K+AI”的全新技术标准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表示,通过建设“人工智能编辑部”,深入探索将AI技术全面应用在新闻的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之中,致力打造独具总台“智造”特色的产品创新基地。[17]总台在推进媒体纵深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发挥作为国家级视音频媒体的战略优势,将“央视频”打造成了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领导者、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主流舆论的引领者,更好地推动主流价值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赛事转播方面,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人工智能剪辑与导播,自动生成了不同方队的不同视频内容,以供观众选择观看,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视听体验。在2022年冬奥会速滑比赛转播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猎豹”让人眼前一亮。短道速滑决赛场馆——首都体育馆使用的摄影系统“飞猫”,由40台4K超高清摄影机阵列加3台8K+VR摄像头组成,可以做到全视角覆盖,技术上不断升级创新为用户打造了最优质的视听体验。2022年世界杯赛事中,央视频获得了国际足联(FIFA)的独家授权,以自身竖屏制作能力为依托,推出了“竖屏世界杯”,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更具沉浸式的观赛体验。其中,为确保效果的可视性,央视频采用“人工智能+视音频技术”进行竖屏世界杯赛事的制作。在拍摄对象跟踪、竖屏画面处理、AI横竖屏剪辑生产、用户智能交互上,依托智能ASR、TTS、NLP等AI技术,推动用户体验从原本的“单向观看”向“双向互动”演化。[18]
在慢直播方面,依托于5G基站建设的完备和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信号,央视频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进行慢直播,高清流畅的全程直播使得中国亿万网友化身“云监工”,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加油助威。由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云监工”所引发的围观现象,在关键节点具有引领社会舆论、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现实意义。2020年4月14日,中国电信联合央视频又相继推出5000米海拔5G慢直播节目,以VR视角带广大网友看珠穆朗玛峰24小时内的日升日落。[19]通过5G和云端的结合,广大网友足不出户欣赏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壮美风光。
2.新华社建设“媒体大脑”模式
“媒体大脑”和“AI合成主播”在技术方面已成为新华社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在帮助新华社完成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快速实现媒体融合发展以及智能化、全媒化媒体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支撑。新华社近些年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尽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新华社的“媒体大脑”AI平台是基于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等智能设备采集信息,结合相关数据快速生成数据新闻的新闻生产者。[20]通过数字和AI技术完成新闻采编与分发的颠覆性改造,智能化编辑部通过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分发,以提速、提量、提质、提效的关键操作技巧让新闻生产通过集约化无缝对接和智能化机制进行生产,实现打通在线新闻生产“最后一公里”的战略目标。[21]在多场重大报道实践中,“媒体大脑”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打造出系列融媒体产品矩阵。例如,在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媒体大脑”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生产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仅耗时15秒,解决了人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报道难题。随后,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大脑”通过对六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收集和智能分析,推出了专门栏目,以人工智能的名义进行媒体呈现,向用户详解六年来政府工作报道的趋向和内容方面的异同,使得内容生产与呈现的主动权实现了由采编人员到机器的转移。另外,依托“媒体大脑”的技术支撑,新华社首次在媒体中建成人大代表智能化数据应用“飞识”平台,新华社记者通过上传人大代表照片,即可查询代表信息和新华社相关历史报道等内容,并依托人脸识别技术推出了H5互动产品“谁是最懂你的人大代表”。[22]2021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又推出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运用5G、AI、MR等技术,将代表委员及所在工作和调研场景在演播室做等比例还原,以全实景、真跨屏的方式,沉浸式地听代表委员讲述他们的履职故事。[23]继“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之后,新华社推出了“2022年全国两会融屏访谈”,巧妙运用虚拟演播室和XR等创新技术,把主持人“送”到茫茫宇宙的中国空间站中,与人大代表王亚平直接进行无障碍、零距离的访谈,为用户打造了“时空交错”“沉浸其中”的观感体验。[24]从“同屏”到“跨屏”再到“融屏”,智能化编辑部再次技术升级,引领主流媒体不断创新,赋能两会报道。
在AI合成主播建设方面,2019年新华社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其语音播报时的腔调发音、动作神态等更加接近于真人,在同年的全国两会中正式上岗,第一时间向用户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而2020年,新华社再次推出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小艾”,“小艾”能够根据两会进程,及时、客观、简短、准确地报道两会,已经实现了仿真体现真人主播的播报形态。2021年搜狗与新华社推出的“AI主播超市”,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AI主播,享受实时全球资讯播报。2022年冬奥会期间,新华社还推出了特约“数字人”记者“冬冬”和数字航天员“小诤”。“小诤”能够通过实时高保真数字人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深空探测工程等场景,从太空到地面的多个虚实结合的数字环境中,开展多样化报道。[25]此外,新华社还自主研发微信小程序“新闻雷达”,可以实时追踪热点事件数据,根据事件性质和规模预测事件热度,建立媒体报道在实效性方面的领先优势。
3.人民日报社打造AI编辑部3.0版
2019年9月,人民日报社联合百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媒体实验室,将百度大脑的核心能力和《人民日报》的舆论风向標作用相结合,为《人民日报》打造一个智能化“编辑团队”,辅助媒体的新闻生产,提升编辑的生产效率,并在未来将实验室的相应技术能力整合到媒体服务平台,将服务提供给全国媒体。[26]2022年,人民日报社技术部深挖一线采编需求,以构建全媒体新闻生产新生态为目标推出AI编辑部3.0版,强化了内容生产的智能化、云端化、移动化、轻量化,推出AI编辑部移动版、事实核查、5G全媒体生产、视频加密暗水印、热点汇聚、智能会议纪要、一键生成视频、播报数字人等八大新功能,全面优化新媒体作品生产设计流程,深度赋能报社全媒体两会报道,[27]不断构建传媒产业新生态。
在实践应用方面,人民日报社联合科大讯飞,推出AI合成主播“果果”,利用语音合成、人脸识别、人脸建模、图像合成、机器翻译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生产多语种新闻报道,在“人民智播报”微信公众号上,每日7点“果果”都会准时为观众播报国内外热点事件。在近两年的全国两会中,《人民日报》新媒体5G+AR采访眼镜成为了信息智能采集的有效手段。5G+AR采访眼镜可帮助一线记者在会场实时了解人物信息资料,还可以第一视角进行现场直播。记者只需手势或语音控制即可完成视频录制、拍照、直播等工作。同时,拍摄时还能与后方编辑实现屏幕共享、实时互动。[28]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新媒体拍摄微电影《70年,我是主角》,其中通过视频换脸技术,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电影主角,产品的背后是机器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技术的探索运用。[29]人民网还搭建了智能党建体验中心·气味王国体验馆:依托“数字气味词典”,搭配戴脖式数字气味播放器,还原红色影片中经典场景的气味,广泛帮助党建工作者利用科技能量实现新时代党建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30]
(二)地方媒体开展多元智能传播实践
近几年,地方电视台也加快了布局 5G+战略,以 5G+4K/8K 为方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落户成都影视硅谷,四川还发布了 5G+4K/8K 超高清技术白皮书。[31]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华为、中兴、电信、移动等公司为 5G+4K 融合发展战略提速,开创 5G+智慧广电+智慧旅游+超高清视频融合发展新格局。[32]封面传媒于2020年1月11日在北京正式发布“智媒云”3.0版本,宣布“智媒云”完成新一轮迭代。据报道,未来随着5G时代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将通过与周边智能系统的持续对接打通,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综合信息业务能力,成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智能体系中,面向C端的主要传播平台和交互平台。[33]暨南大学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联合发起“未来媒体研究院”;江苏智能媒体产业研究院,打造一个产、学、研、用“四维一体”的开放型研发平台。[34]2020年1月,AI+5G虚拟主播“小晴”在哈尔滨两会首秀,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牵手科大讯飞,赋能媒体智慧转型。2021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数字虚拟主持人“小漾”,在综艺舞台上与明星主持人、嘉宾相互交流,表情变化自然,形象青春靓丽,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时间小妮”,能够提供新闻播报、讲解知识、交互问答、客户服务等多种智媒服务。
(三)市场化平台型媒体的智能发展
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为代表的新闻资讯平台,在疫情暴发后,纷纷上线实时疫情地图、紧急寻人—疫情患者同程查询、智能辟谣平台、AI视频剪辑、防护用品企业在线查询等各种“云服务”,极大地便利了用户,有效提升了网络社会能力与基层治理的效率与水平。[35]快手推出云剪辑,推动视频制作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用户在云端进行音视频创作可通过网页实现多人协同创作,另外还有AI辅助进行创作,并提供一键字幕、自动化模板、机器仿真配音等资源支撑。抖音的“蓝V生态计划”、快手的“光合计划”都在围绕用户的偏好,建立更加丰富立体的内容生态。
三、 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的想象空间与未来趋势
(一)人机融合是未来智媒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新闻生产将呈现“专业生产+用户生产+机器人生产”的三重格局,[36]机器辅助、人机协同、人机合一这三种生产模式将会并行存在。[37]新闻报道中基本事实信息、数据的采集将由机器完成,而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的分析、解释、预测、叙事、伦理、润色等工作将交给专业的传统新闻记者和编辑。[38]人工智能对新闻业各个环节带来的变化,既是解构也是重组,然而技术的进步却始终依靠人类,人始终是新闻业的核心,[39]特别是在涉及一些重大报道选题的议程设置方面,仍旧离不开人的力量。人与人工智能如何实现较好的协同生产,创建起良好的媒体协同示范效应将会成为未来新闻传播业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在广电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可以融合广电5G网络及现有有线网、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网、直播卫星网等业务构建协同立体的传输网络,为未来5G频道建设和现有广播电视频道覆盖、融媒体传播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持,拓展智慧广电多样化个性化公共服务,放大“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应用场景,一体融合、多跨协同,赋能新型媒体集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全面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使得人机协同深度融合,对用户的显性和隐性需求通过算法能够被精准识别,并在适当的智能化场景中予以高效满足,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感官享受。
(二)视听文化与网络直播是未来智媒发展的重点
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迭代促使短视频、在线直播、智能音频的沉浸传播与通感传播成为网生代和Z时代的主要信息消费形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短视频、网络直播由于其真实性、交互性、虚拟性、便捷性的特点,加速了人们对此类产品的依赖,传媒产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由此催生出内容付费、直播带货、原生广告、游戏植入等增值形式将改变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智能媒体的内容形式还将出现一些新的特征,例如基于视频交互技术的“互动视频”未来将得到各大视频平台的重视,线上课堂、线上音乐节、线上读书会等音视频直播的形式逐渐成为常态。由UGC建构的娱乐和生活消费场景将继续吸引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成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传播场域。[40]
(三)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是未来智媒发展的主向
阿多诺曾在文化工业论中批判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凌越使人的理性变成了工具化的思维。当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人类文明也会达到相应的高度,就会滋生对技术盲目追捧的現象。在当前的智能媒体新闻生产中,已经出现了技术主导内容的痕迹。未来的新闻业在进行内容生产与分发时,应始终坚持“主流算法”推送,在主流价值导向引领下,通过对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知识图谱、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加速突破,推动媒体认知智能升级。媒体也可利用主流算法探寻用户的偏好,利用大数据与算法等技术监测用户对此类内容的态度与行为,并及时调整推送策略,借助技术手段呈现更具有社会意识、人文关怀的新闻作品,以帮助用户突破信息茧房效应。技术带我们走得很远,但我们不能忘记为何出发。技术狂热后应有冷静理性的思考,超越技术层面,坚持以人为本,回归人文价值关怀,由此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业的应用才得以纵深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体化战略视阈下媒体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项目编号:19BXW0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邓云峰,张年华.善用其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公司市场价值——基于“中共二十大”數字中国建设的微观识别[J/OL].金融经济学研究:1-13[2023-02-20].
[2]新华社.李克强说,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EB/OL].(2019-03-05)[2023-02-17].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05/content_5370667.htm.
[3] 师文,陈昌凤.新闻专业性、算法与权力、信息价值观:2018全球智能媒体研究综述[J].全球传媒学刊,2019(01):82-95.
[4] 方兴东,钟祥铭.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概念辨析——路径依赖和技术迷思双重困境下的传播学范式转变[J].现代出版,2022(03):42-56.
[5] 喻国明,杨名宜.平台型智能媒介的机制构建与评估方法——以智能音箱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20-126.
[6] 胡正荣.智能化: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6):1-4.
[7] 黄升民,刘珊.重新定义智能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01):126-135.
[8] 程明,程阳.2020年智能媒体发展研究[J].传播创新研究,2021(02):173-190+236-237.
[9] 环球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文)[EB/OL].(2019-11-05)[2023-02-17].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nC4J.
[10] 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网.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8)[2023-02-17].http://www.199it.com/archives/1041487.html.
[11] 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2020-09-26)[2023-02-17].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12] 新华网.真顶流!131位顶级科学家齐聚,AI助力破圈传播[EB/OL].(2021-11-02)[2023-02-17].http://www.news.cn/politics/2021-11/02/c_1128022521.htm.
[13] 光明日报.科技让非遗有了新“玩法”[EB/OL].(2022-01-28)[2023-02-17].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3/0128/c1004-32612886.html.
[14] 漆亚林,刘静静.5G+AI:共创万物皆媒、智能传播新时代[M].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15]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6] 央视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EB/OL].(2019-11-20)[2023-02-17].https://news.cctv.com/2019/11/20/ARTIJLwQRjm4Bv3VbbMaBsDv191120.shtml.
[17] 央视网.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创新产品发布[EB/OL].(2019-12-26)[2023-02-17].http://hn.cnr.cn/hngbit/20191226/t20191226_524913234.shtml.
[18] 广带你独家.智能化、竖屏看、超沉浸!央视频多项技术应用助力世界杯更好看[EB/OL].(2022-11-24)[2023-02-18].https://mp.weixin.qq.com/s/V3B3AKPySh7fAgDRAUaI2Q.
[19] 人民网.三大运营商实现5G信号覆盖珠峰大本营[EB/OL].(2020-04-26)[2023-02-18].http://tc.people.com.cn/n1/2020/0426/c183008-31688375.html.
[20] 李仁虎,毛伟.从“AI合成主播”和“媒体大脑”看新华社融合创新发展[J].中国记者,2019(08):36-39.
[21] 新华网.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建成运行 实现人工智能再造新闻生产全流程[EB/OL].(2019-12-12)[2023-02-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2/12/c_1125340864.htm.
[22] 新华网.从“AI合成主播”和“媒体大脑”看新华社融合创新发展[EB/OL].(2019-08-08)[2023-02-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08/c_1124850634.htm.
[23] 齐慧杰,高熹,何强.“跨”屏传播,怎么来真的?——以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为例[J].中国记者,2021(04):18-20.
[24] 雒悦.新技术赋能2022年两会报道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记者,2022(04):57-58.
[25] 新华网.“数字记者”亮相冬奥会!数字人未来走向何方?[EB/OL].(2022-02-19)[2023-02-18].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2/19/c_1128394929.htm.
[26] 鳳凰网.人民日报社联合百度成立人工智能媒体实验室 AI能力推动传媒变革[EB/OL].(2019-09-19)[2023-02-18].https://tech.ifeng.com/c/7q6D1NsEHUC.
[27] 人民网.虚拟数字人、人工智能编辑部……媒体探索移动互联网前沿技术创新应用[EB/OL].(2022-06-29)[2023-02-16].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0629/c1004-3246
0709.html.
[28] 中国记协网.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新创意与新技术比翼齐飞[EB/OL].(2020-05-28)[2023-02-16].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528/c40606-31726571.html.
[29] 余荣华,张深源,朱利.聚焦“主流算法” 加快智能媒体迭代——人民日报新媒体推进人工智能实战化运用[J].新闻战线,2020(08):8-10.
[30] 人民网.喜迎“七一”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再上新[EB/OL].(2022-06-30)[2023-02-16].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2/0630/c117092-32461412.html.
[31] 人民网.四川发布5G+4K/8K超高清技术白皮书[EB/OL].(2019-08-07)[2023-02-16].http://sc.people.com.cn/n2/2019/0807/c379469-33222669.html.
[32] 安徽日报.重磅!安徽广播电视台5G+4K融合发展战略合作联合签约仪举行[EB/OL].(2019-07-17)[2023-02-18].https://www.sohu.com/a/327420592_391439.
[33] 光明日报.智媒云3.0总体架构发布 智媒体绘出全套作战图[EB/OL].(2020-05-06)[2023-02-18].https://it.gmw.cn/2020-05/06/content_33806173.htm.
[34] 中国经济新闻网.江苏智能媒体产业研究院成立[EB/OL].(2019-12-09)[2023-02-18].http://www.cet.com.cn/dfpd/yqdt/2436471.shtml.
[35] 人民网.“新基建”将改变什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系列述评(3))[EB/OL].(2020-03-26)[2023-02-18].http://industry.people.com.cn/n1/2020/0325/c413883-31647474.html.
[36] 梁智勇,郑俊婷.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与再造[J].中国记者,2016(11):72-75.
[37] 苏涛,彭兰.热点与趋势:技术逻辑导向下的媒介生态变革——2019年新媒体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20(01):43-63.
[38] 邓建国.机器人新闻:原理、风险和影响[J].新闻记者,2016(09):10-17.
[39] 喻国明.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与新闻传播业态的重构[J].教育传媒研究,2018(01):95-96.
[40] 漆亚林,刘静静.5G+AI:共创万物皆媒、智能传播新时代[M].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漆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创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鸿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吕艺博,北京知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制片人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