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背景下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讨与思考
2023-05-30周瑛姚婷婷
周瑛 姚婷婷
摘 要:随着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为贯彻落实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精神,努力创建双一流水平科技创新强校,文章结合科研财务管理工作实践,对广东省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放管服”政策具体落实措施和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探索性提供一些解决思路和建议,为推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放管服 省属高校 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4-085-04
一、科研经费管理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认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
近年来,中央财政资金逐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科学技术研究的经费投入。据统计,2013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资金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支出达到2.3万亿元。仅2021年我国科技支出的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了9321亿元。由此可以看出,中央财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予以重点支持。从财政部公布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财政支出11.73万元,较同比下降0.9%,而科学技术支出反而增长了7.2%,并高于总体的支出幅度。
在财政性科技经费预算稳定增长的新形势下,国家对科研经费“放管服”步子迈得更大,相继出台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文件,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32号文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同时科技部网站发布了若干意见问答,详细解释了政策相关内容,要求各省加快落实中央精神,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意见。广东省财政厅联合科技厅组织省属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召开调研会,于2022年4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
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及体现
(一)在扩大经费管理自主权方面
2019年国务院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包干制”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率先选择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经费作为试点,对实行包干制的科研经费无需编制明细科目预算,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管理。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启动包干制经费管理试点开始逐步扩大包干制使用范围,增加软科学研究类等。
预算科目精簡合并为三类,即:设备费、业务费及劳务费。简化预算编制要求,只需提供相应基本测算说明,扩大或下放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预算的自主调剂权,如:总预算不变,设备费预算调增无需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在核定比例范围内间接费用调增由承担单位负责审批等,具体见对照表。
(二)在加大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方面
优化项目结余资金管理,将课题结余经费留归承担单位,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后续科学研究需求,间接费用核定比例大幅度提高至30%,弥补管理成本支出后的间接费用结余可全部用于绩效支出。为参与课题研究的科研辅助人员等缴纳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可纳入直接人力成本费支出。
(三)在为科研人员减轻事务性负担方面
制定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全面落实科研人员在预算编制,调整、报销、决算及结题等一系列专业化指导。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对难以取得发票且合理费用如住宿费、伙食补贴实行包干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推进无纸化报销,建立科研、财务、资产等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体系,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三、以广东省某高校为例,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及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高校在落实“放管服”政策的积极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放管服是中央的要求,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需要,学校每年十多个亿的科研教学经费,如何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管理和服务是财务工作的两大职能,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学校科技部门牵头,组织财务、审计、人事等相关管理部门认真研究,按照文件的重点内容和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梳理并重新修订科研管理办法。把增强科研人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作为根本目标,明确责任,确保改革落实、落地、生效。
2.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科研人员知晓度。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开展二级院校培训及财务宣讲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结合新疫情时代特点,采取网上审核等线上方式,对经费预算调整等业务进行专项审核。优化流程管理,为改变“把做实验的时间都用来报销了”现状,全面梳理财务报销各环节,推出“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建立财务资讯平台,提高财务服务水平。录制视频讲解网上预约报销操作、差旅费等各类费用报销攻略、预算管理业务指引,将制度和表格以超级链接模式发布,让科研人员及时准确了解相关政策文件和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科研人员少跑路。
3.畅通经费到账信息反馈渠道,推进无纸化报销进程。逐步完成学校各部门系统数据对接,建立健全学校财务与科研、人事、教务和资产设备等一体化共享信息平台。完成薪酬申报系统与预约报帐系统数据对接,实现劳务费在薪酬申报系统自动生成预约单号。利用互联网和依托学校信息管理优势,上线了多个采购平台,拓宽科研人员课题研究耗材采购渠道,采用学校内部转账方式,财务按月定期结算,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学校开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既整合了资源配置,又为科学研究提供硬件支持。加快实现无纸化报销进程,启动智能化财务报销系统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报销便利化程度。
4.完善预算管理模块,简化科研经费管理业务审批流程。为做好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核算业务对接,按精简后的三类预算科目,设置财务预算新模块及会计核算科目控制。梳理业务审核流程,取消科研协作费转出审批环节重复审批,设置间接费用预算总额控制,简化绩效发放流程。
5.下放预算调剂权限,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设备费预算增加和核定比例内间接费用预算调增需经学院、科研、资产、财务等部门实行审批外,其他直接费用如:业务费、劳务费调整,设备费和间接费用调减,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学研究需要自主决定,减少因申报时预算不合理、不精准及后期研究过程因技术路线改变等原因需调整预算的时间成本。
6.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优化结余资金管理。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比例不再作要求,取消项目支出进度未达70%后续只能批准使用30%结余经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延长结转结余经费继续使用年限,从原项目通过结题后可使用2年增加到3年,鼓励科研团队用于科研创新活动后续研究的直接支出。明确间接经费不但可以调减,也可以在核定比例内调增。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项目资金结余管理存在长期闲置和留用时效的问题。因科研管理系统不健全,科研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无法准确提供项目在研和结题情况,科研项目结题后的结余资金未按规定及时盘活,存在历年滚存和结余资金闲置多年的现象,如:财务部门2020年底收回科研结余资金高达1500多万元。学校文件规定结余资金可继续使用3年,留用时效是否合理?科研人员认为既然国家文件规定不收回结余资金,学校也不应收回。甚至认为科研经费申请不易,节约的经费不应收回,有些科研人员身兼数职,未及时了解政策或对政策和财务制度规定理解偏差,导致延误结余资金申请时间,或因资金使用未达70%部分结余经费被学校统筹,科研人员对此意见较大。
2.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项目承担单位要确保每个项目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财务助理,然而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科研助理更换频繁,流动性大,同时招聘科研财务助理时注重科研能力,忽视财务能力,科研助理对财务知识的掌握较差,不能胜任课题财务工作。其次,对于经费较少的课题,满足正常研究需求都不够,没有多余经费聘请科研财务助理。
3.承担单位主体责任不清,科研财政资金转拨管理机制不健全。国家加大对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投入,随着申报重点项目越来越多,如:省重大领域专项资金量大、课题研究需要与多个协作单位共同完成科研任务,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对转拨协作单位科研经费疏于管理,对课题顺利验收存在一定风险。合作单位是企业性质的,对国家科研项目经费政策缺乏了解,在经费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合作经费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将企业研发费列入专项支出,随意分担水电费等超范围列支现象,特别是企业没有设置专项核算,也没有专款专用,在课题验收时一票否决,存在课题无法结题的严重隐患。
4.项目资金执行进度考核不够合理和科学。基于国库项目执行进度考核压力,项目负责人优先使用国库资金支付,从而影响本项目最终执行率低,项目预算执行率与项目进度不匹配,将影响后续经费拨款,主要体现在经费使用进度与课题研究进度或执行周期不匹配,自筹经费到位不及时等。省级中医药建设专项资金过程监控存在每月填报本期执行进度,上传项目支出明细作为佐证材料,当月无支出需零申报。省科技厅项目只需按年度填报年度执行报告,资金执行进度考核时段要求不一致,大部分科研人员未按时填报或填报错误,反复退回修改,耗费科研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
5.科研及财务管理水平落后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存在对政策街接期执行范围界定与适用性等理解不到位,附属单位依托高校申报科研课题管理混乱的现象。部分依托高校申报的附属医院科研项目,财政资金拨款到学校,而科研管理部門界定不清课题归属,应由医院财务管理的项目经费留在学校财务报销,经医院财务网上审核通过的经费决算表却要求学校财务部门盖章,此时发现经费决算表科目填报不规范,数据填报错误等,网上已提交结题而无法修改,给高校财务部门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财务审核人员对不同来源资金管理要求理解不到位,对报销内容是否与课题直接相关缺乏一定经验和判断。项目负责人预算申报流于形式。合同书预算科目不统一,核算科目与预算科目不一致。如:把劳务费归入科研业务费或协作费,口径不统一。培训费与会议费界定混淆。软件购置预算做在设备费,实际应为出版文献知识产权事务费等等。
(三)改进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高等学府,高校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体现国家科技发展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要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机制,在制度约束下理顺“放”与”管“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工作出发,勤思考善总结,切实解决科研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达到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真正为高校科研事业发展助力。
“放与管”之间如何把握尺度,使科研人员真正“服”气,作为管理层理应切实站在科研人员角度考虑,制定政策前需充分调研,广泛听取科研人员意见和建议,统筹前做到提前公示或通知,并适当给予缓冲期等等,使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对于已结题并超过学校允许使用期限的结余经费,由科研部门签头财务部门配合及时清理,设立科研基金,安排学校科研活动的其他直接支出,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要完善科研财务助理管理制度。招聘具备一定财务知识的专业人员更为合适,保持人员稳定性,就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晋升机制。合理设计科研财务助理的职业发展通道,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为课题组提供专业化财务服务。建议同一项目负责人名下多个课题经费共同分担,解决聘请科研财务助理人力成本费用问题。
承担单位要做好学校整体规划,建立协同机制,明确部门分工。发挥好科研团队与项目主管部门的桥梁作用,财务部门要做好服务保障,规范经费支出,解决经费报销环节存在的问题;科研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人事主要负责科研财务助理推进实施环节;资实主要负责资产购置,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等;外事负责出国签字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信息中心负责加强信息化建设。
项目承担单位健全科研财政资金转拨协作费管理机制,加强对合作单位转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项目负责人要提高认识并积极配合,可委派科研财务助理定期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承担单位财务沟通,也可根据课题需要委托专业审计事务所提供相应财务服务。
优化项目资金执行进度考核模式,按重要性原则,取消一刀切考核方式,放宽纳入过程监控范围,调整填报周期,采取半年报或年报方式。制定“包干制”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内控制度,建立科研人员的诚信档案。理顺项目承担单位与依托部门财务审核权限,避免重复管理或管理漏洞,既要监督经费合理合规使用,也要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四、结语
放管服改革政策的出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精心部署,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以建立完善科技管理的运行机制为目标,营造充满活力的科技环境,通过优化服务,打通堵点,将改革政策落实落地,让科研人员真正体会管理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才能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科技成果,真正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服务。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会计学会2022—2023年度科研课题“放管服”背景下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析(粤教会〔2022〕4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研究——以A高校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2,33(01)
[2] 闫磊.“放管服”背景下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22(05)
[3] 孙云,张鞠成.服务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财务助理管理模式探究[J].会计师,2021(21)
[4] 孙颖,张海燕,王红.新政下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难点与实施对策[J].会计师,2021(18)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作者简介:周瑛,广州中医药大学预算管理科高级会计师;姚婷婷,广州中医药大学核算管理科中级会计师。](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