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5-30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辽宁省人才培训

王 琪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067)

1 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现状

1.1 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分布情况

近年来,辽宁省农村、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规模化和品牌化的绿色农业,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辽宁省农业农村局的网站可以看到,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就职于农村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经营等方面(见表1)。如表1所示,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就业分布情况中,生产技术型人才占比较高,达到35.68 万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50.00%以上,其中种植业人才数量最多,约20.24 万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人数的31.03%,而经营管理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占比较少。这说明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技术欠缺,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1 辽宁省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就业分布情况

1.2 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情况

自2003 年起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建设政策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人才引进方面,201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县城就业创业的意见》等文件,完善、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毕业生返乡创业[1]。2019 年,辽宁省针对人才引进分别开展了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人才,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自助项目等补贴、培训等活动,为辽宁省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兴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在人才培养方面,以“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全省60 个示范县设立了95 个培训机构,103 个市、县级培训基地[3]。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任务14 期,培训了学员1 410 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关于人才评价方面,赋予各市农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对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时与在岗人员享有同等权利,极大地调动了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到农村创业的热情。由此可以看出,辽宁省政府对人才培养和发展比较重视,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正向好发展。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人才综合素质、人才就业方向、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地实施等仍需进一步完善[5]。

2 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政策不具体,制定政策难以落实

辽宁省政府虽然针对农村实用性人才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并在财政扶持、培训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关于实用性人才的具体待遇、详细的扶持方案、扶持渠道等不是很不明确。另外,上层政策的制定需要基层具体落实,但是在落实过程中由于主管单位权责不明、基层理解差异、工作差异等种种因素导致上层制定的政策难以在基层全面落到实处。辽宁省在2019 年关于农林水类事务的财政支出超过500万元,占总支出的近8.7%,辽宁农村从业人员数量约1 184 万人,落实下去,相当一部分人难以受益。可以看出,现有政策难以为辽宁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2 人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科学

目前,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结构在年龄、地区、人才类型、人才学历方面尚不合理,素质不够优秀,从而严重影响了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整体发挥的作用效力。就年龄结构来看,留在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的年龄普遍比较大,思想活、干劲足、精力旺的年轻人在农村实用人才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就地区结构来看,农村实用人才的数量在省内不同地区之差异也很明显,在沈阳、大连等较发达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的数量偏高,在偏远地区、传统农业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用人才人数较少;就人才类型结构来看,当前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人数有50%以上都在一线从事种植养殖农业活动,从事生产性工作的农村实用人才较多,而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教文卫保障等与农业有关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的领域人才较少,这与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求相差甚远;就学历层次来看,目前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中,占70%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学历为初中学历,甚至还有10%左右的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的学历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有,取得中专或者是高中以上的学历人才也非常少,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的比重较低,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2.3 培训资源短缺,培训实施主体“各自为政”

2021 年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已在37 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确认了95 家培训机构,认定了13个省级培训基地,90个市、县级培训基地,整体存在培训资源短缺,培训主体单一,培训质量较低等现象。一是政府主导的培训基地和机构对人才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规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侧重政策性的宣传和普及,忽视了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等的讲授,导致人才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严重脱节。二是政府性的培训机构较多,其余培训类机构、大学农业专业等方面的作用发挥程度不够。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发展的根基在于他们对农业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对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意识的提升。要求各培训主体相结合,从实用人才的发展、需求和短板入手,提高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等。

2.4 缺乏激励政策,难以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

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是建立在解决人才生活保障、减少农村实用人才后顾之忧的基础之上的。人才缺乏经济来源,其生活难以保障,同样难以调动人才的建设积极性。从当前辽宁省具体情况来看,对实用性人才的激励政策和激励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经济收入稍差,难以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2.5 缺乏信息交流渠道,难以与外界开展有效互动

农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均与城市地区差异较大。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也离不开网络资源,尤其是关于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制定、落实等制度、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规律、农作物的技术性知识,均需通过网络资源了解。但有些农村并没有太多机会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企业开展产业融合,也因为时间、精力等主客观原因无法参加培训学习,更没有条件开展互联网经营模式等。从业人员难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外界专业性的信息,缺乏与外界的有效互动。

3 加强辽宁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

一是政府应制定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文件。随着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视,国家层面每年都会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并安排各级政府在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针对当地情况制定帮扶政策。这要求辽宁省政府、各地级市、县政府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以当地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建设需要为依据,制定地方性政策文件,为实用性人才建设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二是地方政府要以吸引优秀人才为目的,制定农产品经营活动的优惠、帮扶政策。大力发展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建设是为了强化农村农业经济、提高农村整体水平。农村多土地,这就需要以合理利用土地为基础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此,政府应当针对从事从产品经营活动的大学生、集体承包土地的种植专业户、农业工商人员提供帮扶政策,如创业基金、生活补贴、子女教育保障、养老保障等,为这些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从而促使其全身心地投身于农村经济发展当中,也用优惠、帮扶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3.2 整合农村人才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

一是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打破原有模式,将各级学校、公益性培训机构、生产机构等人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为人才培训搭建更加完善的学习平台。负责培训的机构要做到灵活培养,将校内理论培训与校外生产实践相结合,利用学校以及社会培训基地的方式,对农村骨干人才开展定期培训的工作,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工作技能。在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应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例如对农村带头人以及大学生村官进行示范性培训,以专家教授、参观考察等方式,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建设新农村的自信心。开展培育人才工程,针对人才培育工程的开展,加快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二是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以当代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情况,以农村实用人才的实际素质水平以及农村发展的方向为主要培训依据,为培养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参与培训的农村实用人才严格筛选,选择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注重培训针对性,坚持以市场为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转向培训,以需求为依据进行培养计划。

3.3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农村实用性人才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一是坚持以现代农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培养开发的主要方向,以增幅为主导,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坚持做到以素质提高与创新能力增强为主要核心,采取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技能培训等多项方式共同并举的方式,利用各高校定向就业以及增大涉农学校的招生范围的方式,大力培育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二是以人才能力与业绩为导向,完善对人才的评价方式与渠道,开展更加灵活与务实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中,要以农村实用人才的知识、能力与业绩奉献等主要的内容作为人才认定与评价的关键。三是以民主、公开、择优为主要选拔原则,对事业单位的人才聘用要以公开的方式开展招聘。鼓励众多的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企业合理充实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出人才建设的作用。四是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建立业绩与贡献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激励力度,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物质和精神性评价,以增强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待遇激励,提高辽宁省农村一线工作的人员工资,对他们采取职称评定的方式,为其增加津贴发放。荣誉激励,对于一些在一线工作表现突出的人才可以评定其荣誉职务。对表现突出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给予重奖激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层面上的职业资格评定,辽宁省也应当全面推广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职业资格评定工作与职业鉴定工作,为他们畅通人才评定与职业资格认定渠道。

3.4 加强农村基础服务,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辽宁省应当为农村实用性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电视、广播以及报刊等新闻媒体发布并更新有关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各项信息。建立发展农村服务信息的平台,完善有关信息服务的网络,为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各项支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交流体系,以辽宁省人才市场为主要场所,以乡镇人才服务者和农村信息点为次要场所,为返现青年人才、农业实用人才、能人巧匠等提供人才信息。此外,还应坚持开展乡村人才对口扶持工作,以科技人才支农、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等方式,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知识不断更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力量。

4 结论

新型农村实用性人才是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未来实现农村农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对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辽宁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具有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辽宁省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