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应用“工学结合”模式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3-05-30白文涛陈文轩王雪琦胡士华崔志军

时代汽车 2023年1期
关键词:治理模式工学结合解决对策

白文涛 陈文轩 王雪琦 胡士华 崔志军

摘 要:国家这几年都在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扩招,旨在向社会层面供应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性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对于学校来说,更多数量的学生意味着更大压力的就业,所以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保证学校良好的就业形式,大量的高职院校开始试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每个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模式的解读差异,就造成了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针对本人所在高职院校在应用该模式时出现的学生治理问题、学生学习问题和老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各个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适应高职院校学生治理模式和教师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能够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也为学生就业和企业需要进行无缝衔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治理模式 解决对策

1 引言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发展进程加快,所以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过硬的、综合素质强大,同时可以完全符合企业的生产要求和管理要求的学生是各大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世纪性难题;但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手动技能,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理论知识的构建,这也就导致学生实操技能不过关,去到各自的岗位之后,只能重新适应和学习企业的操作技能,无法真正的学以致用。所以现在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分析“工学结合”具体开展形式,通过对“工学结合”应用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这其中包括高职院校本身出现的问题,也指出了企业在参与“工学结合”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论文思路如图1所示。

2 “工学结合”开展形式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将学习和工作充分的结合,因此根据结合时间和方式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开展形式。有些高职院校把一个学期课程集中上完,剩下的时间去企业工作;有些高职院校会把每周都分成在校时间和在企时间,这种开展形式比较适合学校和企业临近的情况。本人所在学校铁道机车专业的开展形式为:将学生的课程集中排在周末,如果课程课时比较少,一个月只需要安排1~2个周末即可,如果课程课时较多,则需要3~4个周末,其他时间学生回到各自的企业进行工作,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满足企业工作时长的,不影响其获取企业工资酬劳,同时也学习好学校中布置的课程,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就能将学习到的新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工作的辛劳,这就要求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既要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也要服从企业的安排管理。

3 本校铁道机车专业在“工学结合”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3.1 在校生治理思维过时

现在高职在校生大部分出生在90末或者00初,他們处在信息划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对新生实物可接受度更高,且大都为独生子女,许多学生会存在自我观念较强的现象,渴望得到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条件下,心思特别敏感会暗地里与别人作比较,容易滋生自卑心理,不擅长和同学与老师沟通;有些学生属于已经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回学校继续深造,具有与在校生不一样的想法和思维等,在工学结合模式中最容易体现出管理人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还是采用同样的治理模式去管理学生,严重阻碍的不同背景学生的个人发展,所以为了适应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生源,学校必须更加关注学生治理工作,根据不同背景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治理模式,以“以生为本,工学结合”的治理理念为根本,才能适应多层次的学生。

3.2 治理组织构建不合理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治理组织的设置非常有必要,这在学生治理工作中有着非常重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治理学生的效率,同时可以量化考核学生工作,使得各管理机构对各自的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学生治理机构之间能够高效畅通的交流,协同合作;尤其是学校治理重心下放,这就让学生的治理相当于设置绊脚石,所以需要从顶层结构出发,搭建新的治理组织。

3.3 学生治理方式死板

院校在治理方式上大多运用公式化治理,对学生的治理工作中,大力着眼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批评教育过多,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没有进行鼓励和表扬,在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总是以管理者自居,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在交流上就造成了一种压力,学生治理过程也无法达到想要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治理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自我的治理中,这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理。

3.4 治理重心与工学结合培养目标不具有一致性

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齐头并进,培养出一个综合素质强的技能型人才,而院校的治理重心则无法适应这一目标,具体体现在院校轻视学生的日常表现,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工作,对学生的课外教育活动缺乏有效引导,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所以日常表现和思想道德作为综合素质的体现,必须要狠抓,加大课外教育活动的引导力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4 相关企业在“工学结合”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4.1 学生在企业的管理混乱

学生在企业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真正有效的进行现场学习,这是由于企业本身的盈利属性,所以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企业没有给每位学生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这让学生的技能学习形同虚设,并且企业也没有具体的管理条例来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效果,也没有具体的惩罚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刚出茅庐,对自身的管理意识较弱,学生在企业就会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如出去工作时间偷溜出去游玩,夜晚不回住宿点等等行为,这也就滋生了一些安全问题,这是由于企业的追求与高职院校的追的不同,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经济最大化,而高职院校本身具有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所以高职院校追求的是人才的塑造。

4.2 企业没有深入参与为学生管理

学生去到企业实习后,企业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大部分时间还是由学生自己所在的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去管理,企业并没有很多的加入到学生管理工作,而高职院校负责人自己呆在学校中,也就意味着只能够远程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是非常有限的;再者,且也往往只会选派少数几名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这就形成了一对多,所以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生活上的困难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企业学习的学生管理工作大多是由学校负责的,所以企业忽视学习的管理工作,企业仅按照普通实习生的管理方式对自己未来的员工也是一种不负责的体现。

5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建议

5.1 改善治理理念

正常在校生的活动范围基本限制在学校内部,但是工学结合模式将学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企业与学校。在如此大的范围下,想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治理,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协同管理,对此有如下几点建议:

(1)让治理更好的为教育服务,让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习当下的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治理就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企业接受技能锻炼,而不是为了责罚学生,只需要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即可,所以在治理条例中应当体现言教为主,责罚为辅的理念。

(2)学生自治与学校管理相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已经18岁以上了,只要引导得当,这些学生可以自我约束,所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相关人员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5.2 加深治理方式革新

(1)加大治理方式保障和加大财政投入,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高职院校需要在统一的工作配属中体现,同时实施各类保障方式,确保学生在企业的治理过程中得到有效服务。

(2)完善各种考核方式,学生的治理工作应当以各种标准进行量化,由于这项工作已经具有社会化属性,可以社会上与此相关的评价标准,对每一项学生治理工作上的量化指标,可以请求企业中的相关人事工作者一起商量。再者,在进行考核时,一定需要考虑到考核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配的量化指标,此种考核实施范围,不但需要考核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可以对企业中技能学习管理者与领队老师进行考评。同时要注意在制定考核标准时一定尽力科学性与全面性相兼顾,也要认识到考核标准的人性化,一定是根据学生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去完善。

(3)强化激励政策。尤其是自我管理得当,学习效果突出的学生,学生管理直接负责人,高职院校必须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同时相关企业也要就每期实习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在总结过程中重点表扬和奖励领队师傅和人事相关人员。企业和学习都具有双向选择权力,高职院校对于管理得当的学习实习企业重点推荐,并且挑出其中的优秀企业作为长久合作伙伴,并将这些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参与实训的三方应当注重分析实训学生管理现状,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找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点。

5.3 建立长期合作的制度

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应该摸索出一条能够具有长期保证就业和招聘结合的道路,共同建立就业与招聘一体的道路政府必须发挥出自身的威信力,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校企之间的的合作,并创立平台推进校企合作,让校企之间的长期合作更加有制度和政策的鞭策,同时理清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并对资源进行适当的分配,推进校企之间各方面的如信息、人才、技术等合作。因此,必须创建管理校企合作的专属治理部门,让校企之间的合作速度更快,合作程度更深,但此管理部门应当由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规划校企合作短期建设和长期目标,为校企双方互利共赢打下坚实基础。

6 结语

如今高职院校大面积的应用“工学结合”模式,这样就必须更深层次的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改革,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过程,系统性的理论已经存在,各高职院校如何就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好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尽快的开发出适合本校“工学结合”管理模式和体系,让“工学结合”模式真正的发挥出它的巨大培养价值,从而帮助学校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帮助企业培养他们真正需要的员工。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基金項目: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铁道机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1—JGA04)。

参考文献:

[1]陈杰,何婉宜,黄一乔.职教集团背景下“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探索——以广东省餐饮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知识文库,2022(02):10-12.

[2]马超.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的创新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10):97-100.

[3]陈智玲.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21(25):13-15.

[4]王洋洋.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04):31-33.

猜你喜欢

治理模式工学结合解决对策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农村水利私人承包治理模式研究
市场经济体制下住宅小区治理模式的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