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安全驾驶技巧研究
2023-05-30帅宗良毛卫秀
帅宗良 毛卫秀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高速公路上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也急剧上升,其中雨天的安全事故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在雨天进行驾驶,需要驾驶员保持较强的安全意识,同时对车辆有灵活的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雨天安全驾驶中存在的交通问题,避免雨天交通事故的發生。从当前阶段驾驶员驾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驾驶员对影响汽车驾驶安全的因素认知不清,由于驾驶习惯和驾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安全隐患,而雨天的能见度较低且摩擦力较小,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本文主要从雨天安全驾驶技巧进行研究,提出了驾驶员在雨天进行驾驶时应当遵循的一系列方法。
关键词:雨天 事故原因 驾驶技巧
按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交通状况得以改善,而人们出行愈加方便的同时,交通事故的产生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交通部门的统计,我国交通事故中62%时发生在雨天,这充分证明了雨天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如小型汽车在雨天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率远远超过超速和疲劳驾驶等。因此,驾驶员需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的能力,且在雨天进行驾驶时应当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着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根据个人应对极端天气的经验以及在公路上的行车经验,找到雨天安全驾驶的相关技巧,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 雨天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
调查显示,在雨天驾驶时小型汽车更容易发生侧滑或追尾等交通事故,一些小型汽车甚至会撞上中央分隔带和路侧护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雨天汽车的制动功能降低。由于路面湿滑,雨水与路面所聚集的油污,泥土等物质发生混合,仿佛给路面涂了一层润滑剂。因此,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明显下降,车辆的制动距离是晴天的2到3倍,这就扩大了汽车制动的非安全区。如果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反应不够灵活,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其次,驾驶员在暴雨天气进行驾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存水无法及时排出,由于水的压力导致轮胎上浮,会形成润滑剂的作用,这就导致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较小,随着水分的增多,附着系数会进一步降低,如果此时车辆保持高速行驶的状态,就容易导致路面上的积水向前滑动,轮胎与地面之间失去接触,车辆也会失去平衡,导致方向失控,最终发生侧滑追尾等交通事故[1]。
再次,雨天驾驶员的视线受到阻碍。由于雨水的低落以及雾气的上升,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视线会受到阻碍,一些车前轮胎飞溅起来的水花,更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这时,驾驶员的能见度大幅度降低,严重的影响了灵活反应的能力,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最后,一些驾驶员对安全驾驶的风险认知不正确,对安全驾驶的责任意识了解也不够深刻,这很容易导致雨天交通问题的发生。部分驾驶员认为,自己在驾驶汽车方面是有足够经验的,过于轻视汽车存在的安全风险,这会导致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处于麻痹的状态,不良驾驶习惯使与天交通问题发生的可能大幅度提升。一些驾驶员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不能正确预判前方车辆和后方来车的行车轨迹,在驾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正常天气时往往没有很大的影响,而一旦在雨天等极端天气时,就会进一步放大,从而导致行车隐患的发生。
2 雨天安全驾驶技巧
由于雨天交通事故多发,驾驶员在雨天进行驾车时应当保持注意力更加集中的状态,及时处理驾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具体而言,驾驶员在雨天驾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是确保驾驶员在雨天安全驾驶的前提。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可能就是驾驶员的疏忽大意,一些驾驶员由于车龄较长,在驾驶汽车时并没有保持较强的注意力集中状态,由此也产生了雨天行车隐患,因此,驾驶员除了要提高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之外,也要提高个人雨天驾驶的意识,只有具备足够多的安全防范意识,清楚的认识到雨天驾驶面对的交通路况以及视线受阻的情况,才能以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交管部门要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引导驾驶员时刻牢记安全行车的重要性,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能做到安全驾驶,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2]。
在雨天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由于周边车辆行驶方式不正确或迅速变道以及人流量的影响,车辆驾驶员往往会遭遇一些突发事故,在面对这些突发事故时,驾驶员需要具备沉重冷静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果驾驶员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他们就很难利用自己掌握的车辆驾驶技术规避风险,因此,车辆驾驶员在道路行驶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开快车,不开冒险车及时判断车辆及行人的行为变道时要迅速果断,只有对行车安全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才能减少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来强化驾驶员的驾车水平。
2.2 做好汽车驾驶前的准备工作
实现雨天汽车的安全驾驶,需要驾驶员在行车开始之前做好安全检查,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因为车辆的制动损坏导致的,因此,驾驶员在雨天出车前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工作。首先,驾驶员要检查车辆电路以及雨刷器是否能灵活使用,避免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甚至造成车辆抛锚以及追尾等不良事故。其次,驾驶员要检查发动机罩以及车辆制动器是否安全可靠,一旦发现车辆雨刷器或制动器存在问题就应当及时的解决问题,做到不让问题车上路。第三,驾驶员在行车之前要检查轮胎气压,由于轮胎气压不同,对路面的附着力也不同,雨天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较小,只有确保轮胎气压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在行车之前,驾驶员要检查轮胎,花纹及沟槽,确保轮胎花纹沟槽在雨天的磨损程度不少于两毫米,一旦发现轮胎花纹沟槽变浅的状态,就应当及时的更换轮胎,避免发生水滑。由于各种品牌的轮胎都有安全凸点,驾驶员在每次行车之前都应当对轮胎的安全线及安全凸点进行考察,当磨损程度没有超过安全线时,可以不更换轮胎继续行驶,而当磨损程度超过安全线或安全凸点之后,驾驶员就应当更换新的轮胎,选择附着性较强且缓冲性能好的轮胎进行安装,从而利用轮胎的高复合能力和良好的散热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3]。
2.3 在雨天驾驶时集中注意力
驾驶员在雨天行驶时必须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并解决突发情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隐患。雨天切忌行车速度较快,车速应当控制在75到85千米每小时之间,如果车速过快,很容易由于道路湿滑且轮胎附着力下降,导致汽车制动非安全区扩大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在雨天驾驶时要认真地观察前方的路况,对自己车辆的行驶路线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如果发现行驶的道路上车轮滚动行进,前方一侧有水,一侧无水,就应当及时的调整方向,避免侧滑和跑偏等事故的发生,在进行驾驶时,驾驶员要保持低速行驶,尽量避免紧急刹车和猛打方向盘导致的侧滑。同时,驾驶员在雨天驾驶时要合理的使用车辆制动功能。雨天道路湿滑,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减小车辆的制动性也会变差,因此,汽车驾驶员要避免紧急制动和超车行为,在跟车行驶时,要注意加大车辆之间的纵向距离,不急打方向盘,不要紧急刹车或迅速松油门,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车辆的重心前移,使汽车出现追尾或侧滑的问题。在进行制动时,驾驶员应当先稳定方向,缓收油门,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实现有效制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消耗汽车动能达到降低车速的目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4 清晰观察前方路况
在雨天驾驶时,驾驶员除了面临轮胎与路面之间附着力较小的问题,也面临着路况观察不清晰的问题。由于倒车镜在雨天,很容易沾水,使驾驶员的视线模糊,因此驾驶员在汽车行驶之前,首先就要擦干净倒车镜,以便于清晰明确的观察后方来车的行驶状况,并做出及时的反应[4]。在雨天,行车时驾驶员要格外注意旁边车辆经过时溅起的水花,一旦水花溅到前方的挡风玻璃上,会导致驾驶员视线瞬间模糊,难以辨别前方路况。此外,在雨天车内很容易充满湿气,车窗起雾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驾驶员应当定时打开空调,进行空气循环,做好除雾工作。关注路况,规范行驶也是驾驶员在雨天驾驶时应当关注到的一个问题。由于雨天视线模糊,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就要认真地观察公路前方的电子诱导标志。如在施工路段,应当做到减速慢行;在变换车道时,应当先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来车情况并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给前方车辆提示,只有严格按照行车规则驾驶,才能在雨天驾驶时确保安全。如果驾驶员雨天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能见度降低或遭遇特大暴雨时,就要开启车辆双闪灯引起同向车辆和对向来车的注意。同时,仔细观察前后方车辆的动态,与前方车辆和后方车辆保持较大的车距。且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时,应当尽快从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驶离高速公路或驶入服务区,待暴雨过后再继续行驶,从而最大限度确保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
2.5 合理使用汽车的灯光
雨天能见度相对较低,这时车灯会是驾驶员用于辨别方向和其他车辆的重要工具。因此,在雨天行车时,驾驶员要妥善的使用车灯。这要求驾驶员灵活使用远近光灯,将远光灯作为一种信号,通过闪烁的方式,使对方车辆认识到自身车辆的存在,而不是长时间的使用远光灯给其他驾驶员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驾驶员在雨天行车时要适当鸣笛,提醒车辆和路上的行人,自身车辆的行驶状态在会车时,要避免影响对方的驾驶视线,做到文明驾驶,安全驾驶。
2.6 保持低速行进的状态
雨天空气湿度较大,驾驶员能见度降低且,一些道路上的灰尘会混合雨水凝结成水蒸气,降低路面的摩擦阻力,车辆的制动距离也大大提升。因此,驾驶员在雨天进行驾车时,切忌使汽车保持平时的驾驶速度,而应当适当的放慢车速,通过增加地面与轮胎接触时间的方式实现汽车驾驶过程中安全性的提升。如果驾驶员在雨天驾驶室遇到特殊路段,应当再次适当降低车速。例如,在人群密集的路口,就应当将车速控制在较低状态,加强对附近环境的观察与考量,最大限度的提高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
保持低速行进的状态,可以在驾驶员视线受阻的情况之下,与前方车辆和后方来车保持合理的车距。雨天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驾驶员没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这很容易导致车辆碰撞或追尾。在这样的情况下,驾驶员就应当与前方来车和后方车辆保持较远的行距离,给自己留出适当反应的时间与距离。在行车条件允许的基础之上,驾驶员要尽量在路中间行驶,防止刮蹭到路边车辆或触碰行人[5]。此外,在雨天行车时,驾驶员可以通过鸣笛或轻点刹车的方式提醒后方车辆保持车距,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2.7 合理的操作控制汽车
在雨天驾驶时,汽车驾驶员应当提高对自身车辆操作控制的能力。首先,汽车驾驶员要尽量的避免超车,如果迫切需要超车,应当首先判断是否具备超车条件,不要盲目超车,要给前方车辆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对后方是否有来车做出明确的判断。在行车的过程中,如果前方车辆缓慢行驶,驾驶员应当确保前车是否被其他车辆阻碍正常行驶,如果对面没有车,应当先变到再稍稍提速,不可车速过快。在急弯或陡坡路段,危险性较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不得超车。如果发生暴雨或无法行车的情况,驾驶员应当转移到安全地带弱,在高速公路上则应当在紧急停靠带上停车,并将车辆上危险报警,闪光灯全部打开,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车上的驾驶人员和乘客要下车转移到安全位置,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安全问题,当雨停或行车时限不受阻碍时,驾驶员方可继续行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驾驶员在驾驶室不仅应当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也应当灵活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例如,在雨天,驾驶员就可以通过驾驶辅助技术利用倒车雷达以及定速巡航的方式实现价值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新手驾驶员而言,通过这些技术性手段作为行车的辅助,可以给整个行车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导,减少汽车追尾和刮蹭事故的发生。但是,驾驶员也必须认识到使用这些技术性手段作为辅助时,也应当在技术之外提高个人驾车的水平。只有合理的应用技术手段进行辅助,配合人工驾驶,才能实现驾驶员在经验,技术影响之下的安全驾驶[6]。同时,驾驶员不要对这些技术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应当以提自身的驾驶技术为重点,只有积累的丰富的驾驶经验,在行车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状态,才能做到在雨天合理的操作控制汽车,最大限度的保障行车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据交警部门统计,交通事故发生率仍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雨天,雾霾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大大提升。因此,汽车驾驶员应当从源头出发,认识到安全驾驶习惯的重要意义,在行车的过程中始终做到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提高个人的驾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以行车安全为重点,正确应对行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掌握雨天驾驶的相关技巧。汽车驾驶员在雨天驾驶时应当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充分利用电子稳定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等设施来提高雨天安全驾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确保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减少雨天驾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丁京友.解析汽車安全驾驶技巧及节油技术[J].时代汽车,2020(12):183-184.
[2]孙凯.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驾驶技巧分析[J].时代汽车,2020(09):146-147.
[3]李继东.雨水道路中车辆安全驾驶技巧及车辆维护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4):217-218.
[4]孙和平.关于增强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的探讨[J].时代汽车,2021(09):194-195.
[5]罗枫枫.基于汽车安全驾驶及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时代汽车,2020(15):171-172.
[6]张雪辉.刍议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J].大众标准化,2020(1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