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3-05-30胡明辉刘明玥陈晓东
胡明辉 刘明玥 陈晓东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就应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深入挖掘思政资源和育人元素,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1-000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厅基本科研項目“社会工作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LJKMR20220815)的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但不是一般性、简单化地做人的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面对多样的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用一种办法解决好所有的问题,无疑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高校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象,立足不同的现实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出实践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新性。本文简述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的规律,并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策略。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有专业性的、科学性的实践,可以构建助人自助、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常态,也可以解决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专业性和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人,提升自我,可以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个人与社会统一的社会化过程。
1.实践的专业性反哺理念创新
社会工作专业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本土化知识的积累,鼓励个人和集体去面对生活的挑战。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以实践为根本的领域,其生生不息的动力来自专业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以人为本”理念、“助人自助”理念、“人在情境中”理念、“用生命影响生命”理念、“优势视角”理念等专业理念,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学生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并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并学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增长才干、锻炼毅力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时代诉求为依据,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在教育方法中融入时代元素和时代特色。这就要在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系统观念等理念下积极推进实践,在专业化的实践中找寻规律,由经验上升为理念,进而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因此,具有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
2.实践的科学性推进方法和手段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交换的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应当相应地更新。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式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自我循环、自说自话的困境。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连续性强,注重学生能力和实务训练,强调了实践的专业性,也强调了实践的科学性。例如,社会工作专业积累了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在内的三大方法,在实践中应用三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人,同时提升自我,可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共享化的目标,能够积极推进专业实践与个人成长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强调学生是实践的主体,能够弥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发挥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并且能够避免硬性灌输理论导致的负面结果。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的规律
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要注重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增强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1.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能固守传统的方法,也不能想当然,而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践中探索规律,不断找出正确的理念和方法的过程,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过程中,要以处理实际问题为重,以科学化和专业化为基础,重视实践要素之间紧密的内在关联和蕴含的深刻规律性,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寻求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和双向互动,在直面矛盾与难题中深化研究,树立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遵循大学生的发展规律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始终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主体作用的发挥相对不足。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路,注重人文关怀,开展全面的价值引领,正确对待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足,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应对大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针对性的管理,通过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大学生的增能赋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显著提升。还应坚持主体性原则,认识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规范与个人的实际需要有机融合。
3.遵循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防止和纠正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或者形式主义的现象,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把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具体实践中,这就要求其遵循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具体业务工作的规律。例如,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就在于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管理学生为核心的理念,社会工作则以服务学生为逻辑起点,以学生为本,强调增权赋能,关键在于挖掘个体内在潜力和资源,改善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状态,促进学生积极适应高校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方法具有工作对象一致性和工作方法互补性的特点,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要落实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抓住关键点,把准实施路径,并坚持不断反思和持续改进。运用社会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实践,挖掘思政资源,有机融入思政教育,能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教育的统一。
1.充分挖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思政资源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能够把大学生从思政小课堂引入到社会大课堂中,以鲜活的实践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紧跟时代,紧扣社会现实,蕴含着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价值引领、创新思维、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思政教育资源,创新工作载体,积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如盐入味、咸淡相宜。但是,实践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并不能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将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整合,并经过转化再加工,鲜活的专业实践和生动的社会现实才会成为极具思政教育效力的资源。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案例分析、案例搜集、典型调查、交流讨论、纵横比较等方法,集思广益,总结出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教育水平的鲜活实践经验,研究资源转化的规律。
在进行社区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捕捉到社会问题和热点。例如,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社区项目实践挖掘出无数贴近生活的平凡的平民故事。这些宝贵的教育素材是能够从日常实践中挖掘得到的,既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注入新鲜感,又能够以亲切可感受的现实体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教师在与社区群众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应从“小处着手”,讲生活、重情趣,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注重社会认同感的培养,选择与大学生现有的认知框架相对应的集体记忆主题;注重从敏感的社会热点中挖掘可能引起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特定事件和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成长成才之“小我”与社会发展之“大我”之间的辩证关系。
2.充分激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学生的内生动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关键在于调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单单依靠理论灌输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通过实践养成、问题研讨、交流辩论等方式实现。联通社会实践大课堂,动态感知学生思想和成长状况,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涵养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把专业知识和价值提升融入到社会服务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幸福感。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就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例如,社会服务机构可以为大学生们提供各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教师可组织大学生开展机构参观、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专题社会调查、项目跟进等活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采取提问—反思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共同实践、对话反思、不断阅读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并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推动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风尚。
3.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社会工作专业有其助人自助的本质属性,社会工作实践应当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的社工服务圈,努力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提高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并探索课程思政的开展路径,满足学生个人需求。在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个体社会心理支持的微观介入,也要坚持社会发展的宏观介入,强调实践对象的能动性和优势,激发自尊心和进取心,从而实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育人目标。
在小组工作情境下,将具体工作中的思路进行梳理,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把握新时代学生特征,坚持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挖掘实践价值,梳理实践板块,建立多维度的基本架构;二是通过对群体共性和差异的挖掘,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丰富思政工作形式和内涵,促进个体在集体中潜能的激发和行为的矫正;三是通过阶段性和周期性的活动设计和反馈形成闭环,促进实践后的反思改进,实现全体成员的能力提升和个体在集体中的思想和行动的升华;四是由有丰富社会工作调查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督导小组,设置答疑室,指导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学术论文培育、学术沙龙等,并定期开展读书会,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养成阅读与交流的习惯。
在具体工作中,实践要多关注以下四个维度。第一,在“育德”的维度,凸显“德能成长”。“育德”维度聚焦习惯、文明、诚信、感恩、友善、勤俭、欣赏、宽容、沟通、交友等内容。第二,在“育才”的维度,激活“品质塑造”。“育才”维度聚焦责任、爱国、奉献、坚毅、倾听、合作、乐观、惜时、友善、敬畏等内容。第三,在“育志”的维度,达成“唤醒梦想”。“育志”维度聚焦学习、自律、传承、梦想、规划、阅读、自省、专注、压力、效率等内容。第四,在“育心”的维度,关照“唤醒生命”,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形成指向学生身心健康、個性化成长的活力。“育心”维度聚焦安全、卫生、饮食、生命、运动、挫折、焦虑、悦纳、异性、网络等内容。社会小组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开展丰富多样的小组活动,能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互助,使学生在同伴支持下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并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
4.運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社区社会工作是实践的重要场域。只有回归社区这一服务群众的基本平台,才能促使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建设及社区发展中发挥服务基层群众的使命。构建扎根社区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无疑是践行“以生为本”的有益探索。教师可根据社区情况确定调研目标和服务人群,了解社区情况和居民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如谈心谈话、心理咨询、上门帮扶等服务项目,把社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社工操作的实践能力,完善学生对社工入户调查的认知。
教师也可以将社工基地设置在大学校园、学生社区,将思政教育、课程、实践、服务巧妙结合,这是专业实习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也是课程实践环节融入思政教育的有益探索。教师应通过设计项目策划书、推进项目实施、开展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等,及时总结反思,完善社工服务细节,注重追踪问效,实现实务模式的创新。将学生课堂学习和社区生活融合,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实现思政理论课与学校社工专业课协同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结语
社会工作实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体现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伦理价值等元素的嵌入和服务输送,也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元素的主动接受与积极导入。高校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育人优势,把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黄少宽.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2018(04).
[2]高珂强,夏晓丽,赵丽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以“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10).
[3]张萍萍,左斌峰,周秀华.“社会工作+思政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
[4]刘建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1).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 Minghui, Liu Mingyue, Chen Xiaodo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142, China)
Abstract: The arrival of the new era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new requirements and new task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t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ru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achieve the complete educations, they should apply the value concept and professional methods of social work specialty to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eply ta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elements of education, optimiz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ive to build an integrated education system to achiev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social work;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alentcult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