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培养的“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2023-05-30陈静雯吕向阳
陈静雯 吕向阳
摘 要 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为例,从社会责任的培养出发,以沙尘暴形成和治理作为线索,借助大量时事和真实的案例,通过课前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指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达成重要概念的形成,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示例分析 人类活动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3. 91 文献标志码 B
1 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隶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下面简称《课程标准》)中的“生物与环境”主题。《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为“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学业要求为“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可见,教学过程中通过突出实例分析,落实社会责任培养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理解程度不深,不能辩证地看待人类活动,也不能深度剖析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到环境的,此外,学生也难以体会环境被破坏后再恢复的困难性。基于此,本课教学以沙尘的形成和治理为线索,结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用实例分析使学生感知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关注社会议题,提升社会责任。
(2)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分析,培养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3)通过了解中国防护林工程,关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理解认同并初步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
(4)通过分析实例和制作“倡议书”,形成爱护生物圈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 教学过程
4.1 时事新闻分析,创设真实情景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搜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实例。课程伊始,教师播放2021年3月“北京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沙尘暴”事件的视频并展示外国媒体就此次沙尘暴做出的负面评论,提出问题:此次沙尘暴的原因真的如外国媒体报道的那样吗?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你怎样回应?学生各抒己见,随后教师播放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回答视频,同时引出此次沙尘源于蒙古国。
设计意图:以时事新闻为切入点,体现了作为国家公民对时事政治、国际局势的高度关注的责任感,引发学生关注与思考。
4.2 正反实例分析,提升社会责任
4.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师出示蒙古国沙尘漫天的图片,提出问题:除了本身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外,引发蒙古国多发沙尘暴的原因有哪些?接着提供蒙古国过度放牧、森林砍伐和开采矿藏的三张图片以及沙化原因的文字资料,提出问题:这些人为因素是如何导致了蒙古国的沙化?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草原的生物多样性、牲畜数量过多对草场造成的影响,采矿的负面作用以及森林的作用等角度挖掘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进行小结:沙尘暴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人祸”的主要体现是过度放牧,开采矿藏和森林砍伐,这些不同的人类活动造成了蒙古国日趋严重的沙尘问题。
教师选取学生课前调查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负面影响案例(例如日本核废水倾倒,雾霾现象,垃圾围城等),指导学生进行汇报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蒙古国多发沙尘暴的人为原因,解决课堂引入时提出的沙尘暴产生原因的问题,达成深度分析的目的。同时,通过对课前查找资料的分析,提升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议题,培养社会责任。这两个环节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人类活动会破坏生物圈的重要概念,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破坏反作用于人类的负面影响。
4.2.2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教师以塞罕坝的恢复为例,展现近六十年来塞罕坝的治理过程,接着展示自1960年以来北京沙尘天数逐年下降的图片,提出问题:塞罕坝的环境恢复后,为什么北京的沙尘天数逐渐下降了?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改善了环境后,也会回馈于人类自身。
接着,教师由塞罕坝的治理引出三北防护林建设乃至全国的造林工程,并突出我国把生态改善和扶贫脱困结合的创新之举,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决策者,你将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生态脱贫?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出发,提出发展旅游业,给贫困人群提供就业机会等意见。
设计意图:以塞罕坝为引子,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防护林建设工程,回扣到课堂引入的沙尘暴问题。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体会到生物圈被破坏后的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切实领会并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除此之外,通过生态脱贫方式方法的探讨,促进学生利用整体思维、综合思维去解决现实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作业,选取正面影响的案例(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等),指导学生进行汇报分析。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个人层面就如何保护环境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绿色出行、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切实可行的小事做起。最后,教师指导小组设计主题为“保护生物圈,我该怎么做”的倡议书并汇报设计思路,将其布置成课后的实践作业。
设计意图:补充正面影响的实例,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人类的活动,感受到人类活动在保护生物圈上的积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去分析个人层面保护环境的举措,促进学生形成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生物圈的重要概念。同时倡议书的设计环节使学生树立主动宣传环保的理念和使命感。
4.3 全课梳理总结,升华主题
教师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完善板书,并进行升华: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追求工业化、经济化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这些破坏如石油泄漏、核废水、垃圾围城等的危害可能延伸到百年千年之后,这也意味着在保护、改善环境这条路上,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球才会永远生机盎然。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总结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从更大的时间尺度去看待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进而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5 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中,对实例的选择和使用都侧重了社會责任的培养。在分析“破坏环境”实例时,教师利用外国媒体有关沙尘来源的不实报道、蒙古国环境现状的资料分析,使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并引发其深入思考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路径。在分析“改善环境”实例时,教师以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为线索,分析植树造林的生态意义,探讨“生态扶贫”的经验,使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此外分别从“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等人类层面及“绿色出行、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个人生活层面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做法。从本课的教学实践看来,本课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全球环境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综合思维,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尤其是社会责任的培养,体现了学科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