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3-05-30吴超凯
吴超凯
[摘要]传播媒介不断发展使文化圈层间的界限更加清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深挖内容、融汇技术、融合传播三个维度上守正创新,扎根文化领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融合,重视受众反馈,利用多媒体协同宣发机制,实现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成功“破圈”,其创新策略对其他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文化传播;创新策略
随着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信息传播场域,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样态。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也使文化圈层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守正创新,在坚守文化传承的同时实现破圈传播,是值得业界思考的问题。
从1994年播出的《梨园春》到2004年的《武林风》,再到2013年的《汉字英雄》,河南卫视一直秉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宗旨,在适应电视节目文本语态演化的同时,积极探寻文化类节目样态的更新,依托互联网播出平台,打造文化类节目集群。自2021年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节目爆火出圈后,河南卫视相继推出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系列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推出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现象级的电视系列节目,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实现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一、文化扎根,传统与现代的共鸣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作为地方卫视,河南卫视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节目宗旨和立足点,不断挖掘戏曲、武术等既有河南地方特色又为观众所接受的文化传统,打造出多款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结和民族文化记忆的留存,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从中国传统节日这一标志性文化现象出发,串联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河南地方文化的传说故事、民俗习惯、非遗技艺和年轻潮流文化。河南卫视借助数字影像技术的叙事和艺术功能,采用“网剧+网综”的制作模式,以年轻化、现代化的节目形式彰显主流价值观,不仅受到了国内观众的欢迎,还引起了海外华人观众的文化共鸣,增强了节目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一)深耕传统文化,唤醒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是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重新使用的全部文字材料、图片和礼仪仪式……的总和”[1],中国传统节日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记忆载体,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春节到清明、端午,再到七夕、中秋,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源流和习俗仪式。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元素融入节目的编排,《端午奇妙游》将“吃粽子”“赛龙舟”等具有特殊节日意义的符号元素和唐小妹进宫献艺的旅途结合起来,并以“献艺之旅”为故事主线,糅合了舞蹈、音乐等表演;《七夕奇妙游》通过展示“观星”“祈福”“吃巧果”等民俗,一方面让观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礼仪,另一方面对中华民族历史“集体记忆”继承和发扬,让观众构建“想象共同体”,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形象。《七夕奇妙游》将古代的飞天形象与现代的航天梦结合,其中《祈》运用现代视听手段立体地展现了如梦似幻的敦煌飞天形象,在唤醒观众已有文化记忆的同时,融合古今中华文化,积极宣扬新时代主流价值观,增强了新时代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认同感。
(二)更新传统表达,适应现代审美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特色之一还在于突破了以往节目晚会的“大舞台+主持人”的传统模式,通过短视频的渠道切入,用年轻化和流行化的视听手段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新的视觉表达方式赋予观众新的感官体验,激发他们的文化情感,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首先,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采用“网剧+网综”的制作模式,制作阶段分为先期拍摄和舞台表演两个部分,运用丰富的影视化镜头语言和运镜技巧,演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其紧抓影视文化节目创作的核心理念,使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习俗、描绘在岩壁上的画作和记录在厚重典籍里的文字变得鲜活。2022年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融入武侠元素,围绕江湖五雄参加龙舟竞渡赛、寻找入场信物的主线故事,串联起舞蹈、戏曲、歌曲等不同类型的节目,贴近当下的时代审美,引发观众的兴趣,进而激发观众探索节目表演背后文化意蕴的动力。
其次,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利用蒙太奇手法和短视频快节奏的表达技巧,通过镜头表达情感,使节目节奏更加简洁明快,让观众以刷短剧的方式来感受盛唐气象、魏晋风骨、宋风雅集……符合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促使更多觀众主动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最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加强多空间、多场域的交叉互动,打造立体的沉浸式奇观体验场景。《唐宫夜宴》通过舞蹈演绎,将舞台空间与背景古画所呈现的意境完美交融,给观众带来一场画中人飘然献舞的视觉盛宴。《清明奇妙游》的《纸扇书生》节目则结合漫画、AR动漫和实景拍摄,通过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叉互动和移步换景式的剪辑手法,将中华大地的多姿美景和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技术助力,古老与新潮的碰撞
以5G技术为引领,人机交互、万物皆媒、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刻影响着媒体生产机制[2]。当前,文化节目创作者应积极形成全景、全息、全效的数字化技术逻辑,利用网络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优势,关注受众的互动反馈意见,从前期的节目选题策划到中期的编排录制再到后期的宣发,融汇新型视听技术,不断革新文化节目生产,构建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全媒体节目生产机制。科技赋能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借力新视听技术,打造传统文化视觉盛宴
法国导演居伊·德波认为,景观是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3]。在科技赋能背景下,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构建了一种“媒介奇观”,该“媒介奇观”具有体现和建构社会价值观的作用,能够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而“媒介奇观”的形成也具有鲜明的主体操纵性与表现力[4]。同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技术等应用,使以往枯燥的说教式文化演绎节目转变为具有超高清形式、超拟人形象、超沉浸体验的文化节目,呈现融汇多种媒介技术和视听体验的奇观。由此,具有文化感召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该节目展现了独特的文化机理与意境。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还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内容场景和角色形象。《唐宫夜宴》应用“5G+AR”技术和特殊的运镜技巧,使虚拟的唐宫幻像与现实舞台的表演结合,鲜活呈现古画和典籍记载的唐宫盛景,带给观众具有强烈东方审美特征的视觉体验。
(二)打造融媒体产品,实现大小屏的双向联动
在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媒体平台化、平台媒体化是大势所趋。2022年春节期间,河南卫视与优酷合作推出小年夜、春晚和元宵晚会三场节目。从节目内容的角度来看,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该节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兴趣点,并形成文化共性,这种共性成为电视节目大小屏联动的基础。
河南卫视拥有成熟的文化节目制作团队和节目运营模式,优酷有着丰富的短剧、中视频的创作经验和互联网宣发资源,其可以通过对弹幕的实时追踪和播放量的即时监控及时分析用户取向,以辅助下一阶段的内容创作。传统媒体大屏与网络媒体平台小屏的双向联动,彼此间可优势互补,使传统文化显现独特的时代价值。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创作的出发点在于观众,其内容和形式都要为观众服务。打造融媒体产品,意味着创作者要考虑观众的审美习惯,满足观众的文化信息需求,把数字化的新媒体技术贯彻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制播过程中,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完善节目制播流程和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提高节目的内容质量和宣发效率,并通过检测和分析用户行为,精准推送节目,有效聚集用户群,增强用户黏性,从而不断优化用户管理技术,科学量化用户数据反馈,改进节目内容制作流程。
三、传播融通,文化和仪式的共振
雷蒙德·威廉斯认为,要根据工业社会转型和长期资本积累所产生的新需求来定义电视文化形式。威廉斯认为大众传媒本身隶属于文化概念,是整体生活方式的一种。在移动互联网追求个体性、社交属性和文化身份认同的语境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不仅要满足宣教、娱乐等需求,还要积极探索其在社交媒介方面的意义。因此,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创作实践中,要利用多媒体协同打造宣发矩阵,促进用户在电视与手机之间的跨屏互动。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长短视频、直播节目和移动音频成为文化节目在社交平台中增强观众文化认同、引领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产品。如何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度、话语权,是主流媒体和文化节目创作者需要正视的问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更应该摒弃以往单一的电视节目传播模式,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真正实现有机融合。
(一)融合新传播渠道,促进文化共创
单一的电视媒介会受到播出时间、接收设备的限制,其节目的传播效率和互动性往往不及网络新媒体平台。因此,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要想扩大传播范围、提升节目知名度和影响力,就要创新传播渠道,整合多渠道,利用新媒体传播和互动渠道广的特性,积极与观众互动,从而反哺文化节目创作,促进文化节目的共创、共享。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制作团队也要充分整合现有的新媒体平台优势,利用各网络平台官方账号已积累的粉丝群体基础,提升节目的关注度和话题度。例如,在节目播出前的预热、播出中的话题设置和播出后的话题引导过程中,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利用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积极发布话题、短视频,以此引起观众的广泛讨论,扩大节目传播范围。此外,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制作还应增强节目编排规律、风格特色、传播运维等方面的网络运作意识,真正从互联网时代年轻群体的喜好与审美品位入手[5],
鼓励观众进行二次创作,面向不同平台的不同观众发布不同的剪辑版本,以多样态的节目形式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例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文化节目重视品牌建设,唐宫少女等形象的IP塑造,包括演员选定、取名、剧本故事等都参考了网络平台观众的建议。这种参与方式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成为创作者和传播者,有利于促进文化共创。
(二)构建新节庆仪式,促进文化共享
詹姆斯·W·凯瑞将传播分为“传递观”和“仪式观”两类,传播的“仪式观”并非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6]。他认为,“仪式”可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而信息的传播就不仅是传递那么简单,也是群体之中意义的共享,在这种共享意义的过程中,人们沉浸在“仪式”所营造的神圣氛围里,共享某种记忆,体味一种“我”与“他”无间的共在和认同[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不再是观众获取信息最主要的平台,观众也可从手机视频收看电视节目。河南卫视主动与移动互联网平台合作,是对新的文化逻辑和多元化审美文化面貌的适应。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互联网平台的辅助下搭建融媒体宣发矩阵,在中国传统节日这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建构一种新的文化电视节庆仪式,使用户在观看和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从历史、文化、审美等不同角度进行知识生产,能让观众潜移默化地接受节目传递的文化引导。
伽达默尔说,“假如有什么东西同所有的节日经验紧密相连的话,那就是拒絕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状态。节日就是共同性,并且是共同性本身在它的充满形式中的表现”。例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便是在漫长中华历史文化中留存的人与人交流共庆的周期“仪式”。而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蕴并建构话题媒介,也成为节日仪式中具有时代特色的一部分。
四、结语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内容方面融合传统文化内核与新的表现形式,以此唤醒观众的文化记忆;在技术方面则融汇新的视听影像技术,顺应新时代观众审美趋势,革新节目生产流程,重视观众的互动反馈,打造融媒体产品,让观众通过大小屏互动共享;在传播方面,创新传播渠道,借助网络媒体建立仪式化传播机制,共享节日文化意蕴,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波,蒋潇潇.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J].中国电视,2021(10):20-23.
[3]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璇,赵小灿.厚植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文化类节目传播模式: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J].中国编辑,2022(06):91-96.
[6]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修订版)[M].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7]刘强,聂梓萱.记忆·共享·认同:传播仪式观下对《传家宝里的新中国》的研究[J].当代电视,2021(1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