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词语及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

2023-05-30胡译允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对外汉语

【摘 要】网络词语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现代汉语词汇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被广大网民逐渐认可并在网络中迅速传播的同时,也更多地融入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的交往之中。而且网络词语因其自身的特点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日常交际、了解中国文化等方面产生诸多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寻找并汇总现有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网络词语,浅析在我国对外汉语教材中网络词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词语;对外汉语;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词语的使用环境也从网络扩展到日常交际中,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同时网络语言又因其自身的特点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网络词语承载着汉语的丰富含义,写实般的记录着中国社会发展前进的印记,体现着汉字独特的魅力与风貌,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网络词语更是可见一斑。

一、网络词语概念界定

网络词语作为这一时代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指产生于网络或流行于网络的词语,譬如为丰富网络聊天的内容和形式并提高网络聊天的质量和效率而创造出的一系列反映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的词语都可以称作是网络词语。此外网络词语也指通过汉字、字母、数字、汉语拼音、标点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式的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在特定的网络交流中表达、传播其特殊的意义。

二、网络词语的来源与特点

语言作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手段,人们的日常交流无法脱离语言,因此语言像是一面镜子,反映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所发生的变化。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与生活的关联也更加紧密,因此网络词语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同时网络词语的产生也有多种途径,如:

(1)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网络词语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和发展而产生的词汇,有些网络词语最初只是在网络中使用,由于抖音、哔哩哔哩等大众媒体的兴起,伴随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不断的加快,这些网络词语在现实生活中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运用。例如:“刷屏”、“奥利给”、“潜水”等。

(2)网民的创新、创造。网民们为了满足突出自身个性、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幽默性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独特的表达方式,创造出大量网络词语。不论在什么时期,一旦某个网络词语的诞生被广大网民所广泛接受,这一网络词语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发展和传播。例如“耗子尾汁”、“锦鲤”、“后浪”、“集美”等。

(3)现实生活的推动。艺术来源于生活,网络词语更是根植于现实生活,表达和传递着广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态度,忠实记录现实生活。当社会产生某一个能够引起社会群众广泛关注的时事热点时,广大网民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促使他们在网络上积极、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也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词语的产生。这类网络词语往往凝结着公众的共识。例如“996”、“打工人”、“网抑云”、“逆行者”等。

(4)影视作品、相声表演等娱乐生活的丰富。娱乐化时代,大众娱乐生活不断丰富,影视作品、相声表演和综艺节目为网络词语提供了海量的创作素材。人们享受在其中的同时也从中捕捉到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或词句,从而创造出那些别具一格并迅速走红的网络词语。例如:“乘风破浪”、“盘它”、“雨女无瓜”等。

网络词语因其产生的独特环境也具有区别于其他词汇的特点。

(1)口语随意性。网络词语最初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聊天中被广泛使用进一步流传。虽现在逐渐进入现实生活的交际中,但其形式要求并不严格,使用较随意,多在非正式场合中用于口头表达。如“集美”:出自一名网络红人之口,她为达到幽默、引人注意的效果,故意将“姐妹”说成“集美”。因为其诙谐可爱的效果而被网友采用,纷纷将自己的女性朋友叫做“集美”。

(2)生动、幽默性。某一网络词语的流行多是由于自身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今大众追求娱乐化,因此网络词语的产生和流行多是因为自身具有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幽默性和娱乐性。如,“打工人”,上班族的意思,泛指薪水不是很高,但工作繁重的一类人,这是他们自己用来每天激励自己或者是自嘲的词汇。

(3)时效性。网络词语的创造紧跟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其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些热点事件。而当这种热度下降,人们对当时流行的网络词语的使用越来越少,这些网络词语就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如2020年中国遭遇新冠疫情之后出现了“逆行者”:在疫情期间,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一直工作在前线的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等无私奉献的人们。

(4)个性化、创造性。网络为网民提供个性表达的平台,网络用户可以在网上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因此,随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每年出现的新的网络词语基本上不重复,因此网络词语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例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指:在初秋,关系亲密的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发送红包,数值多为52.0元,名义为请他们喝奶茶,其实也是呼吁我们多关心身边的人。

(5)流传快速、广泛。“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0%。”伴随着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词语很容易为普遍大众所接受,流传范围也越来越广、速度也更快。

三、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网络词语的应用

考虑到出版年限及教材常用性,文章选取《博雅汉语》(第二版)系列教材共六本、《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第三版)系列教材共五本、《发展汉语》(第二版)系列教材五本及《新实用汉语课本4》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寻找网络词语的使用情况,总结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级阶段教材中涉及网络词语较少,中级及高级阶段涉及网络词语较多,整体的趋势是逐渐增多的,这和中高级阶段教材更多涉及生活有关。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处于对汉语的了解阶段,因此在这一基础阶段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主要集中于汉语常用的基本词汇教学,为今后的汉语学习奠定基础。处于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词汇量,也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因处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也对汉语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交际活动也进一步由课堂环境转入社会环境中,为了顺利进行交际活动,除了掌握基础汉语词汇外,留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数量体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的网络词语,因此在中高级阶段的网络词语数量较初级阶段是呈上升趋势。

从教材中涉及的这些网络词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大多數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发展来的,网络词语可以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热点的高度凝练。表中那几本教材中出现的网络词语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可以分为: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网络生活、娱乐生活六个方面。其中体现社会生活的网络词语数量最多,大多是对某个时期的社会热点现象做了概括或是对某类人群做了简称,如:月光族(指月工资仅能维持到月底,存不住钱的一类人)等。体现娱乐生活的网络词语数量仅次于体现社会生活的,这些网络词语多是产生于影视作品或是由娱乐圈衍生出的一系列大众都接受的说法,如:蜗居(2007年电视剧《蜗居》播出之后成为一家人居住在一间狭小房屋的代称)、奶油小生(指缺乏阳刚之气的男性青年演员)等。涉及网络生活的网络词语主要与网络有关,此外还包括网络衍生出的一系列事物,如:网购、网点、掉线等。涉及政治生活的网络词语多体现政治热点或某些政策,如:腐败。涉及经济生活的网络词语多为经济方面发生的动态或趋势,如:房地产(从2004开始房价开始急速上涨,房地产成为经济投资热门产业)、股票(2007年爆发炒股热潮)等。涉及文化生活的网络词语主要与独特的中国文化有关,大多是在原义的基础上被赋予了特有的意义,如:有色眼镜等。涉及时尚生活的网络词语与某个时期的时尚热点或趋势紧密相关,如:松糕鞋等。体现科技生活的网络词语与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有关,如:克隆等。

此外通过搜集在教材中出现的网络词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词语出现在教材中的时间与在网络上出现或流行的时间相比较晚,如“蜗居”一词是在2007年电视剧《蜗居》播出之后出现的,而这一网络词语在教材中出现的时间是四年后的2012年;又如“因为所以”作为网络词语流行的时间是2011年,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时间为2013年,中间相距两年。还有一些网络词语因使用频率高具有全民常用性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了基础词汇如“上网”、“AA制”、“房奴”,同时这类网络词语又最能体现中国社会的某些生活现象,具有代表性,因而被选中编入对外汉语教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词语编入教材具有迟滞性和代表性。

四、针对网络词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词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现状

因网络词语的影响力日渐加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逐渐引入少量网络词语作为教学内容。但由于一些网络词语与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并不相符,因此不能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不能被编入教材。与此同时,现存的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对网络词语缺少相应的正视,导致留学生所用的教材很少涉及网络词语。

(二)针对应用现状提出的教材编写的相应对策

1.内容与时俱进

教材作为人们学习汉语的工具书,针对网络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滞后的现状,教材编写人员要紧跟时事热点对相关的网络词语进行及时更新,并逐渐将已被大众所普遍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词语编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此外,网络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所具备的独特感染力、一个民族的核心精神,充分体现了汉语的丰富内涵,忠实记录中国人民的生活态度,在教材编写时要将最能反映中国人实际生活的网络词语编入教材。

2.形式符合语法规范

网络词语之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未被得到重视,一部分是因为一些网络词语与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并不相符,不能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不能进入正式的对外汉语教学。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涉及网络词语的教材编写时要将这些网络词语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作为一个重要的选用标准。

3.数量适宜

网络词语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部分,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注意“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课文中的基本词汇还是占主要地位,新加入的网络词语只能是做辅助成分,发挥其增加课堂趣味,增强学习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这一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

词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词语属于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近些年网络词语因其自身特点而得到学习者的广泛兴趣,但网络词语又因汉语的丰富内涵很难为留学生完全掌握和正确使用。因此,需要广大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去关注对外汉语教材对网络词语的编译和课堂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帮助,规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词语的学习以及使用。同时希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词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张颖炜.网络语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3]劲松,麒可.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1(1).

[4]陈敏哲,白解红.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5]尹伊.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语言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6]安浩,郭文娟.浅析网络新词的成因[J].安徽文学,2013(9).

作者简介:胡译允(1999—),女,汉族,黑龙江双鸭山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现状及对策对外汉语
渝北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初探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