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硕果累累
2023-05-30石永石德生
石永 石德生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奋勇前进。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中华大地上掀起的一系列建设高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业绩,彰显出一个民族爆发出的内在和外在的无限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党的文艺政策进一步落实,各种文艺形式空前活跃,戏曲、曲艺等民间文艺活动,掀起了新的繁荣浪潮。歌颂党的领导,讴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唱响时代主旋律,宣传时代精神,表彰先进人物,歌唱英雄模范,以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人、教育人,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而地方曲艺这支文艺轻骑兵因其短小、便捷的文艺形式,优美感人的艺术魅力,喜闻乐见的群众韵味,成了文艺宣传的首选。于是建立与健全群众文化领导机构和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培养与壮大文艺工作者队伍,转变、强化曲艺的宣传功能,不但是历史发展的必需,也是党政文化部门的职责,更是广大曲艺工作者的事业追求及历史使命。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一个经济建设高潮的同时,也掀起了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这一历史阶段的曲艺工作内容和奋斗目标大体分为3个部分。
1.保护、传承、挖掘资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聘代表性传承人。
2.普及、提高曲艺事业和说唱艺术水平,推动社会功能的转变。
3.创新、发展、打造曲艺精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在政府引领的前提下,地方曲艺成立机构,在挖掘保护、人才培养、功能转变、推出精品等诸多环节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历史成果,创造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积累了优厚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建立馆站 加强引领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青海省及市党政领导机关,市、县(区)、乡文化事业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党的文艺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西宁市及海东地区(今海东市)所属各县(区)先后建立了县(区)文化馆,并成立了文艺辅导组,负责组织辅导辖区内的群众文化活动。与此同时,各乡(镇)也先后成立了乡(镇)文化站,配备了文化专职干部,配发了部分乐器及其他演出道具,以利于曲艺和其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这样一来,由于省、县、乡(镇)文化馆(站)三级文化网络的基本形成,加强了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引领、指导工作,活跃和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地方曲艺各曲种的创演活动也逐渐走上了正常开展、活跃兴旺的轨道。
各县(区)文化馆首先搜集、整理、出版曲艺曲词资料,湟中县文化馆编辑出版的《青海民间曲艺选》,湟源縣文化馆编辑出版的《湟源曲艺选》,城北区文化馆编辑出版的《曲儿集》,城东区文化馆地方曲艺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地方曲艺选》,省文化馆编辑出版的《平弦》《越弦》都是当时很好的曲艺资料。
更重要的是当时原省文化厅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了“格萨尔研究所”。地方曲艺被视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纳入政府工作范畴,得以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长期在民间流行的诸多曲种得以快速提升艺术品位,以高雅艺术的姿态逐步推向社会,面向更多群众。
班社林立 两种模式
改革开放为青海地方曲艺事业的发展吹来了强劲的春风和阳光雨露,曲艺事业得以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海地方曲艺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结合进行。文化馆、曲艺协会直属曲艺班(社)、民间曲艺茶社、曲艺自乐班等多种组织形式快速发展,曲艺活动与演出形式以茶园模式和舞台模式并存,并逐步向舞台模式转化。其中,文化馆(站)直属班(社)以演唱现代题材的新编曲目为主(即舞台模式)。茶社、自乐班自娱自乐,以演唱传统曲目为主(茶园模式)。
省、市(县)文化馆组建或辅导的各曲艺班(社),除继承传统外,主要任务是排演新编段子、组织舞台演出,扩大观众范围,促使曲艺的社会功能从自娱向娱人——育人——宣教转变;同时,积极发挥伴奏、道具、音响设备、灯光调控等技术,提高曲艺舞台节目的艺术效果。这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需求,也是曲艺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广大曲艺工作者梦寐追求的目标。
西宁市城东区地方曲艺研究会,于1980年成立,首任会长陈子璋,副会长王世哲,会员20余名,定期活动。
西宁市城中区新苑曲艺社,于1980年成立,首任社长祁桂如,茶社形式,常年活动。
青海省文化馆河湟情曲艺团,于2007年5月挂牌成立,团长汪自林,团员10余名,常年活动。
西宁市湟中区民间戏剧曲艺协会,于2007年6月挂牌成立,首任会长党海云,副会长赵宝寿、陈占奎、陈加贵、刘文莲、张玉泰,秘书长高安。协会下设直属曲艺队,演唱多种曲艺。协会成立初期会员约有1200余名,遍布全区,民间曲艺自乐班有176个。
互助土族自治县曲艺协会直属曲艺团 (即互助县文化馆曲艺团) 成立于2007年7月,团长董有珍,副团长昝延辉。协会成立初期有曲艺自乐班五六个,至2016年增长至25个。曲艺团被中共互助县委宣传部定为曲艺宣讲团,2019年获中宣部曲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西宁市群众艺术馆地方曲艺研究社成立于2008年,首任社长刘钧,秘书长陈元魁,社员20余名,定期活动。
湟源县文化馆丹韵曲艺艺术团成立于2009年,团长党永红,副团长王国才。成立初期成员20余名。
海东市古湟民间艺术团成立于2008年,首任团长李国玺,会员20余名,定期活动。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间曲艺协会成立于2016年。会长赵顺良,副会长杨自元、景占英、李增武、谭国福、韩生龙,秘书长童生贤。
民间曲艺茶社继承传统演唱形式,演唱传承段子,均是曲艺的茶园模式,自娱自乐。如:
西宁市河湟曲艺社,成立于1988年,社主马登花,常年活动。
西宁市城西区刘家寨曲艺茶社,成立于2011年,季得花经营。
西宁市城西区晨光曲艺社,成立于2014年,肖进财经营。常年活动。
至于散布在西宁及海东诸县的民间自乐班,那更是星罗棋布,村村皆有,到处都是曲艺声声、弦乐阵阵。尤其是北川越弦盛行的西宁市北郊一带;南川越弦集中流行的湟中区一带,更是人才辈出,代代相传,大有青胜于蓝的气势。
政府引领 创演并进
青海地方曲艺各曲種长期在民间流行。自清末民初以来,西宁市、湟中、湟源、大通等县(区),海东市各县的民间都流行曲艺的演唱。城市以平弦为主,农村以越弦为主。凡是较大的村子都有曲艺的自乐班,都有平、越弦的行家。如湟中区的西堡镇张李窑村,大才乡的大才村,多巴镇的多巴村,拦隆镇的东西拉科村。大通县的黄家寨镇黄家寨村。湟源县大华镇的大华村、池汉,日月乡的哈城,城关镇都是曲艺自乐班最兴旺的村镇,好家辈出,活动频繁。其中湟源县的老平弦颇有特色,有人认为是青海平弦早期原生态唱法。更有甚者,一家三代都是曲艺爱好者,而乐器大三件(即扬琴、三弦、板胡)置全的家庭比比皆是。如张李窑村的青海越弦国家级传承人李得顺家、李永忠家,总寨镇的韩玉祥家,大通县的杨铎林家等。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好家们演唱均以传统曲目为主,少有新编段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曲艺的舞台化呈现,也制约着曲艺社会功能的转变。曲艺发展极需以现实题材为主的新编曲目,创作新编曲目迫在眉睫。
1979年,原省文化厅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文艺献礼演出,先期举办了一期“青海小戏、曲艺创作讲习会”。西宁市各区、县及海东地区各县、牧区的有关文艺单位和创作人员50多人积极参加,由原省文化厅、省文联有关著名作家授课。讲习会讲写结合,学员写稿,老师修改。一个月写出了多篇比较成熟的小戏、曲艺作品,并实习演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业余作者,创作出一批曲艺作品,为曲艺的舞台化开了一个好头,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1986年,原青海省群众艺术馆排练了一个平弦小段——《风雪峨博岭》。它以表演唱的形式演出,录像送至原文化部参加1986年全国曲艺新曲(书)目比赛,获表演、作曲二等奖;同时报送的藏族曲艺“折戛”《吉祥的节日》获表演一等奖。
之后,省、市以及各区、县文化馆先后组建了地方曲艺直属队,既有继承传统的责任,更有创新发展的使命,且以后者为主,经常排练新曲目上演。同时,社会上有的机关单位、学校、街道、部队的文艺演出中,也会见到新编曲艺节目出现,短小精悍、优美感人,很受群众欢迎。西宁市湟川中学演出的快板贤孝《青海好》,原青海民族歌舞剧团演出的快板贤孝《选代表》《秋后送你上北京》《小两口抬水》等都是当时很有创新意义的舞台节目。
快板贤孝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创立的独立曲种。它是以河州贤孝的“述音”为基础,加以演唱变化处理,形成单曲结构,演员不拿乐器,舞台表演,小型民乐队同台伴奏,最适合舞台演出。最早有西宁市湟川中学和原青海民族歌舞剧团首唱表演,至改革开放初期快板贤孝已经相当普及了。其舞台优势更趋成熟,宣教功能更趋突出。
之后一段时间,一批创编并排练演出的新曲目,以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艺术风格出现在曲艺舞台上。先有快板贤孝《法图玛回娘家》(计划生育)、《高价姑娘》(高价彩礼)、《母鸡回老家》(先进事迹)、青海道情《张老汉致富记》。后有快板贤孝《柏大卫的故乡情》(故土情深)、快板贤孝《老百姓笑了》《借姐夫》……这些曲艺节目常演不衰,成为长期保留的优秀舞台节目。
几年来的文艺实践证明,曲艺舞台节目应具备如下艺术特点:一是以现实题材为主要内容,主题突出,结构完整。二是短小精悍,7至10分钟为宜,曲艺小段以精美取胜。三是演员化妆表演,小型民乐队同台伴奏,追求视听艺术效果,赏心悦目。
曲音集成 曲志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原青海省群众艺术馆根据原省文化厅部署,接受了编纂《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 《中国曲艺志·青海卷》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青海卷》的任务,原青海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了文艺集成办公室,时任调研部主任的石永任文艺集成办公室主任,并兼任三卷集成志书第一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成员有刘毓芩、刘照衡、李发旺、韩昌林、刘军、包恒智,后又调入李锦辉。1套人马,3个编辑部。同志们在上级总编辑部的指导下,按全国统一编辑方案和编辑体例,于1987年开始工作。经过普查、采访、记谱、研讨、试编,反复修改,并经总编辑部审核,《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首先编辑完成,并于1998年10月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发行。《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于2008年8月编纂完成,2009年9月出版发行。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和《中国曲艺志》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出版,是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省卷本的编纂出版意义重大,对于青海曲艺事业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艺术工程,在青海地方曲艺的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是不可撼动的奠基石,也是重大的历史成果。
青海地方曲艺诸多曲种一直在民间流行,历史上从未对“曲艺”这一领域有过系统的记录研究,对于曲艺的历史渊源沿革、曲种界定、曲种名称、声腔归属等一系列的理论课题,从未有过系统的研讨和科研认定。对于一些认识上的问题需要进行梳理,概念上的混乱需要廓清,对于创新发展的见解和理念需要商讨达成共识,而集成志书的编纂是一次很好的理论建设和提高工作。编辑部人员在多年的业务工作中和广大艺人以及各级文化部门的有关人员接触畅谈、讨论、交换看法。和少数民族及宗教界的人士反复征询意见,听取看法、广泛学习,几经研讨,几经座谈,地方曲艺的诸多理论性问题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共识。三卷志书编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三审定稿,最后顺利审核通过,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发行。卷本具有公正、客观、准确、权威的高质量、高品格,取得了较多的艺术成果。编辑部得到了原文化部的奖励,个人也得到了多项编纂成果奖。
申报项目 认定传人
青海地方各曲种的申报立项、代表性传承人的评聘工作于2009年全面启动。原省文化厅于2008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根据原文化部安排,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开展地方各曲种的国家级、省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首先申报和推荐的曲艺项目是青海平弦、青海越弦、西宁贤孝,后来又增加了青海下弦、青海道情、打搅儿等曲种。由市、县(区)文化局选项上报,由原省文化厅评聘具有传承能力的民间曲艺艺人为曲种代表性传承人。各曲种传承人为:
青海平弦——刘钧(2009年,国家级)。
青海越弦——李得顺(2009年,国家级);刘世红(国家级)。
西宁贤孝——李洪胜(国家级)、甘玉花(省级)。
青海下弦——刘延彪(2010年,国家级)。
官弦——毛延奎(2014年,省级)。
青海道情——张发鑫(2014年,省级)、赵生起(2014年,省级)。
各曲种的申报立项和代表性传承人队伍的形成对各曲种的挖掘、传承、保护等工作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最显著的成绩就是传承人广收学徒传艺,各曲种出现一批年轻的演唱者,地方曲艺后继有人。
青海平弦国家级传承人刘钧,先后带有9个学生,均已具备独立演唱平弦的能力。青海平弦省级传承人张永清,先后有14个学生在其门下学艺,个个得到较严格的教导,传统原生态的唱法得到全面传習。张永清本人就是青海平弦界著名唱家陈厚斋的亲传弟子雷少云的学生,是陈门第三代传人。他的单弦伴唱平弦“小点”是学生们极为喜爱的传承课题。
刘钧、张永清二位传承人的演唱风格各异,前者偏重于创新发展,注重表演,向舞台过渡;而后者则注重继承传统原生态演唱。这也是青海平弦舞台模式和茶园模式并存、“两条腿走路”的具体化例证。两种模式的优秀段子都得到青海广播电视台的重视,及时录制节目,在每周“河湟曲韵”栏目播放,得到曲艺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传承人张永清的学生当中,有擅长编辑录音资料者,选择优秀曲艺唱段,不论是传统唱段或新编唱段,都能录制成曲艺作品,利用现代媒体广泛传播,使边远地区的曲艺爱好者得到最便捷的学习途径。许多闻所未闻的曲艺唱段和唱腔曲牌、平弦“工字调”“下背工”,越弦的生僻唱腔曲牌、只有少数艺人会唱的“下弦调”,在偏远乡村深处都可以听到,美妙曲音,声声传情,现代电声播音和宣传手段对曲艺普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前,电声传媒,现代娱乐方式五花八门,方便快捷。从微信、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快手、酷狗音乐等到更为广阔的互联网,现代化娱乐渠道是普及与提高地方曲艺最便捷的方式。加强平台监管,科学合理利用,采取有力措施,提振文化自信,人手一机敞学,地方曲艺的普及和社会功能已经插翅腾飞了。
其他曲种的传承工作也在紧张进行,青海越弦国家级传承人李得顺、刘世红,西宁贤孝省级传承人甘玉花,青海下弦国家级传承人刘延彪,官弦传承人毛延奎,青海道情省级传承人张发鑫等,都收有为数不等的学徒,在其门下认真学艺。年轻一代的曲艺传人迅速茁壮成长,后继有人。
近年来青海省文化馆曾举办过多次下弦培训班,下弦传承人现场直观演示,教学效果良好。学员中曾掀起一股学唱下弦的热潮,对普及下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全程领航 转变功能
2012年,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联三部门联合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宣传道德模范的创作演出活动,全程由动员、采访、创作、修改、排练、演出、研讨、总结等一系列具体环节连续衔接完成。所有环节均由省曲艺家协会全程参与指导,提供经费、资料、车辆等以便创作人员赴基层采访,获得第一手素材,便于创作。这是一次创作演出的新举措,也是一次由政府引领、全程护航、曲艺人参与完成的大型创演活动。作者们分赴西宁、海东、海西、海北、玉树等市(州)、县,深入民间采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经过一段时间的创编,共获得新编曲艺段子37篇。经过作者们相互修改加工,选出优秀曲目13篇,交基层表演团队排练,组成一台主题突出、表演到位、唱腔优美的舞台节目,分赴基层演出。在演出中又组织作者和专家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再修改、再打磨、再演出,打造出了一批适于舞台演出的新曲目:《藏汉一家亲》(搅儿)、《麻全义孝母》(下弦)、《见义勇为赵红霞》(越弦)、《藏汉夫妻金镶玉》等。这是一次适合省情、积极有效地促进曲艺宣教功能转变的成功尝试,这样的系列创演活动,从2012年到2019年共有5批(次),分别为:
1.道德模范颂。
2.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高苑曲韵”全省优秀曲艺节目展演。
3.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宣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曲艺创作演出。
4.“宣传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一江清水向东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奔向新目标——礼赞十九大展演。
5.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省优秀曲目展演。
上述5次(批)活动历时8年,每次活动以政府引领到演出结束,讨论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曲艺功能转变的全过程。政府引领、全程护航,实现了曲艺的舞台化,也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现代题材的曲艺作品,曲艺成了具有宣教效果的文艺形式之一。至此,曲艺本身也完成了宣教功能转变的基本任务。盘点这8年来经常出现在曲艺舞台且频频获奖的节目,其优秀者有:青海平弦《留得清气满乾坤》(廉政风尚) ,青海平弦《一江清水向东流》(生态治理) ,青海平弦《大美青海》(风情美丽),青海平弦《献一条哈达表心愿》(颂党领导),青海平弦《抚今追昔40年》(党建成就),快板贤孝《歌唱我们的好省长——尕布龙》,快板贤孝《柏大卫的故乡情》(故土情深),下弦《麻全义的继母情》(先贤人物),快板贤孝《彩虹之乡尽朝晖》 (江山多娇),青海小调《亲家母夸城乡》(建设新貌)等等。
创演队伍 迅速壮大
曲艺的创新发展、舞台模式的推进、宣教功能的转变,这一系列演进过程都需要一批批专业人才队伍,急需新段子的创作,急需导演排练,更急需舞台表演的演员。于是,地方曲艺各环节上的艺术人才,只能从艺术实践中发现,从实践中培养。各类曲艺人才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21世纪的今天,地方曲艺成功地完成了社会功能的转变。同时,一支适应曲艺舞台化的各类人才队伍已经基本形成且不断壮大。这又是青海地方曲艺史上的一件重大成果。
创作演出活动的常态化,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一是收获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新编曲艺段子。二是促进了曲艺舞台化的进程,地方曲艺的舞台模式更为成熟。三是培养了一批批比较成熟的创作队伍,他们之中有的来自省、市、县各级文化馆,如师守成、石永、刘世伟、李锦辉、徐乃平等;有的来自基层曲艺团队,如党海云、王进邦、童生贤、林惠春、董有珍、许生玺等;有的来自其他行业的曲艺好家,如井石、朱嘉华、王文光、邓成全等。这是一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成长起来的创作队伍,在青海曲艺的历史上是空前的。许多获奖名篇都出自他们之手。20世纪80年代初,送交原文化部参赛的平弦段子《风雪峨博岭》就是出自西宁一位曲艺爱好者之手;提倡计划生育的名段《法图玛回娘家》是出自大通县文化馆文艺辅导干部之手;而讽喻索要高价彩礼的《高价姑娘》其作者却是青海师范大学的一位曲艺爱好老师,经过互助县文化馆文艺辅导干部刘连德出演后出名的,在青海地方曲艺的历史上他们功不可没。
曲艺表演唱节目的排练、导演老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剧团的退休演员,被基层曲艺团队聘为导演。二是来自基层曲艺团队的优秀人才,自学成才。前者如李义安、张月芳、苏发林。后者如党永红、李晓刚。导演队伍已初步形成,尚待壮大。曲艺表演唱的演员,来自某些基层曲艺团队。如青海省文化馆河湟情曲艺团、西宁市文化馆地方曲艺研究社、互助县文化馆曲艺团、湟源县文化馆丹韵曲艺团、湟源县惠源曲艺团、西宁市秀韵曲艺团等。这些曲艺团队的演员队伍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曲艺表演才能,可以排练演出舞台曲艺节目,是目前曲艺舞台模式的基本演员队伍。
建党百年 成果累累
回顾过去,盘点成果,形势喜人,令人振奋。改革开放40多年,是青海曲艺历史上更为辉煌、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青海曲艺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引领,保证了曲艺从理论建设到创新实践、书目创作、专著出版、舞台演出得以顺利推进。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曲艺事业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曲艺界盛事频出、成果累累,以此向党的100周年生日献礼。
1.曲艺类艺术专著《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两部曲艺专著的省卷本,作为国家艺术学科重点项目,由原省群众艺术馆编辑完成,并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发行。
2.《河湟民间文学集》由西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辑出版。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共编发13期。文集主要编发青海民间流行的戏曲、曲艺、民歌、小调、谚语、民间故事、传说等诸多民间文艺形式的唱词,其中刊载有大量的平弦、越弦、贤孝、道情、搅儿、太平秧歌的传统唱段,对挖掘、传承、保护非遗项目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文集还对平弦、越弦著名艺人的生平作了详尽介绍,保存了难得的历史资料。
3.“河湟民间文艺代表作丛书”出版。这是一套全面系统地评述青海民间文艺诸多形式的丛书,由省文化馆策划,安排专人编辑,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1年—2016年),全套丛书共6个品类,15册。其中曲艺类8册,内容包括:青海平弦词本、青海平弦音乐、青海越弦词本、青海越弦音乐、青海下弦、贤孝(上下两册)、青海道情。这套丛书分别对以上曲种的名称界定、历史沿革、文学、音乐、艺术特点、表演、历史人物、人文风俗等多个环节上作了系统全面的评介,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获得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青海省社会科学哲学类三等奖”。
4.《平越官下述略》出版。是青海曲艺类专著,由石永编著,于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本书被出版社界定为艺术经典特辑,获青海省第七届文学艺术奖。本书对流行在西宁地区的青海平弦、青海越弦、西宁贤孝、快板贤孝、青海下弦、青海道情、搅儿、太平秧歌等8个说唱类曲种,从文学、音乐、曲种名称、历史沿革、演唱形式、乐器定弦、伴奏、民俗活动、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系统地进行了客观、公正、科学的评述,是青海曲艺史上的第一次,填补了青海曲艺史上从理论到实践,从艺术到民俗的曲艺文史资料的空白,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5.《优秀曲艺作品集》出版。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新编曲艺作品专集。由青海省曲艺家协会编印,2019年7月出版(内部资料)。作品集收入自2012年至2019年间由本省作者编写的曲艺作品300多篇,分为7个篇章,分别是爱国颂党篇、道德模范篇、生态文明篇、大美青海篇、文化惠民篇、民生保障篇、脱贫致富篇等,供各曲艺团队、民间曲艺自乐班、广大曲艺爱好者演唱,满足曲艺的舞台演出需要,对发挥曲艺的宣教功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6.抢救整理“格萨尔”文本,搜集、整理、出版 “格萨尔”艺人丛书及《大食沃茂隆让》《喜马拉登宝藏宗》等30部。录音、记录、出版才让旺堆说唱的《犀岭之战》《征服南魔王》(上、下册)、 《梅毛绒水晶宗》11部12册。编写出版“格薩尔”少儿读物丛书《霍岭大战》《姜岭之战》 等11部。2021年出版了伟大史诗。搜集整理丛书 《霍千莲牧场》 等5本书。总共出版58部。
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内容浩瀚,部本繁多,而且不断增加,在国内不但具有极高的史学艺术价值,在世界上也有深远的影响。
唱响全国 飞向世界
经过多年的打拼,曲艺舞台上展现出了成批现代题材的表演节目,不但在省内频频获奖,而且在全国诸多比赛中多次获奖。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甚至飞向了世界级文化殿堂。青海地方曲艺呈现出创新发展、空前繁荣,且不断获取重大成果的大好局面。
2006年,“格萨(斯)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格萨(斯)尔史诗传统”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办第12届马街分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我省西宁市湟中区民间戏曲曲艺协会直属曲艺队演出的打搅儿《好日子》参加了展演。
2018年3月,中国曲艺家协会在重庆举办第三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西宁市湟源县文化馆丹韵曲艺艺术团受邀参加展演,快板贤孝《柏大卫的故乡情》获优秀节目奖。
2019年5月,原文化部在上海举办“第12届中国艺术节暨18届群星奖决赛”,原青海省文化厅选送的西宁市城中区文化馆演出的打搅儿《老百姓笑了》参赛,获优秀奖。
2019年11月,互助县文化馆曲艺团演出的青海道情《铁拐李醉酒龙王山》参加2019年全国第四届天津“和平杯”曲艺邀请赛,获“十大名票”最高奖,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该团“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治市人民政府、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西宁市湟源县文化馆演出的平弦“工字调”《大美青海》参赛,获入围节目奖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市(州)、县(区)等各种曲艺赛事几乎每年都在举行,新创编的舞台节目更为繁多且频频获奖。至此,青海曲艺不但由茶园模式向舞台模式过渡,完成了曲艺宣教功能的彻底转变,而且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一历史时期,是青海地方曲艺创新发展获得巨大成果的重要历史阶段。
综上所述,在党政文化领导机关的关怀下,在党政文化事业机构的辅导引领下,青海地方曲艺事业在改革开放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大踏步前进了。在挖掘、保护、传承、培育、创新发展诸多环节上措施连连,成果累累,其中摘其要者简述如下:
1.建立、健全了省、市、县(区)文化领导机关,建立健全并完善了县、乡文化事业机构,形成了完善的四级文化网络。这是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加强领导、管理、掌握发展方向的组织保证。
2.历史上曾被视为“不入流”且贴有“草根”标签的地方曲艺,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和关爱下,被誉为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社会底层一跃登上高雅艺术的殿堂,为社会大众所喜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过党和政府多年的引领指导,青海地方曲艺基本完成了社会功能的转换。从地摊(茶园)走向舞台。形成了茶园模式和舞台模式二者并行,且以舞台模式为主的格局。
4.培养了一批雄厚的创演人才队伍。地方曲艺拥有创作表演人才,这在我省的曲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曲艺功能转变的产物,也是曲艺舞台化的必然成果。
5.推出了一批优秀曲艺节目走向了全國,藏族长篇史诗走向了世界。
曲艺事业正在前进,前面有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的精神指引,后面有党的二十大的光辉照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继续奋勇前进。青海曲艺事业将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取得更加重大的历史成果,迎来更为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