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主义思维训练和实践在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研究

2023-05-30黄美林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包豪斯解构主义思维方式

黄美林

【摘 要】设计课程,作为艺术门类的专业课程,主要通过视觉形式的法则,视觉元素的再现、表现,教会学生把置于我们视野中的线条、色彩、图形等多种元素,以美的关系加以组合,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结构的过程。而设计课程的独特性,是教会学生养成艺术思维,找到实现自我的符号语言。因此,艺术思维训练和养成的课程内容,就显得极为重要。解构主义哲学思维,对设计、艺术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解构主义,和当今艺术学院带有的解构思维训练的主体性、课题性课程内容的结构安排,来阐述当下艺术院校设计课程中解构思维的重要性。最后,讨论在本人的设计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元素挑選、游戏形式、寻找自我、拍摄记录、符号提炼、创新重组等实验性形式,对于学生设计思维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解构主义;思维方式;包豪斯;设计课程;主题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一、解构主义

(一)解构主义的产生和背景

解构主义的产生,主要由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整个人类历史步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即一切反对传统理论的思想潮流,均被纳入其中。人本主义后现代哲学,否定以往的传统意义的哲学观,采用异于传统哲学的方式方法,被人们称为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其中,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们,否定了传统哲学意义中的中心和主体,用解构的方法(主要针对文字符号),消解它们,消解结构中稳定的、中心的东西。而强调分解、分散,追求差异性、多样性。在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的建筑学、艺术学、心理分析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都纷纷提出自己的论述,尤其是艺术领域,大家都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忽略艺术的本质,另辟蹊跷。

(二)解构主义的发展

1.德里达解构主义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发生,主要源于二战后人文主义及人文哲学的发展,二战和冷战的社会环境,人们充满了对现代主义之前的旧式的生活样式的向往,他们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否认真理的统一,追求更多的可能性;否认权威的解释,放大个人的生活,意愿,这便印证了解构主义对于结构主义者们的批判。德里达和解构主义“割裂了能指和所指的联系,语言不再具有清晰的意义,只是一张漫无头绪的蜘蛛网。”在他的著作中,多次用到了词语“解中心”,以及“解构”一词,而这种包罗万象的理论的提出,无疑是一种带有轰动性的、被追捧性的理论。

2.解构主义思想的美学运用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从对文字的解构出发,寻找非中心的关系,让文字的意义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随时改变。“为了回应对海德格尔的对“解结构化”等术语的使用,他把‘差异——difference中的‘e故意写成了‘a,即‘diffarence,使得词语中的‘延异面目出现的混乱的解构效果,得以呈现出来”。①这种新思想被艺术等领域所借用,杜尚用现成品直接展出,弗兰克.盖里在纸团中产生的解构主义风格的建筑思路,利希滕斯坦挪用且放大的漫画小圆点,大卫.霍克尼的视觉解构的拼贴重组艺术等等,均是艺术领域对解构主义的回应。艺术作品其实无法表现固有的真理,它就是人们当下的体验和感知的反映,这像极了德里达在《绘画中的真理》中提出的画框的问题。“话语如同画框的四条边,只是不同的文学样式”②而已。

二、解构主义思维影响下的实验性课堂教学

设计课程的开设,为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设计人才。而只有学会打破原有事物的秩序,以新的角度看日常,才能产生艺术。因此,以解构主义思维为主导的实验性设计教程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一)包豪斯的基础课程

包豪斯学院,是世界第一所为现代教育而建的学校,它的出现,基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影响,为消除艺术家、建筑师、工匠及各种行业间的障碍,通过教育改革与实验,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方式。而包豪斯的基础教育课程,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现代国内外艺术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影响深远。

1.伊顿的课程主张

伊顿重视平面与立体的形态,重视材质和肌理的研究以及色彩等表现要素,他要求学生把色彩,一块一块的相互分隔和重叠,再进行构成,来表现“《夜晚》《洗礼》《葬礼》《集市》《季节》”③等。从而,实现对色彩和谐与形态问题的分离、认知。同时,极其看重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及感知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认为,在艺术表现方法的教学方面,最根本的是唤起具有不同气质、才能的学生富于个性的反应。这是唯一的方法,来形成创造性气氛,引导学生进行独具创造性的创作”。④这一点,印证了解构主义所提倡的反传统的无秩序的特点。

2.康定斯基的教学主张

康定斯基主张绘画要重视“内在的需求”。他通过抽象的点线面,描绘音乐这种抽象的形式,试图寻找色彩和音乐的关系、线条和节奏的关系。在包豪斯时期,他的课程主要包括,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分析性绘画。他提倡通过“分析”训练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再用自我检验、加工的方式,重组对世界的直接印象。

3.克利的教学主张

保罗·克利被人们称为富有诗意的画家,他的绘画源于他对自然的分析和体验。分析“行走”“画图”、分析“骨胳、韧带、水流、植物纤维……”,“从画线到讨论,二维与平衡,再到外力作用下的自身和物体等的训练,都需要从客观到直觉的分析。经过分析,让作品超越现实、融化现实,以便挖掘出现实后面与现实内在的东西。”⑤他在教授线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主动的画出线条,为了画线而画线,然后,让此线加入其他辅助线或者让此线环绕向前,再或者让它受到固定点的干扰,这个过程就赋予了线的多种样式和图形的差异性视觉。克利所说的“线是点的挪动,线特征被面特征所取代”的分析,正如解构主义去除“画框与艺术作品”的边界一样,使得我们会注意到点和线的内在的关系作用。

由此可见,包豪斯的基础课程训练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和直觉,重视对自然、事物的多角度的实验性过程研究,此时的艺术创作,就会为艺术作品提供从文化和个人维度上,构建出的新的可能性。

(二)案例分析,现代设计课堂中的解构思维

艺术类学生如何通过多角度的看和想,实现旧秩序变新秩序的可能,可以通过解构思维的训练,通过分解、拆解、重构事物的课程设计来获得。

1.周至禹和《其土石出》

周至禹教授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以训练学生演化成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一种职业敏感度为目标,经过一系列带有研究性的实践课题,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我们熟知《其土石出》,也就是“基础”的解构。整本书的结构安排,涉及“自然形态研究”,“人工形態研究”等多个单元的深入剖析,用我们身边的纸张、水果、蔬菜、自行车、易拉罐、水杯、甚至记忆、感觉等意识元素,重构新的作品。例如针对“形态表象研究”的课程,以训练学生的直觉敏锐度为主,要求学生“观察、了解、感受、思考及质疑”⑥对象。学生对物象的表现,可以“为所欲为”,即可以依据对象的表面及其内在的张力,设想出多种形态表现。学生们创作出的网格静物、线条静物、报纸静物、拼贴静物等,正是重新建构了自然和设计的关系后的创作欲望的激发成果。周至禹教授的课题设置,可以视为一个球体或者立体式教学模式,分别从横向的独立课程和纵向的递进式训练,体现了“拆解”和“重组”的必要性。

2.邱志杰和总体艺术

(1)教育理念的创新和解构。邱志杰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期间,提出“总体艺术”的概念,使传统美术教育的范畴有所延展,融入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以人的自我批判和全面塑造为核心,以文化研究为基础,大量引入社会学、考古学、媒体研究的知识背景,以社会调查,符号分析和事件介入日常生活经验,发展出一种将观察、行动、装置、现场艺术、事件艺术、写作和策展等多种要素糅合于一体的复杂的文化生产实践。”⑦他的教学过程,犹如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不同的是,解决调查报告问题的方案,不是社会学方案,而是艺术的方案或者说一场策展,这也就是课程的主题。因此,他的课程需要坚实而真实的社会现象的支撑。比如《总体艺术医院》《贫困设计博物馆计划》《中山公园调查》等等课程。这种综合式的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传统教学的挑战和质疑。

(2)思维和创作方式的解构。邱志杰教授在给他的学生教授的第一节课,以游戏或者舞蹈的形式展开、完成。游戏开始,解构思维的带入随即开始。在《综艺艺术医院》这个主题的设计中,课程要求所有人作为项目的参与者,要通过调查、问卷,包括实地考察杭州的医院的多个机构,以及乡镇的现有的医疗条件,从而建立对比,最终的作品,要以“印刷品”和纪录片的形式展示给观众。把日常的社会困境,用艺术的方式介入,用艺术的“药”治疗社会的现实问题,这与德里达消解画框之内外的艺术边界,极为相似,用全新的方式延展解决的方案;对艺术创作而言,同样“延异”出新的艺术作品。

3.我的设计课程实践

我的设计基础课程,基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绘画的提升。构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从绘画到设计的转变打下基础。本人认为,我的课程的重点,是对学生艺术思维的独立性的培养。整个课程的重点包括几个方面:经典作品的分析,以了解过去的艺术;当代艺术的融入,以拓宽眼界思路;游戏主题,以参与自我的审美体验。

(1)游戏展开—对日常事物形态的拆解重置。构成设计课程,重点在于理解拆解。我通过摄影和绘画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在首次课程中按2—4人的规模分小组,然后依据组员的喜好、性格、习惯等,选取大家都喜欢的物品,比如:糖果、饼干、植物、雨伞、鞋、口罩、扑克牌、订书机、玩具等,整个课程一直延用,不可更换。整个过程要以尝试为主,把原事物的功用抛开,研究事物的其他属性,构思新的秩序,并通过文字和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可以加入适度的“人为破坏”,比如有意无意的剪、烧、撕等,然后依据这些新的秩序,产生新的表现方式。经过训练,学生们的作品,从无头绪,变成了有特征。

(2)主题分类—寻找“我”的印迹。第一阶段的专业课,是设计素描色彩的训练,我的课程内容,是寻找和表现“自我”。原因就是要理顺对我的了解,才能产生创作的独特性。通过研究现在的“我”,对不同时空中的“我”进行价值和形象解构,重塑知觉后的“我”。德里达在表达“画框”问题时说,“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仅仅是套上那个框架——我们早已用它从‘我们的世界不重要的东西中确定了什么是重要的东西。这些框架并不是(像框子那样)环绕这艺术作品,相反,它们环绕着我们。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发生于内的那些结构的骨架”。⑧“德里达的思想提供了一种动摇结构的方式,使那些最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⑨这些陌生的事物,使得创新变得可能。

寻找“我”的过程,是日常记号的串联,打破这个记号的时空性,解散常用的思维习惯,才能给这些记号以全新的表现。因为,“视觉在我们所有记忆的行为当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当我们去考察记忆的时候,我们能够推断出一些列作为记忆触发机制的物理对象。”⑩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本人认为,设计类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发散思维,通过对熟悉的日常事物、生活的解剖、打散的研究,摒弃事物的旧秩序,才能创造出新的视觉可能。从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程,到现当代我们艺术学院的设计课程,主题性、实验性的教学模式,贯穿始终,它为培养学生的艺术世界观,提供了很多可能。使学生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学会了从“我”出发,重视强烈的个性色彩。

注释:

①②⑧⑨⑩K.马尔科姆·理查兹.德里达眼中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③④约翰尼斯·伊顿,著.设计与形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⑤保罗·克利,著.克利与他的教学笔记[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⑥周至禹,著.其土石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⑦邱志杰.头脑风暴——邱志杰和总体艺术工作室[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6).

参考文献:

[1]朱珠.介入与融合——关于以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资源的实验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2]周曦.现代海报设计中解构主义思维的解析[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9.

[3]庬蕾.构成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4]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1.

[5]熊心宇.论座驾、画框与艺术的边界[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20.

[6]吕明洁.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7.

[7]瓦西里·康定斯基,著.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瓦西里·康定斯基,著.论艺术里的精神[M].吕澎,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包豪斯解构主义思维方式
浅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山顶度假屋为例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重塑与解构
百年包豪斯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包豪斯与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浅析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