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新”经济形态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要求及提升路径

2023-05-30郑梦涛张棉好

职业时空 2023年1期
关键词:四新专业能力双师型

郑梦涛 张棉好

摘要:“四新”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文章从“四新”经济形态出发,探究“四新”经济的内涵及其带来的产业变革,基于产业变革推导出其对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的影响,进而归纳出“四新”经济形态对“双师型”教师能力五个方面的诉求,并基于现实情况提出了以产教融合为载体的提升策略,以期对当前职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四新”经济形态;“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首次提出“四新”经济。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四新”经济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新技术”的市场导向对技术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骨干力量,分析技术变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进而归纳出“四新”经济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诉求,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新经济形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四新”经济内涵

“四新”经济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发展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经济形态[1],具有渗透融合性、轻资产重人才、高成长、动态变化等特性。“四新”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新技术指科学与技术的创造性革新,如3D打印、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技术;新产业指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引发的重大产业体系变革,如互联网产业;新业态指伴随信息技术升级应用等从现有领域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活动;新模式指打破原有产业链,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将传统产业要素重新高效整合。以上四个方面渐次递进、相互影响,新技术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通过广泛的实践应用才能不断产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良性循环[2]。

(二)“四新”经济形态下产业变革趋势

以自主创新为本质的“四新”经济萌芽于新经济时代,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技术改造和創新,推动新兴领域的融合与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新产业一般来源于四种形式[3]:一是基于新技术的催生;二是利用新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衍生;三是运用信息技术等推动产业联系派生;四是不同产业的相互渗透、跨界融合。基于以上四种形式,“四新”经济下的产业形势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动态更新。“四新”经济具有显著的“及时性”特点,其创新点紧随国际产业动态和最新热点领域,并不断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改造升级,以实现供给侧改革,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多维融合。不同于之前工业革命的单项技术变革,当前经济发展多点开花。越来越多的产业不再基于特定的生产设备,而是打破传统产业链,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领域融入传统产业。三是人才核心。现代技术不再局限于手工技术操作和生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更依靠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智能化水平。

(三)“四新”经济形态下产业变革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当前新技术推进新业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传统产业“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新技术引发基础设施、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变革,也推动着工作内容综合化、工作方式研究化、操作技能高端化及生产服务一体化[4]。有研究表明,高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有效作用高度依赖于劳动力技能结构的提升[5]。目前我国人才结构不合理,同质化劳动供给丰富,但高素质劳动力和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以“新技术”为核心的“四新”经济对技能型劳动力有高度需求,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管理层也需要对技术有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职业教育链接着人才培养和经济需求,是传承技术、促进就业、推进产业变革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技术的变革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动能的同时,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与新经济形态相匹配成为大势所趋[4]。因此,职业教育应积极做出调整与革新,为“四新”经济建设提供技术人才保障。

1.主动调研,优化专业与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的动因源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种类的需求,面对新的产业矩阵,职业院校应依托产教融合,广泛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方向,分析企业人才需求,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实施,将新职业融入专业体系,助力专业与行业有效对接、课程内容与产业标准有效对接。

2.顺应变革,聚焦技能与核心素养。随着产业领域迅速更新,新技术在高速更迭的同时,技术结构也转向精细化和差异化,技术含量增加,重复劳动减少[6]。因此,职业教育应以职业适应性为根本,以核心素养为突破,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保障技术人才的岗位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性。

3.拓展职能,重视科研与社会服务。鼓励职业院校师生参与小微企业的技术升级及技术难题攻克,扎实推进校企互动、产教融合,为技术革新注入活力,同时给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内生动力。

面对产业结构变革和新业态发展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高的需求度,技能教育质量仍显不足,职业教育应加快实施“三教”改革,即实施教材、教学及教师三个方面的改革。然而,教材的活化和教学的演绎高度依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双师型”教师应做出以下调整,以培养能适应新经济形态的技能型人才。

(1)扎实的实践技术水平。要使学生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毕业后具备职业所需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岗位衔接,教师先具备扎实的实践技术水平,并能通过课程进行技能传授。“双师型”教师应进一步理解新技术内涵,妥善处理“知”“行”关系,注重职教特色,将教学重点置于技能培养,构建合理学习过程,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学生不仅获得实践技能,更能获得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四新”背景下、社会职业结构动态调整重组中可持续发展。

(2)在高市场导向性的新经济形态下,新经济形态下技术成果投入生产实践的周期越来越快,新职业的产生和旧职业的消亡也会不断加速循环[7],

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学校将为之做出专业布局调整,“双师型”教师也要具备动态调整能力。一方面,为了持续性培养人才,“双师型”教师要参与到专业建设中去,敏锐地感知产业技术的变化趋势,遵循“产、学、研”结合原则,深入分析职业能力,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课程内容[8]。

另一方面,静态教材很难满足学生培养的长期需要,“双师型”教师应该养成关注产业结构动态的意识,从职业和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对课程和教材适时更新、开发设计新的职业课程,并编撰活页式、模块化等新形态教材。

(3)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同时,将职业院校的社会职能恰当地分解到“双师型”教师的日常工作中。这样既能在“四新”经济模式下满足技术的更迭需求,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推进技术研发,又能基于新经济形态下对现有技术工人的能力结构,面向行业和企业开展职前、职中、职后等进行职业培训[9],推动经济前行,最终将实践收获反哺于职业教育工作。

二、“四新”经济形态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诉求

(一)提升专业技能,以培养学生技能

专业技术能力是“双师型”教师职业领域的基本能力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

“四新”经济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再是机械的重复操作,职业教育课程也不能只是静态学科体系基础上书本理论知识的重现,而是基于动态行动体系的隐性实践知识能力的构建。在当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中,“双师型”教师是课程与工作的联结者,“双师型”教师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是课程发展的前提。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具备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具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熟练掌握器材操作、设备维护和示范指导能力[10]。

(二)组织实践教学,以传递隐性知识

组织实践性教学的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師的复合能力。面对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四新”经济形势,教师理应摆脱“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一刻板认识,改变“用理论教实践”的教学逻辑。把实践作为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核心,摒弃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8]。

一方面教师应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结合当前新兴产业技术模式选择合适的项目,以实践为主体整合理论知识,遵循直观感觉先于理性思考的顺序,使“理论知识的掌握成为实践的应然结果”,从根本上厘清技能教学的逻辑。

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显性操作技能的形成,更要关注心智技能的调控。实践知识往往具有内隐性,需要学生融入心智技能调控,否则即便掌握了刻板操作,也很难发挥其价值,尤其是在“四新”经济形态下,不能在实践中进行技术的革新、创造,时刻存在被环境“淘汰”的风险。

因此,“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总结、建构、外化自己在解决职业问题的心智技能,将心智技能的习得与职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融合[11]。此外,教师也要善用教学策略和实训基地,将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将岗位要求和工作情境融入实践教学项目,巧用实训基地,营造合适的工作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内隐经验和心智技能,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实现从学习到应用再到创造的转化,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在“新模式”中的职业适应能力。

(三)更新开发课程,以紧贴人才需求

教师作为课程最直接的实践者,应掌握课程实施反馈的第一手资料。当前职业教育正实施“三教”改革,专业课改革成为职教课改的重点,课程开发及内容更新是关键环节。“四新”经济是创新的经济形态,在创新背景下,课程内容应融合产业技术以助力企业的技术革新,同时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课程并非像学科教育一样以预定性知识为主,而应是对当前技术经验的动态总结。在新业态、新技术的背景下,静态的教材内容和课程形式难免会落后于生产实际。为避免在原有课程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与人才需求脱节,“双师型”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或“过期知识”的复述者、传递者,应适时地更新课程内容,在对学生未来所就业的岗位群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现行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依托对课程内容进行处理,并完成课程的评价和反思。锚定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地改造老课程,开发新课程,使所培养的人才的资格水平与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和相关职业体系的需求相匹配,这对于促进新经济形态下产业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四)服务行业社会,增产塑能双赢

社会服务能力是“双师型”教师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体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把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服务与“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是互利互惠的。一方面,在技术不断更新、产业快速变革的“四新”经济形态下,参与社会服务是教师与行业紧密联系,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机会。同时为“双师型”教师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四新”经济下技术创新需要大量人才,“双师型”教师作为此类人才的一部分,可以深入企业为新技术改造和应用、新产品研制做出贡献。因此,“双师型”教师可从企业技术服务、社会行业培训、社区服务三个维度反哺社会,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

(五)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出路

专业建设是专业负责人的核心能力,也是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了避免职业院校学生拿着已被社会淘汰的证书进行就业,亟需进行已有专业的优化或开设新专业,对课程设置和内容结构进行拟定。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应有追踪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敏锐性、分析职业技能结构和技术要素的逻辑性、明晰现有水平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前瞻性[8]。战略性引入技术与课程,高效运用专业资源,发挥整体效益,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三、“四新”经济形态下以产教融合为载体的“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下,无论是对新技术的掌握还是对课程内容的调整,职业院校都需向企业敞开校门,建立以产教融合为载体的“双师型”专业能力提升机制。

(一)以规范制度为统领

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企业协同学校培师育人的模式,政府建立“校、企、政”协同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教育部门制定标准、专项拨款,通过资金杠杆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企业需要认识到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平台有益于企业自身发展地良性循环。积极配合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落实技能型人才到学校任教和校内“双师型”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常态运行机制。

转变教师培训机制,“新产业”形态下学校知识稍落后于技术发展,可以由供给导向培训转变为需求导向培训,由理论讲座转变为“做中学”培训。让深度实践在教师能力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定期开设项目和比赛使“双师型”教师以课题或决策咨询的方式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进,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提高教师技术实践能力和参与企业服务的能力。

此外,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课程专家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机制。职业教育课程所具有的跨界性、开放性等特点要求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领下构建高效的课程开发共同体[13]。肯定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地位,通过赋能、减负等方式给予“双师型”教师充分的提升空间。

(二)以评价激励为牵引

在新的转型要求下,没有足够内在动力和外界认同支持,教师会产生能力提升的倦怠感和职业发展规划模糊的焦虑感。学校应从职业学校在“新经济”形态下存续发展的大局观出发,将“双师型”教师的规模和水平融入学校竞争力的表现指标中,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培养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给予“双师型”教师薪酬、福利、职称评定、人才晋升、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条件。

政府部门给予高度支持,落实“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融入针对学校和教师个体的激励政策,宏观调控校企深度合作,为“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赋能升级。

破除职校教师评价中“唯课题论、唯论文数量论”的标准,改变职业教育沿用普通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标准的局面。融合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企业技术考核、校内教学测评、学生考核三主体评价体系。并以发展性和针对性原则为基础,探索“双师型”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激励。此外,创新职称评审导向[14],从根本上打通职称系列晋升壁垒,对于拥有技术职称的企业转入学校的技术人才,职称等级互认,无需转评,增强职业教育对高水平企业人才的吸引力。

(三)以资源平台为支撑

依托行业、企业和学校,重点建设一批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形成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培养,教师研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培训模式[15]。通过学校行政费用、校友会捐赠、行业企业赞助、政府拨款等形式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培训基金,成立“双师型”教师工作室,聘请企业专家或社会优秀技术人员举办专业教师技能提升班。鼓励企业积极配合职业院校,共享社会资源、技术设备、技术培训机会,通过专项拨款及相应的减税政策,让企业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职业教育课程所具有的跨界性、开放性等特点要求形成一个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分工明确且运行高效的开发机制,才能确保课程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因此,在政府、行业企业、课程专家多方参与的基础上,学校要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提供资源保障。学校聘请专业團队设计技术平台,导入各种专题资源;企业技术专家入驻,参与资源筛选和课程审核,为课程改革指明技术方向。此外,由负责部门通过平台公布优秀课程开发成果,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最后,加大投资力度为职业教师配备硬件设施,建立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开发成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双师型”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16]。

结 语

随着技术动态的发展,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其能力结构和标准对外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更新完善;对内每项能力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在“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的指导下,“校、企、政”多方配合,为“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制度、资金、资源保障。“双师型”教师自身应明确职业定位,进行自身专业发展,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迎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赵君丽,吴建环.发达国家“四新”经济的发展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5(05):79-85.

[2] 安仰庆.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21.11-16.

[3] 高志刚.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0.101-104.

[4] 荣国丞,韩传峰,孟令鹏,史小今.开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纪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中国职业教育”在线学术会议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8):56-60.

[5] 魏玮,郝威亚.劳动力技能结构与技术进步引致的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11):33-39.

[6] 宋宇,董一一.新经济发展给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带来的挑战及变革[J].当代经济研究,2021(06):52-62.

[7] 刘晓,陆宇正.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框架、困境与愿景[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8):40-45.

[8]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6

[9] 张文婧.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角色定位、失衡及转变[J].机械职业教育,2021(05):57-62.

[10] 张兆诚.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0.

[11] 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1

[13] 王鲁艺,赵蒙成.“四新”背景下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反思与未来进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26-31+52.

[14] 李晓东.基于岗位能力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9(08):76-81.

[15] 吴显嵘.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5):25-28.

[16] 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8):35-37+73.

收稿日期:2022-12-30

作者简介:郑梦涛(1998- ),女,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张棉好(1970- ),男,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猜你喜欢

四新专业能力双师型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