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5-30李勇隋洁
李勇 隋洁
摘要:“3+2”贯通培养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而且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文章在贯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指出目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错位、转段考核机制存在缺口、专本贯通课程偏理论、专本贯通存在就业歧视等问题,并提出制定专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本贯通转段考核选拔机、专本贯通注重理论与实践地位对等、加大贯通培养就业支持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人才;“3+2”贯通培养;专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高職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概述
高职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是指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后,经过转段考试,考核通过后进入对接的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符合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对接高校本科毕业证书及相对应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考核未通过但符合高职院校毕业要求,只获得高职院校毕业证书。[1,2]此类型的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对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各取所长,从而打造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以山东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模式为例,该模式产生于2013年,逐步兴起于2016年。截止到2022年,“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高专院校有50所,共计91个专业点,衔接本科高校达28所,招生规模近5000人。[3]与2013年相比,参与贯通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增加39所,本科高校增加16所。尽管贯通培养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综合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贯通人才培养方案还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尚不成熟,因此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与最初贯通培养制定的人才目标有些许差距,如何改善这一现象需要深刻反思。
二、高职与本科院校“3+2”贯通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错位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指明灯和风向标。在专本贯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如何跨越两所院校固有的客观因素,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以专业技能教学为主、本科院校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的优势,从而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重中之重。就目前来说,有许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虽然有沟通,但往往是由两所院校单独进行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的规划,这样在衔接的过程中并未形成一套系统、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造成知识的重复学习或者知识体系的不连贯,不仅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会造成许多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导致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拔高,违背了人才贯通培养的初衷。[4,5]
(二)转段考核机制存在缺口
转段考核是学生从高职院校通往本科院校的桥梁,同时也是关键节点,这不仅是对学生在高职院校三年学习过程中学习成果和能力的检验,而且是通往更高层次、更深入地进行专业钻研和探索的入口。转段考核机制包括高职院校三年的过程性考核、教育部统一组织的专升本公共课考核、本科院校负责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测试课程考核等。考核科目随着每年的体制改革略有不同,但是其中也存在相应的缺口。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贯通培养是一项对想要继续深造的专科学生产生极大吸引力的政策,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招收生源的强有力招牌。而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通过“3+2”贯通培养转段考核的学生会按一定比例占据对接本科大学普通本科批次的招生计划名额。故双方院校为了确保每年的招生名额,可能在转段考核过程中有所放水,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专本贯通课程偏理论
专本贯通的目的在于发挥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各自的长处,利用高职院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本科院校对学生理论基础能力的培养,打造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6]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又服务于实践。学生只有在打好一定理论基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去验证理论、升华理论,如此循环往复使个人能力得以提高。而在“3+2”专本贯通培养中,专本贯通课程却是实践先于理论,这种先专业技能后基本理论学习的方式,不仅使得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而且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也不够扎实。同时,高职院校的贯通培养课程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转段应试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此一来,不但没能发挥贯通培养的双方主体院校优势,相反与最初期望的培养目标相违背。
(四)专本贯通存在就业歧视
从理论上来说,专本贯通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学习能力上都能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7]虽然国家明文规定,贯通培养和普通统招本科在学历效力上享有同等权利,面对企业、事业单位招聘享有同等待遇,但在现实生活中,专本贯通学学生有时会收到就业歧视,部分企业在试点本科院校进行春季或者秋季校园招聘时,会进行相应的筛选、辨别和审查,拒绝招聘拥有同等本科层次学力的专本贯通学生。这不仅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与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悖。
三、优化高职与本科“3+2”贯通培养的措施
我国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的举措和意见,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贯通培养人才方案有着较好的出发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也应继续坚持和不断创新该项政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笔者就上文贯通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制定专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一体化的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立足点,也是解决培养专本贯通技术技能型人才问题的核心。[8]首先,明确目标定位。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用人单位对人才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为此专本贯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明确各个阶段培养人才定位。其次,加强双方院校沟通交流。由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及课程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双方院校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协商制定适合学生未来就业或深造的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只有制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学生在符合认知规律的前提下逐层提高自身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融会贯通,确保最终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二)完善专本贯通转段考核选拔机制
转段考核选拔是专本贯通实现从专科到本科人才筛选的重要手段,更是人才输送及培养质量保障的基础。首先,在考试内容上,适当调整考试内容所占比例,不应将考核重心仅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适当的专业技能实践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评判依据,加入转段考核选拔机制中。其次,适当调低录取比例,因为过高的录取比例容易使学生产生松懈心态。最后,省教育厅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予贯通培养的院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性,以使双方院校能确保生源,减少后顾之憂,从而提高双方院校的积极性,保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三)专本贯通注重理论与实践地位对等
专本贯通要想使理论与实践处于对等地位,就要实现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企业三者的相互协调。首先,共享教学资源。由于高职院校基础理论教学较本科院校而言相对薄弱,且又处于学生学习的第一阶段,如何让贯通培养的学生打牢理论基础是首当其冲。具有理论课程优势的本科院校应与高职院校共同为学生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课堂等先进技术设备和手段来实现。[9]与此同时,推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打牢理论基础,避免从高职院校向本科院校转段过程中出现吃力、跟不上的情况。其次,注重校企合作。双方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学生培养中多邀请企业家及相应专业的技术骨干做讲座、做报告,高职院校打造“课堂进企业”,本科院校打造“企业进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对所学专业的认知。[10]最后,注重专业实践技能。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将教学目标放在转段考试的应试上,而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
(四)加大贯通培养就业支持力度
自2014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建设技能型社会,这说明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尽管专本贯通与普通本科在毕业证书上有所差距,但这并不能成为贯通培养学生能力的唯一参考依据。首先,应完善保障制度。我国应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设立相应的帮扶机制,多途径加大对贯通培养的宣传,以此来解决当前出现的不公平现象,扭转对以高职为起点的贯通培养的偏见。[11]其次,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保守观念。2019年,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使其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部分企业也应与时俱进,响应国家号召,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改变用人不理性的观念及凭“证”录用的门槛。
结 语
“3+2”贯通培养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打造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加快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和发展贯通培养的道路漫长且曲折,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要兼顾双方院校的属性特征,持续研究和关注行业需求,根据新变化调整教学方案,完善相应的考核选拔机制,注重课程设置及转变对贯通培养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符合高校、企业和社会期待的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打造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岳秋琴,张伟,谷明信.“专本贯通”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9):11-13.
[2] 袁杨,谭志娜,李翔.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贯通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05):1-4.
[3]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2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任务的通知[Z].鲁教高字[2022]2号,2022-4-15.
[4] 李颖,林毓梁,匡贵阳.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分段衔接创新设计[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117-120.
[5] 邓来信.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存在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以青岛市中高职贯通培养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1,5(01):27-29.
[6] 钱吉奎,李从峰.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衔接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05):53-57.
[7] 王维,刘通,李响.高职阶段专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71-172.
[8] 曹李华,曹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3+2”专本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2021,30(01):41-45.
[9] 李正东,李秀玲,牟刚.“专本贯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J].科技风,2021(05):175-176.
[10] 桑惠云,孙学琴,魏新军.物流“3+2”高职-本科分段贯通培养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17):183-184.
[11] 李媛.试论高职本科“3+2”贯通培养机制的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2020(12):154-155.
收稿日期:2022-12-15
基金项目:2021年烟台大学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及优化研究”(jyxm2021030);2022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数字贸易规则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及其优化路径研究”(2022RKY02003)
作者简介:李勇(1979- ),男,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满意度测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