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文化意蕴 拓展审美空间
2023-05-30刘浪
刘浪
摘 要 情境化教学方式是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提高语文古诗词教学趣味和成效的重要途径。为此,文章从运用音乐创设情境、运用角色体验情境、运用语言代入情境、运用联想拓展情境等方面,探讨了情境化教学在中学古诗词中的应用策略,引导学生领悟文化意蕴,拓展审美空间。
关键词 古诗词 情境化教学 应用策略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文化意蕴,拓展学生的审美空间,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情境化教学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蕴,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高质量地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情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能够将人的情绪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开展中学古诗词教学,教师应当借助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曲调中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促使学生在乐调指引下发挥想象力与感知力,深化对古诗词内容的思考。通过分析中学阶段的古诗词内容可知,很多诗词都与音乐艺术相关,这为中学语文教师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情境化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内容选择相关音乐,使音乐曲调与古诗词深度融合,为学生渲染出真实的意境氛围,促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涵的同时,产生深刻的感悟,从而理解和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的《春望》为例。该诗创作于战乱年代,整首诗被低沉的情感曲调包围,表达出诗人忧国思家悲己的复杂之情。当今时代的中学生普遍生活在和平年代,仅仅凭借诗词大意很难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也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在该诗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播放与战乱相关的音乐,对学生听觉神经产生刺激,让学生的思绪穿越到安史之乱中,从情感上体验到战乱下的胆战心惊,感悟到国破家亡的艰难处境。此外,在学生吟诵该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殇》等低沉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与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运用角色体验情境,感知魅力
角色扮演是古诗词情境化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古诗词角色的情感特征,以学生感兴趣的角色扮演方式,组织学生运用小组方式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促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学习和思考,不断拓展审美空间。在角色体验中,让学生与角色建立情感交流渠道,促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客观体验,并感知诗词中角色的魅力,为学生理解和掌握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在精准理解角色的基础上进行扮演与体验,并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产生正确的情感感悟,进一步实现高效化学习。
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该诗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水面初平云脚低”的西湖美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学生开展角色体验,让学生在感知情境时能够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具体来说,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钱塘湖春行》中出现的景色为学生寻找相关图片。在课上环节要求学生将自己看成是作者代入,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感知该诗的情境,从而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通过角色体验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知,对于古诗词情境化教学效果提高有积极作用。
三、运用语言代入情境,复活情境
语言在古诗词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不仅是课堂教学工具,而且能够将诗词内容转化成诗意的情境,为学生营造出高质量的言语情境,从而实现情景化教学目标。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的语言具有有声与无声之分。有声语言是语文教师在熟读古诗词文本后,体现出的与古诗词基调相契合的声调、语气与感情等;无声语言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相互补充,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到情景体验中。实际上,言语体验情境在古诗词教学中非常关键,教师运用诗化语言可以将学生引领到诗词情境中,有效拓展学生的审美空间。因此,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诗化语言将诗词的情境描绘出来,使诗词的意境复活,引导学生感悟到古诗词之美,从而主动走近文本,感受诗人的独特情感。
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例。该词是苏轼被贬时创作而成,其中缺月、寒枝等意象集中起来,共同构成一幅寂寥的画面,充分体现出词人的凄凉之感。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巧妙运用语言,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语、过渡语等。比如,在朗诵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如此萧索的黑夜,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回想自己无辜被贬的处境,将会是何种心情?”等诗意化语言的描述下,为学生营造出诗化的语言氛围,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古诗词的主人公着想,并想象自己处于词人所经历的情境中,深悟词人的高洁品质与当时的怀才不遇愁情。由此可见,通过语言代入情境,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内容形成深刻感知,有效提高古诗词情境化教学成效。
四、运用联想拓展情境,感悟美感
古诗词语言比较含蓄凝练,具有较强的张力,通过不同文字的有机组合,营造出优良的审美意境,将古诗词的情境完美地呈现出来。但是在古诗词理解方面,一些学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应用情境化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运用联想拓展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直接感悟古诗词的意境,从而降低中学古诗词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所以,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联想生发,让学生在意会古诗词的过程中对古诗词意境进行拓展,将形象的古诗词语言具象化,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内涵。
以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为例。该诗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一首诗时,应当注重对学生情境引导,促使学生进行联想生发,在拓展该诗情境的同时,感受诗人的精神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讲一讲自己眼中的李白,使学生对李白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学生在精读这首诗、了解诗中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产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从“冰塞川”等意境中感悟世路艰难,从“长风破浪”感悟乐观进取的品格。由此可见,通过联想生发,可以有效拓展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
综上所述,情境化教学是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理解古诗词、领悟文化意蕴、拓展审美空间、提升文化素养等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增强情境教学意识,加强情境化教学的应用,结合不同古诗词特征、学生兴趣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词,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进一步提高古诗词教学成效。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